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分二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已可进行1 m空间分辨率的遥感监测。为了使高分二号数据能更快地在地质灾害调查领域得到推广,本文针对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中高分二号遥感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试验表明,通过对示范区高分二号影像的处理,可获得满足1∶10 000比例尺的平面精度要求的正射影像图,且结果非常适合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监测。经过多次试验,采用Band1、Band4×0.25+Band2×0.75、Band3组合方法效果较佳,基于ENVI软件的Gram-Schmidt Spectral Sharpening算法进行融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GF-1的冬小麦遥感监测区域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为研究区,从地形地貌、种植结构、监测时相、谱段设置以及监测精度等方面综合分析了GF-1卫星数据在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中的区域适用性。研究表明,GF-1卫星数据对江汉平原、鄂东沿江平原、鄂北岗地以及鄂东丘陵等地区的冬小麦遥感监测均有较好的适用性,其监测精度能够满足湖北省冬小麦大尺度遥感监测的精度要求,但难以达到小范围的遥感监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维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标志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解译标志的内容和特点,建立了解译标志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并对地质灾害的解译标志信息进行编码,研制了基于Virtual Globe三维环境的地质灾害解译标志管理系统.该系统对有效存储管理地质灾害解译标志,提高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乔枫  李党辉  谢敏 《地理空间信息》2019,(7):22-26,I0001
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具原始性和代表性的湿地,珍宝岛自然保护区于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珍宝岛自然保护区内土地覆盖和覆盖类型的变化情况,采用国产GF-1卫星数据,将遥感技术方法与野外调查法相结合,得到2014年和2016年的珍宝岛土地覆盖分类,并统计了各类地物的面积。通过对比两期数据,分析得到了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情况以及土地覆盖类型面积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境外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提供遥感信息支持,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及野外验证基础上,对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地区的地质和构造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根据不同地质体的特征影像,对照"资源一号"(ZY-1)02C星遥感图像中所显示的地貌景观、色调及纹形等,建立了塔吉克斯坦南部地区主要沉积岩、变质岩和侵入岩以及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和环形构造等的遥感解译标志;通过对ZY-1 02C星的全色/多光谱相机(P/MS)和全色高分辨率相机(HR)数据的遥感地质解译效果对比,认为P/MS数据中地质体的色调差异更为明显,易于建立区域构造格架、开展岩石大类解译;而HR数据所反映地质体的微地貌、纹理及细节更为清晰,易于进一步识别各类岩性及小型构造,尤其对碎屑岩的粒度、层状构造类型、第四系、矿业活动以及特殊成分的岩石等具有较好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基于遥感调查与GIS分析的林芝地区地质灾害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遥感、G IS技术和其它分析手段,在“递进分析法”(AMFP)理论框架下,利用AHP模型评估各影响因子权重;选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求取潜势度、危险度及危害度等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指数;借助自建的灾害评价系统,实现了藏东林芝地区的区域性地质灾害预测评价及其可视化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较为合理;研究方法和试点区预警系统的建设实践对于区域性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止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人类活动等影响因子量化,不仅缩小了预测区的范围,也突出了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探明不同区域及不同营养状况下水库叶绿素a的共同敏感波段,基于G F-1号卫星16 m分辨率的多光谱WFV传感器影像构建叶绿素a浓度普适性反演模型.文中以湖南省3种不同营养状况的水库为研究对象,在实测高光谱及GF-1/WFV影像预处理基础上,对比实测高光谱数据与GF-1/WFV影像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叶绿素a敏感波段...  相似文献   

8.
基于GF-1卫星数据的新增建设用地监测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和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分别作为典型山地、平原试验区,开展了GF-1卫星数据的新增建设用地监测能力试验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于GF-1卫星数据的新增建设用地监测图斑属性精度,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非耕农用地图斑面积精度,以及最小可监测图斑面积,满足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业务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GF-1卫星影像具有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高、纹理信息丰富等优势,而Landsat-8卫星影像具有多波段、光谱信息充足等优势。针对两种影像的特点,本文分别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苹果园地信息提取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影像的分类精度都比较高,但由于研究区域属于山区,地块分布不均匀,GF-1影像发挥其空间分辨率较高的优势,苹果园地面积提取精度比Landsat-8高1.19%。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方法主要有计算机自动解译,人机交互解译。计算机自动解译精度现在还很差,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基本不用此方法。人机交互解译中的利用目视解译结果在扫描矢量化的方法也很难保证精度。针对这些问题在本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利用遥感相片室内解译加外业核实、补充调查方法,也称为综合调绘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分辨率国产遥感卫星数据的推广应用,矿山遥感监测必将成为该数据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结合西藏自治区矿山遥感监测工作的特点,以资源一号02C(ZY-1 02C)及高分一号(GF-1)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在ArcGIS环境下,提出并实现了从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管理、增强与校正、信息提取、统计分析以及成果图制作等一体化解决方案。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在矿山遥感监测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为大规模开展多期次动态矿山遥感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应用范例。  相似文献   

12.
地表反照率在陆面气候和生物圈模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满足多领域研究的要求,拓宽定量遥感参数的应用,许多研究学者及团队正在利用不同的算法开发高分辨率地表反照率产品。本文提出的算法基于中国高分一号卫星WFV传感器数据和500 m分辨率的GLASS反照率产品生成高空间分辨率的反照率产品。算法思路首先用直接反演算法反演GF-1 WFV数据得到16 m分辨率初级反照率产品,再将500 m分辨率的GLASS反照率产品与16 m分辨率初级产品的纹理信息进行降尺度融合,最终得到16 m分辨率的融合反照率产品。以2016年—2017年黑河实验区的8个站点的地面观测值对算法结果进行验证,实测数据与反演融合数据的时间序列图表明融合后的16 m分辨率反照率与实测值一致性较好;同时,通过2016年—2017年所有站点散点图分析,融合反照率均方根误差为0.02439,初级反照率则为0.05135,融合反照率比初级反照率更接近实测值。16 m分辨率反照率产品在平均值与500 m分辨率的GLASS反照率产品一致的前提下丰富了空间纹理信息,能够更好地支持在区域尺度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和RS的区域陆地植被NPP估算——以中国内蒙古为例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在GIS的支持下,利用地面气象数据和MODIS数据,考虑到最大光利用率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的差异,构建了一个区域陆地植被NPP估算模型,并以2002年的内蒙古植被为例,研究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该模型在数据获取了上比较容易,仅利用地面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就可以对陆地植被NPP进行估算,使其实际的可操作性得到加强。(2)通过与NPP的实测资料及其他模型的对比研究表明:该模型对区域陆地值被NPP的模拟效果较好,与Chikugo模型相比,它更能反应森林NPP的实际情况。(3)2002年内蒙古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为390.8MtC/a,总体分布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其季节变化也非常明显,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3个月时间里,NPP占了全年的72.7%,而1—2月份植物基本停止生长,净初级生产力极低,每月仅为3.59MtC。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上自然因素的作用引起了一系列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提取海岸线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高分一号遥感数据,运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结合光谱、几何等特征在图像上提取海岸线,利用已有"908基线"进行精度验证,得到沙质岸线、淤泥质岸线、生物岸线以及基岩岸线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7 m、34.79 m、15.27 m和4.69 m。  相似文献   

15.
以山西省遥感地质找矿为例,以区域地质和成矿理论为基础,通过对ETM+遥感图像进行控矿构造要素、控矿环形要素、色调异常、找矿标志、蚀变矿化异常等遥感要素的解译和研究,从宏观上总结了区域性大型断裂与成矿的关系,提出区域遥感地质找矿模型;在微观上圈定了遥感最小预测区,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预测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可为今后山西省的遥感地质找矿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于颂  陈峰  张锦 《测绘通报》2016,(4):68-71
遥感技术已成为当前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监测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将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应用于区域地质灾害应急监测中,研究了资源三号卫星区域RPC参数的修正方法,并联合DEM和控制点建立了区域影像快速正射纠正的方法流程;利用长治地区的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进行了正射纠正试验与分析,总体满足区域地质灾害应急监测对遥感影像的精度要求。利用该方法制作完成的地质灾害区域遥感影像已应用于山西省突发地质灾害遥感监测指挥系统项目中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南通市崇川区2020年的SAR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永久散射体雷达差分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对南通崇川区的地面沉降进行时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时间序列的分析表明,崇川区存在多个沉降漏斗区,其中东南部区域下降趋势明显,沉降速率较高,最大沉降速率约33.24 mm/a。分析崇川区沉降原因,可以为南通市崇川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核电在中国正式进入积极推进建设时期,而核电温排水对周边水域环境的影响监测与评估不仅为核电机组的规划、建设、运行等过程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同时也对海域水质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价值。客观精准的基准温度提取是温排水热污染遥感监测与评估的基础,本文以宁德核电站星地同步监测为例,通过对72个离散测量点位温度垂直剖面特征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7种不同剖面形态,从中归纳出稳定温度点,并据此构建基准温度星地协同提取“实测稳定温度法”,解决以往地面测量监测和热红外遥感监测在实施过程中基准温度计算相互独立、未进行星地协同处理,致使监测结果可比较性相对较弱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实测稳定温度法提取得到的温排水星地同步监测结果从分布范围、强度到扩散趋势最为一致,提取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基准温度提取方法;实测稳定温度法监测星地面积差异最小,为1.53 km2,相对于其他方法精度提高了4—10倍,而多点平均温度法(近岸多点)、取水口温度法、邻近区域温度替代法、校正的海湾平均法、半径区域平均温度法(5 km半径)、温升混合区最低温度法的星地面积差异分别为11.95 km2、11....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中专门规划了海洋观测卫星系列,通过从单一的试验星到星座的组网,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由于大气层的影响以及海洋参数在大气层顶的贡献通常很低,卫星观测对海洋卫星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定量化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发射CZCS水色卫星以来,在水色卫星数据处理系统上积累了多年经验。本文通过借鉴NASA成熟开源的SeaDAS科学处理框架,针对HY-1C/D海洋水色水温仪传感器(COCTS),集成前人算法,开发出HY-1C/D离线数据处理系统(OffLine-COCPS),实现了从L1B数据(几何定位和辐射定标后)开始到水体遥感反射比和各类水色产品制作的全链条数据流程。结果表明,自主建立的HY-1C/1D卫星COCTS传感器大气校正相关查找表基本满足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定量化应用。根据统计投影得到HY-1C/1D双星COCTS反演的叶绿素全球产品,表明系统可实现对HY-1C/1D双星反演叶绿素产品提供支撑,进而与NASA官方发布的同期MODIS叶绿素产品散点图比较,整体分布趋势也与MODIS保持一致。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