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2.
碳酸盐岩中缝合线的形成机制及其储集意义讨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灰岩中发育的缝合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观察,阴极发光、电子探针、质谱分析资料的综合分析,对该套地层中的缝合线进行了分期分类,进而讨论了缝合线的形成机制和储集意义,建立缝合线形成与构造裂缝充填相联系的配套模式,并讨论了缝合线的演化及其向储渗空间转化特征,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其对储层的形成及储集性的改善具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鲁西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的垂直缝合线及其在华北板块构造演化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群白云岩和上石炭统本溪组石灰岩中识别出垂直缝合线。垂直缝合线都借助于平面X剪节理发育,缝合面上的“牙齿”与缝合面本身多呈斜交状态,其延伸方向代表着变形期最大主压应力轴(σ1)方向。根据垂直缝合面“牙齿”的突出方向判别:以山东博山地区为代表的华北东部地区在古生代中期和末期先后两次受到NNE—SSW方向的水平挤压作用。其中第一次挤压事件与遍布华北东部的中奥陶统—上石炭统(C2—O2)平行不整合抬升相关,而第二次则与华北东部古生代末期的褶皱隆起相联系。本文的研究为垂直缝合线在盆地构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6.
在碳酸盐岩中,缝合线一般出现在成分不太均匀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中。通常,缝合线是在讨论碳酸盐岩的储集性能时加以研究的。但对碳酸盐岩缝合线和基质的有机质含量分析表明:缝合线物质的有机质丰度高,数值介于0.11%~1.51%之间,平均为0.58%,而基质的有机质含量极低,数值介于0.04%~0.21%之间,平均为0.10%(表1)。另外,缝合线的排烃效率较高,基质的排烃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9.
据我国许多地区石灰岩中缝合线的野外观察和采样制片显微镜下观察鉴定的结果,论述了缝合线的特征。应用热力学原理分析研究了缝合线成因机理,并计算出缝合线形成的最小埋深、最低临界压力和最高临界温度。证明了缝合线压溶说成因论是正确的。得出缝合线的形成会使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储集层的物性变差等结论。研究缝合线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大型隐蔽油藏成藏机理探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塔河碳酸盐岩隐蔽油藏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海相整装油田,油藏类型以大型岩溶缝洞型隐蔽油藏为主,平面上油气分布具有大面积叠置连片不均匀含油特点,纵向上主要富集于奥陶系顶面不整合面之下400m范围之内,无统一油水界面,主要受非均质性极强的次生孔洞缝储集体发育程度控制。其成藏主控因素为:①多期多旋回岩溶(古表生、深埋)及断裂作用形成的孔、洞、缝网络状储集体与上覆有效盖层尤其是石炭系巴楚组泥岩及膏泥岩有效配置是油气成藏的关键;②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大型阿克库勒凸起及多期断裂系统限制了岩溶储层发育范围,并控制了油气运移、聚集与成藏;③多源长期供烃,早期成藏遭受改造。晚期再次充注调整是塔河重要成藏机制。 相似文献
13.
14.
湘东南印支期褶皱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湘东南地区以王仙岭-坪石一线为界,分为东部隆起区和西部坳陷区,分别发育两种不同类型和成因的印支期褶皱.东部隆起区大面积出露前泥盆纪褶皱基底并发育隔槽式褶皱,由泥盆纪跳马涧组与褶皱基底间的不整合界面所显示,表明褶皱基底参与了褶皱作用;露头显示褶皱过程中盖层未沿不整合界面产生明显滑脱.基于上述事实,认为隔槽式褶皱形成于基底(厚皮式)横向收缩与压扁作用,并从理论上论证了隔槽式褶皱不可能是盖层沿基底滑脱的产物,修正了前人的薄皮式观点.西部坳陷区主要出露中泥盆世-中三叠世地层并发育类侏罗山式褶皱,褶皱具有波长小且大小不一、垂向上不协调等特征,并伴生大量走向断裂,说明褶皱受不同层位软弱层顺层滑脱作用控制,其深层机制与区域断裂逆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升机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降升问题是十分复杂的热点问题,受到了全球地质学者的普遍关注。高原的形成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地壳增厚、挤压抬升、地面剥蚀均衡和深部热作用的共同结果。目前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是多阶段、非均一、隆升速率由慢到快、更新世(约3Ma)以来进入快速隆升期的认识日趋达成共识,但在隆升机制方面存在着多种模式(三阶段模式、叠加压扁热动力模式、拆沉模式、陆内俯冲模式和人隆升模式等)。随着来自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积累、测量仪器精度的提高以及数学模拟方法的改进,以高原的形成和隆升机制将会有更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宁夏南部地区水质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南部地区是中国严重缺水地区之一,该地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类岩溶水。受到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各类地下水水质普遍比较差。含水介质中大量的石膏、芒硝等矿物成分进人地下水中是水质恶劣的根本原因;封闭的蓄水构造使得当地地下水循环不畅,蒸发浓缩作用使得浅层水中聚集高盐分,也是水质变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纵向裂缝呈现裂缝数量多、规模大、久治不愈的特点.在野外调查纵向裂缝变形特点和多年冻土上限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导致多年冻土地区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是路基边坡坡脚下存在不稳定的融化区域,并提出机理分析模型.通过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路基中的位移、应变变化规律,提出了纵向裂缝形成过程的3个阶段:初始变形阶段、强度破坏阶段和变形失稳阶段;相应于这3个阶段,路基及地基中呈现了三个性状不同的区域:发育区、抑制区和诱发区.为纵向裂缝防治对策的提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河西走廊陆盆的演化和最终形成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酒西、酒东、民乐三盆地,发育在加里东褶皱基底之上,经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拉张、翅倾运动形成的箕壮断陷被新近纪挤压坳陷所覆盖,形成统一的河西走廊北西西向的盆地,特点是第四纪印度次大陆强烈的推挤欧亚大陆,使祁连山强烈回返,向河西走廊逆掩、逆冲,最终形成河西走廊陆盆。各箕壮断陷之上,上覆古近纪—第四纪地层,使断陷内埋深已超过3.5km。古地温大于60oC,使下白垩统烃源岩达到生烃成熟阶段,部分烃源岩目前仍处于生油高峰阶段,处于新近纪,挤压坳陷阶段形成的背斜和非背斜岩性圈闭,受第四纪强挤压,与具有异常高压的下白垩统烃源岩主要生烃期相匹配,可形成自生、自储、自盖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20.
人已经成了现代企业资源中首要资源,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首要话题;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