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科学、准确、及时地对地铁隧道结构进行监测分析,该文将重标极差分析法引入到地铁的变形监测中,并以南京地铁为例,对长时期垂直位移时序进行了R/S分析,研究地铁沉降监测点的变化趋势,并将R/S分析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具有一致性。结果表明:描述和刻画复杂非线性时序的R/S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对地铁变形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地铁变形时间序列数据的Hurst指数,不仅在时间上反映不同变形的趋势性及其强度,而且在空间上反映地铁不同部位的变形趋势特征。R/S分析方法适合变形监测项目的预报分析,在变形监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王雷雷  束美艳 《北京测绘》2018,32(2):245-249
针对老采空区地表沉降的不确定性,通过监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采集数据预处理对某一矿区进行分析,利用surfer软件得到了六个监测点的三维线框图并进行渲染。对监测工程资料进行平差处理,得到了各个观测量的精度指标。针对变形监测数据的变化特点,使用AR(p)模型进行编程,主要依据时间序列分析的建模步骤,将建模步骤中的数学公式转换为MATLAB编程语言然后使用编写的程序对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用前面多期监测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对后面几期进行沉降预测,同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用以检验时间序列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地铁施工安全进行变形监测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而变形监测的最终目的是预测,即对观测物的未来形态进行预报和分析。时间序列的原理是找出事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从而对数据变化趋势做出正确的分析和预报。本文通过对时间序列的研究对长春地铁繁荣路站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预报。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时间序列分析模型ARMA进行模型识别、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和模型预测及其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并结合某一工程实例,采用该模型对一组实测变形数据进行了分析、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数据拟合与预测效果,该模型对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预报是十分可靠和可行的,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顾春丰  杜建广  沈尤 《北京测绘》2022,36(4):512-516
沉降变形监测中,研究如何对监测的沉降数据进行处理,预测沉降量,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出预判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小波分析和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的相关理论,构建起SSA-小波神经网络变形预测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地铁工程沉降预测中。针对地铁监测数据非平稳性、非线性特征,首先,使用SSA方法提取数据序列中的趋势项与周期项,提高序列信噪比;其次,使用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趋势项与周期项分别进行预测与重构,得到最终的预测值。通过对地铁累计沉降量观测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相比单独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SSA-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更佳稳定,且随着训练样本的增加,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符合。  相似文献   

6.
对地铁监测数据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对变形可进行前瞻性预测,从而保证地铁安全的施工和运营。本文以北京市地铁某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某一监测点为例,利用小波分析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然后分别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去噪后的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得到原数据的拟合值和对未来变形的预测值;最后利用同期Sentinel-1A卫星影像进行相干点时序InSAR处理,得到形变结果。通过分析两个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并与InSAR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两个预测模型在地铁形变监测中应用的优劣性。  相似文献   

7.
变形分析与预报是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的重要内容,而时间序列模型是常用的变形分析与预报工具。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变电站沉降数据进行分析建模,从而掌握变电站的沉降规律,预测未来沉降趋势,对下一步施工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波变换在时间序列特征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序列的数学特征主要包括随机项、周期项以及趋势项.针对变形监测等测绘领域中如何对时间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分析与预测等重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分析的小波变换方法.首先选取合适的小波基函数、分解层次等参数,其次将待分析的时间序列分解成低频和高频两部分,最后将分解后的时间序列投射到不同尺度上,从而可以提取所需要的有用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分析的小波变换方法能够有效对时间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分析出其中的随机项、周期项、趋势项等信息,可以用于GPS变形监测等工程实际中.  相似文献   

9.
郭祥琳  成枢  程方 《北京测绘》2018,32(5):546-549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动态的数据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中。变形监测是一种延续性的数据收集过程,本文通过介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验证其在建筑物沉降监测中的适用性。变形监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测,保证工程的安全进行。针对预测步长越长精度越低的问题,进一步地,在获取新数据之后,利用原预测值进行修正预测,在尽量少的增加工作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获得数据较好的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张恒  李超  滕明星 《北京测绘》2023,(11):1445-1450
运用数学模型或力学方法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尤为必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时间序列法中的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平稳性与白噪声检验、模型定阶与参数估计、模型检验与预测的过程,针对其预测的准确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间序列法,通过建立一个动态的数据窗口,及时引入最新的数据信息更新计算模型参数,并对某轨道边坡工程的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建模分析和对比预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