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攀枝花为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可持续发展指标是用以反映和评价可持续发展实践结果的测试手段。从经济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认识自己、合理地发展自身的要本性转变。文章针对资源型城市目前发展面临的选择,为其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合硎骨意识、有监测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茂慧  陈忠暖  蔡霞 《热带地理》2002,22(3):222-226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是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部分,是连接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与战略实施的桥梁,文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有关研究做了简要概括,分析了各研究成果的优缺点,总结了研究的发燕尾服特点并展望了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兰州—西宁区域经济一体化试验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1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为推进西部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适应国家经济重心战略调整与大城市区域化发展趋势,基于西北河湟谷地城市密集区完整的经济地理区域,提出了建立兰州—西宁区域经济一体化试验区的构想,并从区域空间与产业双重整合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西部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从而推动整个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流域开发--广东可持续发展的地域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拉昌 《热带地理》1999,19(3):264-267
从多个层面分析了流域开发是广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阐述了流域开发对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提出了广东实施流域开发的战略思想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施,迫切地要求作为生产力载体的城市走相可持续发展之路,文章综述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生态,地理学者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同时也概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最后展望了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趋向。  相似文献   

6.
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探讨了绿洲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必要性,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以及实施过程中庆重视和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辨证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制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控制人口增长、建立综合决策机制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协调区际关系是顺利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一般的区际关系模式有封闭式区际关系、掠夺式区际关系、转嫁式区际关系和互补式区际关系,只有互补式区际关系才能保证区域永恒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要注意协调好与发达国家和边邻国家的区际关系,而且要注意协调好国内地带之间、流域之间、政区之间的区际关系。所有区际关系的协调都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满足本地区需求和发展本地区经济的同时,绝不要对其它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综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夏汉平 《热带地理》1998,18(2):156-161
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产生背景、内涵及其生态观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策略和应遵循的原则,剖析了中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并指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贾若祥  刘毅 《地理研究》2003,22(5):609-617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就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协调 ,目的是谋求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区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载体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复杂性和相对性等特征。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状况、资源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据此 ,本文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对中国 31个省市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评价 ,按照评价结果 ,全国共分为 6种不同类型 ,并得出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大体呈从沿海→沿边→中部→中西部递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师范院校环境教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师范院校滞后于中小学教育、环境类课程设置未形成常态、相关课程教学形式单一及教学效果不佳、缺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因而师范院校有必要重建面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环境教育学科体系,完善课程设置,强调渗透教育,将环境教育实践纳入师范教育实践计划、落实环境教育的必修课地位、丰富课堂形式、鼓励与引导师范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人地关系研究前瞻   总被引:56,自引:8,他引:56  
郑度 《地理研究》2002,21(1):9-13
人地关系包括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人的能动地位 ,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人地关系研究是近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地理学中流行的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文化景观学和人类生态学等都是聚焦于人地关系研究的不同学派。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研究重心是揭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及所应采取的对策。信息时代人地关系的特征与工业时代有较大差别。人与自然的作用方式和强度将有显著不同 ,人类将全面系统地深化对自然的认识 ,人类活动空间将发生巨大变化 ,时空观念正在发生转变。知识与科技的作用 ,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于地球的整体性和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 ,许多全球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和社会公众关切的热点。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包括 :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关系机理调控 ,社会生态与环境伦理研究与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3.
汕头市的旅游发展模式和驱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志才  彭华 《热带地理》2004,24(3):289-292
在分析汕头市旅游资源和市场的基础上,认为汕头市旅游发展需采取以商务型都市旅游为主体,以潮汕文化旅游和海滨度假为特色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提出汕头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驱动机制:积极培育城市的经济活力,增强城市的综合吸引力,积极转化潮汕文化为旅游产品,加强精品景点建设.  相似文献   

14.
南方山区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为茂 《山地学报》2006,24(3):352-356
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探讨南方山区以集体林为主的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旨在为相类似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研究提供借鉴。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启示,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环境辨识体系、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决策体系、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保障体系、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体系、森林可持续经营信息支撑体系和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建设体系等六个方面,构建福建省永安市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的总体框架,并在这个总体框架下,分别从发展条件、发展目标、发展保障、发展技术、发展信息支撑、发展能力建设等六方面阐述其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5.
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伟 《地理研究》2007,26(4):685-692
通过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互动关系的分析和对该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利用模糊优选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转化为单一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度描述可持续度来衡量复杂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并结合辽宁省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情况,研究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辽宁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全省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度仅为0.2456),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提升空间。研究成果可为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管理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典型案例剖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对国际典型案例剖析,系统阐释了土地整治、特色产业发展、社会资本培育在协调乡村人地关系,提升内生动力,构建乡村新型主体,实现乡村地域“人-地-业”耦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施土地整治适应了乡村人地关系变化,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乡村转型发展提供载体。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是提升乡村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激活乡村人口、土地、产业等要素活力。而民众主观能动性、新型经营主体的构建是增强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因素。乡村社会良好的价值观、信任、责任及其社会网络的培育与构建有助于提高乡村主体凝聚力与协作力,提高乡村地区发展质量,提升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的产出效益。  相似文献   

17.
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茹莉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6):43-45,50
现代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河南现代服务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加快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在明确发展重点的基础上,加快服务业市场化进程,坚持实行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资的发展格局,强化社会化服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8.
浅析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地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迁移转化规律及其与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关系的学科.在其短短30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了环境地球化学与健康、环境地球化学与污染及环境地球化学与全球环境变化3个阶段的研究.由于它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和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目前还存在着学科交叉深度与广度的不够、化学物质动态监测不及时、与GIS的结合还不够等一些问题.但是,凭借其良好的发展势头,环境地球化学为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入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探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中国1995~2014年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和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发展指数表现出明显正相关关系,在整体发展和分段演化中均表现出较高一致性,耦合协调度呈稳步上升态势,且已进入高度耦合协调阶段。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弱正相关关系,空间集聚程度不显著,且随时间推移空间集聚现象并没有得到增强。从时空演变格局来看,局部空间自相关规律性明显,虽然不同集聚区在时空演变中都表现出一定的扩张和收缩,但在总体空间格局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发展态势,且东西部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研究态势析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论坛的主题。本文通过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评价准则和指标,以及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方面,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成就和动向,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我国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