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划分原则和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确地划分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是地震区划和地震动预测的基础课题。该文在地分析地震科学联合中基金6个有关课题成果的基础上,对12个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再研究与论证,从中总结出适合我国东部地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最后,还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鄢家全  贾素娟 《中国地震》1996,12(2):173-194
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的不确定性,对弱地震活动区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因此,正确二划分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是地震区划加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本文以东北和华北地区为例,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大量基础资料,从众多典型震例分析结果中提出了该地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原则和方法,对长春,吉林等地区进行了实验划分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了划分原则和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与此同时,还对本文取得的进展和有  相似文献   

3.
张裕明  胡银磊 《中国地震》1996,12(A00):10-17
在搜集了目前太原-临汾地区的地震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资料基础,分析了总结了该地区的大震和强震发生的地震质构造,地震和地球物理等条件。根据地震的发生条件,以及近几年来对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一些新认识,对太原-临汾地区的潜在震源区作了重新划分,并将结果与《中国地震烈度区图(1990)》中的相应方案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胡银磊  张裕明 《中国地震》1997,13(3):207-212
提出了孤立中强地震的潜在震源区划分其参数确定的思路和方法,即在综合考虑孤立中强地震所在地震区的总体地震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地震等震线,余震分布,区域应力场及震源机制等资料,确定其潜在震源区的参数。  相似文献   

5.
指标选取是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应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五环,是判别工作成败的关键。但目前尚没有比较成熟的指标选取或指标显著性评价方法。因此,指标问题入往成了方法效果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问题。该问题在潜在震源区划分应用中也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6.
潜在震源区划分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潜在震源的不同划分,探讨了潜在震源对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说明了在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时,根据不同构筑物的特性,在划分潜在震源时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7.
划分潜在震源区的地震地质规则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本刚  张裕明 《中国地震》1997,13(3):241-252
根据近年来发震构造地质条件研究的进展,本文探讨了划分潜在震源区主要的地震地质规则,具体包括潜在震源区的识别;。它的位置,长度,宽度和震级上限的确定等内容。规则的归纳充分考虑了活动构造性质的差异和资料完备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高孟潭  胥广银 《中国地震》1996,12(A00):24-31
本文依据潜在震源区内部地震非均匀分布模型研究了攀西地区和晋中南地区地震区划问题。  相似文献   

9.
湘东地区断裂活动性及潜在震源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湘东地区(湖南省东部地区)地处华南褶皱系内,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地层普遍褶皱,并伴有一系列NNE—NE向断裂,沿这些断裂形成一些断陷盆地;新构造运动期间,地壳运动以大面积整体性缓慢抬升为主要形式,差异性构造活动较弱,但该区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断裂在第四纪早、中期有活动可能与中强地震的发生有关。文中在收集、分析研究区及附近地区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常德-益阳-长沙断裂东南段、湘潭-邵东断裂东北段和永州-衡阳断裂开展了地质学、地貌学的野外考察,综合分析了这些断裂第四纪早、中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采用"地震重复"和"构造类比"2条基本原则,依据特定地段的地质、地震和地球物理场等资料,认为这些断裂带不但具有中更新世活动形迹,而且沿带存在中强地震的潜在危险。综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等因素,将湘潭—湘乡、邵东、衡山—衡阳、永州等地带划分为新的潜在震源区  相似文献   

10.
潜在震源区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论述了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中潜在震源区的概念及其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它与地震危险区的差异,其次,阐述了我国现行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对潜在震源区概念的发展,最后,讨论了潜在震源区的不确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搜集了目前攀西地区的发震构造特征和历史地震研究资料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攀西地区的大震和强震发生的地质、地震和地球物理场条件。根据地震的发生条件,以及近几年来对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新方法和新认识,对攀西地区的潜在震源区作了划分,并将结果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中的相应方案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玮琼  吴宣 《地震学报》2005,27(4):409-413
在考虑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非均匀分布模型中, 就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不确定性在某些城镇产生地震动参数不确定性最大变化值异常区的问题, 寻找出在100deg;~120deg;E、 29deg;~42deg;N范围内, 50年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地震动参数不确定性最大变化值异常区的分布特征. 探讨了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不确定性引起的场点危险性估计不确定性与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关联性以及异常区产生的原因. 研究表明, 在非均匀分布模型中, 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区内各场点危险性估计不确定的影响是不均衡的, 其与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有关, 尤其在8级以上潜在震源区及其附近, 往往会出现地震动参数不确定性最大变化值的异常区. 而在均匀分布模型中, 统计区内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各场点的影响是均衡的, 各场点危险性估计的不确定性取决于场点的位置. 一般位于统计区中部的场点, 只与所在统计区的参数不确定性有关, 而位于或靠近不同统计区的交界处, 则可能同时受到几个统计区活动性参数不确定性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3.
集成遗传算法及BP算法的潜在震源区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庆  叶洪 《地震学报》2002,24(6):647-652
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例,集成遗传算法与BP算法进行潜在震源区的划分. 用遗传算法辅助人工神经网络的设计,在无限的解空间中快速找到人工神经网络的最佳参数组合. 结果表明:由该分类系统划分出的不同震级上限的潜在震源区分布,反映了华南沿海地区地震环境与地震发生的内在规律性,从而减少了人的主观判断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模式识别方法划分辽宁及其邻区的潜在震源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Cora-3修改方法和Hamming方法对辽宁及其邻区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场和地震活动性特征进行研究,划分了6级、6.5级和7级以上潜在震源区,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经k值试验、删除对象试验和删除特征试验,均表明结果比较稳定可靠。这一成果弥补了辽宁地区这方面工作的不足,并为确定辽宁及其邻区的潜在震源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云南省地震局多年来积累的关于中强震发生的地质构造、地貌、地球物理场、地形变等特征基础资料,用于Cora-3算法的模式识别,得出云南省潜在震源区的背景指标,结果是比较理想的。“投票”结果表明,80%的学习集D类对象仍被识别为D类,85%的学习集N类对象仍被识别为N类,控制试验的结果也表明识别结果是比较稳定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云南地区中强地震震源破裂图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等震线和余震序列资料,主要研究了云南地区151次中、强震的震源破裂方向资料,给出云南地区中强地震震源破裂的空间展布图像。结果表明,该区的5~6级地震破裂相对较散乱,没有明显的优势方向。而7级以上地震破裂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以北北西-北西向为主,占63%;其次是近南北向,占21%它们形成了3条具相当规模的震源破裂带。  相似文献   

17.
对滇东地区强震幕式活动与强震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继登 《地震研究》1997,20(4):365-372
滇东地区的强震活动有明显的周期性,这已为众多的地震学的研究所证实,但进入第Ⅴ幕第5个强震活动时段后,仅发生了1次6.3级地震,从而改变了本世纪以来前4个强震活动时段的强震活动次数(最少2次)与强度,这就经起人们的关注,是否再次发生比6.3级更大的强震?一直困扰着人们。所以许多学提出不同的认为企图解释这一问题。作就是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看法并对滇东地区的强震活动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云南地震活动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根据云南历史和现代的地震活动情况,总结提出了云南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和破坏性大的特征。强震的类型可分为主震型和主震余震型两类,本世纪以亚强震活动具有沿逆时针方向迁移的特征。本文初步对这些地震活动特征的形成原因作了一些分析探讨,最后根据这些地震活动特征提出了云南地区地震预报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则邑断裂是滇中块体内部一条北西向的晚更新世活动断裂,通过对它的地质地貌调查、断裂活动性鉴定,结合地震活动性资料,确认其为1985年4月18日禄劝6.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据此作为识别潜在震源区的标志,划分了则邑潜在震源区,同时充分考虑了小震活动密集条带和余震的分布范围,由此确定了潜源的位置、边界和震级上限。则邑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是对滇中地区潜在震源划分方案的补充;作为实例也对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对场地有重要影响的潜在震源区细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