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16世纪西方人的眼里,古老而文明的中国是一片幸福、祥和而又悠闲的富饶之地,所以,长久以来,欧洲君主们便一直想从北方找到一条通往中国的道路,期求能在那里找到纯真、自由与巨大的财富。有此假想与推测后,英国、荷兰、德国和法国的探险者们纷纷上路。于是,沉睡了几十亿年的北冰洋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2.
据悉,南方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将于近期正式开通中国到美国东部城市之间不经停国际航线,中国民航飞越北极已成现实。目前世界上仅有美联航、美西北航、美三角航、国泰航完成过极地试飞。中国即将拥有穿越极地的最经济、最有效的中美商业航路。  相似文献   

3.
利用加拿大环极冰间水道系统研究项目,作者对2007年11月24日至2008年1月26日北极群岛阿蒙森湾海域秋冬季节一年冰的物理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显示,观测期间的海冰厚度整体在27~108 cm范围内变化,积雪厚度仅为0~6 cm。海冰温度、盐度和密度在冰内的分布特征为:海冰表层最低温度为–22.4℃,底层最高温度为–2.2℃,冰内温度随深度单调增大;盐度变化范围为3.30~11.70,冰内盐度剖面呈现“C”形,即表层和底层盐度较大,而中间层盐度较小;海冰的平均密度略大,为(0.91±0.03)g/cm3。通过观测人造光源在海冰中的透射辐射谱分布,发现一年冰的光谱透射辐射在490 nm和589 nm处呈明显的双峰结构,但随着海冰厚度的增加,双峰结构逐渐减弱,体现了海冰对于不同谱段辐射能衰减作用的差异。在可见光范围内,裸冰和雪覆冰的吸收率最小值出现在490 nm,在443~490 nm范围内二者的吸收率随波长增大而降低,在490~683 nm范围内二者的吸收率随波长增大而升高,但雪覆冰的吸收率在可见光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体现了雪覆冰吸收率的光谱独立性。一年冰的谱衰减系数随波长呈“U”字形分布,紫光和红光谱段的衰减系数较大,中间谱段的衰减系数较小,589 nm波长的衰减系数最小,为1.7 m–1。将谱衰减系数在可见光范围内积分,得到一年冰的积分漫射衰减系数约为2.3 m–1,略高于多年浮冰的漫射衰减系数1.5 m–1。阿蒙森湾一年冰与加拿大海盆北部多年浮冰辐射光学性质的差异,主要源于陆源物质输入引起的海冰内含物组分的改变,而不同组分对光谱的吸收和散射性质不同,进一步导致了光学性质的整体变化。  相似文献   

4.
北极地区气候酷寒,然而由于它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所处的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自16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各国的探险家们,都以百折不挠的气概去探索北极这一令人生畏的神秘王国,其中演出了无数幕船毁人亡的悲剧,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极地探险英雄。根据国际探险活动中通常采用的以首次发现者命名地理名称的原则,后人将他们的姓名作为北极的海洋、岛屿、海湾、岬角、海峡以及海底地形的名称,以示永久的纪念。本文筛选了20多位包括荷兰、英国、美  相似文献   

5.
1940年6月,巴黎在纳粹德国的“闪击战”中,惨遭陷落。法国的贝当政府当即宣布投降,退出战争。不久,德国便将战火引燃到了英国。6月18日,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议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说,表达了英国准备单独与纳粹德国战斗到底的决  相似文献   

6.
在16世纪西方人的眼里,古老而文明的中国是一片幸福、祥和而又悠闲的富饶之地,所以,长久以来,欧州君主们便一直想从北方找到一条通往中国的道路,期求能在那里找到纯真、由由与巨大的财富。有此假想与推测后,英国、荷兰、德国和法国的探险者们纷纷上路。于是,沉睡了几十亿年的北冰洋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7.
独闯北极     
我叫奥斯伦,酷爱探险。1994年3月2日,大风呼啸,掀起白色的巨浪。我乘着一个雪撬,独自一人,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地球上最为恶劣的环境,横穿北极。横穿北极,重要的是要学会同浮冰打交道的本领。我学会了识破浮冰的真善美,例如黑色浮冰潜藏杀机,为危险的极薄的冰块;而白色的或蓝色的冰块,则  相似文献   

8.
在16世纪西方人的眼里,古老而文明的中国是一片幸福、祥和而又悠闲的富饶之地,所以,长久以来,欧州君主们便一直想从北方找到一条通往中国的道路,期求能在那里找到纯真、自由与巨大的财富。有此假想与推测后,英国、荷兰、德国和法国的探险者们纷纷上路。于是,沉睡了几十亿年的北冰洋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9.
北极凭吊     
北极缘何不见企鹅? 我们知道,企鹅是南极的象征。据统计,南极地区的企鹅约有几十亿只,是南极洲鸟类中最大的家族。当然,企鹅并不仅限于南极洲,在南半球的许多海岛上,甚至在位于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群岛上,也有企鹅为分布。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同样气候酷寒,冰雪茫茫的北极地区,却没有企鹅独行的身影,只有北极熊猎捕海豹的惊险画面。那么,北极为什么没有企鹅呢?  相似文献   

10.
北极争夺战     
人们通常所说的“北极”,多数情况下是指“北极地区”,即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和其中的岛屿,中心点是北极点。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水域面积约1300万平方千米,周边国家有俄罗斯、挪威、丹麦、加拿大、美国、冰岛、瑞典和芬兰8国,其中6国环北冰洋。  相似文献   

11.
冲刺北极     
4月29日,基地记者们早早爬起来收拾好行装,准备如约飞往北纬89度,采访冰上队员并送去补给品。但上午的通话联络带来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冰上大雾飞机不能降落,什么时候飞,还得等天好后再定。一闻此讯,记者们拖着疲惫的身子踅回房间,倒头“迷糊”起来。这些天来,基地最辛苦的是记者。在时差、极昼等造成的时空颠倒中,记者们每天充当“正劳  相似文献   

12.
1999年7月1日~9月9日,我国政府首次组织科学考察队赴北极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以及北太平洋白令海进行了为期71d的科学考察。此次科学考察由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测绘局选派的科技人员以及来自国内外新闻单位的记者组成,同时还有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香港、台湾的科学家参加(总人数:124人,包括船员)。1 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是俄罗斯制造的,总长167m,型宽22.6m,最大船速18kn,续航能力20000nmile,配备…  相似文献   

13.
帕里(William Edward,Parry,1790~1855)。英国极地探险家。1819~1824年在探索西北航路时,发现并考察了加拿大北极群岛中的一系列岛屿和海峡。1827年,乘雪橇船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出发试图到达北极。6月23日,帕里一行抵达北纬82°45′的海区,在进军北极点上刷新了当时的“世界记录”。为纪念帕里在北极考察活动中的功绩,英国另一名北极探险家约翰·罗斯将加  相似文献   

14.
15.
郝丁 《海洋世界》2007,(9):30-30
北极地区大致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这个区域内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北冰洋。北冰洋是所有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最浅的一个.面积为1478万平方千米,仅为太平洋的1/2;水深平均为1097米.不到太平洋的1/3。最大水深为5499米。仅为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一半,有趣的一点是.北冰洋的面积与南极洳相当.斩处位置也正好是地球的两端。坡整个地球的形状来看.就像有人从北极方向打了地球一拳。把偌大一片土地从地球另一边的南极打出去了一样。  相似文献   

16.
梦系北极点     
1982年12月初,当我从南极的野外回到基地时,正好有一架飞机要去南极点,那时如果我提出要求,完全可以到南极点去看一看。但因为野外之后,疲惫不堪,实在是心恢意冷,所以便错过了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过后回想起来,真是痛心疾首,后悔莫及。1991年9月初,当我整理行装,准备离开北极的时候,则又留下了同样的遗憾,看来我是没有机会到达北极点了。唯一的希望是梦中相见。  相似文献   

17.
尚可 《海洋世界》2014,(12):28-35
<正>皮亚西斯早在2000多年以前,一个叫皮亚西斯的人勇敢地扯起了风帆,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理性的北极探险。亚斯皮西出生在当时的希腊属地马塞利亚,即现在法国的马塞港,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和航海家。在这次航行中,他不仅引入了一种利用天文测量来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而且还注意到了月亮运动和潮汐涨落的关系。但他这次航行的目的既不是要到北极去探险,也不是为了天文观测或搜集科学数据,而是为了替马塞利亚的希腊商人到遥远的地方去寻找锡和琥珀。他大约用了6年的时间完成了这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中国兴起一股南极风。自1984年首次组建国家南极考察队以来已经9次组队进军南极,先后建起长城站、中山站两个常年科学考察站,取得了很大成功。相对而言,我们对处于北半球的北极的了解要少得多。极地作为完整的概念影响着全球环境和人类。由于地理的原因,早在850年,诺曼人奥特尔从挪威的北角进入白令海。之后,西方各国的商人、探险家、航海家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竞相率领探险队,从东西  相似文献   

19.
北冰洋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永久海冰盖。这一薄层冰改变了大洋的表面性质,如反射或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与大气的相互作用,以及支持多种形态的生命能力。由于这些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海冰的性质是全球热量平衡以及大洋温盐环流的一个重要因子,所以很有必要了解维持浮冰的过程。我们已经多次论证过,冰盖反映了多种能量通量间脆弱的平衡,气候系统其他部分的变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初,英国政府为了激励北极探险者,准备给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探险家以奖金奖励。许多探险家跃跃欲试,想摘取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荣誉桂冠。1902年,美国探险家皮尔里在北纬80°的地方建立了几座仓库,因此为未来北极探险减少了很大的负载。3年后,50岁的皮尔里再次组织北极探险,探险队登上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