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七五”期间对西安地区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质灾害评价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地质、物探、测量、模拟实验等方面的成果资料,考虑到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介质条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稳定性评价与区划,将西安地区地壳稳定性划分为较稳定、次较稳定、次较不稳定、较不稳定、不稳定五级。在此基础上,对西安地区主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安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基本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西安地区的基本构造格局,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生代地层组合的力学性质具“三元结构”特征。结合地质、地震及大地电磁测深等资料,探讨了地裂缝的成生机制及不同性质地裂缝分布的控制条件。最后,以构造块体的运动方式,地壳介质及其结构,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西安地区地壳稳定性,并进行了稳定性区划。资料依据近几年来在该区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质灾害评价研究工作所得,并结合了前人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一直是应用地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5.
南京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构造稳定性研究为主,配合介质稳定性和地面稳定性的研究,采用模糊数学评判方法,对环渤海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探讨.以现今构造应力场、现今地壳垂直形变和水平形变资料为依据,综合分析探讨现今构造活动性和地震活动的规律,将本区地壳稳定性划分出相对稳定、相对基本稳定、相对较不稳定、相对不稳定四个等级.相对稳定区主要有辽东本溪-凤城等地,相对基本稳定区主要有辽宁阜新-抚顺-本溪-岫岩环形带等地,相对较不稳定区主要有河北昌黎-玉田-霸州-任丘-海兴等地,相对不稳定区主要有唐山-天津-沧州等地.评价分区结果与中国地震局用地震危险性分析概率方法所编著的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动区划图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新构造活动、现今地壳形变、地震等要素分析,建立了安徽省构造稳定性和地表稳定性评价的划分原则。据此划分原则,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将地壳稳定性划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其中稳定区占评价区面积的10.41%、次稳定区占89.09%、次不稳定区占0.50%。地壳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地壳稳定性评价对城市规划及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京津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津地区是首都北京和天津所在地,随着区内工程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及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区域地壳稳定与否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通过对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新构造活动、现今地壳形变、地震、现今构造应力场、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地质灾害特征以及外动力地质作用等研究分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按照地壳相对稳定、相对较稳定、相对较不稳定和相对不稳定4个等级,对京津地区地壳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针对通过深圳市的莲花山断裂带的活动性问题,地质矿产部特地组织了有关力量,对深圳市的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评价研究,从1985年起至1987年止历时3年。 通过研究发现广东东部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北东向断裂带和北西断裂带与东西向断裂带的交会部位,特别是北东向断裂有较大垂直运动的地段。东西向断裂带看来控制着前两个断裂带上发震地点。这也为数学-物理模拟所证实,因为在这些交会点上有明显的应力集中和应变能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库引水工程是南水北调的重要补充工程,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在分析现今构造应力场、地壳结构、构造格架、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工程岩组等影响地壳稳定性主要因素的基础上, 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秦巴地区的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 秦巴地区地壳稳定性程度较高, 适合兴建大型引水工程。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金沙江流域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与定量评价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金沙江中、下游横穿横断山南北构造带, 新构造运动强烈, 地震活动频繁, 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 该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服务于金沙江水电工程规划建设和减灾防灾的需要, 本文对金沙江流域沿江地区进行了地壳稳定性的评价与分区。文中依据地壳稳定性定量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地质构造背景、地壳结构、地震以及地球物理等指标, 并将地壳稳定性划分为四个等级:稳定、基本稳定、次稳定和不稳定。然后按照上述系统进行地壳稳定性分区。最后, 综合各项研究资料来确定各区的定量评价指标, 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区地壳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与分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构造带交接部位,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性较为强烈,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总体看来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了使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获得定量化认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减灾防灾,本文在分析中国现今活动的主要构造体系与内动力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待评区的划分;其次进行定量化评价指标的选定、取值、权重分配及评价标准的确定;最后运用模糊数学进行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与分区。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运动复杂而强烈,地震与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意义重大。基于地质力学和大陆动力学相互补充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理论,选择深部地球物理场、区域构造变形、地震活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为内动力因素,地形地貌、降雨量、河流冲蚀组合计算所产生的地质灾害条件作为外动力因素,地层岩性和活动断裂影响带作为介质因素,进行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地质要素梯度来反映内动力作用和通过地质环境要素综合分析表现外动力作用是提高评价准确性的有效手段;青藏高原东缘可分为8个构造特征差异显著的一级分区,75个综合因素差别较大的二级分区,653个外动力条件有一定差别的三级分区;总体而言,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和安宁河断裂带构成的Y字型构造格架断裂带附近的地壳稳定性最差,西部次之,东部最好,北部区块较完整,南部复杂破碎。  相似文献   

15.
兴建核电站首先要解决厂址选择的三大问题:(1)区域地壳稳定性;(2)水资源和(3)放射性对环境的影响。据世界已经运行的295座核电站资料,现代技术已完全能够控制放射性对环境的影响,使在允许的安全范围之内,因此,区域地壳稳定性和水资源就成为影响核电站厂址选择的最重要条件。 苏南核电站位于江苏省江阴县长江岸边,水量充  相似文献   

16.
在野外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和影响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等因素,同时选取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并对评价因子进行了分类赋值。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基于GIS平台对京张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4个等级。依据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为京张高速铁路、云顶滑雪场、石京龙滑雪场的建设和运营提出相关建议,为京张地区国土规划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杜东  王国明 《华北地质》2020,34(3):218-223
本文根据现有资料成果和对工作区地壳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工作区实际及资料收集情况,建立了以地表稳定性和构造稳定性为核心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构造稳定性下所选取的新增指标重力布格异常梯度带,清晰的反映出研究区基底构造和地质构造背景,让区域地壳稳定性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采用综合指数法,基于GIS平台按照地壳相对稳定、相对较稳定、相对较不稳定和相对不稳定4个等级对本区的地壳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相对稳定、相对较稳定、相对较不稳定和相对不稳定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5.0%、49.6%、10.6%和4.8%.相对不稳定区主要分布在顺义县南部通州区北部、三河马坊一带夏垫断裂两侧和香河县西南部宝坻断裂与香河断裂交汇部,该地区地处顺义断裂和南苑-通县断裂、南口-孙河断裂的交汇地区,是地震活动较强烈,地面沉降相对较严重的地区,也是晚更新世及全新世活动断裂较发育的地区.评价结果能为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保障城市安全和维护新时期重大工程建设成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殷跃平  胡海涛 《地质论评》1996,42(2):174-186
重大工程选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的开发涉及到众多学科。本文运用结构矩阵法建立了综合且优化的专家知识结构模型,探讨了专家知识定量表述的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为专家知识的获取和定量表示提供了基础。运用专家系统工具M.1开发了重大工程选址区域地域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CRUSTAB),含610条规则,200个事实,属于中型专家系统。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广东核电站选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9.
探索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庆宣 《第四纪研究》1992,12(4):289-292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是近年来在我国开展起来的一项研究工作,目的在于为新兴工业城市的建设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基地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本文叙述了关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并试图使评价工作从定性评价阶段逐渐走向定量评价阶段,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由于一个地区的地壳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该区各部分在现代地壳运动中的表现,所以着重从地应力场和地变形场方面讨论,以探寻容易发生变形破坏和相对稳定的地带(区),达到稳定性区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陈文杰 《城市地质》2010,5(1):27-32
本文介绍了基于GIS的地壳稳定性评价方法,选取了地震、构造,工程地质、地面沉降等4个因子,19个要素,提出了点,线、区图层定量处理方法,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系数,通过GIS的叠加分析获得最终评价结果,以天津市为例给出了地壳稳定性评价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