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V-3θ图是成都气象学院欧阳首承教授设计出来的运用图像结构来预测天气的结构预测方法。主要利用大气中的压、湿、湿、风的垂直分布,判断大气滚流对天气演变的影响来预报天气转折性变化。利用V-3θ图对桂林站1998年6月份的暴雨过程作一个综合分析。结果几次特强的降水都在V-3θ图上有较好的反映。该方法对无明显降水的天气也能作定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一次冰雹过程的V-3θ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V-3θ曲线图(欧阳位温图)对2009年4月13日广东多处出现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发现V-3θ曲线图对强对流天气预测都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结构分析方法分析了2006年6月3日西安突发性暴雨探空信息的大气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前和暴雨过程中垂直探空信息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说明突发性的核心问题在于结构特征的转折性;大气的超低温、滚流方向等均是大气结构转折变化的先兆信息。揭示了突发灾害天气可预测性,为区域性暴雨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东北侧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表明,一个利用西伯利亚10月雪被预测当年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冬季气温与降雪的模式相当准确。该模式名为sCast(意思是seasonal forecast model,季节预报模式)。美国麻省AER,Ine.公司的Judah Cohen等利用7个冬季的实时资料进行了分析,用该模式做了33次回报试验(回推到1972年冬季),以验证sCast。  相似文献   

5.
V—3θ图的结构与“98.6”暴雨过程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丽娟  白先达 《广西气象》1999,20(3):10-12,16
V-3θ图是成都气象学院欧阳首承教授设计出来的运用图像结构来预测天气的结构预测方法,主要利用大气中的,压,湿,湿,风的垂直分布,判断大气滚流对天气演变的影响来预报天气转折性变化,利用V-3θ图对桂林站1998年6月份的暴雨过程作一个综合分析,结果几次特强的降水都在V-3θ图上有较好的反映,该方法对无明显降水的天气也能作定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依据欧阳首承关于V-3θ图对降水量的预报理论,以海口站为例将该图的一些信息数字化,将图中的11种信息与降水量做一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降水量与冷层云厚度、位温左倾角度、水汽厚度相关性明显,并得出逐步回归方程,依据此方程预报降水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运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和图结构分析方法,对2014年5月23日巴彦淖尔市突发性局地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是在中高纬稳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受中低层低压倒槽、切变线辐合抬升,同时配合一支来自孟加拉湾西南水汽输送共同作用完成的。强降水发生前12h时即可从对流层顶超低温,θse和θ*线的多层折拐,以及θse和θ*线的距离远近等方面判断出水汽饱和程度、积云所在高度,从风场信息可以判断出大气的滚流状态及水汽来源所达高度,结合上游台站图V-3θ分析可以判断水汽的来向和输送强度,从而做出强降水的预报。θse和θ*曲线在500~300h Pa距离较大,而在500h以下高度距离较近,说明低层偏湿而高层偏干,且θse50℃有对流天气发生的显著特征,|θse-θ*|的差值在中间层较大,而在高低层较小,呈现一种中间偏干上下偏湿的蜂腰式结构,θse和θ*曲线在700h Pa以下近似垂直于温度轴,或与温度轴成钝角,θse和θ*曲线基本为准平行分布表明中低层的层结极不稳定,大气湿度很大,有利于对流天气发生。  相似文献   

8.
按欧阳首承教授溃变原理的V-3θ非规则结构信息分析方法,对三明2006~2012年133个暴雨日进行了检验分析和预测应用。结果表明:暴雨日前08时或20时三明周边探空站的V-3θ结构信息图对锋面暴雨、锋面暖区暴雨、低空低涡暴雨、热带气旋暴雨可分析出明显的前兆特征,对副高边缘暴雨(包括副高南界的东风波)部分可分析出明显的前兆特征,以上五个暴雨型表现出的共同的基本机制为对流层高层出现超低温现象,3θ曲线的非均匀结构,较好的水汽条件和整体顺滚流。  相似文献   

9.
V-3θ图在区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祯烈  周莉蓉  郝利萍 《气象》2003,29(1):20-22
介绍了“结构预测法”在区域性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特别是在2001年9月20日成都暴雨的预报中,V-3θ图的应用为暴雨的发生和落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溃变理论在汕头暴雨天气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运用溃变理论的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和溃变图分析了汕头的一场暴雨天气,说明怎样运用溃变理论对汕头暴雨天气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V-3θ图对暴雨天气预测有着较好的指示特征,溃变图对天气形势的演变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溃变理论在暴雨天气预测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田霄 《内蒙古气象》2014,(2):20-22,35
文章根据欧阳首承的演化溃变理论和信息数字化方法,对区域性暴雨与局地强降水、雷暴天气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各地探空资料,通过大气探测特性层的非规则信息,发现不同性质的降水天气在V-3θ上明显的结构性差别。即一般性降水或大面积的灾害性暴雨的对流强度,比强对流天气弱得多。并提取各类降水天气的可预报性信息,为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欧阳首承教授提出的溃变预测理论和V-3θ图预报工具,对新疆伊犁地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基于溃变理论的预报工具对暴雨也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运用V-3θ图结构分析法,对2016年8月16—18日内蒙古西中部一次副热带高压边缘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3θ图可以分析出本次暴雨的先兆特征;水汽的饱和程度、积云发展的高度、低层逆温、对流层顶超低温、顺滚流或潜在顺滚流、蜂腰状结构等都可作为判断暴雨是否出现的指标;结合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天气形势及上下游测站天气实况等,利用V-3θ图可以分析水汽的来向和输送强度,确定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出现的区域以及持续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利用Micaps 3欧阳位温分析图,运用V-3θ图结构分析法,对2013年7月1-2日锦州东部地区短时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锦州地区短时局地暴雨过程是在东北冷涡背景下产生的,通过常规天气学角度预报短时局地暴雨难度较大,V-3θ图结构分析法利用特性层信息的非均匀性和不连续性,反映垂直方向的涡旋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常规暴雨预报能力的不足。在短时局地暴雨发生之前12-24 h,锦州及其上游地区的V-3θ图有超低温存在;从暴雨开始至暴雨结束,锦州地区逐渐从“顺滚流”转为“逆滚流”;θ、θsed和θ*曲线有多处左倾转为平缓右倾,不稳定能量逐渐减少;水汽条件从有干层侵入至整层湿层,最后转为整层干层,这些特征对锦州地区短时局地暴雨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分析雷达速度资料可以判断不同高度的风向风速,进而判断“滚流效应”,弥补V-3θ图时空分辨率低的不足;不同下垫面分布可以改变边界层的风向风速,从而影响“滚流效应”,这也是局地暴雨落区预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8年7月13-14日河南大暴雨过程的V-3θ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和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对2008年7月13-14日河南省中部、北部地区的突发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常规天气学角度预报突发性暴雨难度较大,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天气学分析对突发性强降水预报能力的不足.在郑州、南阳及阜阳探空站的V-3θ图上,能明显看出此次暴雨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溃变原理中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对“2007.06.14”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预测分析。V-3θ图是利用大气中温、压、湿、风的垂直分布判断大气滚流对天气演变的影响来预报天气转折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暴雨天气的预测中,溃变原理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运用V-3θ图像结构预测方法,可判断大气滚流对天气演变的影响,预报天气的转折性变化.对2000年6月沙澧河流域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概括了具有预测意义的大暴雨过程的V-3θ图像结构特征.无探空站的区域强降水,在周围临近站点资料上亦有较好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依据欧阳首承的理论和天气学原理,利用V-3θ图中的信息,文章以酒泉站为例,将该图中一些信息数字化,图中的信息针对大风天气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得出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沙尘大风的发生与V-3θ图中800h Pa湿度、700h Pa风速、不稳定层结的起点、厚度以及滚流相关性明显,依据此方程进行检验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吴俞  钮儒科王虎 《广西气象》2007,28(A02):59-60,55
用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对海南省琼海市2006年11月16日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表明:V-3θ结构信息图对暴雨的出现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利用逐时T bb图和雷达回波降水率对暴雨的落区和降水量大小进行细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及榆林多普勒雷达(CB)资料对2010年5月3—4日发生在陕北地区连续2 d区域性降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雹天气发生前,单站要素场和层结状况表现为不稳定。陕北地区降雹天气在V-3θ图上表现出超低温、大肚子、顺滚流等特征,对流天气结束后,超低温现象仍短时存在,并不伴随强对流天气的结束而消失;滚流由顺滚流转为逆滚流时,强对流天气结束,滚流在陕北冰雹天气预报中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