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预报业务改革后县站的实际资料条件和具有的优势,通过地(市)台选用日本传真降水数值预报作预报因子,区(县)站选用本站温、压、湿要素作为预报因子,两者相结合制作分片客观定量降水预报的方法,为区(县)站根据市台指导预报和本站要素制作本地降水客观定量预报,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应用软件编程把省内各地市局编发、上传的 GD- 05报文处理成比较直观的图形、图表文件和语音文件,应用在电视编导、专业预报、流域雨量的决策服务以及“ 121”语音系统等方面,产生了较好的服务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模板文件和转换文件的修改,来实现本地城区预报文本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4.
通过参数检索控制文件设置,调整作业时间和数据接口、底图文件介绍,制作出参数启动文件和定义综合图,并介绍了Micaps2.0的本地化设置方法及其预报产品的快速制作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模板文件和转换文件的修改,来实现本地城区预报文本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6.
通过数字化“121”设备的自动化改造,使“121”语音答询系统与《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和自动站联网,使各种天气预报产品和自动站实况资料通过网络自动合成语音文件,进行“121”语音答询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天气和统计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天气预报的要求,八十年代初计算机在气象领域内的迅速发展,为天气预报提供了大量信息。一种以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诊断场及预报员多年预报经验相组合的方法“M D C ”被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中。本文通过多个个例诊断分析,建立了一套本地预报暴雨的“M D C”预报方法,通过两年试用,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了解责任区域内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熟悉责任区域内天气气候特点,掌握责任区域内预报服务的重点和内容,做好数值预报产品对本地降水、气温预报能力的检验分析和应用,加强历史天气个例的分析总结等方面介绍了区县天气预报一线服务人员制作责任区域内天气预报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形成适合本地预报员的工作流程,这些经验和方法为区县预报员制作本地天气预报提供了参考,从而进一步适应区县气象综合业务服务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上级指导产品和以数值预报格点资料制作预报系统的基础上,总结非格点气象资料的使用经验,形成本地灾害性天气的补充配套预报方法,从而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在城镇精细化预报制作和传输特点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地市级城镇天气预报制作与传输系统的设计思路、功能实现和系统应用.系统选取PowerBuilder 7.0开发环境,PowerScript可视化编程语言,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上研制而成.由人机交互、预报自动传输和预报查询3个子系统构成,可制作城镇精细化、短时、评分、城区、城区上下班等多项预报,可随时查询利用该系统制作和传输到本地服务器上的各项预报,可用人工与自动两种方式向省局传输所需的预报.该系统为省级以下气象台的预报员提供了一个可靠、高效的预报制作、传输平台,为预报服务人员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预报查询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