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秦岭金矿田中生代构造演化与矿床形成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作为中国金矿主产地之一,小秦岭变质核杂岩经历两期不同性质的伸展。第一期为沿周缘拆离断层发育、方向与造山带平行的同造山伸展,上盘向WNW运动,活动时代为距今135~123Ma,属燕山期陆内造山形成的地壳增厚和岩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期为退化变质糜棱岩带和正断层组成的变质核杂岩内部伸展构造,代表造山后进一步隆升导致的垮塌,时代为距今120~106Ma。小秦岭变质核杂岩内部发育与垮塌伸展同期的挤压性逆冲断层,由造山后残余挤压作用和构造剥蚀导致的伸展驱动力降低所致。小秦岭中蚀变千糜岩型金矿受退化变质糜棱岩带控制,成因为典型的伸展控矿机制,石英脉型金矿产于内部逆冲断层,成矿机制与小秦岭变质核杂岩垮塌伸展过程中的构造反转相关。 相似文献
2.
3.
4.
5.
小秦岭西段驾鹿金矿田成矿流体特征、物理化学条件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在对比性研究了小秦岭西段驾鹿金矿田的葫芦沟、莲子沟和王排三个金矿床的赋矿地层、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类型及分带性、成矿期、成矿阶段划分和矿床类型等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包裹体测温学、流体成分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了三个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包裹体特征、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溶液的组分特征及演化,认为:(1)虽然它们的矿床类型不同,主要地质特征差异明显,但所经历的成矿期、成矿阶段和相同阶段的矿物共生组合十分相似。在空间位置上,从下到上矿床类型由蚀变岩型过渡到石英脉型,因而隶属于同一成矿系列。(2)从蚀变岩型到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溶液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变化特征:①各成矿阶段的平均均一温度降低;②成矿的压力和深度减少;③成矿溶液的盐度相当或有所增加;(3)在金的成矿作用过程中,从I→Ⅳ阶段各矿床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演化具有下述类型的特征:①成矿的温度、压力逐渐降低;②成矿溶液的酸碱度具有从弱碱性(中性)→弱酸性→酸性→弱碱性的演化规律;③氧化还原电位表现为相对氧化→相对还原→相对氧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7.
文章依据西秦岭北部区域构造演化过程、蛇绿混杂岩带成矿作用及其主要矿床类型特征,认为西秦岭北部矿床的形成表现出多种成矿作用的复合、叠加和改造特征,不同类型矿床的形成均受到地质作用类型、物质来源和构造环境的严格控制。客观地总结了西秦岭北部蛇绿混杂岩带的成矿规律:不同矿种、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的矿床集中分布,空间相伴,大致可分为关子铁、硫矿集区,李子园金铜、银铅矿集区和太阳寺金、金银铅矿集区。早古生代在商丹洋壳俯冲作用下,主要形成海相火山-沉积铁、硫矿床;加里东期俯冲-碰撞造山作用下,主要形成热液充填-交代型银铅矿床、变质岩改造型矿床;印支期在构造-岩浆作用下,主要形成石英脉型金(铜)矿床、斑岩型钼(铜、铋)矿床、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海相火山-沉积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岩浆及其岩浆热液作用对成矿有较大影响,主要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过程中的主要地质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应。 相似文献
8.
铲子坪金矿的构造成矿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溆浦一五团超壳深大断裂的长期活动,形成了雪峰山构造岩浆带。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离能环境引起其影响范围内的金元素从沉积岩中活化,含金热液由高能部位沿北东、北北东向逆冲断层向低能部位迁移,聚集到北西向张性负压断裂破碎带,充填、交代形成了铲子坪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砂床。 相似文献
9.
小秦岭金矿田多因复成成矿作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卓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22(3):252-258
在小秦岭金矿田基础地质调研的基础上,对地层和岩体含矿性进行分析,并综合多种测试资料(S、Pb、H、O稳定同位素和流体温度)所提供的信息,反演了多因复成成矿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甘孜—理塘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川西甘孜-理塘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关系,总结了区内金矿化的特征和金矿床类型。研究表明,甘孜-理塘断裂带是由韧性剪切带、逆冲断裂带、断陷盆地带、推覆构造带、脆性破碎带和平移走滑带相互叠加、改造而形成的复杂断裂带。其演化历史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早期的洋壳俯冲、晚三叠世诺利晚期--瑞替期弧-陆碰撞、侏罗-白垩纪陆内会聚和喜马拉雅期断陷、推覆和平移剪切构造发育演化阶段。区内金矿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努比亚地盾(Arabian Nubian Shield,简称ANS)是900~550Ma期间冈瓦纳超大陆汇聚过程中形成的增生造山带,这一造山过程也被称为是泛非造山运动。它记录了一个长期的造山演化历史,经历了从大洋俯冲、岛弧形成及弧后的岩浆作用到大陆板块碰撞地体的拼合,再到新生地壳的逃逸构造、走滑剪切、张性断裂一系列的构造演化过程。这个演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洋盆形成阶段(870~800 Ma);(2)洋壳俯冲阶段(800~670 Ma);(3)造山阶段(750~550 Ma);(4)后造山阶段(550 Ma~三叠纪),其中后三个阶段都有金的富集成矿作用。洋壳俯冲阶段的金矿化主要赋存在Algoma型含铁建造层(BIF)、凝灰质变质碎屑岩,以及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内。造山阶段的主要金矿化类型为含金石英-碳酸盐脉状金矿化、与斑岩铜矿化有关的金矿化,以及与辉长岩类岩体有关的含金石英脉状矿化。与后造山阶段有关的金矿化以少量浸染状、网脉状并伴有Sn-W-Ta-Nb矿化的石英脉为特征。目前在ANS中发现了大量金矿床或矿点,它们具有各种不同的成因类型。根据构造背景及赋矿围岩,ANS原生金矿化可以划分为三类:(1)与火山沉积序列有关的金矿化,包括VMS型、浅成热液型;(2)空间分布上与碳酸盐化蛇绿岩带相关的金矿化;(3)与后造山或造山晚期闪长岩-花岗岩岩体或次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流体包裹体温度测试、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大湖金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和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13.
14.
印支中-晚期区域构造演化形成了一套巨厚的浊积岩系,为金矿的初始富集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的多期次构造深化导致矿区内岩浆侵位,控矿构造的最终形成以及Au的活化。迁移、沉淀、富集。该期应力作用表现为先压、后剪、再张的过程。燕山早期后的构造演化结果是矿体被抬升、破碎、位错及氧化次生富集。 相似文献
15.
16.
小秦岭文峪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文峪金矿位于小秦岭矿田南部,其产出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赋矿围岩为太华群变质杂岩.根据脉体穿切关系和矿物交代关系,可以将文峪金矿流体成矿过程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其热液石英中发育CO2-H2O型、纯CO2型和H2O溶液型三种类型流体包裹体.平阶段石英中原生包裹体主要是CO2-H2O型和纯CO2型,其成分为CO2+H2O±N2±CH4,均一温度集中在290~330℃,盐度为1.02%~9.59% NaCleqv;中阶段为主成矿阶段,该阶段石英中包含了所有3种类型的包裹体,其中以CO2-H2O型包裹体为主,获得CO2-H2O和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50~290℃,盐度为0.02%~12.81%NaCleqv;晚阶段石英仅发育水溶液型包裹体,具有较低的均一温度(114~239℃)和盐度(4.18%~8.95% NaCleqv).根据CO2-H2O型包裹体计算早、中阶段压力分别为130 ~ 178MPa和85 ~ 150MPa,对应的成矿深度分别为4.7~6.5km和3.1~5.5km.总体而言,文峪金矿的初始流体具有中高温、富CO2、低盐度的变质流体特征,晚成矿阶段流体演化为低温、低盐度水溶液流体,流体的不混溶导致了主成矿期矿质的大量沉淀,文峪金矿为中浅成的造山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河南省杨砦峪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小秦岭地区大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据野外观察,成矿过程经历了4个阶段:Ⅰ黄铁矿-石英脉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阶段;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Ⅳ石英-碳酸盐阶段。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激光拉曼显微探针研究显示,该矿床为CO2-H2O-NaCl±CH4流体体系,并且发生不混溶。从第Ⅰ成矿阶段到Ⅳ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分别是307~407℃,270~320℃,225~272℃和166~226℃,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盐度w(NaCleq)平均值分别为7.3%,7.1%,9.0% 和6.4%。各阶段成矿压力为120~178 MPa,85~140 MPa,75~130 MPa和60~122 MPa,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流体不混溶作用是导致杨砦峪矿质沉淀的重要原因,其诱因可能与控矿断裂由压扭转为张扭所导致的构造减压有关。 相似文献
18.
陕西小秦岭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小秦岭脉状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其分布与硫化物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金优先赋存于硫化矿物中,只有当硫化物不发育时,才主要以金矿物形式赋存于石英等矿物中。金矿物的Ag/Au比率主要受成矿温度、硫化物发育程度、成矿热液中Cl/S浓度比值等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9.
河南小秦岭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控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秦岭金矿为产于绿岩中的脉状金矿床,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文章根据危机矿山项目在小秦岭地区的深部探矿资料,结合浅部勘探资料,通过研究认为:剪切带的规模与分布密度与金矿的成矿关系密切;剪切带的产状变化控制矿体的富集部位。剪切带演化的不同期次与不同成矿阶段相对应。总结控矿模式为“一街五巷三层楼”模式。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