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受土地产权限制及拆迁补偿等因素的影响,原农村居民点开发成本提高,急于扩展的城市首先倾向于开发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块,使原农村居民点逐渐成为都市海洋中的“孤岛”。东营区是东营市的中心区,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和中国石油大学驻地,总面积1153.6km^2,辖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8万,中心城规划区内村居41个,人口4.78万,城中村居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粗放。为节约利用土地,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近年来,东营区通过政策拉动,典型带动,依法运作,扎实开展村居改造工作,节约集约用地,城市面貌大有改观,城中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城中村”是指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仍然保持村级建制的区域(包括以村为主改建的居委会)。“城中村”用地管理难,是多年来困扰各地土地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加快“城中村”经济发展,维护“城中村”合法权益,规范“城中村”用地管理,是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笔者通过对莱芜地区“城中村”用地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建立“城中村”留地安置制度,是解决莱芜市“城中村”用地管理难,促进“城中村”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构建城市和谐的有效途径。1城中村留地安置制度的基本内容1.1总体思路根据留地安置指标和各“城…  相似文献   

3.
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得不到保障问题已日益严重。如何在征地过程中既保证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又保障失地农民在安置后失地不失业,是摆在城市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试图通过对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的丈八街道办事处南窑头村拆迁安置情况的调查,探讨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4.
留地安置一种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一直采用招工安置、货币安置或养老保险安置等安置模式。但不管何种安置模式。都有其缺陷。不能令失地农民满意。近年来,杭州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新途径。一种行之有效的安置模式——留地安置办法已于近前经市政府批准施。这份由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起草的《关于加强杭州市区留用地管理的暂行意见》(以下简称《暂行意见》),是杭州市多年来不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失地农民安置途径的创新成果。该项政策的推行。深受社会各界特别是被征地农村和农民的欢迎。日前该办法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5.
市县动态     
正杭州市下城区货币化安置——下城"城中村"改造新引擎2016年11月初,杭州市下城区新一轮的"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式启动。货币化安置是指补偿人向被补偿人提供货币化安置款,由被补偿人自行解决安置用房的安置方式。其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全部货币化安置,选择全部货币化安置的,可按货币化安置款的5%给予奖励;对在签订征地房屋补偿安置协议之日前后12个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农民一旦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又没有得到合理的安置,信访问题便会随之发生。对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新形势下解决失地农民信访问题进行初探。一、新形势下失地农民的特征目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总数在4 000万~5 000万人之间,并且每年还以200万的速度递增。广西是以农业为主的省区之一,全区约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农建设用地需求越来越大,大量农民不得不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变成了失地农民。现行的征地安置补偿标准偏低且形式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失地农民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由失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成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不和谐音符。目前,全国失去土地或者人均耕地0.3亩以下的农民多达四五千万,他们的生存状态很让人担忧。2003年国家统计局对失地农民的抽样调查显示,完全失去耕地的占43%,耕地被占后收入下降的占46%,如何安置失地农民,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益,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土地征用中对失地农民的传统安置方式主要有两种:货币安置和招工安置,作为农民失去土地后生活的替代保障,它们实际…  相似文献   

9.
土地征用后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是关系到全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现行的安置政策尚存在一些弊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安置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日照市不断加快征地补偿安置制度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失地农民的保护性就业政策措施,努力拓展失地农民安置渠道,逐步建立起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失地农民安居乐业以及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东营市东营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的措施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东营区针对全区土地资源“一少一多”的实际(即:耕地总量少,总面积29588.1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6%,人均耕地仅有0.12hm2,而且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55.5%;耕地后备资源多,宜农土地面积8540hm2),精心组织土地开发整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东营区在福建漳州召开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2006年10月,非洲十国考察团到东营区考察学习土地开发整理经验做法;2007年被评为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先进单位,才利民副省长到牛庄镇1133.33hm2(1.7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场进行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东营区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一东营市的中心区,我国第二大油田一胜利油田所在地.近年来,东营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不断增多,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压力很大.为确保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东营区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积极探索增加耕地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1999年以来,全区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551.6 hm2,而同期增加有效耕地3 660.22 hm2,实现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土地管理特别是与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形势相适应的土地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东营区作为东营市"四区一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高效生态的发展方向推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该文论述了东营区土地管理的现状及主要做法,立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出了推动东营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征地拆迁和补偿安置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社会矛盾。近年来,东营市国土资源局东营区分局坚持重心前移、预防为主,狠抓源头治理,“跳出信访抓信访”,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该区连续6年没有发生因土地问题越级到省或进京上访,实现了发展和稳定的“双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东营区国土资源分局党组在认真分析当前农村政策和土地管理形式的基础上,将村庄整理复垦、“空心村”整治和宅基地管理列入工作重心,及时组织了全区农村“空心村”调查和宅基地管理的调研,建立健全了农村宅基地管理目标机制,并将其作为镇、街道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东营地区在构造位置上位于东营凹陷内,为了对该区域进行地震安全评价,利用浅层人工地震探测资料,并结合油田勘探地层资料,综合分析了东营凹陷的主要断裂活动性。结果表明,胜北断裂为第四纪早期断裂,陈南等断裂为第四纪以来不活动断裂,都不是一般工程建设需要避让的断裂。  相似文献   

17.
东营凹陷是一个中、新生代断落凹陷区,发育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凹陷内岩盐主要发育在沙河街组四段中下部,通过对沉积盆地演化阶段、岩盐赋存层位及蒸发岩系序列结构的分析,指出岩盐是在陆相环境中沉积的,属海源陆相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东营市海洋地质调查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开展近海海域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反映近海海域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选取海岸侵蚀与淤积、活动断裂与地震、灾害地貌与滑坡、浅层气、底辟、埋藏古河道(古湖泊)、表层沉积物质量、海水质量、软土、砂土液化10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东营市近海海域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地质环境质量为优等和良好级别,面积8875km~2,占总面积的86.58%;中等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东南部和东营港近岸区,面积1200km~2,占总面积的11.71%;较差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及黄河口外围海域,面积175km~2,占总面积的1.71%。  相似文献   

19.
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由于该地区沉积时间短,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不良工程地质条件严重地制约了港口的发展。该文查明了东营港地区工程地质问题,以区域地壳、地面和地基稳定性评价为基础,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分析,分别针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高层重型建筑,划分出基本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