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的R树批生成算法ATBL。本算法结合了自底向上的生成方式和以缓冲区树为基础的自顶向下方式的优点,通过对算法性能进行理论分析以及与其他多个算法进行比较研究,证明该算法在执行速度和所生成R树的查询性能方面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最小生成树及其常见的算法,对比栅格算法分析了基于矢量的最小生成树算法的缺点,介绍了地图代数的距离变换和基于地图代数的距离变换图生成Voronoi图、Delaunay三角网,然后根据最小生成树MST是Delaunay三角剖分的一个子集,逐次删掉Delaunay三角网中每个三角形的最长边,从而得到最小生成树,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欧氏非障碍空间,同样也适用于障碍空间的情况,解决了以往最小生成树在障碍空间下(尤其是当障碍空间中的障碍是全形态的条件下)难以求解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遥感影像在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普通的分割算法已不适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目标识别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生成树的遥感影像分割算法,首先根据像素间的相似性测度构建遥感影像的无向带权图,然后通过Prim算法生成遥感影像的最小生成树用于刻画影像的像素间相似性结构,并建立最小生成树的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最小生成树的分割模型,进行子树划分,从而达到影像分割的目的。模拟和真实影像的分割实验表明,本文算法是一种有效的遥感影像分割算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水准网的特点,结合广度优先遍历的思想,实现了生成树算法,并简化了Dijkstra算法在水准网中搜索最短路径时的应用,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等高线树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尧  樊红  黄旺 《测绘学报》2012,41(3):461-467,474
研究如何利用Delaunay三角网构建等高线树,提出一种新的等高线树生成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Delaunay三角网在领域分析中的优势,通过两次利用Delaunay三角网来判明等高线的空间关系进而达到统一被图廓截断的等高线以生成等高线树的目的。本文将等高线作为约束边构建约束型Delaunay三角网,利用Delaunay三角网查找具有邻接关系的等高线,在此基础上结合邻近等高线的高程关系判明、识别,最终统一被截断的等高线;然后对统一后的等高线再次利用Delaunay三角网查找具有邻接关系的等高线对,利用等高线对的高程关系判断出其为父子关系或兄弟关系,据此将等高线插入到相应的位置,逐步生长成等高线树。同时给出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等高线树生成方法的算法设计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运用改进的最小生成树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201个5A景点旅游交通线路规划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与修正优化得到了最理想的旅游交通路线格局.在此基础上规划了以西安市为出发地游览全国5A级景点的1 3条旅游路线,每次出游可返回出发地.证实了最小生成树理论和聚类分析算法在旅游交通路线设计的领域运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为实际的旅游交通规划和线路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基于区域增长的面向对象图像分割的本质特点,将统计学习理论与最小生成树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最小生成树图像分割准则。将该图像分割准则应用于多种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割实验,其结果表明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最小生成树图像分割准则能通过简便的参数设置,即可以较好地实现不同尺度目标的图像分割,同时又能对纹理区域进行有效分割,能获得良好的区域边界和较好的抗噪声性能,并在海岸带大比例尺无人机正射影像的图像分割实践中得到了较好验证。  相似文献   

8.
多目标缓冲区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凸角圆弧算法对单一目标缓冲区生成进行改进,解决了自相交和尖锐角的问题。对于含有内环的多目标缓冲生成也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给出方便、实用的多目标缓冲区生成算法。  相似文献   

9.
Stroke在道路网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Stroke连接策略大多限于局部,对Stroke的全局表现考虑不足。针对以上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自身全局最优的道路网Stroke生成方法,以起始路段为根结点,以连接规则为约束构建Stroke树,并通过随机森林算法投票选出每棵树的最优Stroke。经试验验证,自身全局最优的道路网Stroke生成方法在视觉认知和网络功能方面的表现均优于自身适合策略、自身最大适合策略及每对最大适合策略。  相似文献   

10.
缓冲区生成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冲区分析是GIS的核心空间分析功能之一,缓冲区生成在GIS软件开发中亦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对缓冲区生成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平面坐标系下点、线、面及复合目标缓冲区的生成方法。本文从生成算法、应用需求、实现技术等角度探讨了缓冲区生成的基本问题与目前的研究现状,从算法特点、性能、适用性等方面评述了近年来提出的算法,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难点,在此基础上对缓冲区生成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认为以下内容是缓冲区生成研究方面有待加强的方向:面向海量空间数据和网络应用的高性能缓冲区生成算法研究;基于地球椭球体表面、基于网络距离等非平面空间参考系下的缓冲区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ESPRIT算法的极化干涉SAR植被高度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存在着去相干分量,利用ESPRIT(旋转不变技术)算法对植被区域的极化干涉SAR(PollnSAR)数据进行反演的结果有较严重偏差.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极化干涉相干最优理论及其物理散射机制,引入新的散射矢量——相干最优化散射矢量,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ESPRIT的植被高度反算法.最后,利用欧空局(ESA)提供的模拟L波...  相似文献   

12.
地表比辐射率值是反演地表温度中的关键参数,它通过高效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来获取。利用NDVI指数,MNDWI指数及NDBI指数,探讨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比辐射率估算方法,并通过与传统方法的对比研究,认为针对武汉市的特点,采用决策树的比辐射率估算方法精度高于传统模型,较适合研究区的地表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13.
决策树C4.5算法采用局部贪婪搜索的策略,会增加局部最优解的风险;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分类规则会过于依靠样本,往往造成决策树不能有效地挖掘出有价值的分类规则和形式。本文将决策树算法用到基于像斑的多光谱分类研究中,尝试引入遗传算法,对决策树分类规则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该方法比单个决策树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四叉树的LOD地形简化及几何变形纠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一种基于四叉树结构LOD地形快速简化及几何变形纠正方法。通过建立四叉树结构将地形划分为规则的多个小块,利用一个递归过程遍历四叉树结构。在判断过程中本文将地形粗糙度因素加入到节点评价系统当中,有效地实现了地形的简化。对漫游过程中出现的几何变形现象引入一个混合因子到节点评价系统中,较好地解决了几何变形问题。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地物地貌,本文将具有较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叠加到DEM地形模型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遥感多光谱与全色波段图像的融合问题,分析了基于IHS变换的小波包变换分解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提出了基于最优树分解的融合方法。此方法首先将多光谱图像进行IHS变换,然后对I分量和全色图像进行小波包分解和最优树分解,再进行融合,最后进行IHS 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此方法不仅得到较好的图像主观视觉效果,而且兼顾了客观上熵最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Landslides susceptibility maps were constructed in the Pyeong-Chang area, Korea, using the Random Forest and Boosted Tree models. Landslide locat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a 50/50 ratio for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of the models. Seventeen landslide-related factors were extracted and constructed in a spatial databas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bserved landslide locations and these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by using the two models. The models were used to generate a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actors was calculated. Finally, 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s were validated. Finally,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s were generated. For the Random Forest model, the validation accuracy in regression and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s showed 79.34 and 79.18%, respectively, and for the Boosted Tree model, these were 84.87 and 85.98%, respectively. The two models showed satisfactory accuracies, and the Boosted Tree model showed better results than the Random Forest model.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与SDM技术的可视化空间数据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泽露  张彤 《测绘科学》2007,32(1):115-118
提出将GIS与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之集成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VisualC++6.0和Ma-pObject2.0组件技术设计和开发了一个可视化交互空间数据挖掘分类系统,系统采用决策树方法和贝叶斯网络作为数据挖掘方法的基本算法,采用训练与学习相结合实现空间数据的分类。文中用实例数据对系统性能、算法和规则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是一个适用的、可扩展的可视化交互空间数据挖掘工具,系统能够实现数据挖掘实时动态的交互控制,实现了数据挖掘过程的可视化、挖掘模型的可视化和结果的可视化显示、可视化思考、可视化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树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敏  马蔼乃  薛勇 《遥感学报》2002,6(3):188-192
树的表达无论是在3DGIS,VRGIS还是在3DCM中,都是一个难点问题。与一般实体对象不同的是,树明显具有分形空间特征,因此用常规简单的建模方法很难表达一颗树。现在分形算法常用来生成树模型,具有逼真的可视效果,但所产生的数据量对于GIS环境来说太大,可视化困难;另外,用树的图像替代树模型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在近视点视觉效果差,同时也没有表达出树木所固有的空间特征。本文作者提出一种方法,使用LOD技术,将树的分形模型与其图像替代模型两者结合起来,初步解决树模型在GIS中的可视化问题,可达到逼真、高速的可视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传统混合像元分类算法按照同一标准同时提取各类地物,导致错分现象严重。本文利用端元光谱间的独立性关系和决策二叉树的分层特征,提出基于决策二叉树的混合像元分类方法。利用黄山地区Landsat7 ETM+影像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正确合理,分类精度比SGA-NCLS方法高,但分类效率比SGA-NCLS低。  相似文献   

20.
The problems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s’ visualization are both focus and puzzle currently. Aiming at multiresolution rendering, modeling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s’ data i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by using LOD algorithm based on Quad Tree. First, this paper employed the method of LOD based on Quad Tree to divide up the regional gravity anomaly data, introduced the combined node evaluation system that was composed of viewpoint related and roughness related systems, and then eliminated the T-cracks that appeared among the gravity anomaly data grids with different resolutions. The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gravity anomaly data grids’ rendering effects were living, and the computational power was low. Therefore,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as a suitable method for modeling the gravity anomaly data and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visualization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