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四川盆地油气构造遥感专题研讨会在崇庆县召开四川省地质学会遥感地质、石油地质、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与四川省石油学会油气开发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四川盆地油气构造遥感专题研讨会》,于1994年4月25至27日在崇庆县政府招待所举行。共18个单位的代表出席了...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基底结构的新认识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四川盆地基底已研究多年,取得一定的共识;但有些基础地质问题,尚值得探讨。如四川盆地西缘的基底是否属大扬子地台的一部分?盆地基底从老至新由不同时代前震旦系三层结构组成,对后期古隆起形成有什么影响?其板块构造演化模式是什么?盆地基底断裂对后期构造变形有什么影响?四川盆地深部岩石圈结构特征,对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地温场有何影响等等,将是人们勘探油气关心的基础地质问题。该文在近几年来积累的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  相似文献   

3.
吴淦田  张达等 《地质论评》2001,47(4):446-447432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日至17日在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召开。与以往国际地质大会一样,构造地质学的研讨是大会讨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次大会在一般学科讨论中以构造地质学为专题进行了4个方面的讨论。它们是岩石变形机制、大陆地区的伸展构造、岩石圈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4.
针对1991年高分辨率勘探所得雷-1地震剖面反射波连续性差、能量弱的特点,为了用地震勘探方法解决四川盆地油气储层薄、孔隙度低、油气产出能力与裂缝发育程度关系这3个地质问题,1997年在四川盆地罗渡溪构造开展了以查明雷-1构造形态、断层展布为地质目标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方法试验,得到了一套关于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装备配置及野外施工的方法.用该方法可得到良好的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剖面,为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拓宽了领域.  相似文献   

5.
龙门山断裂带隆起造山独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青藏高原东部;为四川盆地与松潘-甘孜地块的接触构造边界。龙门山地区海拔从东侧100 km外四川盆地的500 m突升至3 000 m高度;明显地标注了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界;其隆升机制也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并且提出了多种隆升机制模型。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利用SinoProbe-02深反射地震剖面数据对龙门山地区的隆升机制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讨龙门山地区隆起造山的独特性;并讨论其与传统意义中的造山带的区别;认为龙门山断裂造山带为板块内部构造活动引起岩石圈隆起所形成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龙门山地区的构造活动特点;并且有助于了解青藏高原东缘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响应。  相似文献   

6.
宋鸿林 《地质论评》1991,37(3):288,234
1990年10月12~18日,由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发起,在风景秀丽的大连市金州海滨召开了“构造变形(附沉积地质学)野外现场考察讨论会”。这是一次以野外现场露头观察和讨论为主要形式的专业会议。到会代表共69人,既有许多长期从事区域地质和构造地质研究的学者,也有不少从事野外区调工作的地质专家。会议得到了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和辽宁区调  相似文献   

7.
正由李德生院士、张国伟院士等指导,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何登发教授团队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专家张健教授等合作完成的《四川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演化与油气聚集》专著近期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以构造地质学与盆地分析的最新进展为指导,应用四川盆地的地震、钻井、区域重力、航磁与野外地质调查资料,以及多年积累的分析化验资料,揭示了盆地周缘复杂构造带的形成演化、盆地古地理、构造沉降、充填序列、构造变形等过程,综合建立了自南华纪以来四川盆地不同时期的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格局,剖析了其演化序列,探讨了这些地球动力学过程对油气成藏的控制特点,指出了四川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全国第一届构造地质专业会议于1965年3月22日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大会历经了9天,听取并讨论了李四光理事长,中国共产党地质部党组书记何长工、副书记胥光义的报告。分组进行了三天的学术讨论,一天全体代表和列席人员讨论了构造地质学在生产、教学、科研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等,一天地质旅  相似文献   

9.
西南地区二叠纪玄武岩的岩石化学特征与裂谷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南地区大量玄武岩岩石化学分析资料应用图解法等项指标进行了分类,得出玄武岩的不同组合在纵向和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并据此讨论本区大陆裂谷的发展演化特点,指出玄武岩的岩石化学特点的差异受控于大陆裂谷的不同演化阶段。并从区域构造发展历史上简略地探讨本区大陆裂谷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其对四川盆地的形成和矿产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地质论评》1964,22(3):245-246
陕西省地质学会于1964年4月5日至7日在西北大学召开了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学术论文的宣读和讨论,分为地层、构造,岩石、矿物,水文地质、第四纪等三个专业组进行。这次年会共收到论文93篇,有不少论文反映了在西北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地质统计学反演在四川盆地L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统计学反演基于地质统计学方法,综合利用地震、测井数据和地质认识,对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模拟,预测储层分布规律。通过四川盆地L地区气田开发实践,总结出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且适用于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非均质构造~岩性复合式气藏的反演路线,在叠后约束稀疏脉冲确定性反演的基础上,由阻抗数据作为约束条件进行储层参数随机模拟,进而进行有利储层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测井数据的垂向分辨率高和地震数据的横向分辨率高的优势,对于识别非均质砂泥岩薄互型储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四川盆地东缘齐岳山附近寒武系高台组膏盐岩层下深部存在逆冲构造,其形成过程以及油气地质意义未见深入研究。笔者等综合四川盆地东部石柱地区线束三维和建南地区二维地震反射资料,并结合钻井资料以及区域地质研究成果,从构造继承性的角度探讨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台缘带类型,并分析了川东地区寒武系盐下油气圈闭特征。研究获得如下认识:①川东齐岳山北段构造变形强烈,普遍发育基底卷入构造,构造样式受青白口纪—南华纪裂谷与转换带构造位置的控制。②依据构造继承关系将盆内灯影组台缘带划分为德阳—安岳地区原生型台缘带、万源—达州地区继承型台缘带以及石柱地区继承—改造型台缘带。③依据青白口纪—南华纪裂谷的分布和后期构造作用影响大小,认为沿齐岳山向南至南川一带存在与石柱地区相似的灯影组继承—改造型台缘带,忠县、南川以西存在灯影组继承型台缘带。④研究区新元古界—下寒武统烃源岩、灯影组—龙王庙组滩相白云岩储层与寒武系膏盐岩层系构成完整的生储盖组合。⑤寒武系盐下基底逆冲可形成成排、成带的构造,与灯影组继承—改造型台缘带、龙王庙组滩相白云岩储层配置,形成断层相关的构造—岩性圈闭带,成为川东地区油气规模聚集有利区。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东部石柱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早期继承了青白口纪—南华纪裂谷构造特征,燕山期构造反转,高台组盐下形成基底卷入逆冲构造,具备生储盖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冯许魁  陈友智  臧殿光  李明杰  巫芙蓉  梁虹  杨晓  郭海洋  赵振伟 《地质论评》2023,69(6):2023060003-2023060003
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四川盆地东缘齐岳山附近寒武系高台组膏盐岩层下深部存在逆冲构造,其形成过程以及油气地质意义未见深入研究。笔者等综合四川盆地东部石柱地区线束三维和建南地区二维地震反射资料,并结合钻井资料以及区域地质研究成果,从构造继承性的角度探讨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台缘带类型,并分析了川东地区寒武系盐下油气圈闭特征。研究获得如下认识:① 川东齐岳山北段构造变形强烈,普遍发育基底卷入构造,构造样式受青白口纪—南华纪裂谷与转换带构造位置的控制。② 依据构造继承关系将盆内灯影组台缘带划分为德阳—安岳地区原生型台缘带、万源—达州地区继承型台缘带以及石柱地区继承—改造型台缘带。③ 依据青白口纪—南华纪裂谷的分布和后期构造作用影响大小,认为沿齐岳山向南至南川一带存在与石柱地区相似的灯影组继承—改造型台缘带,忠县、南川以西存在灯影组继承型台缘带。④ 研究区新元古界—下寒武统烃源岩、灯影组—龙王庙组滩相白云岩储层与寒武系膏盐岩层系构成完整的生储盖组合。⑤ 寒武系盐下基底逆冲可形成成排、成带的构造,与灯影组继承—改造型台缘带、龙王庙组滩相白云岩储层配置,形成断层相关的构造—岩性圈闭带,成为川东地区油气规模聚集有利区。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东部石柱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早期继承了青白口纪—南华纪裂谷构造特征,燕山期构造反转,高台组盐下形成基底卷入逆冲构造,具备生储盖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依据多年来在四川盆地川西北、川西南、川南、川中、川西等矿区油气构造遥感的实践,叙述TM图像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勘探中构造分析的独特优势,阐述TM图像在四川盆地油气构造勘探靶区预测中应用的技术思路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威东—安岳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湖泊滩坝砂体的岩性、沉积构造和结构特征,电性和地震反射特征,物性、含油性特征及其展布特征,讨论了该地区须二段滩坝砂体的石油地质意义,认为须二段滩坝砂体属于优质储层,近油源且具生储盖组合,含油性良好,应进一步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东部广泛沉积一套寒武纪潟湖相的云质膏盐层,盐下的地层及其构造是四川盆地新的油气勘探突破点。该地区高陡构造变形非常复杂,而且钻到该套膏盐层的钻井少,其构造变形特征和分布范围不清,难以落实构造圈闭和优质储集层的分布。通过地震地质综合研究,基于盐构造的构造变形特征和膏盐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开展了四川盆地东部寒武系膏盐层的构造变形及分布范围研究。该套膏盐层作为底部滑脱层引发川东形成薄皮构造,发育隔档式褶皱。隔挡式构造模式与寒武系膏盐层的盐构造变形为正相关关系,寒武系膏盐层是该地区构造格局的主控因素,亦是隔档式构造形成的必要条件。利用膏盐岩的岩石力学性质和对构造的控制作用,结合地震反射特征,预测了寒武系膏盐盆在平面上的展布:其西边界沿华蓥山构造边界延伸,向北沿水口厂构造展布直到大巴山前,往南沿川南低陡构造带西边界向南西展布。寒武纪膏盐盆的沉积中心在方斗山沿北东—南西向一线。  相似文献   

17.
峨眉地幔柱构造对四川盆地栖霞期沉积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系列地质分析表明,上升的地幔柱通常能造成大规模的地壳抬升以及形成穹窿状隆起地貌,并控制区域古地理格局和沉积相带展布.根据四川盆地内钻遇柄霞组的井下资料,以及盆地内部和周边栖霞组野外露头剖面的岩性、古生物组合及沉积构造特征,并结合前人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及峨眉地幔柱的研究资料,本文系统讨论了峨眉地幔柱活动对该区中二叠世柄...  相似文献   

18.
1986年4月5日—11日在我国黄金之乡—山东省招远县举行了首届全国矿田构造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地质学会及山东招远县黄金公司联合举办的。与会代表来自全国的地质生产单位、地质科研和教学单位,共计一百余人。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摘要及全文共104篇,会议期间有22人作了大会发言,其余均在小组会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会议除了学术讨论之外,还进行了现场地质考察。通过讨论,反映出近几年我国在典型矿床矿田构造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在构造体系、构造组合控矿与区域构造关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构造运动与成矿物质相结合的研究得到很大的重视;运用多种手段、方法研究矿田构造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刘金海 《贵州地质》2010,27(3):193-197
习水桑木场铅锌成矿带位于黔中隆起与四川盆地过渡部位桑木场背斜核部,通过对成矿带代表性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等的研究,总结成矿带内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并分析其成矿潜力,认为本区具有十分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利于赋矿的地层、构造空间,找矿潜力大,宜开展系统的地质工作,以实现地质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以来,在四川盆地周缘黄陵隆起南部斜坡带的下寒武统、震旦系取得页岩气勘查的重大发现和突破,开拓了盆外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勘查新方向。依据已有研究成果、区域地质资料、物探资料和钻井资料等,提出黄陵隆起从元古界以来经历了前震旦纪结晶基底形成、震旦纪初的岩体侵入、震旦纪—中侏罗世沉降沉积与隆升剥蚀交替发展、晚侏罗世—古近纪快速隆升削顶4个构造演化阶段。黄陵隆起独特的构造演化史对页岩气成藏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震旦纪—中侏罗世沉降沉积与隆升剥蚀交替发展使早期烃源岩埋深适当,热演化程度和孔隙度适中;而强硬基底则保护了沉积盖层的相对完整性和连续性。考虑构造演化史、基底特征、盖层发育以及烃源岩等因素,对中、下扬子地区类似古隆起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发现四川盆地外围的雪峰隆起、黔中隆起与南华北盆地的霍邱隆起石油地质条件较好,通过进一步的地质地球物理和钻探工作,有望取得油气调查的发现和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