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选型的智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了结构整体性能实现的阶段性特征,明确了选型阶段是对结构整体性能进行规划,控制与优化等的关键环节,初步给出了从不同角度表征结构及其相关全系统。全寿命,全性能等客观需求与约束的结构选型性能模型。接着分析介绍了四种智能评价方法(即ES、FIS、ANN、ANNFIS法),给出了集成智能评价支持系统的功能结构框图,在介绍了七种Mamdani模糊推理算法的基础上,将模糊综合评价与模糊推理方法结合。给出了一种兼有两者共同优点的多输入加权模糊推理与去模糊化算法及该算法用于性能评价的过程,最后,通过基于该算法的性能评价实例,给出了结构受力合理性性能评价的七条模糊规则及输入输出参数的评价等级标准,隶属函数及其加权模糊推理的过程与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表征与利用专家知识,经验与策略,能更好地满足结构选型多性能,多层次的性能评价需要,且评价过程与结果直观,有效。上述工作为表征,量化,控制与优化结构性能,恰当利用与改进各类结构。提高选型质量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分析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本文根据我们在文献2中给出的等效随机地震静力作用模型,紧密结合规范和利用我们在文献6中提出的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的最弱失效模式法,提出了结构构件和体系“小震不坏”和“大震不倒”及结构体系在设计基准期内的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重新校准了结构构件的目标可靠度指标;综合考虑结构造价和损失期望,提出了结构体系抗震目标可靠度的优化决策方法;分别给出了满足构件抗震目标可靠指标与同时满足构件和体系抗震目标可靠指标的  相似文献   

3.
基础隔震是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近十几年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已提出一些实用的基础隔震形式。本文对它们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总结,同时根据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局部隔震结构形式。它由主、附两个结构组成,附属结构设置隔震层,因而它的自重可用来产生摩擦力,消耗地震动传给结构的能量;主体结构不设隔震层,因而它的侧向刚度可限制整个结构产生过大侧向位移。为定量研究此结构形式的抗震性能,本文利用随机振动的离散分析方法计算了它在地震动激励下的随机响应,结果表明它较整体隔震形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5.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的划分、抗震性能目标的确定以及常用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文中着重探讨了按延性系数进行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最后指出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抗震耗能剪力墙结构—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两个十层新型抗震耗能剪力墙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研究了这种结构的地震反应、变形特性和耗能机理、提出了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计算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参数研究,分析了结构主要参数的变化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对建筑结构安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提升的条件,根据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影响因素,评估抗震能力。构建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BIM指标体系;利用BIM模型中的三角模糊数,定量计算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的模糊判断矩阵,得到建筑砌体结构的三角模糊数值,分析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的单排序情况,结合对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体系指标权重系数和单项得分的计算,实现基于BIM的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结合模拟建筑实例分析,利用建筑结构倒塌概率测试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利用评估结果与实际评估结果的拟合度测试提出方法的准确性。实例结果证明,能够准确的得到抗震性能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建筑结构抗震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建筑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建筑设计极限状态的内容,地震对建筑结构荷载的计算,建筑结构构件抗震力的统计分析等。  相似文献   

9.
10.
在结构优化的目标函数中,不仅应考虑结构造价,而且应考虑结构服役期的损失期望。为此,我们定义了抗震结构模糊可靠度的概念。利用抗震设计原则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给出了一个计算模糊可靠度的方法。然后提出了三步优化法;第一步,寻求一系列对应于不同设防烈度的最小造价设计;第二步,同时考虑造价和地震引起的损失期望,寻求最优设防烈度;第三步,寻找相应于此最优烈度的最小造价设计。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基础抗震选型评价指标与智能优选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规划了能全面表征高层建筑基础及其相关全系统、全性能、全寿命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约束与要求等的基础抗震选型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为通过选型对基础的性能进行预测、评价、控制与优化等提供了依据。建立了带置信与变权因子的选型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该方法全面考虑了表征领域专家及决策者经验、知识、偏好及决策因素变化影响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使决策结果所包容的信息更丰富,完备和有效。给出了基于模糊评判、模糊辨识、模糊推理、BP神经网络、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的高层建筑基础智能优选算法和网络结构,为建立集成化、智能化、自动化的选型支持系统及提高基础选型质量与水平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震现场建筑工程震害调查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的抗震设防“小震不坏”的指导思想,旨在通过大量建筑工程出现地震损坏的实例,达到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A new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is developed for the design and retrofit of building structures by considering aseismic design as a complex adaptive process. For the initial phase of the development within this framework, genetic algorithms are employed for the discrete optimization of passively damped structural systems. The passive elements may include metallic plate dampers, viscous fluid dampers and viscoelastic solid dampers. The primary objective is to determine robust designs, including both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structural system and the uncertainty of the seismic environment. Within the present paper, this computational design approach is applied to a series of model problems, involving sizing and placement of passive dampers for energy dissipation. In order to facilitate our investigations and provide a baseline for further study, we introduce several simplifications for these initial examples. In particular, we employ deterministic lumped parameter structural models, memoryless fitness function definitions and hypothetical seismic environments. Despite these restrictions, some interest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from the simulations and we are able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for the proposed evolutionary aseismic design methodology.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针对立式钢制储罐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的特点,遵循抗震设计规范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原则,结合三水准烈度,提出了储罐的地震损伤性能目标,并给出了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所提出抗震设计方法,更加准确地考虑了储罐的提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公路桥梁损伤程度标定的两阶段法。第一阶段:应用静应变残差进行损伤定位;第二阶段:基于已经识别出的损伤位置,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损伤程度的标定。两阶段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同时进行常规的损伤位置识别和损伤程度的标定的收敛速度慢、存储空间大及可能误标定等问题。某三跨连续桥梁应用分析发现,在已知很少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对损伤程度的识别取得较理想的效果,证实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两阶段法用于损伤程度的识别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提出塔式容器抗震可靠性设计的实用方法,该方法可以直接导实际大型塔式容器的抗震可靠性设计及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17.
Discussiononuncertainties,attenuationofground motionandaseismicdesigncriterionTian-ZhongZHANG(张天中);Yun-ShengMA(马云生)andXiSHU(舒...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介绍和总结了目前桥梁结构可靠度问题的研究现状,建立了桥梁结构在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可靠度分析的模型,讨论了桥梁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危险截面的选取问题,解决了功能函数的复杂性和难于求导的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对桥梁结构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并与JC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本方法可为桥梁结构地震可靠性分析和加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影响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重点评述目前建筑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的主要技术方法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展望今后抗震能力评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the genetic algorithms (GAs), a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 (FSMC) method for the building structure is designed in this research. When a fuzzy logic control method is used for a structural system, it is hard to get proper control rules directly, and to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fuzzy control system. Generally, the fuzzy controller combined with sliding mode control is applied, but there is still no criterion to reach an optimal design of the FSMC. In this paper, therefore, we design a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for the building structure control system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apply the optimal searching algorithms and GAs to find the optimal rules and membership functions of the FSMC. The proposed approach has the merit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structure and the inference rules of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simultaneously. It is found that the building structure under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could sustain in safety and stability when the system is subjected to external disturbances.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