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野外考察资料为基础,着重研究了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裂的几何形态、运动方式和逆断层束及其在古地震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1668年7月25日晚(康熙七二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在山东南部发生了一次旷古未有的特大地震,震级为8%,极震区位于山东省郯城。郯城大震是震害史料记载最为丰富的历史大震之一,随着我国对特大地震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资料丰富、史料记载最全,研究程度较高的基础上,有条件作为典型震例且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依据大量的史料记载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强震作一简要综述,供广大科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与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有关的几个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几年来1:5万活断层地质填图获得的野外新资料,就1668年郯城地震断层有关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些问题包括1668年地震断层的展布、断层的粘滑段和蠕滑段、断层的破裂机制、断层的滑动行为以及断层的分段等。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者近几年来1:5万活断层地质填图获得的野外产析资料,就1668年郯城地震断层有关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1668年山东郯城发生8(1/2)级地震,本文根据史料记载,对郯城强震前兆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指出那城强震前存在前震活动、气象异常、热异常、天象异常、动物异常等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6.
7.
8.
西藏崩错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变形特征及其破裂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1年11月18日,西藏那曲崩错附近发生了一次8级地震,地表产生了长达约91公里的破裂带。本文总结了该破裂的几何、位移分布特征,讨论了破裂的形成机制和崩错地震的发震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与发生在西藏北部昆仑断层西部一段的2001年Mw7.8级中昆仑地震有关的的野外地质调查使得我们可以约束约400km长、走滑位移达16.3m的同震地表破裂带。根据对野外调查得到的地质构造、构造地形特征、位移空间分布以及远震波形分析,破裂带可以分为4段。地表破裂的变形特征及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震是一个几乎纯走滑机制的破裂。地震数据反演结果表明,破裂以双侧破裂形式起始于西端的震中区附近,并且很快以单侧破裂形式传播380km,最大破裂区局限在震中以东150~280km的子断层段上,这与野外调查结果一致。最大位移地区的平均应力降估计为7MPa,为板内地震的典型值。  相似文献   

10.
1668年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极大损失。该地震产生上百公里的地表破裂,然而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至今对于该破裂的延伸问题一直存在异议,问题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该破裂是否跨过郯城窑上阶区。本研究主要基于航片及卫星影像解译、野外考察及探槽等方法重点研究了窑上阶区南北两侧断层的活动特征,为解决这一争议提供更多的地质资料约束。具体的,北侧的华侨探槽剖面揭露出新鲜断层泥发育有明显擦痕,显示断层活动具有明显的逆冲分量,南侧的麦坡探槽剖面揭示了U3地层被正断断错,位错量约2m,断层被全新世地层U1覆盖。另外,郯城地震地表破裂向北传播为右阶阶区,而窑上地区为3km宽的左阶阶区。整体上,本研究认为1668年郯城地震地表破裂向南并未穿越窑上阶区,这进一步表明郯庐断裂活动断层具有分段性,不同段落的活动性质具有差异性,因此对郯庐断裂不同段落开展活动特征研究和对比分析,并对不同段落分别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16 6 8年 7月 2 5日中国山东省郯城MS8 5大地震是中国东部地区发生的最大的历史地震 ,有感半径 80 0多公里 ,5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 1 50多个州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山东省郯城、沂州、莒州破坏最重 ,历史记载城廓、公廨、官民庐舍、庙宇等一时尽毁 ,并伴有大规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涌水喷沙等现象 ,历史记载共压毙 5万余人。该震极震区几何中心在郯城 ,烈度达XI度以上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1 995)。该巨震影响范围不仅限于中国东部诸省 ,还跨越黄海 ,波及韩半岛的广大地区 ,而且在韩半岛西北海岸形成了海啸。1 韩国历史文献关于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的余震序列数据,结合震源机制解确定的地震断层面,研究了地震断层的破裂尺度。基于余震序列在断层面上的投影,分析直接余震和间接余震以及不同起始震级条件下余震区的长度和震源深度分布,估算了地震断层破裂面的破裂长度和破裂深度,并探讨了地震断层破裂对地震烈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九寨沟7.0级地震断层的破裂长度约33—35km,破裂深度约23—26km;地震断层破裂对Ⅷ度区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地震断层破裂长度接近Ⅷ度区的长度。  相似文献   

13.
1920年海原8(1/2)级大地震的多重破裂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文林  葛民 《地震学报》1991,13(1):21-31
根据作者等人野外实地考察,1920年海原8(1/2)级大地震的地层断层全长225km,共由6条几何参数不同的次级断层呈有规律的斜列状组合而成.每一条次级断层都可分为形变性质不同的三段,其中中段以水平走滑性质为主;两端以垂直形变为主,表现为逆断层和正断层性质.垂直和水平位移的测量数据也表明,每一条次级断层的中段水平位移最大,向两端逐渐减小,以至消失,而垂直位移正好相反,中段小,两端大.整个断层的地震位移显示出多个峰值的形变特征.这种形变特征表明,海原大地震的6条次级断层都是各个相对独立的水平位移间断面(即位错面),每个位错面,都可以代表一次独立的次级地震破裂事件.作者等据此认为,巨大的8(1/2)级海原大地震可能是由6次相对独立的次级地震事件接续发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1920年海原8(1/2)级大地震的多重破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作者等人野外实地考察,1920年海原8(1/2)级大地震的地层断层全长225km,共由6条几何参数不同的次级断层呈有规律的斜列状组合而成.每一条次级断层都可分为形变性质不同的三段,其中中段以水平走滑性质为主;两端以垂直形变为主,表现为逆断层和正断层性质.垂直和水平位移的测量数据也表明,每一条次级断层的中段水平位移最大,向两端逐渐减小,以至消失,而垂直位移正好相反,中段小,两端大.整个断层的地震位移显示出多个峰值的形变特征.这种形变特征表明,海原大地震的6条次级断层都是各个相对独立的水平位移间断面(即位错面),每个位错面,都可以代表一次独立的次级地震破裂事件.作者等据此认为,巨大的8(1/2)级海原大地震可能是由6次相对独立的次级地震事件接续发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丽江7.0级地震地表破裂与形变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丽江7.0级地震序列发生在该地区属次级构造的断裂上,而且这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地表破坏分布和强余震分布都表现了异常不均匀性。根据大震震害损失评估调查和大震现场地面破坏调查取得的资料,对上述异常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主震发震构造为玉龙山山前近南北向断裂,但其破裂过程可能存在“跳跃”和偏转。  相似文献   

16.
1668年郯城8.5级地震震源参数及其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野外考察资料系统地计算和屯1668年郯城地震的震源参数,讨论了其特点进而提出了计算地震断层动摩擦阻力和应力的公式,给出了衡量地震断层破裂彻底度的判别指标和主震后强余震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王华林 《地震研究》1996,19(2):06-224
本文根据野外考察、实测和开挖资料,研究了1668年郯城8.5级地震断裂的水平和垂直位移及古地震标志和证据、全新世位移分布和滑动速率、古地震遗迹、古地震期次、强震复发周期以及地震破裂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沿1668年郯城8.5级地震断裂上的全新世位移分布与1668年郯城地震破裂位移分布具有良好的同步性和分级特征。破裂位移和滑动速率在空间上是变化的,水平滑动速率在1.7~2.8毫米/年范围内变化,垂直位移速率在0.2~0.5毫米/年范围内波动,水平位移量与垂直位移量比为6~8倍。沿郯城地震断裂全新世发生了4次强震事件,8级大震具有准周期重复特征,郯城地震断裂上发生的地震拟合了特征地震模式。本文归纳总结出来的鉴别断裂水平和垂直位移及古地震事件的标志和准则,对活断层和古地震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研究三维动态破裂的4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该方法使用了一种适于断层的边界条件,就是允许应用生般的摩擦模型,包括滑动弱化模型与速率有关的模型等。因为交错网格法可确定不同网格点上的应力和质点速度,这里我们采用厚度为2排网格的断层带以保持模型的对称性。在迫使断层上剪切牵引力两个分量在断层带内是对称的情况下,计算了断层带边界点之间的滑动。通过将我们的模拟与已知三维地震破裂特性的比较,来研究数值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