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原来临汾地震台的地磁、地倾斜记录使用带触点的机械钟打时号,故障较多,每天对时较麻烦。针对以上情况,对地磁、地倾斜记录时号进行了革新、制作了一地磁、地倾斜时号钟电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效果较好。时钟也可选购市场上带有音乐报时装置的石英钟,可利用其控制每小时接通一次报时的时号接点开关来替代须定时上弦、且走时稳定度差的机械钟,石英钟的日误差≤±0.3s,远高于规范日误差小于±5s 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地磁、地倾斜等前兆光记录仪的计时信号装置主要使用石英钟。根据在地震台多年使用石英钟的体会是,石英钟走时准确,但有以下缺点:①时号使用机械式簧片触点方式提供,时号长度很难调整;②石英钟价格较贵,维修不方便。针对地磁等台站石英时号钟老化需要更新的问题,笔者采用时控模块加外围电路,开发研制了一款适宜地磁CB3磁变仪、地倾斜仪等  相似文献   

3.
地磁三分向观测资料的时间服务是量取观测数据的依据之一,根据地磁三分向的观测需要,使用大规模数字钟电路和CMOS数字电路制作了自动补打时号钟,在时号钟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补打时号并报警。经在全国I类台站河北昌黎地磁台使用,表明该装置可有效地提高观测资料质量,亦可用于其他光记录观测。介绍了自动补打时号钟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提供了电原理图。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台站现有仪器的技术性能,充分现有观测仪器及时获得连续、可靠、准确的第一手资料,针对地磁仪时号钟的缺点,考虑到SY2石英钟准确、稳定、可靠的优点,对地磁仪时间服务系统作了一些改进,试制了石英钟时号变换器。地磁时号钟原来是用机械闹钟外加一对时号触点改装而成,到整点时刻,触点闭合,接通时号灯供电回路,时号灯发亮,从而在照象纸上打出时号来。但机械闹钟的精度较低,而  相似文献   

5.
时标电路     
为了使磁照图的时号线准确、清晰、完整、可靠,我进行了用石英数字钟改成时号钟的尝试。这个时号钟的特点是;准确、稳定、无触点、省电等。以往地磁记录用的时号钟,都是采用机械触点进行控制时号灯的亮灭,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但运行起来不够稳定、可靠。因为触点经常进行接触和断开,触点在长期的运行中,由于氧化,电火花的烧蚀和尘土等因素,会造成触点接触不良。因此,时号灯的机械触点不能稳定,准时打开和关闭,有时甚至不能打开,因而不能保证得到完整的时号线。  相似文献   

6.
由于 BSZ-2型数字钟具有性能稳定,日钟差≤50ms。可直观地进行人工校时,并对时钟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可为测震观测提供准确的时间服务。因此各地震台广泛使用该钟。我区河池地震台地磁组原用 SY-2石英钟常出现偷停、走时不准,时号触点接触不良故障。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试利用测震组 BSZ-2型数字钟提供时标信号,该台自1992年11月使用至今,工作很好,证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李道贵  李世林 《地震研究》1994,17(4):402-406
本文介绍的多功能数字时号钟(Digital Hour Mark Clock简称DHC)消除了SY2石英钟机械触点的缺陷,具有市电变化范围,抗干扰性能强,提供脉宽按需可调的时号。故障时可自动切断时号输出,确保不丢记录,各项保护、报警电路完善,还能远距离监听记录器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计时钟多为石英钟。石英钟给出的时号与国际标准时号存在差变化的钟差△T。为求△T,观测人员每天都需对钟,但国内的对钟精度一般为±0.1”,而国际为±0.01”。这样,一方面造成精度不高,另一方面在计算时也易弄错,产生麻烦。本文提出了新的时间服务系统——标准时号钟,一方面消灭钟差,另一方面可提高精  相似文献   

9.
一些专业台站、地方台及有关群测点,使用的悬挂式水平摆地倾斜仪、CR2—69刃口式磁称、磁偏角等前兆仪的时号装置,以往多数采用一般闹钟加机械式触点来作的。从长期使用的情况看,有以下不足之处: 一、时差太大。而且时间误差在每小时内分布也不均匀。即使在校钟以后,仍然是随着时间的增长,积累误差增大。  相似文献   

10.
在照相记录地磁倾斜仪中,时号灯一般采用弹簧片触点做电源开关,其工作时间的长短,通过机械钟带动凸轮控制弹簧片触点的闭合时间来实现。由于弹簧片间隙大小的调整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即使经验丰富的观测人员,经过数次乃至数十次调整,时号灯的工作时间也很难做到如愿;另外,由于弹簧片本身所具有的疲劳特性和触点氧化现象的存在,时号灯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触点闭合时间变化和接触不良等故障,影响资料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一款无触点时号灯电源控制电路。该电路具有机械触点、电脉冲触发,时号灯亮度、时号灯工作时间可调等多种…  相似文献   

11.
太原基准地震台地磁背景噪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原基准地震台数字化地磁观测项目建成运行后,背景噪声水平较大,影响观测资料的使用.采取多种技术措施,认为地电阻率观测对地供电是地磁稳频干扰的主要成分,是地磁背景噪声的一项重要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福建泉州地磁台白水营老址与丰州镇董埔村候选新台址,使用高灵敏度,快速记录的磁通门磁力仪,对台址周围观测环境进行了全面对比监测,从地磁短周期脉冲干扰,地磁场变化形态,日变幅、时均值相关分析等方面进行评估,指出老址的周围环境干扰量已超出0.1nT的<<地磁台站观测规范>>要求,新址符合<<地磁台站观测规范>>要求,适宜建立永久性地磁基本台。  相似文献   

13.
"九五"期间,国家级地磁台站经过改造均配备了CTM-DI磁通门经纬仪(简称DI仪).DI仪是集光、机、电为一体的地磁绝对观测仪器,可一机多用.既可在固定台站或野外测点实施地磁观测,还可作为普通经纬仪使用;既可观测地磁偏角D,又可观测地磁倾角I,还可与质子磁力仪配套使用观测地磁场总强度F.  相似文献   

14.
光记录倾斜观测的时间服务很重要。根据观测工作实际的需要,优化设计并制作了时号灯自动备用电路装置。在原时号灯部分发生故障时自动启用备用时号灯,直到故障处理后为止,并以LED发光警示。提供了电原理图,介绍了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使用效果。实践表明,该装置质优高效,价廉便用,可进一步提高观测质量,减轻工作负担,并可在地磁等光记录观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核旋分量仪的倾斜对地磁观测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用明 《华南地震》1997,17(1):67-70
1995年9月后文安台绝对磁测Z分量有一明显下降,经落实这是由地磁分量仪的倾斜引起的,本文主要根据这一变化,分析计算了仪器倾斜可能给观测资料带来的误差,并利用向量合成定理计算了仪器向南,北不同方向倾斜使观测值增大或减小的数值,以此对该台资料进行改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应指出,若出2nT的观测误差范围内,则仪器倾斜必须小于半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使用JH-1E型极化继电器为主要部件来解决地震报警,自动触发,时号控制等实际问题.以测震和地磁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例,介绍了四例应用电路的原理、特点和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基准地震台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环境北京基准地震台即白家疃地震台是国家地震局的第一类基本台。它位于北京西北郊颐温公路白家疃村南,京西九龙山——香峪大梁向斜北翼山前倾斜平原上。台基为洪积层,奥陶系灰岩埋藏于54米以下,上部为沙土层、沙砾层和卵砾层所覆盖,地下水位在15—20米左右。台内南部是地磁观测区,建有地磁绝对观测室、7米深的相对观测地下室、地磁实验室、地磁传输观测室和三个地磁比测观测亭,  相似文献   

18.
目前台站的地磁、地倾斜等观测手段均采用照相记录,必须经过暗室处理即洗相的过程,洗相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资料的质量。现将洗相的过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70年代的仪器设备受当时的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存在着多种弊端。提高观测精度,改善内在质量问题势在必行。本从前兆台网的实际出发,把地球物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把维修经验及仪器研制相结合,运用功率电子学和自动控制理论,试制成功“DQK-1型磁变仪倾斜仪监控器”,把地磁、地倾斜等前兆观测项目中的每天3次人工检查仪器改为实时监控,为确保地震前兆观测的可靠性和连续性提供了硬件保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震监测前兆手段仪器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在全国许多站配备了数字地电仪和地磁数字智能仪,对观测数据的采集更科学更迅捷。但由于地电观测供电产生地下电流会带来磁干扰,对地磁观测带来屯很大影响。笔者提出将排除地电观测供电对地磁干扰装置应用在ZD8B地电仪仪器中,从而避免了地电供电对电磁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