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Neochonetes(新戟贝)和Tethyochonetes(特提斯戟贝)是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剖面常见的腕足类化石,对二叠纪-三叠
纪之交这一重大地质历史转折期的古生态和古环境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但它们在外部形态上十分相似,给鉴定工作带来难度。
通过对中寨剖面所产该2属化石的详细观察、度量、描述、鉴定、统计与对比,从壳形、壳饰、外部和内部构造等几个方面阐述了
Neochonetes和Tethyochonetes 的异同。此外,在对所采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这2个属较多地出现在长兴阶粉
砂质泥岩和硅质泥岩相中,且其时代与岩相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作者经对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环境及红树林泥炭沉积环境的考察,综合研究了前人已有植物化石的解剖特征和红树林植物解剖特征后,认为龙潭植物群是以真政和种子蕨、楔叶纲、科达纲为主,生长在潮间带和潮上带,具有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特征的一类特殊的类红树林植物群。指出二叠纪龙潭植物群中含有多种与现代红树林植物解剖特征类似的植物化石,其古生态环境应类似于海南岛现代红树林植物群的生态环境。依据二叠纪龙潭煤系中乐平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煤层中所含的海相动物化石,佐证了乐平煤为泥炭坪红树林沼泽沉积环境,其煤层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1992年采自浙江开化的一件羚羊头骨化石。标本经记述对比研究后,认为它代表了GazelleBlaimville的一个新种,命名为开化羚羊(新种)Gazellekaihuaensissp.nov,时代也属于晚更新世。尚系浙江首次发现,这对羚羊的分布范围及其古地理、古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5年,当古爬行动物学家 吴肖春博士在中国禄丰盆地发现 一块小型化石时,他当时认为是 一件类似蜥蜴的生物的化石碎 片。但是三年后,当他开始修理 那块微型化石标本时,吴博士惊 奇地发现,包裹在岩石中的是一 个完整的头颅化石。十多年的研究表明,那块头颅化石属于一  相似文献   

5.
自发现了中生代白垩纪的恐龙化石标本以来,喀左县国土资源局十分重视化石标本的保护工作,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签订了《采掘恐龙化石协议书》,并着手挖掘恐龙化石标本。集中一个月的时间,把霸王龙的化石标本,基本挖掘到。同时,又发现另一个个体恐龙化石标本,经请示省、市化石管理部门的同意,先后对大城子镇的双庙村、马莲沟村,草场乡的满井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辽宁省西部北票、朝阳、凌源、义县等地区晚中生代(130亿年)地层中,相继出土了一大批世界罕见的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的主要特点是珍、稀、奇。其中有以孔子鸟和华亘鸟为主的两大古鸟类群化石标本,发现了近10种的带羽毛恐龙化石标本。此前,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延长油矿延223井晚古生代孢粉组合研究以及古植被的恢复,探讨了该区晚古生代孢粉植物化石组合的地层学和古气候意义。根据孢粉化石主要属种的时代分布及其在各样品中百分含量的规律性变化,自下而上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Gulisporites cochlearius-Laevigatosporites minimus组合、Sinulatisporites-Florinites组合和Lueckeisporites permianus-Platysaccus radialis组合。根据对划分孢粉组合的特征分析,通过与邻区及华北地区晚古生代孢粉组合的对比,探讨了孢粉组合的时代意义。通过孢粉组合,推测了相应时期的古植被类型,并与前人在相同地质时期所建立的大植物化石带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地质时期植被的兴起、发展、繁盛以及衰退绝灭的历史过程,研究区二叠纪植物群属于典型的华夏植物群,反映了一种温暖潮湿的热带雨林气候,二叠纪晚期随着松柏类植物所占比例的增加,气候有变干旱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山东淄博晚古生代地层出露较好,发育较全,植物化石较为丰富,是研究华北晚古生代含煤地层最好的地区之一。本文对该区晚古生代植物群做了初步研究。根据植物的演替和组合特征,共建立七个化石组合带,用以解决本地区石炭二叠纪地层划分、对比与时代问题。同时,从植物群角度,着重对当前分歧较大的华北石炭、二叠系分界和二叠系上、下统分界的确定以及界线划分原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古生物化石是确定地质时代、研究古生态环境以及探索地球演化的重要材料。我国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一些重要的化石和化石产地是我国乃至世界宝贵的自然遗产。全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研究在充分研究全国古生物化石典型产地资料的基础上,对全国17个古生物化石典型产地的化石属种、保护的重要意义、自然地理、地形地质条件以及保护现状进行详细的总结论述。同时通过对全国73家与古生物化石相关的博物馆的现场调查,摸清了各省拥有和建设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基本情况。根据野外调研和综合分析,对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类型进行了划分。认为我国现行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可分为化石产地保护工程和化石标本保护工程两大类。分析论述了水、冻融、风化、地形地质条件对化石产地保护工程的影响,以及温度、湿度等对古生物化石标本保护工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进行古生物化石重点保护工程的规划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地中生代有尾两栖类(蝾螈)化石十分稀少,且材料零星而破碎(Estes,1981;董枝明等,1998;Gao et al,2001)。当前国内外共报道中生代蝾螈化石7种,其中我国4种[1~4],国外3种[57]。本文报道的蝾螈化石为一相关节的骨架印痕,其保存之精美细腻为国内报道的同类标本所不及。经与已知属种对比,该标本与产于西班牙旱白垩世的瓦尔多螈(Voldotriton) 属征(属型种为V.gracilis)基本一致,但又存在一定差异,故将其命名为中国瓦尔多螈(Voldontritonsin…  相似文献   

11.
铁岭凡河地区元古宙地层始于凡河元古宙坳拉谷沉积,根据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等研究成果,结合现代层序地层学理论,自下而上划分六个层序,即关门山层序,虎头岭层序、二道沟层序、石门层序、杨士屯层序、于北沟层序。每个层序仅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分别代表海侵退积地层结构和海退进积地层结构,而中间饥饿段则以加积为主。各层序间均为不整合,其类型包括海岸暴露带和海侵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2.
Planation surfaces on the Tibet Plateau,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planation hypothesis is proposed to explain landform evolution of the Tibet Plateau. A denudation threshold (T), the maximum potential denudation rate for a certain type of rock, is introduced to explain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lithology and tectonics on landform evolution. If the tectonic uplifting rate (U) is equal to or less than the threshold rate (U ≤ T), the tectonic uplifting and terrain denudation are in dynamic equilibrium, and landforms are in a steady state. The end product should be planation surfaces whether the original landforms are flat plains or deeply dissected mountains. If U 〉 T, uplift and denudation are not able to reach a dynamic equilibrium state. The plateau surface is mostly underlain by soft rocks, such as the Mesozoic epimetamorphic argillites and Tertiary sedimentary rocks, while the mountain ranges comprise hard rocks, such as granite, gneiss and limestone. In soft rock regions, hills are low with a relative relief of mostly less than 100 m and the slopes are gentle at a gradient of 〈200. In contrast, hills can maintain steep slopes in hard rock regions. The Tibet Plateau has been under an equilibrium condition between tectonic uplifting and denudation except for the mountain ranges. The plateau might have reached the present altitudes before the Quaternary.  相似文献   

13.
四川西南部前震旦纪康定杂岩,主要由英云闪长质深成岩和一些具残留顶盖特征的变质地层组成。深成岩体呈南北向线性展布,实地接触关系证明,它们是晚于围岩的侵入体;而且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深成岩是玄武质源的岩浆分离结晶作用产物.结合区内岩石构造组合,可以推断英云闪长质深成岩是在位于陆缘型岩浆弧近大洋的构造环境下形成.鉴于康定杂岩的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与太古代地体存在明显差别,其时代应属于元古代.  相似文献   

14.
楠溪江中下游地区发育大面积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可分为晚株罗世和早白垩世两个时代的不同火山岩系,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等均具不同的演化规律和模式,岩浆来源也有区别。粗安质或粗面质火山岩的发育可能是浙东南沿海白垩纪火山岩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15.
沿浙江诸暨石角、陈察分布的前寒武纪超基性岩分别为绍兴一江山对接带古洋壳下覆含水地促残留作和华夏古地体原始地侵高温底辟侵入体。两地超基性岩结构构造的独特性,与所处古地质构造单元之间推覆超法的运动学性质有关。岩体在地质特征和宕石化学、矿物化学等的明显差异,以及由此引致的特殊的成因条件,是分划两个不同古地质构造单元的依据:石角、陈蔡超基性岩体,应分别属于不同威尔逊旋回,同一俯冲阶段的前寒武纪上地幔深部成因的侵入岩。  相似文献   

16.
烃源岩作为石油、天然气的母源 ,在油气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中占有相当重的位置。伴随着传统生油理论“源控论”的发展 ,煤系烃源岩的发展也得到广泛的关注 ,其研究内容也不断拓展。根据煤系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及相关指标 ,指出煤系烃源岩可以成烃 ,只是作为未成熟—低成熟的向油气转化阶段 ,同时也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具有工业性价值的煤系地层油气藏。中国西北部地区广泛存在煤系地层 ,同时也发现煤系有机质转化为烃类 ,对比西北部 ,中国中西部的含煤地层 ,存在构造的复杂因素 ,在转化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很多 ,因此在研究煤系地层的成烃作用时 ,必须慎重 ,结合综合指标才能判断  相似文献   

17.
下二台岩群 ,系下二台地区的奥陶纪变质岩系,遭受强烈的韧-脆性变形的改造,并在后期叠加了热接触变质及动力变质作用。经原岩恢复可将下二台岩群分为三个岩组:盘岭岩组,黄顶子岩组及烧锅屯岩组,其原岩建造分别为火山岩建造、碳酸盐岩建造及碎屑岩建造。下二台岩群具有三种不同变形相的递进演化规律,相应形成三种构造群落:顺层固态流变构造群落、弹塑性弯曲构造群落、断裂构造群落。下二台岩群地层层序从构造层次角度推断自下而上应为盘岭岩组、黄顶子岩组、烧锅屯岩组。  相似文献   

18.
总结分析了隧道破碎围岩的力学特性,结合隧道开挖支护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工作经验,提出了破碎围岩条件下隧道开挖和支护方案的改进意见,以期对同类条件下隧道的施工有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根据佛坪地区广泛出露的一套副变质岩系的岩石组合、矿物组合、变质相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它们是一套中深变质的碎屑岩-泥质岩-碳酸盐岩建造。原岩形成于相对稳定的大陆边缘-微板块内的陆表海环境。经过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佛坪地区较为完整的孔兹岩系  相似文献   

20.
按照自然出露情况,丹凤岩群东段可以划分为商南─丹凤段和商镇─高桥段。研究证明,商南─丹凤段中侵入岩的出露面积大于变质地层。变质地层的变质级达角闪岩相;原岩主要是陆源碎屑岩和泥灰岩,有少量的灰岩和基性火山岩。而商镇—高桥段全部由侵入岩组成。这两段的侵入岩构成了完整的正序岩浆演化序列,包括了钙碱性系列中从基性端元到酸性端元的几乎全部岩石类型,明显地具有活动陆缘型岩石组合。商镇—高桥段的塑性变形明显地弱于商南—丹凤段。在后一段的郭家沟剖面,辉长质变晶超糜棱岩带宽度达几百米,变形强度达深层次的辉石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