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75年2月4日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发生了一次7.3级地震,震中东南地区沿孤山河、英洛等地突然出现许多陷坑。另外,震中以西相距数十公里的下辽河平原区,震后大面积喷水冒砂,与喷水冒砂相伴随,也出现许多陷坑。  相似文献   

2.
海城地震地质构造背景与发震构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言 一九七五年二月四日,我国辽宁省海城县发生了一次7.3级强烈地震。由于这次地震预报和预防工作的成功极大地减少了伤亡损失,取得了预报和预防破坏性地震的一些很有意义的经验。它充分显示了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国地震工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取得的新成就。 这次海城地震是我国东北有记载以来第一个七级以上的浅源地震。在宏观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先后两次对震区及其邻近地区进行了地震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3.
唐山地震区域构造背景和发震模式的讨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在我国河北省唐山地区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地震的发生,是有它的区域构造背景和震区的构造条件的。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对认识地震的形成、孕育和发生是十分有意义的。唐山地震震中与深大断裂没有表现直接的联系,而是分布在不引入注目的北东向断裂上。其控制因素我们认为是包围震区的边界断裂起了重要作用。边界断裂的存在使被围限的北东向断裂得到了暂时的平衡,形成相对“闭锁”区段。当区域应力场急剧变化时,“闭锁”就被突破,产生大地震。  相似文献   

4.
《地质科学》1976,11(2):120-123
一九七五年二月四日北京时间19时36分,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地区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由于我国地震队伍对这次强烈地震作了预报,当地党政部门及时采取了有力的防震措施,使这次地震在这个人口稠密地区所造成的损失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5.
徐道一  薛恩  宋惠珍 《地质科学》1974,9(4):371-377
地震地质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阐明地震发生的位置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对地质构造的观察一般在地表进行,而地震多发生在地下几公里或几十公里的深处,因此两者的联系则是地震地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岩石绝对年龄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这个問題的研究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和中国地貭部地貭研究所的倡議而进行的。参加这項工作的有中苏两国的科学工作者,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苏联科学院、中国地貭部和苏联地貭及保矿部有关研究所的人員。由于有許多人参加这項工作,因而能在1957和1958年夏季收集了必需的岩石标本,并在1958—1959年室内工作期間对它們作了部分的研究。用以鑑定年龄的标本是为了編制中国第一个地貭建造年代簡表和进行华北前寒武系研究而采集的。它们包括了中国主要岩浆旋迴和变貭杂岩体。  相似文献   

7.
李启斌 《地质科学》1973,8(3):250-256
地震基本烈度应以长期地震预报为基础,加上影响场(烈度衰减规律)的考虑而得。由于地震预报问题尚未解决,所以实际上往往不是这样做的。早期的方法是以历史上遭遇的最高烈度为准。这一准则显然并不合理,尤其是它没有给定时间范围,而工程建设是有时间性的。譬如说,某地历史上最高烈度记录为十度,但在两千年中就只有这么一次,而在该地要建的一项工程只使用一百年,显然这一百年中碰到一个十度地震的机会并不大,按十度设防就未必恰当。后来有一些工作中提出了十度以上地震不原地重复的看法。这种提法未免有些绝对化,实际上我们只能说在多长时间和多大范围内不重复,或者说重复的概率小到怎样的地步。由此可见,鉴定一个地方的基本烈度,时间性和概率性都是必须加以考虑的。  相似文献   

8.
新丰江水库区微震震源力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丰江水库位于广东省河源县境内。1959年水库蓄水后连续发生地震,1962年3月19日发生6.1级强震,十几年来记录到1级以上测定参数的地震二万多次。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丰江水库区微震震源力学的研究,探讨该区发生地震的应力场和地壳变形。  相似文献   

9.
张文佑  叶洪  钟嘉  张木生 《地质科学》1973,8(4):273-280
地震是大地构造运动的一种方式,它也和大地构造运动其它方式一样,取决于在发展历史过程中力作用的大小、方向和速度以及介质(岩石)的形态、成分和结构的不均一性。岩石的不均一的地方,就是应力容易集中和释放的地方,也就是容易变形的地方。因此研究岩石的不均一性,是研究地震形成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和林格尔地震地震地质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6年4月6日0时54分,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境内,发生了6.3级地震。宏观震中位置和仪器震中基本一致(北纬40°14′,东经112°12′)。  相似文献   

11.
Sm—Nd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献华 《地质科学》1996,31(1):97-104
陈江峰(1994)与杨晓松(1994)关于“二元混合体系的端元Sm-Nd同位素模式年龄计算方法”的讨论,提出了有关Sm-Nd同位素体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的一些问题。他们的讨论很有意义。近十年来,我国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岩石成因、壳幔演化、前寒武纪地质等研究中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同时,由于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实验技术推广、研究经费等方面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国的Sm- Nd同位素研究和应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近年来发表的一些论文中不同程度地有所反映。本文在陈江峰和杨晓松讨论的基础上,着重对Sm-Nd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及其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杨晓松 《地质科学》1994,29(1):102-104
关于《二元混合体系的端元Sm-Nd模式年龄计算方法》几个问题探讨杨晓松(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武汉430074)作者在《二元混合体系的端元Sm-Nd模式年龄计算方法》一文(下简称原文)中(杨晓松等,1993),提出了端元Sin-Nd模式年龄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其目的是解决模式年龄在解释时常遇到的困境(Arndt et al.,1987)。  相似文献   

13.
从昭通地震破坏实例看山区地震地面破坏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4年5月11日3时25分,东经104度,北纬28.2度我国云南省昭通境内发生M=7.1地震。宏观震中为大关县以北,木杆公社钟(杜)家坪附近。震中烈度为IX度。震区为拔海2000米的滇东北高原地区,地面经受强烈切刻,山高坡陡,尤其震区西部,地形尤显陡峻。地形的坡度一般均在30°以上,主要河流的坡降平均为2.53%。该区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地层分布主要为二迭纪阳新统灰岩,峨眉山玄武岩,三迭纪飞仙关砂页岩等等。  相似文献   

14.
地震迁移的统计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 本文利用马尔柯夫链的基本思想来研究发震地区的迁移问题。根据历史资料,计算出一重、二重及小地区的转移概率,然后以这三个因素作为预报因子和作出预报测度,并讨论了我国中部南北带五级以上地震以及全国六级以上地震的迁移及预报方法。 先简单介绍一下随机转移的概念。设有一个随机地(即偶然性地)运动的质点A,它每经过一单位时间就作一次随机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曲金虞 《甘肃地质》1995,4(1):91-92
根据超深钻探的初步成果,提出大陆壳内高温、高压的水压破裂带是地壳内最危险的震源区,同时认为地幔波动是地震的根本动力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南部西沙群岛地区第四纪地质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俊仁 《地质科学》1978,13(1):45-56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镶嵌在烟波浩淼的祖国南海西北部。主要由30多个沙岛、沙洲和礁滩所组成。按其地理分布特点,又将这些岛屿分成永乐群岛、宣德群岛和其他诸岛(图1)。西沙群岛和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就在这里从事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7.
岩溶不等于喀斯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翠华 《地质科学》1981,(4):409-409
喀斯特一词自1774年首次见于科学文献以来,拼音文字国家普遍采用,已成为国际性很强的术语。最初,我国引入这一术语也是采取音译的。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主持下召开的第一次喀斯特会议,对喀斯特一词并无异议。1966年,中国地质学会召开第二次会议时建议用“岩溶”取代喀斯特。这一建议是否恰当,今天看来仍有讨论之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