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h.Schlü  chter 《第四纪研究》1989,9(3):286-290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介绍庐山地区一次短暂的考察中所观察到的有关这一地区第四纪地质和冰川作用的一些现象。其目的不在试图以此解决庐山的古冰川问题,而只是想提出一点多少与前人不同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杨达源 《地质论评》1990,36(2):125-129
野外考察中发现庐山羊角岭的泥砾混杂堆积体中发育有推挤构造、滑动构造以及巨大岩块的沉陷构造等,因而认为该泥砾混杂堆积体属Lawson(1981)的冰碛物分类中的次生的消融冰碛(Secondary meltout till)。  相似文献   

3.
黄山第四纪泥砾沉积物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周秉根  李刚 《冰川冻土》1992,14(4):360-365
  相似文献   

4.
论李四光教授的庐山第四纪冰川是对泥石流的误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施雅风 《地质论评》2010,56(5):683-692
李四光教授1933年提出庐山存在第四纪冰川,是否确实,长期处于争论之中,争论的焦点在于庐山较广泛分布的泥砾混杂堆积到底是冰期冰碛还是泥石流堆积。笔者经多年研究得知:(1)牯岭站海拔1165m,现代气候记录告知,7月之气温必须下降20℃,处此高度的庐山才具备积雪成冰的条件,从而判断中纬度山地冰期降温无此可能;(2)沉积物特征包括砾石组成、砾径変化、基质组成、沉积结构、色泽、粘土矿物、擦痕特点等表明主要是泥石流堆积而非冰碛;(3)包围砾石的网纹红土与孢粉组成表明,沉积时期为暖温带—亚热带湿热环境,而并非寒冷冰川环境;(4)借助何培元等著作中古地磁年代以及高价铁与低价铁元素之比值推算古温度,如上述推算古温度的方法正确,就可推断李四光所定庐山冰期、大姑冰期、鄱阳冰期及何培元定的大排冰期基本上在中国西部与北半球处于间冰期的时段内,排除了具有积雪成冰川的可能性。李四光的学术误解及其社会名望导致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研究走过了一段弯路。  相似文献   

5.
黄山第四纪泥砾沉积物分形结构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秉根 《冰川冻土》1998,20(2):180-182
黄山第四纪泥砾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分维值介于2708~2735之间,非常接近古泥石流堆积物粒度组成的典型分维值275.结合沉积特征,表明该沉积物属第四纪间冰缘环境下的稀性泥石流沉积,其形成过程与季风型冰缘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6.
庐山第四纪泥砾堆积物成因争论是庐山第四纪冰川争论的焦点之一。对新发现的庐山牧马场泥砾剖面进行了石英砂电镜扫描(SEM)和成因分析,并初步进行了电子自旋共振(ESR)年代测定。石英砂电镜扫描表明该剖面泥砾堆积物为冰川和流水共同作用形成,并在后期湿热化影响下导致部分化学特征明显;ESR测年数据表明该剖面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225.5±20)—(242.6±24)ka BP,与推测的时代(庐山冰期)基本一致。根据测试结果,作者认为庐山牧马场剖面具有第四纪冰川作用的痕迹,但其时代和规模尚有待探讨改进。  相似文献   

7.
庐山地区第四纪岩石地层单位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国刚  冯晔 《江西地质》1994,8(4):272-280
庐山地区第四纪地层发育,成因类型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我队在1:5万区调中以沉(堆)积物为客观实体,应用多重地层划分理论,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填图,并对气候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初步建立了庐山地区第四纪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淮南与淮北煤田第四纪“底砾层”的研究,对于煤矿提高上限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底砾层的成因问题,有多种观点。本文分析研究了两淮地区第四纪底砾层沉积面貌、描述了砾石外观形态(如瓜子形、拖鞋状、葫芦状、马鞍状等)及表构特征,包括泥包砾、镶嵌及缝隙结构等,提出两淮地区底砾层为冰碛物(冰种沉积)。地球化学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两淮地区砾石的几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非常接近,从而说明两淮底砾层属同一物源。综合这两方面的论证,提出了底砾层的“停积-融坠型冰碛物沉积模式”,并进行了冰碛物的物源方向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平原区下伏的泥砂砾石层发现较早,但对其成因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通过对最新钻探资料的分析,经系统的古地磁样品测试,发现泥砂砾石层最早形成于上新世,距今约三百万年,这一时期的砾石层分布最广,厚度很大.此后更新世、全新世也有砾石层形成,但分布范围和厚度都显著减小.资料表明,上新世北京地区气候比较温暖湿润,不存在形成冰川沉积物的条件,此外第四纪的泥砾石层的分布和层位也与第四纪冰期的划分不能对应.北京市平原区下伏泥砂砾石层具有泥石流成因的基本特点,综合各种资料分析,应主要是洪水泥石流成因.  相似文献   

10.
从温泉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入手,利用环境同位素和SiO2温标测算研究资料提供的地热水与补给区的相对时空位置关系,在系统解析补给区与温泉区地貌、地质构造特征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认为温泉地热水的成因与庐山地质构造演化所形成的特殊地貌、地质构造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有关,有其特殊的形成条件和自然历程.  相似文献   

11.
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地区第四纪砾石层砾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念青唐古拉山脉主峰地区的第四纪砾石层的砾组分析,作者从基岩地层和砾性分析、砾度和砾态分析中,阐述了念青唐古拉山脉北坡和南坡不同成因的第四纪砾石层的来源、成因及搬运方式。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地区的3次冰期砾石层中,每次冰期的冰碛物中的砾石在岩石成分、砾度、球度、风化程度上都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对念青唐古拉山不同岩石的剥蚀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昌邛海泸山旅游地质资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昌邛海、泸山山水浑然一体,以其邛池夜月、碧波朝阳、渔村夕照、平湖秋月、三教合一寺庙群落同建于山中一道路上而闻名遐迩。邛海、泸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种类齐全,并以四川省第二大天然湖泊优势,独特气候而名满天下。  相似文献   

13.
成都地区砂卵石层超重型动力触探击数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煜 《四川地质学报》2000,20(2):118-121
总结成都地区砂卵石层与超重型动力触探击数曲线的关系及分层规律。  相似文献   

14.
对用Fe^3+/Fe^2+探讨庐山地区第四纪古温度的讨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诚 《地质论评》1994,40(3):216-220
本文认为用Fe^3+/Fe^2+值推算庐山地区第四纪古温度是可行的,但认为在推算方法上必须严谨合理,文中论证了用Fe2O3/FeO值代替Fe^3+/Fe^2+值推算古温度,且用少量样品的实验分析结果来划分庐山地区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地层是欠妥的,其计算结果误差达0.41-4.35。据笔者采用容量法对庐山大校场部面10个样品Fe^3+和Fe^2+含量的测试,发现这些样品反映的第四纪古温度值未有低达0℃  相似文献   

15.
庐山地区新元古代海相火山活动及岩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传冠  钟春根 《江西地质》2000,14(2):100-105
庐山南麓发育一套变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火山岩,岩性组合从早到晚反映了由基性到酸性的岩浆演化规律。火山活动具有由喷发相(喷溢亚相)→喷发-沉积相的特点,构成了具有韵律性的火山喷发特征。经同位素年代研究属晋宁期火山喷发产物,时代归属为新元古代早期。  相似文献   

16.
庐山早更新世冰川作用构造特征与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庐山地区,在下述地点发现早更新世冰川作用构造:1.庐山东南麓瓷土矿采区,有巨砾犁入基岩、基岩剪切包裹体和小型倒转褶皱构造;2.庐山西北麓羊角岭,有剪切拖曳构造与注入构造;3.花山北坡,有注入挤压型构造。对这些构造的成因,有冰川说与非冰川说之别。笔者根据各种外营力构造变形模式的分析与类比,认为前一种认识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北部边疆西起天山东端的北山,东至大兴安岭北段的4200km地域内,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第四系地下水是主要供水源之一。本文首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区第四纪堆积物的分布和地下水的赋存规律。文中依据不同地貌单元、地层岩性及气候条件诸因素将本区第四系地下水划分为枝状沟谷砂砾石层孔隙水、河谷冲积平原砂砾石层孔隙水两种主要类型,并着重对有重要供水意义的河谷冲积平原砂砾石层孔隙水的分布、埋藏条件、富水性及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南山区第四纪冰川堆积物工程地质分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大陆冰川堆积物几乎都属于巨粒土或块石(漂石)土、碎石土,但因复杂的物质组成和组构特征,各地或同一地区不同成因类型(冰碛、冰水)的堆积物具有极为不同的工程地质性质,其地质体稳定性和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我国已有的工程分类框架不能满足当代冰川堆积物甚至其他碎石土(巨粒土)的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研究的需要。中国西南山区冰川堆积物的物质成分、细观结构等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冰川堆积物的物质成分和组构特征主要表现为:颗粒组成的不均一性和多元性、组构单元的双元性、结构的无序性和胶结性等。冰川堆积物的物质成分和组构特征与其工程性质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冰川堆积物工程地质分类的基础。本文探讨了中国西南山区冰川堆积物的工程地质分类问题,提出基于胶结程度和粒度组成的二级分类方案,对冰川堆积物及其他块(漂)石土的工程地质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长安 《地质通报》1992,(2):118-125
作者首次将怀柔地区第四纪地层,由老至新划分成五个地层单位。中更新统为坡、洪积物,下部浅红色角砾岩与亚粘土互层,上部红、黄红色含角砾亚粘土,厚8m。上更新统下部为洪积砾石层夹亚粘土,厚11.8m,测得热释光年龄7.1±0.36万年,6.6±0.32万年;中上部为冲积亚粘土及细砂层,夹泥炭数层,厚8.9m,含软体化石,并测得热释光年龄2.7±0.14万年,C14年龄1.93、1.72、1.54万年。全新统划分为以下三部分:下全新统为冲积细砂夹砂砾层,厚4.6m。局部为亚砂土及砂土层,厚2m,其泥炭夹层测得C14年龄9291±161年及6750±128年。中全新统为冲积物,上部亚粘土,中部黑色泥炭层,下部细砂及砂砾层,厚5.1m;测得C14年龄为4730—2976年。上全新统为冲积细砂、砂砾层,各地厚度不等,测得C14年龄为804±131年。在1∶5万怀柔幅测区内,除西北隅有少量的低山丘陵外,近百分之九十的面积为第四纪堆积平原。由于该区第四纪以来主要以沉降为主,故地表所出露的第四系主要为更新统中晚期地层。现对其划分和对比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赣杭构造带中、新生代红色粗碎屑岩发育,对红层中砾石组构分析有助于理解红盆形成、演化过程.运用砾组分析方法,对江西抚崇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莲荷组砾岩层的砾性、砾度、砾态及砾向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红盆砾岩的物质来源、成因和形成条件等进行综合判断.研究结果表明,莲荷组砾岩为晚白垩世—古新世半干旱—干旱条件下的一套冲积扇相粗碎屑沉积,具有多物源和快速堆积的特点.总体上,砾石成分复杂,风选程度较差,呈次棱角—次圆状,风化程度较低.盆地不同地区砾石成分组合特征具有明显差别,反映了盆地周围复杂的物源供应条件.根据盆地周边出露基岩地层和扁平状砾石产状统计玫瑰花图判断,莲荷组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内部的基岩地层以及盆地西南部、西部和东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