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天文计算中所用到的观测瞬间的恒星坐标,一般是从某一历元的恒星位置表中的平坐标通过视位置计算得到.但这是针对测站设在地球上进行的,对于以导航卫星为测站的恒星位置计算还没有进行具体的推导.文中通过对基于星心坐标系视位置计算原理的详细分析,给出了基于星心坐标系恒星和卫星的视位置计算方法、公式和步骤,并通过编程试算,对测站设在地面上和测站设在卫星上的视位置改正的大小进行了初步比较,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快速计算白塞耳日数和恒星视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法无需查《中国天文年历》,更不需内插,就可把《中国天文年历》中的所有一千多颗恒星前后几十年按所给的时刻算出其视位置,因而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计算内容包括:1.岁差、章动;2.光行差;3.白塞耳日数;4.日、月位置;5.恒星视位置和平位置的转化等。用微机就可实现,而且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为0.2″,完全满足快速自动选星,检测当前我国已投入使用的各种精度的经纬仪系统差等实际需要。本法也可以扩展到其它恒 相似文献
4.
5.
6.
恒星视位置为航天器天文定姿提供矢量信息,是星敏感器工作必备数据。针对天基恒星视位置由于受航天器光行差影响,与地心视位置有角秒量级的差别这一问题,该文基于新天文参考框架建立一种实用天基恒星视位置计算模型,该模型可计算恒星的地心视位置和站心视位置。与天文年历恒星视位置对比,赤经的差值在40ms以内,赤纬的差值在120mas以内,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STK仿真轨道数据解算站心视位置,通过分析两种视位置差别提出一种定姿跟踪模式下视位置更新算法,该算法一周内精度可保持在0.6″以内。实验表明:视位置计算模型准确性高、速度快,可满足定姿初始捕获时间要求,更新算法长时可靠,提高了定姿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7.
8.
首先借助GPS系统的3个平移分量,根据等效相位中心原理,详细推导了MIMO下视阵列SAR整体误差模型;其次在忽略姿态角误差影响的前提下,重点分析了各个独立平移分量对成像结果的影响程度,得出了高程向误差分量影响最大的结论;最后通过分别加入相同大小高程向和跨航向误差分量的仿真数据的三维成像实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实践证明,MIMO下视阵列SAR作为一种新体制三维SAR系统,在高楼耸立的城市测绘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3,(5)
构建了多视匹配过程的总计算量模型,根据模拟参数赋值结果,分析得到了其中的密集计算任务,探讨了其GPU并行加速的必要性;针对单立体影像匹配技术细粒度GPU并行计算方案的不足,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多视匹配密集计算任务的GPU粗粒度并行计算方案;利用专业级的GPU并行计算平台,对GPU粗粒度并行计算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对于多视匹配过程中密集计算任务的并行加速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林雪原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5):564-567
引入相似椭球的概念,结果推导了双星导航定位系统中与用户高程有关的第三个观测量的精确模型,进而建立了用户的定位算法。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定位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POS数据用于立体模型恢复时的上下视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连续法相对定向原理出发,推导了直接由像片外方位元素恢复立体模型时模型点上下视差的计算公式,用模拟数据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并对两组不同摄影比例尺的实际航摄像片进行了试验。通过比较利用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获得的像片外方位元素和POS提供的像片外方位元素重建立体模型所产生的模型上下视差,分析了POS系统误差对模型上下视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利用POS提供的像片外方位元素进行安置元素测图会出现作业员难以忍受的模型上下视差,不能满足地形测图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顾及地球引力摄动的卫星化置计算方法;利用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给出了由卫星位置计算卫星星下点位置的严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15.
林雪原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9):1110-1112
针对双星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给出了其定位观测方程,建立了其定位误差模型,推导了在差分定位体制下双星定位系统的定位误差模型;给出了高程误差以及星历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模型,并得出星历误差经过差分后等效于一个较小的测距误差的结论。综合仿真实例揭示了双星定位系统的误差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17.
18.
陀螺经纬仪中零位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陀螺经纬仪的自摆零位对定向精度的影响。悬挂带和导流丝是影响自摆零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文中提出了几点在工程中稳定自摆零位的技术措施,并在某型号陀螺经纬仪的研制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以工业计算机为核心的石油测井深度定位测量系统,叙述了接箍测量原理、接箍测量传感器、系统组成以及具体硬件电路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