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对半刚性连接钢框架进行更好的抗震设计以及加快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本文对两种不同质量的T型钢连接钢框架模型进行了拟动力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两种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变、位移和荷载的变化情况以及滞回性能,研究质量对T型钢连接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T型钢连接钢框架模型的质量对其动力反应和抗震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减小钢框架的质量对抗震有利,同时在进行抗震设计时要考虑其合理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有限元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带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钢框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钢框架的弯矩图以及应力梯度图等分析结果。同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初步探讨了带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对钢框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空间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有限元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带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以及外伸端板连接空间钢框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空间钢框架的静力承载性能与节点刚度的关系,得到了不同节点刚度对空间钢框架位移和内力的影响结果,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研究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整体抗震性能,利用拟动力试验方法对半刚性连接空间钢框架进行了动力分析,得到了地震作用下钢框架在弹性范围内的层间位移、层间剪力以及节点区的应变变化;研究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耗能机理。结论表明,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半刚性连接空间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侧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10个层数为2层、6层和10层空间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时程分析。对比了层数、连接相对刚度以及不同地震波对于框架结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影响;同时对刚性连接和半刚性连接框架柱的剪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梁柱连接节点半刚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结构的侧移,但同时使结构的内力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李东伦  刘坚  潘澎 《华南地震》2014,(Z1):124-131
钢框架梁-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新型混合结构是一种具有半刚性连接受力和优异的抗震性能等特点的新型混合结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卓越的性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介绍国内外半刚性连接节点弯矩-转角模型及抗震性能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概述了目前各国学者对半刚性连接节点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提出了钢框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半刚性连接节点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钢框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中半刚性连接节点的研究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7.
半刚性连接多层组合框架自振周期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了半刚性连接组合梁单元不考虑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的刚度方程,基于此刚度方程给出了框架柱的抗侧移刚度.采用连续弹性体无限自由度体系剪切自由振动方程,推导了半刚性连接多层组合框架自振周期实用计算公式.通过算例说明了连接的转动刚度以及正负弯矩作用下连接转动刚度的不同对自振周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柱计算长度的概念,利用柱子框架模型,引入梁线刚度修正系数和柱的相对线刚度比,应用梁柱理论建立了可以同时考虑柱端和梁端不同连接条件的无侧移半刚接钢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修正公式。基于上述修正公式,提出了计算无侧移框架梁柱连接转动刚度的简化方法:利用弯矩-转角曲线的初始切线刚度确定的切线连接刚度。研究表明,三柱子模型,当柱远端铰接时,按GB50017附录D表D-1得到的计算长度系数设计柱是不安全的,最大误差13.0%,当柱远端固接时,偏于保守,最大误差21.9%;连接刚度的简化方法误差控制在3%以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精确性,可以代替精确方法用于无侧移半刚性连接框架的稳定设计。  相似文献   

9.
在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中,地震作用主要由支撑框架或剪力墙等抗侧力结构承受,框架则主要承受竖向荷载,但是对框架的水平抗力也有具体要求。我国规范和美国规范对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应该承担的剪力有不同的规定,并且给出相应的抗震校核方法。此外,人们需要了解在混合结构中减少柱的数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此,本文进行了2种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地震响应的有限元分析,并且考虑了柱距的变化,得到了轴压比的变化规律,对由两国抗震校核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半刚性连接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连续弹性无限自由度结构,建立自由振动方程,分析了半刚性连接对结构自振周期和频率的影响,推导出半刚性连接框剪结构自振周期系数的计算公式。使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结构的模态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半刚性连接使得结构自振周期增大,半刚性连接对高阶振型自振周期的影响很小。提出了地震区钢管混凝土框剪结构体系的设计建议,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
对一榀1/3比例的单跨两层梁柱腹板双角钢连接框架-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结构进行了水平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从承载力指标、刚度指标、延性指标、消能指标、破坏顺序和破坏模态以及连接节点的受力变形性能对试件作出评价,探究节点刚度与墙体的相互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试件具有较高水平承载力和初始抗侧刚度,试件延性良好.结构具有理想的屈...  相似文献   

12.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端带转动弹簧的杆单元代替一般的杆单元,提出了一种新的平面杆系钢结构动力弹性时程分析计算模型。采用虚功原理,通过对单元转角-位移方程的修正,推导了这种计算模型的单元质量矩阵,并编制了相应的弹性时程分析计算程序,分析了连接的半刚性在不同地震动作用下对钢框架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比较。算例结果表明:连接的半刚性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非常大,结构的抗震性能优于刚性连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对一榀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及框架的滞回性能、破坏特征、延性等抗震性能做了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该框架在无初始损伤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加固提出建议。试验结果表明,本文中的加固方案可行,损伤框架加固后仍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半刚性连接节点的恢复力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基础上,对两类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半刚性连接节点——缀板连接节点和穿芯螺栓-端板连接节点进行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缀板连接节点转动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缀板的厚度,影响穿芯螺栓-端板连接节点转动性能的主要困索是端板厚度和螺栓直径等。进而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上述两类节点弯矩-转角恢复力模型的简化计算公式,可供工程设计与数值简化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5.
The coupled steel plate shear wall (C-SPSW) configura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researchers as a means of improving the overturning stiffness and architectural flexibility of SPSW structures. While C-SPSWs have been shown to exhibit excellent seismic performance, the fabrication cost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 number of moment-resisting connections used in such systems is a potential detraction to their use as an economical solution. Pas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hysteresis response of SPSWs with simple frame connections is significantly pinched, and as such, most seismic codes prohibit their use in high seismic areas. However, when used in the C-SPSW configuration, a dual system is formed in which the coupling beams not only improve resistance to overturning but also provide substantial lateral strength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loration of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economy of C-SPSWs by using the simple boundary frame connections. First, employing the principles of plastic analysis, an attempt is made to quantif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oupling beams to the overall lateral load resistance of the system. Then,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uch C-SPSW systems and allow for the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e C-SPSWs with rigid frames, several prototypes are designed and analyzed using a series of nonlinear response history and pushover analys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SPSWs with simple boundary frames exhibited satisfactory seismic performance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the C-SPSWs with rigid frames under both the 10/50 and 2/50 hazard levels, while allowing for reduced fabrication costs.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组合型减震结构,由钢框架、节点阻尼器和原结构连接组成,外附钢框架将节点阻尼器连接在原混凝土框架结构上形成的增设节点阻尼器的外附钢框架结构,节点阻尼器的剪切滞回变形可以减小结构自身需要消耗的能量,从而提高原结构抗震性能。对原混凝土结构和增设节点阻尼器的组合型结构进行了的振动台试验。通过分析结构在不同地震波激励下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得出楼层加速度和层位移的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在小震作用下通过提高结构刚度来增强其抗震性能;在大震作用下则可借助节点阻尼器的变形耗能来提升结构耗能能力,结构加速度减震系数达到53%,层间位移减震系数高达72%,验证了增设节点阻尼器的外附钢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低周反复荷载下两跨两层轻钢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两跨两层轻钢框架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轻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耗能机制、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和破坏形态,结果显示轻钢框架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节点域耗能能力强。论文结论可为多层轻钢框架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