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分析四川盆地资源、农业问题特殊性与可持续农业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阐述了对可持续农业的理解及四川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途径。可持续农业是资源、环境、经济粮食协调发展的农业体系 ;是一种开放的动态平衡的大农业 ;其前提是“发展” ,核心是“协调” ;由传统农业向可持续农业转型应有一个过渡时期。四川盆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通用途径是突破紫色母质资源的培育、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两个薄弱环节 ,发挥资源的整体优势 ;建立复合型农业结构 ,提高农业的综合水平 ;建立永续利用的资源支持系统和以后续技术为中心的综合管理体系 ,保证可持续农业的健康发展。最后针对盆地的干旱、水土流失、冬水田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业技术推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推广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产后评价,评价结果难免片面.为避免这一问题,应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个过程,即产前、产中、产后3个阶段分别赋予相应指标,建立完整灵活的农业技术推广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赋权重,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评价的通用数学模型.经实例验证,得出结论:其一,所建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可操作性强、合理有效;其二,对产前、产中阶段进行评价比单纯进行产后效果评价意义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3.
以英德市洲西村为典型案例,在实地调查与面对面访谈基础上,分析广东传统农业地区耕地流转的动力机制与行为过程,以及此过程中各种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研究显示,广东传统农业地区耕地流转市场有着需求不足,受工业化影响不足,市场发育不足与村委会的引导和支持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国内耕地流转的规律性总结,现对广东传统农业地区耕地流转提出五条建议:加强载体建设,建立镇村两级耕地流转服务平台;加快技术培训,培养农业种植能手和经营大户;培育合作组织,发展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着力招商引资,提升农业竞争力和产业化水平;注重民主管理,杜绝基层干部腐败.  相似文献   

4.
王云才 《地理科学》2000,20(4):342-349
以鲁西北平原东昌府区为典型案例,通过动态分析和典型调查,揭示东昌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市场机制、科技应用、经营管理和决策调控机制的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市场化、企业化和专业化基地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业人力资本建设和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四个方面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莹雪 《热带地理》2003,23(2):158-161
利用五华县统计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广东山区县域农业发展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排序,得出主要驱动因子及其重要程度依次为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农业科技.依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研究区农业发展的思路,包括发展山区现代生态农业;依据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结构;以农村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相似文献   

6.
农业区域开发是现代农业开发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特点是整体性、商品性、综合性和科学性.其开发内容比以往农业开发有相当的扩展。以农业商品市场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业开发为主要内容,并辅以种养业开发,农业生产条件开发,农业服务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开发等。商品经济原则是农业区域开发的首要原则,其次才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协调原则,从区情出发原则,分层实施原则和系列开发原则等.在农业区域开发规划和示范方面,则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和示范的思路等。  相似文献   

7.
华北平原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集成创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途径.以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华北平原为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农业的影响,提出华北平原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集成创新体系,包括:单一目标的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多目标综合的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多部门综合的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和因地制宜的分区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等;讨论了适应的不确定性、适应需求的差异性以及适应技术集成创新能力.最后指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亟需开展不同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研究,构建不同部门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体系,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技术成果得到集成,从而建立完善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以特定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相应的农产品生产部门为中心,由相关的产业环节、多条产业链关联交织构成的网状复合经济系统.建立在农产品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农业与农产品竞争优势,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根本特征.具体体现在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现代产业组织四个方面.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的农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农业类型乃是某个阶段农业关系、农业生产专业化和集约度相当稳定的结合,我们在编制世界农业类型图时是以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类叫学委员会(主席—J.科斯特洛维茨基教授).  相似文献   

10.
高前兆  刘发民 《中国沙漠》2000,20(Z2):107-113
豫北延津沙地,原为半湿润区黄河故道的风沙化土地,属半湿润区旱地季节性荒漠生态系统,在强度的人类活动和干旱气候波动下,极易发生沙漠化。通过1988年以来进行的中低产田的综合开发治理,采用建设以井灌沟排的水利系统,提供了沙地有效水分;建立完善沙岗林地和林带防护系统,控制了区域风蚀沙化;实施沙地土壤的培肥系统,稳定增加沙土的有机质和矿物营养元素。还通过建设成片的果园经济林子系统,沙地农业种植子系统和草食畜牧业养殖子系统,以果、农、林地之比为3:4:3的结构,建立了110 hm2的沙地农业科技开发试验示范区,初步取得了治理开发黄河故道沙荒地的经验;通过12年的建设,已初步建立起沙地林果业生产系统,特色农业种植生产系统和草食畜牧业生产系统;从而构成了一个沙地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宁镇扬山地丘陵地区土地面积133.9万公顷,农业资源丰富,是江苏省开发潜力很大的地区之一。本文从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阐述了它们的区域优势;探讨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和对策,制定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总体规划;建立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治理试验区;发挥山丘地区资源优势,建立商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BPEIR模型及特尔菲法,建立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环境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5类指标共20个单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1993-2007年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03年以来为高速发展阶段,资源产出、资源综合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是主要拉动因素;资源消耗水平多年徘徊不前.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90-2006年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尝试构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公平4个维度选取了28个指标,经AHP方法给指标赋权,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1990-2006年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各维度间的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逐年增高,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公平4个维度间协调度得分稳步上升.资源生态、经济、人口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社会公平性较差.据此,本研究认为,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牢固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人口、经济、资源生态和社会公平的协调发展;迅速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环境保护型农业.  相似文献   

14.
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目标和产业技术需求导向,通过对国内有关经济区创新内容的调研,提出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坚持以粮为基础,加强生态和环境建设;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新兴工业化为支撑,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积极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围绕产业聚集区建设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有效提高创新效率;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外创新资源统筹协调,推动创新合作与开放;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建立现代产业发展技术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立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示范区,提高创新集聚和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东昌府区PRED系统特征与系统惯性增长的分析揭示制约PRED系统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确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方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市场化、企业化和专业化基地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盐碱地、中低产田挖潜改造,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河南省自然灾害灾情综合分析的前提下,研究制定了减灾战略的几点重要依据,提出了如何建立防灾、抗灾和救灾体系。作者认为,搞好减灾,必须要建立和完善领导机构;开展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制定区域性防灾预案;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重视大环境综合治理,恢复生态平衡;建立储备制度,增强经济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小黎 《热带地理》2004,24(1):23-27
珠江三角洲作为全国著名的农业区,近年来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农业的发展受耕地锐减、环境污染、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等因素的制约.为适应城市化的要求和发挥地域优势,本区农业必须持续发展,为此应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商品化生产基地,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同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保护农业用地和生态环境,建立农业产业化保障体系,做好农业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工作,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黎海明  郑铎  刘真  贾鑫 《地理科学》2022,42(10):1807-1817
全新世的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时期(6 000—5 300 a B. P.)是文明起源的关键阶段,该时期稻作农业经济社会是否已建立及其影响机制依然不清楚。通过对常州地区青城墩遗址的植物大遗存研究,在24份浮选样品中共发现了131粒炭化水稻(Oryza sativa)种子和2 262粒炭化水稻基盘,该结果表明青城墩遗址先民在崧泽文化时期的农业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结合前人研究工作发现,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时期人类主要的生业经济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经济,辅之以采集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芡实(Euryale ferox)、桃(Prunus persica)、甜瓜(Cucumis melo)等野生植物资源为主的采集经济。7 000 a B. P.后海平面上升速率减缓和海岸线的东撤为开展水稻农业生产的古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栖居环境,该时期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为水稻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6 000 a B. P.后的人口压力是长江下游地区古人类选择以稳定和高产的稻作农业为主体生业经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排强度估算及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云  张俊飚  李波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1):1546-1551
粮食主产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科学地把握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排强度、区域差异及成因是合理构建农业碳减排政策体系、实现农业碳减排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基于8 方面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3 个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碳排强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湖南、山东、湖北农业碳排强度居前三位;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则位于后三位.在此基础上,构建农业碳排效应区域差异评价矩阵,对13 个地区进行聚类,结果显示,湖南、江西、河南、安徽4 省属于“高强度-低效益”地区;湖北、江苏、山东3 省属于“高强度-高效益”地区;四川、河北2 省属于“低强度-低效益”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 省区属于“低强度-高效益”地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余思德 《地理研究》1988,7(4):70-77
本文分析辉南县农业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利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方法,建立该县农业生产系统长期发展的动态仿真模型,提出了辉南县农业发展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