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青海治多多彩地区火山岩岩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彩地区处于西金乌兰-义敦晚三叠世岛弧带的东段,成矿区带位于三江成矿带的北西段,区内已发现了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床和拉迪欧玛铜矿点.重点分析了与该区成矿关系密切的火山岩的岩石特征,初步恢复了该区火山岩的喷发环境和火山机构,并探讨了火山活动与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本区火山岩主要为英安岩及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其次为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火山岩微量元素具有富集亲石元素Rb、Sr、Th及亲铁元素Co、Ni,亲Cu元素Zr与参照值相近,V、Ba元素的含量高于地壳的丰度值,Sc、Cr等元素亏损的特征.中-酸性火山岩稀土总量较高,稀土配分曲线上普遍出现Eu负异常,总体特征与造山带火山岩相似,火山岩相为溢流相.本区海相火山喷发发生在浅海地带,火山岩构造环境总体属于岛弧环境.成矿作用主要与古火山机构和后期动力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火山岩顶、底地层中的微古化石组合研究表明:塔河油田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二叠纪。岩石学、岩相学、地球物理测井与地震学综合研究结果显示,火山岩主要为英安岩和玄武岩。存在两次火山喷发旋回,形成下部玄武岩、上部英安岩或单一英安岩的垂向火山喷发序列。玄武岩呈带状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和南部古地貌低洼区,以上平下凸的透镜状河谷充填式地震反射为特点;英安岩分布于北部及东北部地区,以下平上凸的丘形反射形态为特征。可划分出火山爆发相、火山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3个岩相带。火山爆发相位于火山喷发中心地带,研究区以火山熔岩溢流相为主,火山沉积相布范围局限,位于岩体边缘。火山活动具有喷发频率低、间隔时间短、以宁静的溢流式喷发为主间或伴随较强烈的爆发式喷发为特点。火山活动喷发中心可能是由西南逐渐向东北方向迁移的。  相似文献   

3.
长江源区新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源区的火山岩包含了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形成及演化的全部信息,其年代学研究对查明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活动时空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将长江源区新生代的火山活动划分为3期:第Ⅰ期(40.1-35.1Ma)火山喷发较弱,形成小范围分布的细粒安粗岩和斑状粗面岩;第Ⅱ期(26.5~17.6Ma)火山喷溢最为强烈,形成大面积厚层黑色气孔状安粗岩;第Ⅲ期(5.5-4.61Ma)由潜火山作用形成球粒状、斑状粗面岩岩丘。长江源区3个期次的火山喷发与青藏高原北部火山活动的阶段性相对应。长江源区新生代火山岩的演化特征为:从早到晚,岩石系列由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演化;岩性由安粗岩→粗面岩演化。  相似文献   

4.
雷良奇  宋慈安 《岩石学报》1998,14(1):99-107
根据甘肃公婆泉铜矿田内4条典型地层剖面,确立了甘肃公婆泉群中-上志留统浅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岩系的标准层和层序,并将其划分为14个韵律和5个旋回。火山喷发旋回由早→晚,火山岩岩性由安山质凝灰岩、安山岩→英安岩、钠流纹岩→石英粗面岩→安山岩,火山岩中铁族元素的丰度由高→低→最低(在石英粗面岩中)→高,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演化周期。中晚期火山岩所表现出的岩性(出现碱性岩-石英粗面岩)和铁族元素丰度(出现最低值)的突变与区域北西走向断裂的深切活动有关,为铜、银等金属成矿提供主要的地球化学条件。铜、银等成矿元素主要富集在火山喷发旋回中期的英安岩中,表明火山活动中期是主要的成矿期,英安岩可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此外,早中期火山旋回主要发育于矿田的中西部,而晚期旋回则主要分布在矿田的东部,并且火山喷发的强度和频率增高,表明晚期火山活动中心已明显向东部迁移,因此矿田的东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带是新疆最重要的铁矿带之一。在伊犁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上发育起来的阿吾拉勒石炭纪上叠裂谷, 形成了由一套海相双峰式火山岩建造组成的火山岩带, 伴随强烈火山活动和岩浆成矿作用, 形成以铁为主, 铜、锌、铅、金、银等共生的海相火山岩型矿床。按照矿床成矿系列理论, 建立了矿床成矿系列(组)、亚系列及矿床式(组), 随着火山活动强度由强到弱, 清晰表现出铁矿成矿强度由弱到强, 再变弱, 就位方式由火山喷发沉积到火山气液-矿浆贯入-喷溢充填, 再到火山喷流沉积, 最后结束于含矿次火山岩浆侵入, 成矿组分由单一的铁逐渐变成铁、铜、锌、铅、金、银的多元素组合的演化规律。进入新世纪, 特别是新疆“358”项目实施以来, 阿吾拉勒铁矿带勘查在资金、人员、技术、政策等方面得到加强, 首次在西天山高山地区实施铁矿整装勘查, 构建了由正确的技术路线、科学的成矿理论、先进的技术方法、有力的保障措施等关键要素组成的评价体系, 实现了阿吾拉勒铁矿带找矿重大突破, 使之成为新疆最大的富铁矿带, 形成了实现勘查突破的关键路径和经验范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部次火山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找矿规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次火山岩型矿床与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为同源,同时期,同空间,同成因。总结了区域火山活动特征;区域构造与成矿关系;火山构造、火山机构与成矿关系;隐爆角砾岩与成矿关系等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7.
大、小兴安岭北部中生代幔源火山岩发育,以中心式喷发为主,砂金分布面积广,是岩金成矿集中区,实现岩金找矿突破的关键是圈定有利的成矿构造部位和最佳保存条件。本文分析了火山岩区地质特征、火山活动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从成矿元素组合、砂金成色分布规律、岩金矿床出露高度、残留火山机构等4个方面总结岩金矿床剥蚀程度的判别标志,并指出了岩金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新疆西天山果子沟地区开亚他斯火山机构及成矿潜力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小平  孟红  曹生秀 《地质力学学报》2008,14(3):251-262,250
新疆西天山地区的早石炭世古火山机构是形成金矿床的重要构造。本文通过对新疆西天山果子沟地区开亚他斯古火山机构的形成时代、岩石类型、火山岩相、喷发旋回、喷发韵律、成矿条件的调查研究, 初步确定开亚他斯古火山机构形成于331Ma±2Ma(早石炭世), 为一套钙碱性系列岩石组合, 具有爆发相—喷溢相—爆发相的火山活动特征, 火山岩中金、锑、铋、锌、钼元素背景值较高, 有形成阿希火山岩型金床的成矿背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9.
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建造中的金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建造中金矿床的形成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根据金矿化所处的构造位置、金矿化特征及岩石建造,区内金矿床(点)可划分为(1)与3次火山岩有关,(2)与古火山构造有关;(3)与喷出岩有关三个类型。在火山岩建造中,中酸性-酸性次火山岩体边缘构造破碎带,火山构造发育地带及火山喷发岩带对金成矿有利。  相似文献   

10.
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二叠纪火山活动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位于新疆阿勒泰的吉木乃县及塔城地区和丰县。区内泥盆纪—二叠纪均有火山活动,其中二叠纪火山作用尤为强烈。二叠纪火山岩地层包括哈尔加乌组和卡拉岗组,哈尔加乌组为一套陆相中基性-中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卡拉岗组为一套陆相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哈尔加乌—卡拉岗旋回火山岩主要岩性包括橄榄玄武岩、玄武岩、粗玄岩、安山岩、粗安岩、流纹岩、火山碎屑岩等。根据火山岩地层综合剖面以及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相学特征,萨吾尔地区二叠纪火山活动由早至晚可分为5个阶段:中性喷发阶段、间歇性基性喷发阶段、酸性爆发及喷溢阶段、小规模中性间歇性爆发及喷溢阶段、基性喷发阶段;火山岩为陆相火山岩,具有双峰式特征,形成于伸展的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疆矿床成矿系列类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认为在不同时代、不同地质构造单元中重复出现的矿床成矿系列,可称为矿床成矿系列类型。新疆主要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带有鲜明的古生代造山带成矿作用特点,它们联系于新疆各造山带古生代地壳发展的拉张型过渡壳-洋壳-汇聚型过渡壳-古生代新陆壳的各特定阶段,与各阶段地质构造作用密不可分。矿床成矿系列类型本身也随着地壳发展、地壳成熟度的提高而有规律地演化  相似文献   

12.
虽然红墩铅锌矿床与铁木尔特铅锌矿床均产于新疆阿尔泰山南缘中部的克兰裂谷盆地,且二者的矿体产状与地层走向一致,具有明显的纹层状构造,但是在某些主要地质特征上,二者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前者赋存于中泥盆统阿勒泰镇组的沉积碎屑岩,与海相基性火山岩有关,表现为锌多铅少,不含铜,且闪锌矿为含铁较少的低温闪锌矿;而后者却赋存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的火山碎屑-碳酸盐岩中,与海相酸性火山岩有关,表现为铅多锌少,富含铜,且闪锌矿为含铁较多的高温闪锌矿.综合对比研究表明,红墩铅锌矿床属于SEDEX型铅锌矿床,而铁木尔特铅锌矿床则属于VHMS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阿尔泰南缘和准噶尔北缘晚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均受古亚洲洋形成与演化的控制。晚古生代该地区经历了3个不同性质的构造演化阶段,同时伴有不同的多金属成矿作用。早泥盆世,由于古亚洲洋板块的俯冲,在阿尔泰南缘形成了一系列陆缘断陷盆地,并伴随以铅、锌、铜、铁多金属为主的矿化;同时,俯冲的古亚洲洋板块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埃达克岩及与其有关的铜矿床。随着板块俯冲的继续,中泥盆世出现了前弧盆地,并形成了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至石炭纪,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发生碰撞,在额尔齐斯缝合带附近出现了由于挤压作用而形成的金矿床,同时,在缝合带北侧(阿尔泰地区),由于壳型花岗岩的广泛发育,形成了稀有金属矿床。早二叠世,在额尔齐斯缝合带附近又发生了碰撞后的板内拉张作用,从而诱发了一系列与地幔作用有关的岩浆活动,形成了以喀拉通克为代表的铜-镍矿化。因此,阿尔泰南缘和准噶尔北缘晚古生代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包括:阿勒泰南缘早泥盆世火山-沉积盆地内铅、锌、铜及铁多金属矿床和准噶尔北缘早泥盆世与埃达克岩有关的铜矿床;中泥盆世前弧盆地内的铜多金属矿床;石炭纪额尔齐斯缝合带内与碰撞有关的金矿床及稀有金属矿床;早二叠世与板内拉张有关的铜-镍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通过中国地调局在新疆东天山浅覆盖区开展1∶5万化探示范项目,圈定了一批具找矿价值的铅锌银铜为主成矿元素的化探异常,通过异常查证和矿产评价工作,采用化探、物探、探槽工程揭露、钻探验证等综合技术方法,在阿奇山一带浅覆盖地区相继发现了一批以铅锌银铜为主的矿产地,发现了阿奇山火山沉积-叠加热液交代改造型铅锌矿床、屹立火山热液型富银铅矿(黑矿型)、1288高点铜矿点等十余处。通过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目前确定阿奇山铅锌矿资源量达大型矿床规模。屹立富银铅矿以其品位高、埋藏浅、开采经济价值高为特点。阿奇山地区铅锌矿找矿成果揭示了阿奇山一带浅覆盖区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小石头泉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小石头泉矿区主含矿层为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第二亚组,火山穹隆及伴生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矿区含矿火山岩组合属岛弧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不具备形成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条件。小石头泉铜多金属矿床可归属为与次火山热液有关的脉状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田矿化带规模宏大,具备形成大型矿床的地质条件,矿区外围中酸性侵入岩体具有形成斑岩铜矿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亚区域多戈壁或浅覆盖,为遥感地质找矿提供了更多机会;中亚成矿域发现较多大型超大型金铜铁多金属矿床,它们的遥感地质特征受人关注。本研究采用美国陆地卫星7号ETM+数据对乌兹别克斯坦Muruntau巨型金矿床、哈萨克斯坦Kounrad和Aktogai超大型铜矿床、蒙古国Oyu Tolgoi超大型铜金矿床、中国新疆西天山查岗诺尔大型铁矿床等中亚代表性金属矿床进行了遥感地质分析,表明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矿、造山型金矿和火山岩型铁矿均与直径几km至几十km的环形遥感影像关系密切,矿床往往产在环形遥感影像边部。新疆西天山赛里木湖东南部库松木切克发现清晰的环形遥感影像,面积约2.9×2.3 km2,“十字形”地质剖面实测证实它是构造岩浆热穹隆的表现:穹隆核部是蓟县系白云岩和大理岩,翼部为泥盆系复成分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核部与翼部之间多发育外倾正断层,沿断层硅化和黄铁矿化显著。库松木切克发现的环形遥感影像与航磁异常和Co - Ni - W - Mo - Cu - Zn - Pb - Sb - Ag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相重合,可能是斑岩夕卡岩型,或卡林/类卡林型,或MVT等铜、金、铁、铅锌大型矿床找矿重要靶区。我国新疆北部相关大型矿床找矿中值得高度重视环形遥感影像的示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广泛发育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火山演化从早期到中晚期分别形成铁矿层、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黄铁矿化层。矿床具有层控性及距火山喷发中心带距离不同而控制的分带性规律,还有厚层基性熔岩形成铁矿、酸性火山岩赋存铜—锌型或铅—锌—铜型矿的岩性成矿专属性。矿床中伴有不同规模的金银矿化。  相似文献   

18.
新疆准北地区铜矿床主要类型控矿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准北地区铜矿床已发现有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海相火山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和陆相火山岩型,那林卡拉-喀拉通克铜镍矿带受控于海沟岛弧盆地内基性岩带的控制,岩浆分异程度对铜矿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海相火山岩铜矿受火山机构制约,常产出于海底火山喷发中心及附近洼地,将准北地区划分冲乎尔-麦兹铜多金属,阿舍勒铜锌,额尔齐斯铜(镍)金-萨吾尔-加波萨尔铜(钼)和谢米斯台-阿尔曼台-北塔山铜等五个具找矿前景的成矿  相似文献   

19.
铁米尔特--恰夏--萨热阔布多金属金矿田已发现铁米尔特铜铅锌矿床、恰夏铜矿床、萨热阔布金矿床,组成了矿田的矿床系列。早泥盆世火山活动于近火山口附近形成了与火山喷气热液有关的恰夏黄铁矿型铜矿床;于火山洼地中形成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铁米尔特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褶皱期构造破碎带中形成构造蚀变岩型萨热阔布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东疆雅西KB-7化探异常与371-西北坡(金)铜矿化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东疆雅西KB-7化探异常特征、雅西371-西北坡(金)铜矿化带发现过程与特征,认为东疆地区下石炭统雅满苏组(C1γ)中的Cu—Zn—Ag—Pb异常是寻找热水沉积型和岛弧带次火山岩型铜矿重要的新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