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年度地震预报能力的科学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国民  刘杰  石耀霖 《地震学报》2002,24(5):525-532
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分析了地震预报能力评价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用R值评分方法,讨论了1990~2000年我国年度地震危险区预测的实际效能,并对当前地震预报能力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年度地震危险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评价对象.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R值评分公式做了适当的改进,将原有方法的用地震个数求报准率,改为用地震危险区面积求取报准率,在不改变公式物理意义的前提下,使其更适合于对年度地震危险区这个特殊对象做出科学评价.改进后的公式排除了数学上不成立的情况,不鼓励虚测,不鼓励漏测.对甘肃1986~2007年的年度地震危险区和目前甘肃地震预测预报水平做出了科学客观的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改进年度地震危险区划定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震预报研究的日益深入,地震预报的统计检验与评分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在国家地震局组织的“地震学方法”和“综合预报”两个地震预报实用化攻关项目中,均安排了研究“预报评分”的子课题组。本文就是根据这两个组多次集体讨论和各自的研究成果写成的。这些讨论由朱令人(新疆地震局)主持,参加讨论的有朱成熹(南开大学)、秦卫平(四川大学)、郑兴树(天津医学院)、洪时中等人,许绍燮研究员对这项工作自始至终给予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R值评分方法的再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目前最常用的预报效能评价R值评分方法的基本内容和不同公式,分析了计算R值评分时所选用参数和使用公式不同对R值的影响。以便能正确应用R值评分方法并对R值预报效能评价结果有一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年度地震趋势预测最早的省区之一,自1973年以来累计划定105个年度地震危险区。整理总结新疆年度地震危险区的时、空分布及地震对应情况,结果表明年度地震预测总报准率为26%,相当于全国的平均预测水平;年度危险区预测数量与预测面积基本成正比;危险区划定次数最多的构造区域是北天山中西段,以下依次是柯枰块区、乌恰-喀什地区、南天山东段、乌鲁木齐地区、西昆仑地区和阿勒泰-富蕴地区,其中北天山中西段和乌恰-喀什危险区的时、空继承性较强,但预测效果相对较差。对新疆年度地震危险区的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能为今后更好地提高新疆年度预测水平积累一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6.
许绍燮院士1973年提出的预报能力评分R值,除了用于地震预报效能评价外,还可用于判断物理量的聚集程度和关联信息评价。本文给出了3个应用实例:余震序列响应周期扫描,确定太阳风磁场优势聚集方向,余震序列与其震前太阳风磁场方位的关联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周龙泉  张晓东  刘杰 《中国地震》2006,22(3):311-320
对中国大陆1971年以来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年度重复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中国大陆发生1个5级以上地震后,下一年度在该地震震中周围某一半径范围内,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概率非常高。利用统计研究结果,根据某一年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对下一年度进行地震预测,并对预测效能进行R值检验。文中还对1990年以来基于地震重复性的年度地震预测R值和我国实际年度地震预测R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年度地震预测方法,可以作为我国年度地震危险区的划分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地震预报方法的实际效能给以客观的数值评定称为地震预报评分。实际的地震预报方法可分为以下类型:1.单向预报—只能预报某个时空范围内将有地震或是只能预报没有地震,具体分为:(1)有震预报(2)无震预报2.双向预报—该方法有时预报有震,有时又可预报无震,可进一步分为:  相似文献   

9.
针对年度地震危险区划定的个数问题开展了一些尝试性研究,旨在从统计学角度给出危险区个数的最佳估值,对年度地震预测实践给出一定参考意见。通过R值评分算法反推出年度地震危险区个数的估算公式,同时改进了传统聚类算法用于识别空间距离较近的地震“丛集区”,在此基础上分别统计中国大陆地区1950—2019年满足目标震级的年度地震发生个数、地震“丛集区”和“孤立发生地震”的个数之和,最后进行多种统计分布模型拟合与检验,结合置信区间确定危险区个数的合理上限。结果表明,由两种统计结果得出的年度危险区个数的参考值也略有差别,第一种基于中国大陆地区东部(107°E以东)MS5.5、西部(107°E以西)MS6.0以上地震年度发生率的危险区个数参考值为9个,适用于稍大震级的判定;第二种基于中国大陆地区年度MS5.0以上地震“丛集区”识别结果的危险区个数参考值为13个,与目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的个数一致,对判定年度MS5.0以上地震具有较好的应用实效。  相似文献   

10.
总结1995年度的预报情况,提出了1996年度全国4个大区的地震活动性水平以及可能的危险地区。  相似文献   

11.
An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annual earthquake prediction abil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There have been nearly 40 years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since the research on earthquake prediction was carried out in plan by some advanced countries since 1960s. For the hard long process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Alen, American famous scientist and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evaluation commission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California, USA, said that the difficulty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is more than the expected and the practical progress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is more sl…  相似文献   

12.
朱令人  洪时中  陈棋福  郑兆苾  王琼 《地震》2004,24(4):97-105
简要介绍了地震预报效能统计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二种统计评分方法: 预报效率值Z评分和相关的V值评分。 以1996年及1986~2003年全国地震趋势会商意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1987~1998年月会商意见为例进行了中、 短期预报效能的统计评价。 结果表明, 目前地震中期(年度)预报的有震预报总体上有效, 能通过检验, Z1=0.2~0.3, 有一定能力; 无震预报总体上可以通过检验, Z0=0.15左右, 明显低于Z1值; 地震短期(月)预报能力和水平很低, 总体上仍然在有效预报和盲目预报的边界线上下徘徊。  相似文献   

13.
雅江6级地震预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万正 《地震》2002,22(2):47-52
概述了2001年2月在四川省雅江县与康定县间发生的MS 5. 0和6. 0地震的基本参数和震源机制,分析了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和中短期观测异常现象,并对雅江6级地震的短临预测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一次地震预报有效性的评价是中短期前兆预报效能统计评分的基础。研究提出了基于误差概念的距准误差评价法(打靶模型)。以预报三要素(Ψ、λ可合为“地域”一个要素)的目标点为“准”,以准理想预报尺度围成的封闭区为“靶心”,以可容忍误差尺度为“靶径”。实际地震与目标点的距离(误差)小于准理想尺度,则地震预报击中“靶心”即为实现准理想预报(评分为1),以此向外逐渐扩大到可容忍误差尺度为止,误差超过此尺度即为“脱靶”(评分为0)。根据当前预报的实际水平,考虑了中期、短期和短临三类预报及预报震级的不同,分别给予准理想预报尺度和可容忍误差尺度的约定标准。实例证明方法有效可用。  相似文献   

15.
对地震学一部分预报方法进行回顾性预报和实际地震预报的效能评价验算, 前者可反映预报方法可能具有的最好效果, 后者则反映现实预报的状况和水平。 回顾性预报的效能评价表明几种方法都能通过检验, 是有效的。 而实际地震预报效能验算的结果是, 通不过检验: 无论是有震预报, 还是无震预报, 在15%置信水平下所有的方法都通不过检验。  相似文献   

16.
朱令人  洪时中  陈棋福  郑兆苾  王琼 《地震》2004,24(2):119-125
该提出了评价一次地震预报有效性的概率统计法(套圈模型)。设预报4维空间中一个有限封闭的范围,实际地震落人其范围内即为“报准”,否则为“未报准”。在报准的情况下,预报区间的大小就反映预报水平的高低。这可用预报区域内地震发生的自然概率P来衡量。与“打靶模型”相似,“套圈模型”评价上限是准理想预报尺度,下限是可容忍误差尺度。根据不同的尺度,计算相应的概率。以相应概率对数值之差为比例计算评价值。实际算例表明,此方法与距准误差评价结果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收集和分析中国大陆的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场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圈定出769个构造物理潜在震源,并对其中477个位于主要强震区、带内的潜在震源进行了空间几何定量描述和基本震源参数的系统分析,在GIS平台上开发了分析系统,逐一计算了每一潜在震源的十年发震概率,圈定了1999~2008年的强震危险区,根据发震概率的大小对危险区的危险性进行分类。近几年发生的强震与预测结果的对比检验结果表明,用构造物理模型确定的十年地震危险区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孙士宏  白利平 《地震》2004,24(1):137-144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地震后, 川滇地区的震情引起了地震学者的普遍关注。 文中详细阐述了针对当时川滇地区的多种地震与地震前兆观测项的观测异常形成的综合预测意见及预测三要素的判定, 并探讨了8.1级地震对这一预测意见的影响及对经验性地震预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