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嘉应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围绕强化实践教学,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与实习基地建设、创建实践教学新模式、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打造GIS专业第二课堂等6个方面,探讨了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教学方式相关的若干教学改革思路,主要是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实习考核制度、校外实践制度及尝试"订单式"培养方式等7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GIS软件应用集中实践教学包括GIS软件应用实习、GIS开发实习、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利用Arc GIS软件来进行数据管理、数据处理、制图、空间分析和二次开发的能力,是GIS专业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应用创新型大学该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了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GIS软件应用集中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采用了校企合作的模式,通过合作共建实验室、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共建双师指导团队、定期交流等举措对高校GIS专业的GIS软件应用集中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产学合作教育培养测绘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明连 《测绘工程》2011,20(1):74-76
通过探索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途径,提出"校企交融互兼互聘"、"生产任务驱动合作"、"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等具有专业特色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实践证明,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学结合教育,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4.
结合近几年GIS实习教学效果,从野外实习模式、实习基地、实习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探索,提出从创新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为契机,对地理信息系统的野外实习模式及实习基地建设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5.
以提高高职工程测量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为主线,结合专业实践和职业发展,从构建校企专兼结合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入手,探索实践校企"双导师"协调管理和指导顶岗实习模式,帮助学生尽快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提升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该模式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深化校企合作,有助于检验教学效果,有助于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促进工程测量专业学生高质量就业,有效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教育是高校和企业联合,重点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机制和模式。本文以笔者研究团队近年来的合作教育实践为基础,剖析了合作教育中学校、学生、教师和企业的角色定位。通过分析总结合作单位和学生的实时反馈,发现了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策略,以期提高合作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培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理空间信息》2015,(5):180-182
以嘉应学院为例,分析了"3+1"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外实习的弊端,论述了建立地方院校校企联合GIS实训实验室的必要性,探讨了基于联合GIS实训实验室共同建立合作育人、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践教学平台等运行机制,保障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规范校企共建GIS实训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促进校企合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产出为导向,提倡围绕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对 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结合专业认证体系下测绘类专业“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教学实施过程,设计从课程 目标、实习基地建设、实习组织安排、实习内容等整链条式实习模式,基于问卷调查法、成绩分析法实例评价实习的 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情况,并依托教研活动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结果表明,通过该实习不但使学生掌握 了“数字地形测量学”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工程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前本科教育中广泛存在就业—企业成长的过程彼此之间的脱节现象,针对传统培养模式的缺陷,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着重探讨了"3+1"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改革措施。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建设实习基地,让工程实训贯穿整个本科学习阶段,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及就业率。  相似文献   

10.
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出口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绘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按照专业认证的要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和保障机制,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和创新活动搭建平台,提供支持,并持续改进。安徽理工大学在落实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多方合作,打造高质量实习教学基地,并将测绘单位和业内专家引入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倡议对我国工科类高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实践基地建设与实习实践教学能够切实培养工科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本文紧扣新工科背景并结合笔者学校矿业特色,首先深入分析了测绘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发展机遇;然后通过持续深化校企、校校合作,多措并举,建立了校企、校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模式和实践基地合作平台;最后分析了笔者学校测绘工程实践基地共建措施与运行成效,为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工程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盛庆红  肖晖 《测绘工程》2016,25(12):77-80
没实习单位可去、无企业导师指导、没实际东西可学是导致遥感领域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而不同的教育理念会对学生培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中将耦动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和前沿科技讲座互动式教学3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专硕教育与职业的衔接,为培养遥感领域研究生实践能力、工作能力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理信息知识结构的不断发展,社会人才需求呈现多样性,传统的本科教学方式不足以应对高水平的科研和工作要求,更科学高效的本科培养方案亟待提出。为响应以“成人”统领“成才”的教学指导方针,将GIS的基础理念、专业知识和方法技术贯彻到本科生的教学之中,本文提出GIS本科教育3个创新思想——开放、开源与开发,创建了一套“多学科、多方法、多技巧”的立体式培养方案,结合地理信息科学的专业特点在现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性的设想和改革,将GIS的本科教学变成一种知识领域更加全面、方法技术更加前沿、实践方式更加多样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教学理念有利于本科学生充分认识所学知识,在理论基础的支持上能更快速地提升空间思维素养和增强实践开发能力,是GIS本科教育方法上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马俊海 《测绘工程》2005,14(3):74-76
阐述了培养地理信系统应用型人才的意义、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结合十几年来的办学经验,总结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5.
测量平差是测绘类专业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课程理论性强、公式多、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在构建合理教学体系的前提下,理论部分完善教学体系,改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平差案例与平差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入测量平差实践技能实习,使测量平差理论与实践"零距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测量项目中内业外业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体会测量平差在测量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实际操作表明,该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平差课程的效果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该文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测绘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结合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构建基础型实践、工程型实习、创新型拓展和设计型提高的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从完善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创新实践教学考核方法4个方面全面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从优化师资结构、鼓励学生拓展训练、健全实践保障体系3个方面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该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培养的人才符合测绘工程专业认证标准。  相似文献   

17.
With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job market, academic internship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work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with career interests involv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related geospatial technologies. However, while GIS internships offer benefits to employers and students, their structure and objectives may be viewed differently across stakeholder groups such as private industry, government, and academia. In this article we evaluate how GIS internships are valued and perceived by employers, educators, and the interns themselves us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asures collected though web‐based surveys and semi‐structured telephone interviews. Data analysis helped us determin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echnical and non‐technical skills needed by students in preparation for GIS internships. Our findings reveal relatively few differences in scores assigned to technical and non‐technical skills when comparing employer and educator ratings. Educator ratings were higher for nearly all technical and non‐technical skills. In comparison, employers placed greater emphasis on technical skills involving data entry/manipulation and non‐technical skills such as flexibility/adaptability. The survey also revealed differences in employer and educator perceptions of internship goals and administration. Telephone surveys with former interns supplemented information from employer and educator surveys in developing “best practices” that may be useful in the design and administration of GIS internships.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多家单位大联合、大团结、大协作,开展了腾冲航空遥感试验、天津-渤海湾环境遥感试验和二滩水能开发遥感试验三项遥感科学试验,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了中国对遥感技术应用的认识,培养出一大批遥感科学技术人才和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这3项试验成功地将遥感综合应用系统性地引入中国,标志着中国多领域遥感应用的起步,被称为中国遥感的"三大战役"。经过40年快速发展、积累酝酿、大胆创新、快速迭代,中国航天遥感应用迈过了几个重要阶段,正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发展。为顺应科技、经济、社会以及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需求,中国适时实施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和2030中国综合地球观测系统,进一步推进中国航天遥感应用从追赶国外先进技术到强化自主创新的转变,进入规模化、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阶段,可谓之为新"三大战役"。结合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通过新三大战役的实施,必将深化"走出去"战略,拓展全球服务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向新的历史发展高度迈进。  相似文献   

19.
"GIS工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GIS设计的综合能力,因此,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很重要。本文提出将"GIS工程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基础实验和综合设计两部分,研究实践教学安排,改善实习的考核体系和辅助教学方法,形成一套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