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杂地区水准网平差时传统定权方法存在不合理性。根据高差观测误差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建立高差分类新标准,推导出各类高差观测值权的计算公式,并引入赫尔默特方差估计法来合理匹配各类高差观测值的权比关系,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处理中常规搜索方法存在搜索速度慢、正确率低、适用性差的不足,提出以主测线点为搜索中心,采用一定宽度的搜索框对主副测线点进行搜索,将搜索到的主副测线上相邻测点组成线段,运用行列式方法精确求出交叉点及不符值的方法,即滑动窗口搜索法。从搜索时间和正确率两方面对滑动窗口搜索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简单有效,能明显提高测线交叉点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三个用RM—Ⅲ仪器施测的测距网,进行了解剖分析,以讨论激光测距网的基本精度。全文在估价测边内符合精度的基础上,对系统比例误差,常数性系统误差以及高差测定误差影响等问题,作了具体的分析。并讨论了采用K.D.Robertsoo等人研究结论的可能性。文中第四部分是统计分析结论的概括,包括笔者对测边精度估算、测距网平差、测距边高差测定以及采用边组对向观测纲要可能性等问题的基本意见。  相似文献   

4.
测距仪的常数大都在野外比较基线上测定,而水准标尺的长度历来在室内检定。本文提出用野外高差比较基准来确定标尺长度。它要求所有参加作业的标尺先在室内检定,求出尺长改正数的近似值f′,然后在基准测线上进行比较,求出其修改量△f值。从“群体”观念出发,把所有标尺施测的资料放在一起处理,使标尺长度有共同的参考基准。从理论上对基准测线的布设作了分析,指出m~2_(△f)=(μ~2)/([ph~2])(1—1/(t_2)),即△f值的方差与测段高差的平方和成反比。 通过骊山高差比较基准的资料分析,说明这种方法确实可行,可以达到几个μ精度,由于标尺检定时的放置状态和外界环境条件与实际作业时基本相似,因此求得的尺长更为合理,测前测后的尺长变化也很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测边大地四边形的三维间接平差模型。并列举了算例。通过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平面坐标点位精度提高21%(高程精度一致),边长相对精度提高16%的结论。本法适用于边长较短且高差较大的断层监测网的平差。  相似文献   

6.
为寻求在抗差特性方面更具优势的稳健估计方法,引入能更客观地描述观测值真实分布的广义高斯分布来模拟观测值,并结合独立等权观测值的水准网和测边网算例,比较了12种常用稳健估计方法的抗差特性。研究表明,观测值服从广义高斯分布时,在与试验类似的独立等权观测值的水准网和测边网平差计算中,L1法、Danish法、German-McClure法和IGGⅢ方案是抗差特性相对更优的稳健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高海拔区域布设施工控制网时,通过选点埋石、GPS测量、水准测量、平差计算及坐标系建立等一系列工作中采取一定措施,确保测区坐标系统的独立性和投影长度变形值小于2.5cm/km的规范要求。本文以拉脊山隧道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施测为例简要介绍施测全过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采用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在确保观测精度、适当改正施测方法的条件下,高差测量精度可达三、四等甚至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适宜特殊地区水准施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78—1983年国家地震局地震重力重复测量资料的质量进行了综合评述。通过对观测段差的平差处理和统计分析,表明用2-4台Worden、CG_2重力仪进行重复测量的段差精度:测网可达10-20(10~(-8)米/秒~2),独立测线可达25(10~(-8)米/秒~2)。两台重力仪观测段差的平均值精度比单台仪器提高20%,四台仪器提高一倍。多期观测段差在剔除一些异常变化后,其平均值精度可达10(10~(-8)米/秒),平差后的点值中误差一般小于30(10~(-8)米/秒~2)。 统计分析表明:段差系统误差不显著,特别是多台仪器平均值能削弱系统误差,但南北测线台差出现同号积累。在相同测线上不同单位观测的段差差值有时会随重力差的增大而增大。 本文对部分绝对重力观测值和相对重力测量果结进行了比较,发现少数绝对重力点的值存在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地壳垂直形变测量精度要求高,复测周期短,测线需跨越地震活动带及深大断裂带,因此,我国西部地区大部分复测路线在山区进行。在垂直形变分析资料中察觉山区复测高差之差,往往与地貌线成正比或反比(俗称正影或倒影),给地震趋势分析带来极大干扰。究其原因,除不对称折光差等干扰因素外,因瓦水准标尺的真长问题,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本文着重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提出若干相应措施和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拉科斯特重力仪测量平差中的相关问题,指出其观测程序为相关观测,证明了相关系数理论值为0.5。所以应当采用相关平差才是合理的;另外自差(互差)超限返工重测后应取中数参与整体平差;独立平差点值中误差在理论上为相关平差点值中误差的2~(1/2)倍。  相似文献   

12.
水下地形测量质量检查主要通过布设一定数量的检查线,通过比对检查线和主测线相交处一定范围的测点水深差值来衡量,还需检查主测线长度、检查线长度、各深度区间中误差、不符值比例等参数信息。主测线数据和检查线数据量一般都比较大,单纯依靠人工对比计算难以高效、准确实现。目前Python语言以其简洁易用、可扩展行强的优点逐渐成为主流编程语言。PyQt5是Python中一个广泛使用的GUI工具包,可方便构建图形用户程序。本文针对水下地形测量质量检查检测数据量大、检查参数多的特点,利用Python语言,基于PyQt5设计开发了一套水深比对检测系统,在山东省水库水下地形测量质量检查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3台Burris型重力仪系统中的feedback scale因子对相对重力测量成果的影响进行测试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 feedback scale因子值与Burris型重力仪读数线性相关,且线性系数与FBK改正值有关。若feedback scale因子值产生等比例的变化,FBK改正值越大,仪器读数的变化越大。在feedback scale因子值增加时,FBK改正值的正负符号决定仪器读数变化的方向。在重力值差仅有17 mGal的测段上测量时,3台Burris型重力仪基本相同的feedback scale因子变化量,得到的不同重力值差最大可相差0.140 mGal。当同一台仪器在FBK改正值分别为-14.7 mGal和2.2 mGal的2个测点进行测量时,若feedback scale因子值变化2%,测量所得重力值差的变化超过0.300 mGal。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下重力匹配导航SITAN算法中动力学模型误差以及重力异常观测数据存在粗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抗差自适应匹配算法。通过构建自适应因子和抗差因子来调节状态预测信息与量测信息对滤波贡献的权重,有效抑制粗差和预测信息异常的影响,提高匹配算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南海选取一块重力异常特征变化丰富的海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SITAN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显著降低异常观测值的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均有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网形结构对重力网平差结果的影响,利用北天山测网改造后的最新4期流动重力观测数据,分析测网中存在长支线对整网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支线的存在使北天山最大异常变化达到260 μGal。将支线连成闭合环再进行平差计算,得到的最大重力变化量减小到60 μGal,表明测线上的误差积累导致支线末端测点重力值可靠性差,严重影响异常重力变化的识别。由于观测原因形成长支线时,为正确识别异常信息,采取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将支线连接成闭合环,可以有效提高测网整体平差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测量平差系统的可靠性理论为基础,对北京通县地区重力测网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通县地区重力测网在可靠性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建议对此重力测网进行改造,以增强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阐述基于VB的电子水准仪观测数据整理软件程序设计,主要流程和特点,结合实际应用对程序进行了定性分析。软件注重实际应用,良好的可视化界面,增加了用户使用的灵活性。软件可以处理徕卡DNA、索佳SDL、拓普康DL系列等原始观测数据,将原始观测文件读取进入软件,经过运算处理后,提取出有效数据,完成水准观测数据预处理和数据检验工作,用户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设置测站限差,生成手簿格式文件和测段距离、高差表文件。  相似文献   

18.
空间测角网三维平差,就是根据观测的水平方向值和垂直角计算出各方向间不受坐标系约束的空间角,将由空间角组成的空间测角网纳入参心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进行平差,求得待定点的参心空间直角坐标、大地经纬度、高斯坐标和高程。这样,既可克服需将测站坐标系和参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相联系而进行天文观测的弊端,又可使平差值免受垂线偏差的影响,从而开拓了三维平差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施测了三等控制网,作为首级平面控制网。为提高观测速度、精度和可靠性,采用DL-102C电子水准仪建立了三等水准网作为首级高程控制网,用三等水准联测过的GPS控制点作为起算点进行GPS高程拟合。三等GPS网的总点数为57个,联测国家二等三角点4个,利用旧点9个,新布设GPS控制点44个,平均边长2.46km,控制面积约350km^2,在1980西安坐标系下进行平差,同时在烟台城市坐标系下平差计算,使开发区与城市建成区的控制网能够紧密地联系起来。三等水准网的总点数为41个,起算点为2个国家一等水准点,往返测水准路线总长为203.4km。平面精度和高程拟合精度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城市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统的选择取决于网中投影长度的变形值及观测边长与坐标反算边长的相近性。《城市测量规范》规定,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应从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为原则,并根据测区位置和测区平均高程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