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力浦 《地质论评》1983,29(6):566-566
以往人们都认为,南秦岭南带高滩兵房街小区,下奥陶统含笔石地层与上覆下志留统呈假整合接触,其间缺失中和晚奥陶世沉积。1979年笔者同宋礼生在紫阳巴蕉口原下志留统硅质板岩的下部发现以叉笔石为主的晚奥陶世笔石动物群。1980年笔者同杨景华、秦克岭、苏福信又赴巴蕉口,采得丰富的五峰期晚期笔石,计有:Dicellograptus ornatus Elles et Wood(多),D.  相似文献   

2.
浙江西部晚奥陶世五峰期沉积及奥陶系—志留系的分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西部晚奥陶世五峰期沉积包括三种相:(一)笔石页岩相:由二部分组成,上部堰口组有笔石Diplograptus bohemicus带及三叶虫Dalmanitina sp.,下部于潜组有四个笔石带:(4)Paraorthograptus yuqianensis,(3)Climacograptus venstus,(2)Dicellograptus szechuanensis,(1)Pseudoclimacograptus anhuiensis(二)混合相:上部为文昌组,下部为长坞组,(三)壳灰岩相:上部为文昌组,下部为三巨山组,有Taeniolites,Proheliolites等。本区的Dalmanitina-Hirnantia层出露清楚,且Da·和H·与Diplograptus bohemicus共生,时代属晚奥陶世晚期。关于奥陶系—志留系界线:(1)笔石相,划在Diplograptus,bohemicus带与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带之间。(2)笔石相—壳相(腕足动物群),划在Diplograptus bohemicus带之顶与含Eospirifer动物群层位的底之间。(3)壳相—壳相(腕足动物群),划在含Dalmanitina-Hirnantia动物群层位之顶与含Eospirifer动物群层位的底之间。  相似文献   

3.
王朴 《地层学杂志》2001,25(2):123-124
首次报道西昆仑坎地里克地区奥陶纪的含笔石地层 ,并建立秋久博依那克组 ,其时代属晚奥陶世卡拉道克(Caradoc)期  相似文献   

4.
陕西陇县位于西安西北约200公里处,属鄂尔多斯地台的西南缘,地层区划归陕、甘、宁盆缘分区平凉—永寿小区(图1)。该区奥陶系发育,上、中、下三统俱全。中奥陶统在这里相当于胡乐期和(氵韩)江期的地层,全为笔石相沉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傅力浦(1975)、陈均远等(1978)先后对本区  相似文献   

5.
滇东地区奥陶系红石崖组的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石崖组是分布于滇东和川西南地区的一套红色的奥陶纪粗碎屑沉积地层,含笔石、几丁虫和疑源类等化石,过去通常认为其时代为阿仑尼格期(大致相当于当前国际划分的弗洛期和大坪期)。通过对云南禄劝桂花箐水库岸边、禄劝六江和昆明二村红石崖3条剖面的红石崖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化石采集,获得了大量笔石标本,鉴定出了2属15种。根据滇东地区红石崖组的笔石动物群,建立Corymbograptus varicosus笔石带,通过与国内外相关笔石动物群的对比分析,该带可与我国黔北地区的Acrograptus filiformis带、英国湖区的Corymbograptus varicosus带以及阿根廷西北部Acoite组的"Baltograptus deflexus带"进行较好对比,其时代应为早奥陶世弗洛期早中期。据此,红石崖组与其上的巧家组之间很可能缺失大坪期地层。  相似文献   

6.
引言和县奥陶纪地层出露于县境西北部(图1)。该区奥陶系虽早有报导,但未作详细研究。由于紧邻南京,因此长期以来均认为与宁镇山脉地层相似。 1961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本区工作时,于早奥陶世地层中发现笔石。这一发现,对下扬子区奥陶纪地层的更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区奥陶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1963年11月中旬张全忠、仇洪安、焦世鼎三人前往该区四碾潘三道坝口测制奥陶纪地层剖面。通过野外剖面的观察和大量化石的采集,初步认为和县奥陶纪地层和宁镇山脉一带并不相似。尤其是庙坡组、四碾潘组等含笔石页岩地层的发现及其生物群的研究,我们确认这里的奥陶纪地层与鄂西、黔北一带比较接近。为了对奥陶系笔石页岩地层进行更详细的研究,次年六月由张全忠、焦世  相似文献   

7.
陕西陇县位于西安西北约200公里处,属鄂尔多斯地台的西南缘,地层区划归陕、甘、宁盆缘分区平凉—永寿小区(图1).该区奥陶系发育,上、中、下三统俱全.中奥陶统在这里相当于胡乐期和(氵韩)江期的地层,全为笔石相沉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傅力浦(1975)、陈均远等(1978)先后对本区中奥陶统笔石带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傅力浦根据陇县龙门洞剖面完整、笔石带齐全以及全为笔石相沉积诸特点,修订了原平凉组的含义,其范围相当于从Glyptograptus teretiusculus带—Dicranograptus clingani带的沉积.而陈均远等将这一部分地层重新命名为"龙门洞组".西北区区域地层表陕西省分册使用了"平凉群".笔者同意修订后的平凉组,理由将  相似文献   

8.
张元动  陈旭 《现代地质》1999,13(4):395-398
中奥陶世是继早寒武世生命大爆发之后生物多样化的又一关键时期。对浙赣交界地区中奥陶世生物地层及其笔石动物的研究表明 :( 1 )在此期间笔石动物多样性显著增加 ,但不同的笔石类群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总体上呈现为断续式 ( disjunctpattern) ;( 2 )笔石动物不同类群的这种差异性反应可能和这些类群的系统发育历史有关 ;( 3)双笔石动物群的起源主要通过异时发育 ,其早期进化历史则由一系列快速、定向、多幕式的成种事件组成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笔石动物群在早一中奥陶世之交全球分布的控制因素,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①分析了穿越扬子地台笔石动物群的分布特征;②在对笔石体形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水体深度对笔石动物群分布的影响;③根据当时的古地理格局,并参考现今的洋流分布,建立了早一中奥陶世之交的洋流分布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前人以水体深度作...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海南岛西部大广坝地区一套浅变质岩系中首次发现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笔石,经鉴定属双笔石类。有关此套地层的时代归属长期存在争议,先后划归为寒武纪、前泥盆纪、泥盆纪-石炭纪、石炭纪、二叠纪,笔石的发现为其时代归属提供了依据,并进一步证实了该区晚奥陶纪-早志留纪地层的存在,为海南岛中北部地区奥陶纪-志留纪深水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时代归属、及海南岛含笔石地层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对古生物地理分区、沉积相、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及大地构造格局的研究也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疆霍城县果子沟地区下奥陶统的笔石动物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子沟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尤其是寒武系和奥陶系)在新疆具有一定代表性。我们同新疆地质局地质研究所、新疆区域地质调查队的同志在1974年初步研究的基础上,1977年又对该区进行了较详细的地层古生物工作。于下奥陶统新二台组和塔勒基河组中,分别发现相当于阿伦尼革期早期和晚期的两个甚为丰富的笔石动物群,其性质十分特殊。尤其是塔勒基河组笔石动物群,聚集于本组中下部一层厚仅5厘米的黑色炭质页岩夹层中。  相似文献   

12.
新疆柯坪地区印干组笔石及三叶虫化石丰富,已做过较多的工作,但珊瑚化石未见报道。柯坪地区南部柯坪塔格山一带出露完整的印干组,该组顶部首次发现富含珊瑚化石的厚层生物碎屑灰岩,珊瑚经鉴定计有9属14种(含未定种)。该珊瑚动物群中,Agetolites,Heliolites和Streptelasma最为丰富。根据珊瑚动物群特征、垂向变化规律及与邻区的对比,建立了Agetolites-Heliolites-Streptelasma生物组合。就生物组合特征而言,该组合可与浙赣地区三巨山组、准噶尔北部布龙果尔组对应,时代属晚奥陶世钱塘江早期,对应国际凯迪期晚期。就生物古地理特征而言,该动物群分子大部分见于华南地区,属中国南方的阿盖特珊瑚区,表明该区当时与华南相连。  相似文献   

13.
江西玉山古城一带早、中奥陶世笔石地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江西玉山北部古城—带奥陶纪地层剖面完整,化石丰富。其中,早奥陶世宁国组与中奥陶世胡乐组属于深水笔石页岩相沉积,含笔石丰富,是我国笔石序列完整的剖面之一。陈旭、韩乃仁(1964),陈旭、杨达铨(1988)先后做了笔石带的划分工作。 古城陈家坞(印渚埠组顶部至胡乐组)剖面,厚86m。逐层采集化石114层,获得笔  相似文献   

14.
在经典的平凉官庄剖面附近的一个采石场内,出露一套新鲜的奥陶纪地层。为了确定其精确层位,在灰岩和页岩层段分别密集地采集了牙形石和笔石样品并获得丰富的化石标本。鉴定结果显示,牙形石动物群存在不同生物地理区化石属种混生的现象,其中北美中大陆型的以Belodina compressa(Branson et Mehl,1933)、Erismodus typus Branson et Mehl,1933和Plectodina aculeatus(Stauffer,1930)等属种为代表,北大西洋型的以Pygodus anserinus Lamont et Lindstrm,1957、Periodon aculeatus Hadding,1913和Protopanderodus varicostatus(Sweet et Bergstrom,1962)等属种为代表。Belodina compressa系北美中大陆生物地理区重要的且常见的带化石,在本次获得的所有牙形石属种中其指示的层位最高。据此,判定研究剖面的牙形石动物群属于Belodina compressa牙形石带。本次研究的笔石动物群以带化石Climacograptus bicornis(Hall,1847)的出现为主要特征,与之伴生的其它重要的属种包括Nemagraptus gracilis(Hall,1847)、Normalograptus brevis(Elles et Wood,1906)、Dicranograptus brevicaulis Elles et Wood,1904以及Archiclimacograptus meridionalis(Ruedemann,1947)等,共计14属20种。显然,该动物群对应Climacograptus bicornis笔石带。Belodina compressa牙形石带和Climacograptus bicornis笔石带同为晚奥陶世桑比期全球广布性的重要的化石带。这表明两类生物地层研究结果高度吻合、统一,研究剖面的地层时代为晚奥陶世桑比期晚期,对比官庄剖面(标准剖面)平凉组的顶段。不同生物地理区牙形石属种混生的现象,反映了研究区在这一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令水体加深、水温下降的古构造活动事件。  相似文献   

15.
<正> 寒武系与奥陶系的分界问题,国外争论时间较长,分歧焦点是英国特马豆克(Tremadoc)期地层的时代隶属问题,即奥陶系的底界放在特马豆克期地层之顶、之底,或在其中间,认识尚未统一。英国特马豆克期大致与我国新厂期相当,我国新厂期的笔石与宁国期笔石关系密切,而与晚寒武世凤山期笔石差别较大。因此,即令国外将相当新厂期的特马豆克期地层划归寒武系,我国仍主张将新厂组归入奥陶系,“新一”的底界作为奥陶系的底  相似文献   

16.
江西玉山早奥陶世笔石地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旭  韩乃仁 《地质论评》1964,22(2):81-90
一、前言本文所讨论的江西玉山一带早奥陶世地层只限于下奥陶统的上部宁国页岩组。 1960年,笔者之一(韩乃仁)在玉山古城附近系统地测制了宁国页岩组的地层剖面(图1),并采集了大量的笔石,这些笔石由笔者之一(陈旭)作了详细鉴定,并进行分带。从这些笔石的种属来看,玉山地区的宁国页岩组包括全部阿伦尼格期(Arenigian)和兰浮  相似文献   

17.
四川隆康,塔藏含火山岩地层时代新证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四川南坪县隆康和塔藏一带主要发育一些碳酸盐岩、砂岩、页岩及海相火山岩。1:20万漳腊幅区调报行将含火山岩地层的时代划归于早二叠世和中三叠世,通过在该区系统测制剖面,在原视为中一晚三叠世的含基性火山岩的地层中作者获得了以Palmatolepisgracilissigmoidalis,p.marginijera为代表的一些晚泥盆世法门期牙形石,因为该区少相火山岩与含晚泥盆世牙形石的碳酸盐岩呈互层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对豫西淅川县境奥陶纪、志留纪地层考察后取得如下认识:1)上奥陶统碎屑岩相地层(如上集王罐沟)宜统称为蛮子营组,灰岩、泥岩相(如大石桥石燕河)从下到上宜称为杨庄村组、石燕河组和刘家坡组;2)根据腕足类,石燕河组(含Rongatrypa动物群)和张湾组下部(含Cathaysiorthis动物群)分别归于晚奥陶世凯迪中晚期和志留纪兰多维列世鲁丹早中期,推测本区缺失凯迪阶顶部、赫南特阶和鲁丹阶底部地层;3)Cathaysiorthis动物群的发现说明本区发育比Pristiograptus leei带更低的地层;4)若岞■组属于早奥陶世的结论可信,则本区缺失中奥陶统,约有10 Myr未接受海相沉积;5)晚奥陶世华北型和北美中大陆型的牙形类与中、东亚腕足动物群和志留纪初期典型华南型腕足动物群的发育表明,当时北美、中东亚的许多块体位于热带海域,由于北美与我国许多块体相距甚远,腕足动物交流受限明显,但牙形类可沿着赤道环流交流。4.5亿年前后,本区在地层序列、地质发展史、沉积环境、生物相和生物组合特性上,情况较复杂,上奥陶统的似更近似于华北,而志留系的与华南关系更密切,并很可能一直持续到泥盆纪晚期。  相似文献   

19.
在四川南坪县隆康和塔藏一带主要发育一些碳酸盐岩、砂岩、页岩及海相火山岩。1:20万漳腊幅区调报告2将含火山岩地层的时代划归于早二叠世和中三叠世。通过在该区系统测制剖面,在原视为中-晚三叠世的含基性火山岩的地层中作者获得了以Palmatolepisgracilissigmoidalis,P.marginijera为代表的一些晚泥盆世法门期牙形石,因为该区海相火山岩与含晚泥盆世牙形石的碳酸盐岩呈互层关系,海相火山岩的时代应改属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20.
论上扬子区南部中奥陶统大沙坝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奥陶统上部大沙坝组的命名地点在四川长宁双河附近 ,岩性以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 ,夹钙质结核和灰岩透镜体 ,分布在川东南的长宁—兴文—叙永—古蔺一带 ,其中笔石和壳相化石经常交互出现 ,均比较丰富 ;笔石动物属于上层下垂对笔石动物群 ( Didymograptus artus Fauna) ,据此 ,大沙坝组的地层时代可定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 (相当于兰维恩期 ) ;腕足动物可称作 Saucrorthis- Parisorthis动物群。大沙坝组的岩性和其中所含的动物群均明显有别于在黔北和黔东北广泛分布的、大致同期的以钙质泥岩和钙质粉砂岩为主的十字铺组。四川北部平武县水柏乡的中元古代大沙坝组 ,由于命名在后 ,应予以废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