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羌堆铜钼矿床是在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新发现的一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二长花岗斑岩是该矿床的主要成矿斑岩体,本文用精确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其年龄为16.7±0.9Ma,确定该矿床为中新世成矿,与冈底斯成矿带上驱龙、甲马矿床为同一期成矿事件.对该矿床矽卡岩中石榴石系统研究表明,早期矽卡岩主要以钙铝榴石为主,...  相似文献   

2.
冈底斯成矿带上的驱龙斑岩型铜矿床是中国目前探明的资源量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通过研究矿床的成矿背景、矿床特征了解了矿床的基本特点和矿床形成的基础;通过研究矿床围岩蚀变及其与矿化的关系认识了矿床成矿特点;通过对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等的研究厘清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岩岩浆来源.综合以上研究建立了矿床的成矿过程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繁昌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与邻区宁芜盆地不同,其以矽卡岩型铁矿与锌矿为主要成矿类型,已发现的矿床规模较小,对该区矽卡岩型矿床的深入研究和总结对深入认识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小阳冲矽卡岩型锌铁矿和松园矽卡岩型硫铁矿进行了成矿流体和成矿年代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繁昌地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流体特...  相似文献   

4.
石榴子石是矽卡岩型矿床中最常见的蚀变矿物之一,因此,对石榴子石进行年代学研究能够准确限定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时代.青藏高原冈底斯成矿带中部发育众多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由于缺乏精确的成矿年代学数据,制约着对这些矿床成因和动力学背景的深入认识.因此,文章以该成矿带具有代表性的洛巴堆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赋矿矽...  相似文献   

5.
对冀北17个银矿床地质调查和5个大一中型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剖析研究基础上,从银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控制地质条件、围岩蚀变、矿石类型、成矿机理、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演化上,确定了冀北银矿床有3个成矿系列,8种矿床类型。提出牛圈子为火山喷气-热泉型银矿床;蔡家营为古喷气-热水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铅锌银矿床;银冶岭为层控-热液叠加型铅锌银矿床的新认识,建立了冀北银矿床成矿模式和地史演化的区域成  相似文献   

6.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类型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我国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之一。该矿床类型认识长期存在争议,目前已有越来越多学者将其视为SEDEX型矿床。本文在近年来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构造背景研究进展归纳整理的基础上,结合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区域地质研究进展,提出锡铁山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不是以往认为的陆内裂谷,而是活动大陆边缘弧后/间盆地裂谷。鉴于成矿构造环境变化,锡铁山矿床类型也应作出相应调整,由原来的SEDEX型矿床改为VSHMS型矿床。这样做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目的:其一,有利于解决现存的成矿构造背景认识与区域地质认识不一致的矛盾;其二,有利于保障本区目前和未来大规模展开的区域成矿研究及找矿勘查评价建立在正确的成矿背景认识前提之下;其三,将矿床类型划分与成矿构造背景相结合,进而用矿床类型揭示构造背景,体现了矿床研究为地球系统科学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储量最多的国家.因而研究该类型矿床成矿理论有着重要意义.作者对豫、晋、桂、黔、鲁和滇等省(区)的主要铝土矿床的成因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矿床地质概况我国主要铝土矿床,均分布在东部准地台范围内古陆边缘的灰岩侵蚀面上.成矿时代和含矿岩系见表1.矿体为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和囊状,厚0.2~35米.矿床的产状、形态、厚度、品位取决于底板灰岩侵蚀面的形态特征(广西平果  相似文献   

8.
湖南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北部中段,是水口山矿田内发现较晚的大型隐伏矿床.该矿床的矿物组合及矿化特征复杂,前人对其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类型存在不同认识.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矿物矿相学研究发现该矿床的热液成矿阶段较多,方铅矿主要形成于早期闪锌矿与晚期闪锌矿之间,而金和银的成矿阶段分别与早期闪锌矿和方铅矿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9.
白银厂矿床的成因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喷发沉积成因与热液成因之争。本文依据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环境、矿床特征和火山作用与成矿关系等实际资料的研究和新认识,进一步论证了该矿床成因,经与国外有关矿床对比,认为该矿床为黑矿型海底喷气-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并对矿床成因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白银厂矿床的成因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喷发沉积成因与热浓成因之争。本文依据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环境、矿床特征和火山作用与成矿关系等实际资料的研究和新认识,进一步论证了该矿床成因,经与国外有关矿床对比,认为该矿床为黑矿型海底喷气-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并对矿床成因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为近十年来找矿突破明显的一个矿带,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矽卡岩型,矿种以铜金为主,总体研究程度尚低.荣嘎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缘西段,为2016年新发现的首例具大型远景的斑岩型钼矿床,其辉钼矿Re-Os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99.3±0.1 Ma(MSWD=0.2,n=8),等时线年龄为99.2±0.4 Ma(MSWD=0.2,n=8),表明该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成矿发生在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后的拉萨-羌塘地体碰撞造山阶段.该矿床的发现丰富了班-怒带成矿理论认识,填补了该带钼矿资源的空白,对已有的成矿模型提出了新的挑战,预示着班-怒缝合带还存在一期斑岩钼成矿事件,并为该带进一步寻找相似的钼矿床提供了例证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远喷口型SEDEX矿床是全球铅锌矿产的主要来源,但是,长期以来有关其成因及判别的标志一直存在争议.最近全球几个典型的此类铅锌矿床成矿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①海底喷流沉积作用不是该类矿床成矿的唯一方式,纹层状矿化也不是其成因的直接诊断标志;②与传统上认为该类矿床一般形成于封闭、还原的海底低洼沉积环境不同,远喷口型SEDEX矿床赋矿围岩可以形成于开放、氧化沉积环境;③甲烷厌氧氧化作用和海底热液交代作用可能是该类矿床纹层状、条带状矿化形成的主要机制.这些认识不仅对该类矿床传统成因模式提出了挑战,而且也将引起传统找矿勘查评价准则的改变.因此,借鉴已有研究经验,加强该类矿床成矿研究是当前矿床学的迫切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云南宁蒗—丽江—鹤庆地区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几年来对该地区矿床地质勘查研究资料,剖析区域成矿条件和典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提出该区订矿床类型为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型、复合式斑岩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主要矿产为金、银、铜、铅锌矿。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找矿工作的不断突破,大兴安岭地区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在矿化元素组合、矿床时空分布、成因类型等方面逐渐显示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为了进一步探究该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差异性及其内在因素,在前期对白音诺尔、拜仁达坝、维拉斯托、浩布高和边家大院等铅锌多金属矿床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内前人对中型以上铅锌多金属矿床的资料和成果,重点讨论了区域上中生代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背景、共性特征和成矿时空规律,获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大部分矿床空间上大致以北、中、南近平行的三条NE向矿带展布,其中一南带矿床尤为密集;(2)时间上可分为中-晚三叠世与晚侏罗-早白垩世两期,且后者的矿床数量占大多数,多期次成矿的现象较为普遍;(3)成因类型上,北矿带主要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中、南成矿带则以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脉型最为重要;(4)在晚侏罗-早白垩世区域范围内的拉伸环境下,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是大兴安岭地区最重要岩浆-热事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其中的高分异花岗岩与南带富锡铅锌多金属成矿的关系密切;(5)F、Mn元素相关的蚀变与矿化具有较为强烈的空间联系;(6)S同位素显示北带矿床的S来源主要为相关的火山-次火山岩,中带矿床S主要来自成矿岩浆,而南带矿床除岩浆外,围岩地层对S也有一定贡献;(7)Pb同位素数据显示其主要为造山带混合铅来源,与晚侏罗-早白垩世时期大兴安岭地区后造山伸展构造环境有关;(8)H-O同位素数据表明区域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较为相似,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流体中大气降水比重较大,而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脉型矿床则主要为岩浆水,大气降水则在成矿晚期加入.   相似文献   

15.
铌、钽矿产分布较广。内生铌钽矿成矿类型主要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花岗岩型、碳酸岩型和碱性岩型;外生矿床多为内生矿床经过风化和沉积等外生作用发生二次富集的风化壳型和残坡积、冲积砂矿型。从成矿时代来看,伟晶岩型矿床成矿时代跨度较大,从3.08 Ga到0.19 Ga;碱性岩型矿床主要成矿期分别在2.25~1.35 Ga和0.75~0.19 Ga;碳酸岩型矿床成矿期主要分布在0.75~0.6 Ga和0.4~0.35 Ga;花岗岩型主要分布在0.75~0.19 Ga的中晚期。碳酸岩型铌矿床和伟晶岩型钽矿床是目前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拾金坡—金场沟金成矿带是北山地区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成矿带内已发现金矿化线索38处,中小型金矿床9处,均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主要成矿类型有岩浆热液型和矽卡岩型,其中岩浆热液型金矿是成矿带最主要的成矿类型。优选拾金坡金矿床和金场沟金矿床作为拾金坡式金矿的典型矿床,通过分析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等,建立了成矿带区域成矿模式。成矿模式的建立,将有助于促进对矿床成矿规律的认识,明确该成矿带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东戈壁斑岩型钼矿床是在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特大型钼矿,钼资源量(331)+(332)+(333)约503 474.66 t,矿石平均品位0.115%.矿床的形成与隐伏斑状花岗岩体有关,矿化的主要载体是以石英脉、钾长石脉为主的各种脉体,即该矿床兼具斑岩型及脉型矿床的特征.通过对含矿脉体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初步确定矿床的成矿温度为197~390℃,成矿压力为531.04×105~752.10×105 Pa,成矿深度为1.68~2.39 km,成矿流体为富含多种气态组分的低盐度流体;成矿时代为华力西晚期;矿床成因类型应为浅成中高温岩浆热液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18.
成矿年代学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矿床形成时代的精确测定是正确理解矿床成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必由之路.过去二十多年来,随着超高灵敏度质谱仪的诞生和同位素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成矿年代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成矿过程的客观认识和现代矿床学的发展.但直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工作还主要集中在各种内生矿床(岩浆矿床、热液矿床、热水成因矿床和变质矿床等).相较而言,次生矿床的成矿年代学研究却进展缓慢;世界上绝大多数次生矿床还没有确切或可信的同位素年龄.  相似文献   

19.
黑色岩系型矿床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其成因由于成矿作用复杂而存在争议。为深入理解这种复杂性并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信息,通过深入剖析国内外这类矿床的典型实例,述评了矿床成因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值得加强研究的方向。全球黑色岩系矿床分布广泛,矿床形成过程中受多种地质作用影响,并可主要归纳为3种:海水、热水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其中,海水和热水为成矿提供元素及有利的成矿条件(如还原的沉积环境)。相比而言,生物有机质的成矿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对海水和/或热水提供的元素进行富集,并在合适条件下成矿。可见,这3种成矿作用的多元复合作用使得成矿过程极其复杂,这是导致很多矿床成因至今未完全确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后可从两方面开展深化研究:一是揭示多期复杂成矿演化过程;二是剖析生物有机成矿作用。这些认识对沉积岩型矿床的研究同样具有普遍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山东焦家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胶东矿集区是我国金矿资源的主要密集区,重点解剖焦家金矿有助于深化对区域同类矿床的成因认识.文章从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流体以及成矿构造环境等几个方面对该矿床进行了研究,在上述的基础上探讨了焦家金矿的矿床成因模式,认为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碰撞的后造山作用引起的构造转折,导致地壳拉张,深部物质上涌,在有利的部位大规模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