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气候是变化无常的,在风云莫测的气候后面究意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解释,其中一种观点认为,从冰期到温室,地球似乎是二氧化碳层改变它的温度.二氧化碳分子的作用像单向镜一样反射来自太阳的热辐射,它们又象温室玻璃一样,使辐射通过,到达地球,在辐射再次进入太空之前,将其吸收.研究人员认为,远在工业和发动机开始将二氧化碳气体释放到大气层之前,地球就靠它本身的呼吸作用将这种气体大量地"呼"入大气层,又把它们从大气层中"吸"出来.  相似文献   

2.
何为“气象能源”众所周知,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乃至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等等众多的问题。它们无一不与能源的合理分配与开发利用息息相关。发达工业国家对能源的高额消费,不仅使矿物能源资源告急,而且带来了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等环境问题。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文内讨论了由于人类活动过程引起的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组成成份变化问题,及其对全球气候可能造成的影响。使空气污染的气体不仅在工业地区应该考虑,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由于大气中组成成份的长期变化以及由此而影响气候变化的结果所引起的。对大气中的一些重要成份(它们有一部分是人类活动影响而产生的)进行简单的分  相似文献   

4.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性质(如水、陆、地形、土壤、植被等)是形成和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它们相互联系,综合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子是太阳辐射,但地形地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使某些要素改变了原来的分布规律,乌兰察布市的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分布,就是下垫面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义军  言穆弘 《高原气象》1990,9(3):293-306
本文用一个全球大气电导率模式和一个全球大气电路模式,计算了地形、大气气溶胶及太阳活动对大气电参量的影响,并估算了它们对地面电流密度和电场的分布影响。结果表明:地形的存在使电离层电势增加,雷暴分布的改变对大气电参量平均值无影响;气溶胶浓度与电离层电势及晴天电阻成正相关。宇宙射线与电离层电势及气—地电流成正相关;气溶胶浓度和宇宙射线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晴天区电场以及雷暴区地面电流密度和电场;太阳质子流的注入使全球地面电场和电流密度增大,电离层电势不变。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及思维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如同工业时代一样,在许多情况下需要政府来引导信息时代的变革,信息社会要求政府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相互协作,推进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同时行政机构还需要不断的调整管理角度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人类有意识和无意识地通过下述三个途径影响大气:(1)改变地球表面的性质,因而改变对太阳辐射收支方式和对大气再辐射的方式,以及改变对风的摩擦阻力;(2)由人工把能量加进大气,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加热了空气;(3)由人工把物质加进大气,主要是工业、农业和生活活动把物质加进大气。  相似文献   

8.
吕炯 《气象学报》1953,24(4):203-210
我们不能等待自然界的恩赐,要向它争取,這是我们的任務。И.В.米丘林 自然界中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這些農業上的敵人:風、暴風雨、乾旱和熱風使我們彷徨無措,只因爲我们不會掌握它们。它们並不是凶惡的,只要我们研究它们和學會控制它们,那末,它们就將爲我們的利益而服務了。В.В.道庫却也夫  相似文献   

9.
轻雾、烟、霾、浮尘的判别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发展,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使水平能见度降低,空气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轻雾、烟、霾、浮尘都是影响能见度的天气现象,但是它们很难定量。在观测时,对轻雾、烟、霾、浮尘能否加以正确的判别,原始记录是否准确,将会对以后的天气预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根据这几种天气现象的形成条件和特征对它们加以有效地区分。1轻雾、烟、霾、浮尘的判别(1)闻气味:有烟时,通常有很浓的烟味,而轻雾、霾、浮尘不会产生这种味道。(2)…  相似文献   

10.
用一点相关法计算了春季4月份北半球500hPa遥相关型,得出4月存在5个遥相关型。它们的中心位置与冬季相比已有了较大的改变。计算了1951 ̄1990年各遥相关型的逐年强度指数。研究了它们的年际变化,指出4月的西太平洋型(WP)、欧亚型(EU)的强、弱是我国4月份大范围旱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碳强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分析1980—2007年中国碳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碳强度与人均GDP、能源效率、工业增加值比重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能源效率改进使碳强度下降,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使碳强度上升。人均GDP与碳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中国碳强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达到了转折点。但是,由于近年来能源效率下降和工业比重上升,中国的碳强度又出现反弹。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变中低层冷空气、低层水汽、西南低空急流和低涡的特征,利用η—坐标中尺度数值模式进行数值试验,分析探讨它们在2003-07-15高原东侧低涡切变突发大暴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它们对雨带形状、大暴雨范围和量级有明显影响,合适冷空气是高能暖湿和强烈不稳定产生强降水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矿物燃料燃烧同时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前者增强温室效应导致低层大气变暖,而后者形成硫酸盐气溶胶,可产生冷却效应。好多年前,已有人提出这两种过程能够相互补偿的可能性。但是近年来,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温室效应上。目前,人们重新对于对流层的气溶胶发生兴趣,意识到它们不仅通过晴空辐射效应,而且可以改变云的反照率,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控制矿物燃料的使用,就可以同时改变CO_2和SO_2的排放量,本文研究了气候系统对它们同时变化的敏感性。可以相信:经过10~30年后,SO_2浓度变化引起的辐射效应的增加可能大于SO_2排放量减小所引起的辐射效应的减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生存及繁殖,在植物的进化过程中,植物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自卫能力,有了对付外敌的能力才使它们在大自然中立足、成长,兴旺地传宗接代。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植被变化对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梁玲  吕世华  柳媛普 《高原气象》2006,25(4):575-582
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非静力平衡模式,模拟了黄土高原2003年6月26~30日的一次降水过程。该试验是通过改变黄土高原局部地区植被覆盖情况,对比分析植被改变区域内各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植被改善能使雨量增加,径流量减小,湿度增大,温度日较差减小,使气候变的温和。植被退化却使雨量减少,径流加大,易使水土流失,对水土保持不利。试验较全面地揭示了非均匀地表大气边界层内的温、湿场与陆面相互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简要稳态扩散模式,描述来自工业源气体浓度的纬向分布,这些气体在对流层中的生命周期远大于它们在对流层中混合的特征时间。模式中考虑了气体传输性质与大气大尺度湍流规模的关系。模式的检验是通过对比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全球浓度场的计算值和观测值实现的。结果表明,气体浓度在接近北纬70—80°处达到最大值(当大气涡流尺度在1000km时),而工业源强度最大值分布在北纬50°附近。随着涡流尺度增加,工业源强度最大的地区的气体浓度下降,而该地区外浓度增加,浓度最大值移向北极。作为实例,计算得出羰基硫化物(平流层中本底硫酸气溶胶层主要由它形成)在北半球明显随纬度变化。  相似文献   

17.
前言 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来源两个方面:偶尔的(火山爆发、山林火灾、核爆炸)和经常的(飘尘、工业、民用废气等)。在城市,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废气排放到空气中,使得大气质量发生了改变。从研究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去分析城市污染状况的工作已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前提下,用桂林二十三年的辐射观测资料,通过统计计算,定量的分析了桂林空气被污染的现状,从物理学方面,为治理污染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炳忠  潘根娣 《气象》1982,8(1):6-8
大气的混浊多是由工业微尘的扩散,火山的喷发、林火的发生等造成的,同时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及其他杂质也对此有重要的影响。它们都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反过来,如果我们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进行监测,就可以了解大气混浊程度。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对南京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ODIS下垫面资料和NCEP-FNL再分析资料,采用四层嵌套,通过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ing System)模式,模拟研究了城市化对南京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使下垫面热力、动力属性发生改变,影响了地表与大气之间的动量和热量交换,进而对局地气候特征产生影响。城市化后南京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增强,1月和7月2m气温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边界层高度分别增加了约60m和180m 。土地利用类型改变使地表粗糙度增加,1月和7月地面风速分别减小了1.1m·s^-1和0.7m·s^-1 ,并且地面辐合得到加强。城市化使城市地区的中雨和大雨发生概率增加而小雨发生概率减少,中雨和大雨天数最大分别增加约8天和4天。  相似文献   

20.
ENSO及其年代际异常对中国东部气候异常影响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在不同的SST年代际背景下,东亚季风和ENSO事件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东部降水异常在冷态和暖态下,不是简单的线性反相关关系。在冷态时,最大的正距平中心发生在第二年早夏的长江以南地区;在暖态时,发生在第二年冬春季的华南地区。气温变化与降水变化并不对应,高温高湿的相关性不明显。不同的年代际海温背景使海气交换发生变换,改变了海陆热力对比,从而改变了海陆气压差,也就改变了季风的强度,使ENSO和东亚季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