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水资源可利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合理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依据。本文根据水质评价的特殊性,就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了改进,将改进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应用于江阴市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基于熵权法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及传统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地下水水质评价问题具有较高的数值稳定性和适用性,模糊模式识别法评价的水质级别趋于平均化、中间化,本文提出的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应用于典型案例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模糊模式识别法在评价地下水水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新峰  刘国东 《地下水》2008,30(4):9-11
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法评价地下水水质,提出了相对隶属度理论,通过距离平方和最小的准则,建立目标函数,可得地下水水质的变化趋势,更符合当代地下水水质评价的要求。应用该法评价太原市地下水,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盖美  王本德 《水科学进展》2003,14(4):454-458
大连是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城市,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废水排放量的增加,近岸海域水质恶化已成为大连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大连市近岸海域进行水质评价,研究近岸海域水环境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水环境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双目标耦合不确定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永胜  王淑英  丁春梅 《水文》2006,26(1):34-37
本文在陈守煜建立的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构架基础上,将加权广义距离与模糊熵最小作为模式识别的复合目标函数,建立了考虑随机和模糊不确定性,使目标函数最小的新型模糊模式识别耦合模型。应用此模型对我国12个湖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原模型的双目标结果进行比较,说明本文建立的模型考虑了不确定性因素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出现了30多种水质评价的研究方法。但由于水质等级与评价因子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以及水体污染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地下水水质评价至今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评价模型。现阶段,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水质评价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水质评价模式和理论。文章以大牛地气田区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技术,将GIS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建立基于GIS的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评价。同时将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和传统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对比,验证新方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工作中的合理性与可靠性。结果表明:(1)大牛地气田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总体良好,以Ⅰ类和Ⅲ类水为主,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中氨氮超标,水质较差;(2)模糊综合评价法与GIS的有效结合,实现了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的系统化和可视化;(3)相对于内梅罗指数法,基于GIS的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了各评价因子对水质的影响,能够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研究区地下水水质。  相似文献   

6.
模糊综合分析法在和田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付永锋  沈冰  关东海  罗光明 《地下水》2003,25(3):147-149,154
本文采用模糊聚类法划分地下水区域、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水质,形成了一种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新疆和田地区60个测点的地下水水样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层次分明,简便实用,对水质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李进  陈益滨  师伟  梁煦枫 《地下水》2006,28(2):4-5,22
将模糊数学应用于水质评价中.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建立和确定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等模糊集合,进行环境评价.选择咸阳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对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验证.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可用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水质评价模糊集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模糊水文学关于水体清洁与污染之间无明确界面,识别中具有亦此亦彼性的论点,建立较完整的水质评价模糊集理论与模型。在考虑指标标准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不考虑或没有指标标准情况下的水质评价模型,并在理论上论证了该评价模型可以克服目前在水质评价中应用线性加权平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使评判值趋于均化的缺点。文中提出的水质评价模糊集理论与模型,原则上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环境领域的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9.
遵义市海龙坝地下水水质评价与预测的GIS系统是以遵义市海龙坝地下水水质评价与预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基于GIS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及预测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系统实现的功能。并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为例,详细阐述了地下水水质评价与预测系统所实现的评价和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厉艳君  杨木壮 《地下水》2007,29(5):19-24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目前有关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方法与观点众多,总体上可归纳为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系统法、模型法和理论法4类9种评价方法,它们各具特色,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为使地下水水质评价更加准确和实用,在模型构建上应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充分运用3S技术对地下水实行动态监测,采用集成方法进行计算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水质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模糊概念,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也无法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进行划分,如要用绝对的数据进行划分无法处理模糊边界的问题.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并以西安市地下潜水为例,对其水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冯玉国 《地下水》1992,14(1):5-6,13
本文探讨了用模糊数进行水质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将水质污染单因子级别可能性分布作为一个模糊数,然后用模糊数运算法对各因子“叠加”综合,根据模糊数运算结果的峰值项级别频数判别.结合两个实例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3.
基于DRASTIC的地下水易污染性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目前国外广泛应用的含水层易污染性评价的DRASTIC模型,分析了该模型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讨论了含水层易污染性及其评价中存在的模糊性,建立了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给出含水层易污染性评价大小的习惯性描述语言.分别用DRASTIC模型和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一个应用实例进行了研究,由评价结果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比DRASTIC模型更真实地反映含水层易污染性.  相似文献   

14.
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林  陈守煜 《水科学进展》1998,9(3):258-264
提出了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开辟了神经网络拓朴结构建模的新思路。模型的激励函数采用了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最后给出中长期水文预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城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填埋场选址评价的模糊集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固体废弃物卫生填埋场地适宜性评价具有多目标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引入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造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发展了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目标复杂系统模糊集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地固体废弃物卫生填埋场进行了选址评价,论证了固体废弃物卫生填埋场的场地适宜性。  相似文献   

16.
灌溉用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尚孝 《地下水》1998,20(2):76-79
本文针对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其特点是考虑了分类界线的模糊性,并综合考虑了各个影响因子的影响作用,与传统的水质评价方法相比,计算方法简单,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模式识别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内在机理复杂,突出影响因素与突出事件之间的相关规律具不精确性和模糊性,使得基于经验的传统预测方法和基于数学建模的统计预测方法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提出了采用模糊聚类分析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方法。首先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样本集合进行分类,建立不同程度的模糊模式,然后对待预测样本进行模糊模式识别,以此来预测待测样本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实例验证表明,本法预测可靠。   相似文献   

18.
径流预报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径流预报是水资源系统优化调度的重要因素。探讨了神经网络及模糊模式识别的部分理论,在通常的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及模糊模式识别预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及其相应算法,加强了系统的知识表达能力,使预报结果更为可信。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以及所给算法对模型训练的有效性,从而为径流预报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目前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常用的单项组分评价方法、F值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三种方法分析了北京市大兴区地下水水质,阐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为地下水水质评价评价方法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的龙坑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龙坑水源地水质情况和区域水质变化发展规律,采用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对龙坑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通过采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处理,得出最终水质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地下水多为Ⅰ、Ⅱ类水,满足水源地水质要求;将该结果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物元可拓法等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证实该方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水质评价方法。在34个水样中,29个水样达到Ⅲ类水标准以上,其中28个水样达到Ⅰ类或Ⅱ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