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大量监测、调查资料,分析了漯河市地下水开采现状以及由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下水超采现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开采布局科学开发利用地下水.  相似文献   

2.
苗乃华  王金钟  杨化勇  陈克森 《水文》2003,23(4):52-54,12
依据大量实测、调查资料,分析了潍坊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由地下水资源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揭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济宁市地下水超采区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济宁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对地下水超采区进行了划定,并对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超采现状,提出了治理地下水超采的规划目标和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4.
李军民 《地下水》2009,31(1):64-66
分析了运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在综合评判的基础上.对运城市各区域地下水超采情况进行了科学划定,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治理地下水超平的技术、工程、行政和经济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曲红娟 《地下水》2008,30(2):108-111
在阐述山西省晋中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同时,指出了环境问题,岩溶大泉衰减,地表水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平衡等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缓解地下水超采,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一些对策和措施,为加强地下水保护,控制地下水超采、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潍坊市地下水超采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大量实测、调查资料,分析了潍坊市地下水超采现状以及由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揭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开采布局科学开发利用地下水,"封、置、补、保"多措并举保护地下水资源,创建节水城市等防治地下水超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淮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水文》2013,33(6):77-80
地下水超采是淮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已有各类超采区58个。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减少超采区和超采现象,本文在分析地下水超采区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超采区的治理与保护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8.
林红英 《地下水》2022,(3):80-81+230
地下水超采是巨野县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深层地下水超采范围为巨野县全县。阐述巨野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地下水超采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巨野县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具体对策措施:(1)关停机井;(2)高效节水灌溉;(3)水源置换;(4)修复水源工程,并对综合治理成效进行分析,可为其他地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松嫩平原地下水超采形势分析,掌握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及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情况,为监测、监督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与污染、保护、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依据。依据近10年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数据,采用超采系数法、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法,结合地下水资源均衡和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通过数值模拟、数理统计、条件类比、地质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水超采形势。  相似文献   

10.
马宝强  王潇  汤超  刘恩丽  李莉 《地下水》2022,(3):65-67+266
甘肃省深居我国西北内陆区,是我国最缺水的省份之一,水资源非常匮乏。地下水作为全省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地下水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忽略。为推进全省地下水环境保护,防止地下水超采和污染,本文主要基于2005-2020年水资源利用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比重以及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结构。结果表明,全省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利用量占全省水资源利用总量的22%;地下水开发利用以农业灌溉为主,占全省地下水利用总量的76%,但在酒泉、张掖、武威等干旱少雨的河西走廊平原区内陆河流域,居民生活用水几乎全部来自地下水,该地区也是全省地下水开发程度最高和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王东  孟涛  王云智 《地下水》2007,29(2):78-80
通过对石河子市地下水的水位、水量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根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相关规定,对石河子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和开采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地下水水位的年变幅,对石河子市地下水超采区进行了划定,针对超采现状,提出了治理地下水超采的规划目标和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12.
运城地下水开发利用及超采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普云  景智明 《地下水》1998,20(3):119-122
本文充分利用历次有关研究成果及用水统计资料,多层次多角度地详细分析了该地区地下水历年开采特点、地下水开发利用及超采现状,其研究成果将对该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及有效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曹小虎 《地下水》2004,26(4):300-302
地下水在山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多年不合理的开采已形成了严重超采局面,并引起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本文通过对山西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分析,阐述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良 《中国煤田地质》2002,14(4):36-37,41
柳林泉域内赋存丰富的岩溶地下水资源,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运用丰富的水文地质资料确定了泉城内的水文地质参数,概述了泉城含水系统的详细情况,用泉流量恢复法与均衡法计算并比较了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量,在计算不同保证率的情况下对泉域的可开采资源量进行了分配,为离柳矿区的发展,合理利用岩溶地下水资源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周兰云  尚艳丽  马传顺 《地下水》2006,28(2):53-54,57
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防止由于超采地下水而诱发环境危害,对泰安市世行贷款二期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山东省宁阳县城东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为例。科学分析了山前冲积平原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区域地下水环境变化,并提出了遏制地下水环境恶化的措施,采取节流与补源并举,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  相似文献   

17.
徐嘉璐 《地下水》2022,(3):75-76+124
地下水是山东省重要的供水水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地下水超采比较严重。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地下水开发利用历史现状进行分析,梳理了地下水超采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总结了近年来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实践的具体措施、取得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认为:山东省地下水超采引发了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泉水干枯等环境生态问题。在近年的实际治理工作中,主要从采取节水灌溉、水源置换、调整种植结构与农艺节水、机井封停等工程措施和加强水权水市场建设、水价改革、计量监测系统建设等机制体制管理方面实施了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机井封停与启用不规范、外调水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和地下水计量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影响了地下水日常监管和治理效果。未来应充分研究治理经验和存在问题,为持续推进山东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全国地下水超采区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毕守海 《地下水》2003,25(2):72-74
地下水超采问题是我国当前资源、生态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全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地下水保护和超采区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琳 《地下水》2014,(6):19-20
地下水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近年来随着地下水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它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还危害着人体健康。通过对辽宁省海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污染及地下水超采状况的研究分析,提出完善节水制度建设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达到保护海城市地下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小清  宋令勇 《地下水》2010,32(1):103-104,166
对西安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地下漏斗、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下水质污染是西安市存在的主要问题,地下水超采是引起以上问题最主要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回补地下水,充分利用非传统水资源,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等五项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