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淮流域是我国暴雨频发的地区之一,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北半球两个主要的大气环流系统.本文统计分析了1971~2003年期间乌山阻塞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的逐日强度变化特征,研究了乌山阻塞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对江淮流域强暴雨过程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江淮流域多数强暴雨过程发生在乌山阻高的减弱期,在乌山阻高的建立和加强期较少有持续性暴雨发生.乌山阻高的突然减弱是江淮流域强暴雨过程发生的强信号之一.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伸登陆是江淮流域强暴雨过程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2.
杨军利  黄新燕 《地球》2011,(10):21-21
9月24日至26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就和谐矿区建设进行调研。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连,国土资源厅厅长白盾、鄂尔多斯市市长廉素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相似文献   

3.
2003年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其前兆信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分析研究了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前期和同期欧亚地区环流背景的逐日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致洪暴雨过程发生前后乌山地区阻塞高压强度指数(UBHII)逐日变化特征及其对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年淮河流域持续性强暴雨过程均发生在鸟山阻塞高压强高峰后的减弱期,即在淮河流域发生持续性强暴雨过程之前乌山阻塞高压就发生了突变;同时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并登陆后的,其北界的位置变化对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发生和持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异常加强后的突然减弱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并西进登陆,是淮河流域地区发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两个重要前兆.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台北缘地球物理场特征与金属矿床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北地台北缘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探讨,根据重、磁异常数据反演计算了该地区的莫霍界面、居里界面、磁性界面的起伏.利用地球物理场资料和反演计算结果对该地区的构造格架和断裂进行了推断,同时预测了9个成矿远景区:(1)集宁一呼和浩特金成矿区;(2)张家口一赤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区;(3)密云一高岭金、铜成矿区;(4)青龙一马兰庄金成矿区;(5)秦皇岛、金多金属成矿区;(6)郝家营多金属成矿区;(7)承德地区金、多金属成矿区;(8)赤峰一喀喇沁旗金成矿区;(9)宁城东金、多金属成矿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和找矿特征,浅析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的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遥感蚀变信息与物化探异常特征,总结了本地区的金矿区区域找矿规律,从而为今后矿区外围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福建皇山铅锌矿矿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通过对矿体地质特征的描述、岩浆岩化学成分组成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提出矿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7,(4)
要想高效有序开采,首先要了解金银矿的地质概况。本文详细分析了老虎沟门一带金银矿矿区地质情况,对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矿业     
《地球》2010,(6):7-7
国土资源部要求稀土等矿区建立协管员队伍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近期发出《关于建立稀土等矿产矿区协管员队伍的通知》,就建立稀土、钨、锡、锑、钼、高铝黏土、萤石等矿产矿区协管员主要职责、选聘条件、选聘程序等作出要求。《通知》要求,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将建立矿区协管员制度作为全国稀土等矿产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广东富湾银矿床是国内银矿储量最大的矿床。为保障矿区的安全生产,降低金属矿开采诱发地震的风险,对矿区地震地质环境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矿区位于丘陵地貌区,四周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所围绕。矿区处于由上三叠统小坪组地层构成的向斜之中,灰黑色薄层状含炭质泥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等软弱层发育。矿区内走向NNE-NE向和NWW向的断裂构造发育,钻孔揭示到的断裂物质组成以硅化岩、硅化角砾岩、胶结紧密的构造角砾岩等为主要特征,遥感卫星影像与地形地貌并没显示出断裂自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迹象。在现今构造挤压应力场作用下,矿区范围走向NWW的断裂F6、F7容易发生走滑,而NE-NNE向的断裂F3、F4、F5则相对处于受挤压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矿区25 km范围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弱。在日后矿山开采过程中,应注意断裂构造复活、矿体应力变化、软弱围岩或地质弱面等矿震诱发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DInSAR与SBAS InSAR是目前常用于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的两种InSAR技术.以山东济南某矿区地面沉降为研究对象,利用DInSAR、SBAS InSAR对覆盖该矿区的28景Sentinel-1A SAR影像进行处理,获取2018年07月至2019年06月期间的矿区地面沉降信息,利用矿区工作面开采信息与同时期水准监测数据,定性和定量地对比、分析和验证了这两种InSAR技术的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精度和能力.研究发现,在沉降边缘区域,DInSAR和SBAS InSAR的监测结果与水准监测结果之间的差异较小,能较好反映矿区沉降的实际情况,而在沉降中心区域,二者的监测结果与水准监测结果有较大差异,监测能力不足.相比较而言,DInSAR技术在矿区沉降中心的快速大形变监测中更可靠,SBAS InSAR技术在矿区周边缓慢微小形变监测中精度更高.DInSAR和SBAS InSAR监测到的沉降值与水准监测结果之间的绝对差值曲线呈现出沉降漏斗边缘小、中心大的特征,这一发现可为后续研究DInSAR和SBAS InSAR监测结果的校正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加吾矿区地处青藏高原区内柴达木盆地东缘区的青海南山微造山带内,为保障该区矿产资源勘查及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预防矿区内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开展矿区泥石流灾害详查工作,尤其是针对矿区重点工作区玛日当沟流域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建立了对该流域泥石流灾害发育背景的充分认识,并对该流域泥石流分区特征作了系统描述.在...  相似文献   

12.
淮北煤田是我国华东地区最主要的能源供给基地之一,研究其现今地温场特征既是强烈的现实要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在淮北煤田宿临矿区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位于宿临矿区内不同构造单元中的8个主要煤矿井田及其邻近区域111个钻孔的测温数据,绘制了矿区现今地温\|深度关系图、现今地温梯度\|深度关系图以及不同构造单元的现今地温梯度分布图,分析了宿临矿区现今地温场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宿临矿区现今地温梯度分布范围介于1.50~3.80 ℃/hm,整个矿区平均现今地温梯度约为2.65 ℃/hm,与华北其他主要能源盆地相比有所差异.宿临矿区现今地温梯度在相同构造单元内分布具有褶皱隆起区高、断裂密集区域高的特点;不同构造单元中井田的平均现今地温梯度相比较则表现出由东部构造单元至西部构造单元逐步增高的趋势.分析表明,区内现今地温场主要受构造格局和岩性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充分收集前人地质成果以及邻近矿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福建扁担洋矿区含煤地层特征、赋煤构造条件,结合以往地质工作及少量野外地质调查综合分析认为:扁担洋矿区具有一定的煤炭资源潜力,投入适量勘查工作,有望发现较好的煤矿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矿区范围内的煤层气成藏模式,查明控气主要因素,对后期井网布置、钻井、压裂、排采等提供重要依据。基于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的地质条件和煤层气特征,进行成藏模式的系统研究,结合灰色关联理论分析,总结出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矿区内42#目标煤层厚度大、煤层含气量高,与煤层埋深呈正相关性;煤层直接顶底板的砂岩致密性好,形成较好的封盖条件。综合分析认为矿区南部位于单斜底部,埋深大、煤层厚、含气量高,封盖条件好,是煤层气富集的有利区域,并提出了致密顶底板、单斜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的联合封闭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5.
探地雷达技术在金属矿区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金属矿区地质构造复杂,使用于探测层状介质的反射波探地雷达勘探方法在金属矿探查中受到限制.为提高接收信号能量强度以提高探测结果分辨率,实现探测复杂地质构造及隐伏岩体,将层析成像方法用于探地雷达对金属矿区的勘查中.建立了典型的金属矿区速度模型,并选取了代表性的切片,采用LSQR算法反演计算.仿真结果误差都在1‰的数量级,证明了雷达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金属矿区勘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雷达干涉测量技术(D-InSAR)易受大气相位延迟和失相关的影响以及传统BP算法依赖于初始权值和阈值问题.本文采用了(PS-InSAR)技术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了监测,并提出采用遗传算法(GA)对神经网络(BP)算法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筛选.首先利用PS-InSAR技术获取矿区地表沉降范围和沉降值,然后将其部分结果作为遗传神经网络(GA-BP)算法的训练样本建立预测模型参数.选取宿州市矿区19景Sentinel-1A雷达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PS-InSAR技术能够很好监测矿区地表沉降,最大沉降速率为45 mm/a.分别取训练样本数为1000、2000、3000和4000利用GA-BP算法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预测,得到最大残差分别为6.8 mm、0.44 mm、0.36 mm、0.28 mm;均方误差分别为3.85 mm、3.26 mm、2.98 mm、1.61 mm,表明本文提出的GA-BP算法能有效预测矿区地表沉降,并且在训练样本数量较多时预测效果和预测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刘晓燕  张俊  王承平 《地球》2013,(1):100-101
某矿区位于那里凹陷带中部,袁水复式向斜南翼。矿区经历了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地质成矿条件有利。文章对该金矿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论述,为今后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錫矿床和酸性花崗岩在成因和分布上有密切关系是早已肯定了。同样的箇旧錫矿是由于燕山期花崗岩侵入了三迭紀箇旧石灰岩系而成矿。根据几年来的地貭勘探說明,在箇旧市以西的大花崗岩基周围并不存在較大的錫矿区,而錫矿区大都是和隐伏在箇旧系以下、距地表300米以下的花崗岩株有关。目前儲量最大的老厂和松树脚矿区均有隐伏花崗岩株存在。  相似文献   

19.
雷达成像的波长、入射角、地面分辨率等参数严重影响着SAR差分干涉测量地面沉降的监测能力和精度,论文通过理论推导和矿区实际沉降差分干涉相位模拟,从监测到的最大沉降梯度和沉降量、保相能力、对微小沉降的敏感程度等方面对L和 C波段雷达干涉数据的矿区地面沉降监测能力进行分析;精化双轨D-InSAR数据处理的流程、方法和相应参数,使用ALOS PALSAR和ENVISAT ASAR数据获取济宁某矿区2009年12月到2010年02月期间更为精确的矿区地面沉降结果,并对沉降结果进行详细比较和系统分析.理论推导、相位模拟和真实数据实验都表明,相对于C波段的雷达干涉数据而言,L波段雷达干涉数据具有较强的保相能力,能够更好地降低失相干和相位不连续性的影响,更容易监测到沉降梯度和沉降量较大的矿区地面沉降,但对微小矿区地面沉降的敏感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20.
通过总结归纳白沙矿区含煤岩系及区域构造特征,分析了该区的成煤环境及分布规律,主要系海陆交互相含煤构造,研究成果可为以后矿区各现有生产矿井边深部资源接替找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