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贵州省石漠面积约98万ha[1],87.16%石漠分布在贵州的西部和南部,其中93.93%为石灰岩石漠,6.07%为白云岩石漠,即它们都属岩溶石漠.贵阳市黔灵山是一森林公园,山体由下二叠系厚层块状茅口灰岩组成,为一裸露型岩溶化山原,在大片裸露的基岩上生长着繁茂的林木使其群峰叠翠、古木参天.黔灵山的自然生态景观启示我们:①植物在自然界存在"无土栽培";②某些已经石漠化地区土壤难恢复,但植被有可能恢复;③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岩溶石漠的形成人文干扰是主导因子.基于此,文中还对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
继续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吴协保 《中国岩溶》2016,35(5):469-475
文章针对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于2015年到期,当前需要为科学制定下阶段石漠化防治政策提供技术支撑的形势,介绍了一期工程概况,评价了防治成效,并从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人地矛盾、区域性贫困、工程的复杂性、治理任务与防治形势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等角度出发,阐述了石漠化治理工程面临的困难与胁迫因素,指出石漠化防治任务重,形势严峻,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不可一蹴而就,要充分认识到治理过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同时从生态区位重要性、民族团结、生存空间与生态安全、树立国际良好形象、生态文明建设与治理成果巩固等国家政策和时代要求进行分析,论述了继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表明我国继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是现实有需求、领导有指示、国家有政策、群众有愿望,继续实施意义重大,十分必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3.
关于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81,自引:1,他引:81  
1994年 5月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曾向国务院呈送《关于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持续发展与科技脱贫咨询建议的报告》 ,提出了“要处理好粮食、生态、人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增加科技投入”、“对贫困地区采取符合社会公平目标的政策”三条建议 ,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推进黔、滇、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重大咨询项目统一安排下 ,2 0 0 2年 3月 4~ 1 0日 ,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了近 40位院士与专家在广西平果、马山、桂林地区考察了石漠化、水文生态以及山区人畜饮水等问题。 2 0 0 2年 4月 2 4~ 3 0日 ,又组织 1 2位院士和专家对贵州普定、独山、广西河池、都安等县岩溶区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 ,完成了“关于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的咨询报告。全文刊出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形成及其生态治理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土地膜漠化的形成及其治理也逐渐成为岩溶工作者、生态学家的研究热点。由于贵州地区岩溶分布广,地势起伏较大,土壤贫瘠,加之人为因素的影响,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愈演愈烈。通过分析贵州石濮化形成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石漠化生态治理措施,为保证贵州省、西南岩溶区植被顺向演替,生态逐步恢复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过渡带,区内地貌类型齐全、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岩溶石漠化分布类型复杂多样。通过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发育程度及分布情况调查分析,阐述了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形成特点及分布特征。石漠化分布全省15个市、州的77个县(区、县),在全省总土地面积中所占比例约为0.9%,但在分布区县的面积比例却较大。四川省具有不同于云贵高原岩溶地区石漠化形成的机制特点,可划分为七个综合治理分区区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6.
以系统论观点探讨了石漠化内涵,认为石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脆弱的喀斯特环境条件和不合理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其发展过程是非线性的。因而,石漠化治理应针对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以协调人-地关系为宗旨,按计划分步骤地改变或改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一方面实现石漠化治理,另一方面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文中进一步阐述了石漠化综合治理策略、综合治理模式和综合治理专家系统研发。  相似文献   

7.
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壤侵蚀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土壤流失是石漠化最基本的过程之一。本文采用广东省阳山县江英镇实验小区的观测资料,分析粤北岩溶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差异。结果表明,裸地表层的养分流失速度很快,其侵蚀量是无人为扰动的原始草坡的60余倍,耕地的侵蚀量平均也达到原始草坡的15倍左右。有植被覆盖的原始草坡地和耕地的侵蚀量均与次降水量的相关性更高,而裸地的侵蚀量与连续30分钟最大雨强的相关性高,这一观测结果表明地表植被抵御短期强降水侵蚀土壤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数据得出贵州罗甸县大关地区和广西都安县三只羊地区三个时期的土地覆盖类型数据。通过对这些不同时期土地覆盖类型数据的分析,发现大关地区从1979年到2001年,植被面积减少,石漠面积增加,土地覆盖类型以灌木林→灌丛→荒草地→石漠的方向变化为主,岩溶生态环境朝着恶劣的方向即典型的石漠化方向发展;而都安三只羊地区则相反,从1976年至2002年,植被面积增加,石漠面积减少,土地覆盖类型的主导变化方向是石漠→荒草地→灌丛→灌木林,即反石漠化方向,岩溶生态环境总的趋势是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两地的石漠化进程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同,大关地区采取的是劈山造田的方式来解决紧张的人地关系;而三只羊地区则是采取生态移民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姚邦杰  刘琦  任标  王涵 《工程地质学报》2019,27(5):1179-1187
由于岩溶地区特有的地上地下二元水文结构,其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具有特殊性,因而水不仅会携带土壤发生地表流失,而且会发生地下漏失,造成该地区土壤流失量大,岩溶石漠化现象突出,治理难度大。本文以贵州贞丰-关岭花江高原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水样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区岩溶水系统的补、径、排特征,水化学特征和水均衡量等进行分析模拟计算出地下水位、地下暗河流量变化情况,得到该区岩溶水均衡量,其结果基本反映了实际地下水系统排泄量变化及地下水流向特征,初步阐明该区域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特征,为岩溶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趋势研究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岩溶石漠化治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04,21(1):48-53
石漠化的形成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石漠化的治理也必须在查明石漠化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针对岩性、地球化学背景、水资源特征以及石漠化程度,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合理地制定和实施防治工程,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以贵州省为例,分析了石漠化特征、近10年来的治理效果,指出了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地学的角度提出了岩溶石漠化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分布的空间差异与防治区划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周国富 《中国岩溶》2006,25(1):79-84
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根据区域分异原理,对贵州石漠化空间分布与差异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表明,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在水平分异上,从西向东存在"轻~重~轻~重~轻"的基本规律;在南北方向上,存在"重~轻~重"的规律;在垂直方向上,存在从河谷至分水岭的分异:分水岭地区石漠化程度不高,河谷斜坡地带石漠化较强,河谷底部又较轻的变化规律.据此,根据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提出喀斯特石漠化分区防治的基本思想,将贵州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初步划分为7个防治区、20个防治亚区,并选取典型区域进行三级区划分.  相似文献   

12.
贵州岩溶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质灾害风险、风险评价模型等有关概念。针对贵州岩溶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现象严重的特点,在分析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受威胁对象易损性的基础上,建立公路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并阐明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3.
贵州喀斯特库区的景观特征与旅游开发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库区是一种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景观系统,它既是喀斯特地貌和水域共同构成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水陆嵌套生态系统,又是特殊的水利工程.作为水陆嵌套生态系统,喀斯特库区类型多样,并具有封闭性与不便捷性、异质性、稳定性与脆弱性等特征;作为水利系统,喀斯特库区管理权属复杂,旅游开发明显受环境与功能的限制,库区景观具有多样性与雷同性、水利工程构景的科学性与美学观赏的独特性等.为此,喀斯特库区旅游开发应采取建立在相关利益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开发模式,突出科技投入与绿色经营理念,建立库区旅游资源开发预警系统和生态环境监测站;设置完善的旅游解说系统;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创建环保型旅游库区.在经营管理体制与运作方面,建议成立库区旅游产业委员会、旅游开发公司和旅游开发研究与咨询中心.  相似文献   

14.
贵州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瑞玲  王世杰 《中国岩溶》2001,20(3):225-230
科学地评价贵州的农业生态环境,可以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贵州各个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系统研究,对贵州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了客观评价,从定量角度对各区农业生态环境加以探讨;并对西部大开发中贵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阐述了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分析评述了该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劣势。针对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本底脆弱和生态旅游的内涵要求,探讨了在该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应坚持的四条原则,提出了适合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开发的方向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岩溶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及其理论模型初探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王在高  梁虹 《中国岩溶》2001,20(2):144-148
系统地论述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特性,并阐述了岩溶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构建出岩溶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指标体系,把LOGISTIC曲线应用于岩溶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最后借助于该模型用清镇市水资源统计资料对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NOAA/AVHRR的贵州喀斯特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冰  杨胜天 《中国岩溶》2006,25(2):157-162
利用1982- 1999年的AV HRR- N DV I数据和贵州省的气象观测数据,依据距平均一化植被指数(N DVI )和距平湿润指数( MI ) ,通过与非喀斯特地区的对比分析,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植被覆盖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湿润程度的关系,并对贵州省的生态建设进行了简要的评估,得出以下结论: 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植被覆盖总体处于上升趋势; 20世纪80年代处于湿润程度逐渐下降的时期, 90年代初,湿润程度缓慢上升;喀斯特地区存在相对干旱和相对湿润两种不同的地表环境,从而其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湿润程度的关系也存在较大差异;贵州近20年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国富 《中国岩溶》2004,23(1):14-19
运用生态经济系统理论与系统协调度理论与方法,阐明了从生态系统供给能力与经济系统需要之间的关系去分析生态经济系统间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协调度计算方法,以及用协调度与协调发展类型相结合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研究表明,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存在经济落后、生态恶化、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和层次较低等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开展生态经济系统改良,提高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以实现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