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石英 《西部资源》2013,(2):92-93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保证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所在。在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和当前新阶段新形势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人口绝对增长,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用地的矛盾日趋紧张,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压力日益凸显,土地整理与土地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玉溪市红塔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红塔区面临着人多地少、耕地减少过速、土地利用率高、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等严峻的现实。要实现红塔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必须采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提高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和物质条件,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中科院和国家计委“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及其人口承载力”课题的研究报告,“我国土地最高承载量约15亿—16亿人”。郑州市尽管拥有7446.2平方公里土地,但耕地甚少,据1987年统计,全市耕地面积为480万亩,人均耕地只有0.9亩。人口多,耕地少,已形成极为突出的矛盾。而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4.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与保护对策彭珂珊,张俊飚(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本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安徽九华山的一座土地神龛上镌刻一幅楹联:“上能生万物,地可长黄金。”的确,面对我国人多地少,而使“人口──粮食──耕地”的平衡趋...  相似文献   

5.
本区包括陕西省的榆林、神木、府谷,山西省的河曲、保德、偏关、兴县、内蒙古自治区的清水河、东胜、达拉特,准格尔及伊金霍洛等12个县(旗、市),土地总面积7707.97万亩。1985年人口215.85万人,人口密度为42.0人/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耕地1376.00万亩,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7.85%,人均占有耕地约6.37亩;园地11.31万亩;林地1022.44万亩;牧草地3032.73万亩;非农业用地127.76万亩;水域202.83万亩;未利用及难利用地1934.90万亩。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优势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面积较多,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根据国土资源部《“十五”西部国十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西部地区拥有耕地72690万亩、林地179679万亩、牧草地387222万亩;人均占用耕地、林地、牧草地分别是2.1亩、5.1亩、10.9亩(按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计算),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1.9倍和3.6倍;未利用土地占仝国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86.7%,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7.
浅议我国的耕地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有限、分布集中、质量低下是我国的国情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扩增,耕地还将继续被大量占用;人地粮的矛盾更为加剧,耕地问题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战略问题;“一要保证吃饭,二要保证建设”是研究我国耕地问题的对策,制定各项技术政策和具体措施的基本出发点;必须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及一切可用的手段和措施,刹住乱占土地的歪风,狠抓节流现有耕地;努力挖潜,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全面规划、科学论证、积极开发耕地,大兵团屯垦要慎重。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数量急剧减少,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因此,依赖大规模开发后备资源补充耕地的传统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本文以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巴彦套海镇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区基本农田进行了工程布置与设计。  相似文献   

9.
谈对我省耕地资源的保护陈萍(福州市第一中学)土地,是农业生产的载体和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再生的资源,尤其耕地,乃是土地中最精华的部分。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多少耕地、可承载多少人口,毕竟是有一定限度的。我国土地面积虽居世界的第3位,但是,由于人口居...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综合性自然资源。通过中国土地资源状况与世界的对比,揭示随人口增长,中国的人地关系将日趋紧张,除人均农林牧用地日益减少外,突出表现在耕地资源缺乏和土地退化两方面。对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潜力作出分析估算。并提出扩大耕地基础。提高耕地单产,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草地及加强土地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地资源态势潜力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综合性自然资料,通过中国土地资源状况与世界的对比,揭示随人口增长,中国的人地关系将日趋势紧张,除人均农林牧用地日益减少外,突出表现在耕地资源缺乏和土地退化两方面,对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潜力作出分析估算,并提出扩大耕地基础,提高耕地高产,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草地及加强土地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介于北纬39°33′—42°40′,东经115°57′—119°52′之间,行政区包括承德地区、市、坝下全部,唐山、秦皇岛两市的北部,共17个县市,649个乡,土地总面积51539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7%,人口667万,占全省的12%,人口密度129人/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11.6亩,是河北省土地资源数量较多的地区。 土地是有限性的自然资源,本省人多地少矛盾日趋严重,为贯彻“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这一基本国策;促进全省土地资源利用平衡,珍惜土地。经济、合理地利用本区土地资源,发展地区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研究燕山地区土地资源具有深远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鉴于土地资源稀缺和耕地面积的趋减,以及人口规模日益膨胀。本文论述陕西省耕地资源状况,耕地减少的原因,提出若干对策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耕地资源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廖金凤 《热带地理》1998,18(2):113-117
通过大量的数字和事实,分析说明广东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耕地不断减少,人口迅速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尖锐;耕地消耗过多,1980 ̄1995年平均每年减少2.89×10^4hm^2,耕地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耕地质量下降,水田有机质含量下降0.16%,中低产耕地约占2/3;农田环境污染严重,受工业三废污染农田达10.47×10^4hm^2;耕地后备资源紧缺。提出的主要对策是节流、保护、挖潜,强化耕地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5.
以泰州市为例,利用灰色系统模型和ARIMA模型,分别从土地资源、水资源及环境负荷角度对泰州市人口承载力进行评价和预测,并根据"木桶原理",确定泰州市资源环境的最大人口承载规模,最终测算规划期内的最低耕地保有量。研究结果表明:泰州市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供给充足,土地资源、水资源不会限制人口增长,环境负荷将是未来人口增长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在保证资源环境均不超载的情况下,泰州市2020年最大人口规模541.61万人,2030年567.00万人;基于最大人口规模的最低耕地保有量2020年26.19万hm2,2030年28.26万hm2,均低于规划耕地保有量,表明泰州市粮食供给已达到自给水平。该文揭示了影响泰州市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的短板与制约要素,确定了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最低警戒规模,为泰州市耕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35 a来海南岛耕地变化与人口经济发展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张正栋 《中国沙漠》2005,25(5):757-763
采用1970—2004年的统计资料,用统计方法,研究了近35a来海南岛耕地变化过程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动态变化关系,建立了耕地资源减少量与人口总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间的三个曲线相关模型。结果表明:①35a来海南岛耕地资源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是国家政策引导和调控下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②海南岛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呈类似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关系,耕地减少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③从优化耕地库兹涅茨曲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现阶段协调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政策建议:加快现代土地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将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内部化;进一步明晰产权,改革征地制度,强化耕地管制手段;建立有效的土地利用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体系;强化最严格保护耕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金堂县地处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交接带,地貌以丘陵为主,山丘坝皆有,幅员面积1156平方公里,总人口86.5万人,有农用地139.28万亩(耕地76.76万亩),建设用地19.52万亩,未利用地14.627万亩,耕地后备资源较丰富,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贵州清镇喀斯特溶原坝地耕地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喀斯特地区土地贫瘠,土地有效利用面积比例小,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小,环境容量低,生态环境脆弱。文章从光合潜力、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和气候土地潜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土地生产潜力模型,对贵州清镇喀斯特溶原坝地生态重建示范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耕地承载力部分进行了估算研究。研究表明,仅从耕地人口承载力来看,该区目前尚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项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淮河主要支流—颍河南岸。总土地面积1071平方公里。该县是我国中原地区和河南省淮北平原的典型农业县之一。近年来人口增加很多,耕地减少很快。现有人口94万,耕地100万亩。项城县既没有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又缺乏象一般山区那样发展林牧副业的优越生物资源。象这样一个人均耕地少农业不发达的低产县,如何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呢?我们认为能否合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是个关键问题。现据有关资料和工作中体会简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耕地变化趋势与对策再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预测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利用统计资料对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对我国耕地变化趋势进行了新的预测,重点说明人口城镇化和劳动化不但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而且是节约土地资源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