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陕西文学地理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璐 《地理科学》2008,28(1):100-106
文学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用空间的观点来分析研究文学。通过对形成现当代陕西文学地域差异的自然地理因素与人文地理因素研究,探索文学空间分异机制,构建文学地理学相应的理论框架。文学地域差异中最重要的方面是文学发展程度和文学风格的差异。陕西文学发展程度存在地域不平衡,其中地理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以及交通要道、文化交流较多的地区多是文学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自然景观的单调与繁复除直接影响着文风的质朴与瑰丽外,更多的通过在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有着独特区域特点的经济类型、生活方式,以及由此所衍生的民风民性等方面曲折地影响着文学家,进而影响其风格。文学的这种空间分异性使文学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2.
经贸科学理论的孕育和形成需要特殊的地理环境——地域温床,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在全球不同地域范围内的此消彼长,地域温床不停地发生空间转移,从而导致经贸科学理论中心的全球地域转移。通过研究得出四个结论:①创新环境是决定经贸科学理论形成的地域温床;②经贸科学理论中心存在清晰的自西向东全球空间转移路径;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经贸科学理论的阶级性在削弱、理性在成长;④经贸科学理论中心的地域转移总是发生在社会生产力大变革的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3.
自然因素与技术经济因素在工业配置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地理学研究生产力配置及生产发展的条件和特点,它既要一般地从理论上研究各种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力配置规律,也要具体地结合地区和部门研究这个规律受到怎样的因素(条件)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研究各种经济部门  相似文献   

4.
经济地理学研究生产力配置及生产发展的条件和特点,它既要一般地从理论上研究各种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力配置规律,也要具体地结合地区和部门研究这个规律受到怎样的因素(条件)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研究各种经济部门  相似文献   

5.
赵媛  麻勤  郝丽莎 《地理研究》2016,(10):1948-1962
牌坊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复杂作用。以中国始建于民国之前的1045座现存牌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域分异特征,探索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对牌坊建立与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现存牌坊数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各类牌坊分布亦呈东西分异或南北分化特征。成因上,宏观地理环境格局控制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地域分异,是形成牌坊分布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牌坊的保护状况亦加剧了地域分布的南北差异。"人本"属性牌坊在地域分布上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南方理学文化繁荣更加催生了节孝坊和功德坊在南方地区的集聚;"神本""物本"属性的牌坊主要受祭礼文化、京师文化、泰山文化的影响而集聚在北方地区;局地自然地理环境亦使部分类型牌坊的分布呈现特定的局域性。  相似文献   

6.
赵媛  麻勤  郝丽莎 《地理研究》2016,35(10):1948-1962
牌坊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复杂作用。以中国始建于民国之前的1045座现存牌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域分异特征,探索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对牌坊建立与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现存牌坊数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各类牌坊分布亦呈东西分异或南北分化特征。成因上,宏观地理环境格局控制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地域分异,是形成牌坊分布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牌坊的保护状况亦加剧了地域分布的南北差异。“人本”属性牌坊在地域分布上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南方理学文化繁荣更加催生了节孝坊和功德坊在南方地区的集聚;“神本”“物本”属性的牌坊主要受祭礼文化、京师文化、泰山文化的影响而集聚在北方地区;局地自然地理环境亦使部分类型牌坊的分布呈现特定的局域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论的理论观点,在史地结合的层面上,对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地理环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背景与舞台、物质能量前提),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因素(生产力的重要成分),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在对传统观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的形成所谓地理环境,通常是指环绕于人类社会的整个自然界,又称自然环境或者自然地理环境。它是由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通过密切的相互(?)用而组成的。研究地理环境,既要探讨其整体性,又要探讨其差异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和互相渗透,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一个要素影响另一个要素,这个要素的变化影响另外要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襄汾陶寺遗址是龙山时代重要的大型城址,具备早期城市和都城的特征。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剖面孢粉分析、野外地貌调查等方法,结合考古资料,从区域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背景的角度,探讨了陶寺都邑的形成原因。认为有四大因素主导其形成:全新世大暖期气候背景下区域文化的连续发展和陶寺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陶寺文化的繁荣;聚落群的发展有利于人口和资源的空间集聚,促进中心聚落的产生;陶寺城址地理条件优越,具备满足大量人口生存的食物和能源需求的生业基础;平坦且有浅沟的局地地形、丰富的建材、发达的手工业和交通便利等优越条件有利于大型城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名学是独立于地理学之外的一门独立科学,它研究地名的形成和演变。但是对于地名的形成和演变而言,又和地理环境及其演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演变、民族和种族的分布、人口的迁移、方言的形成与变化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这也就决定了地名的形成和演变是历史的产物,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和筛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经济区划,简单地说就是划分经济区域或称经济区。经济区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演变的;它是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条件下,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逐步形成的;它是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特征的生产综合体。划分经济区是深入揭示自然、经济优势和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客观规律,揭示各地区经济特点在全国或全省劳动地域分工中地位和作用,是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各地自然、经济资源和劳力资源,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潜力,合理地按地域组织或布局生产力,即拟定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一、课程标准与分析 1.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课标分析:①本条标准旨在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的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归纳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②"运用地图"的方法体现了课标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优化;③"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需要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和感悟,将"地域分异规律"内化为学生的心理行为。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一书由科学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是《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一。《中国历史自然地理》是研究在地学上被称为全新世的最近一万年以来的历史时期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今天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特别是近一万年以来的全新世时期,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有了原始农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社会经历了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现代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苏南地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开发历史、雄厚的经济基础及较高的城镇化水平,并探讨了该地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把该区建成为拥有全方位、开放型、多层次的经济结构网络、城乡协调发展和经济生态平衡的社会自然环境,在今后不太长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上最发达地区之一。最后根据区内差异,进行了分区研究,提出了该地区生产力总体布局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华南地域结构的形成、演变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吕拉昌  许学强 《地理科学》1999,19(2):152-157
伴随着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转换,边缘地区由军事对抗渗透逐步向多方经济合作,交错方向发展。改革开放这后,中国华南地区利用毗邻港澳优越的地缘环境,以华人文化为纽带,吸引了洪澳台的大量资金投入珠江三角洲及边缘地区,形成了日益典型的核心边缘模式。阐述了中国华南地域结构的形成,组成结构,演化规律及地域功能设计,以此基础上提出了华南地域结构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发展模式、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有关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划分,目前国内正在试行的五个版本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湘教版、鲁  相似文献   

17.
张彦 《中国地名》2012,(6):42-43
汉口是长江、汉水交汇处的一方热土,系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在武汉三镇中,它形成的最晚,也是最年轻的一个。近百年来,汉口以华中、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金融、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而闻名于世。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汉口这个地名也伴随这些变迁而不断深入人心,并不断成为这种飞跃的注脚。汉口名称由来。汉口者,汉水入长江之口也。也就  相似文献   

18.
伊春市城镇体系的演变及对策--一个"边缘化"地区的实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修春亮  袁家冬 《地理科学》2002,22(4):495-499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边陲,小兴安岭腹地,社会经济和城镇系统是伴随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而形成的,在1990年代的区域发展中,与主流和核心地区相比,在先进生产力和生态方式发展方面的差距在拉大,表现出日益“边缘化”的特征,此间,市域城镇体系特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特征表现为作为支撑各城镇发展的新的基本经济部门成长缓慢,各城镇的成长已经走向分化,而且这中分化在市域内部印证了“边缘化”现象的存在,作为地广人稀,生态条件优越的地区,伊春也存在摆脱边缘化趋势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地理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和1992年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大大地增强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但是,在我国,关于地理环境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仍然很不够,这是由于在本世纪中期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批判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反省。关于地理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如下诸方面。在理论上,许多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彼此差异甚大,某些研究者甚至发表自相矛质的和混乱的见解,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究竟是起决定作用,还是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或者是起影响作用,直到目前仍未得到一致认识。而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忽视地理环境的作用仍然很普遍。因此,地理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无论在理论上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实践中都有必要进一步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金伟 《中国地名》2011,(3):58-59
马克思认为:城市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分工的需要。它产生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是随着手工业的出现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而逐渐形成的,它出现后便成为一个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成了一个地区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城市文化的本质来自城市,没有文化的城市足没有灵魂的城市。世界上的城市千差万别,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