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研究区内100余口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20余口钻井岩心的详细描述、700多块薄片的详细鉴定,并充分利用地震资料,综合分析了研究区百岗组二段的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剖面结构、生物化石、测井相和地震相等特征,认为研究区百岗组二段发育了扇三角洲和湖泊两种沉积相,扇三角洲主要发育在研究区的西北部和东北部,湖泊沉积相主要发育在研究区的南部.  相似文献   

2.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沉积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黄海盆地是我国近海勘探及研究程度均较低的中新生代叠合断陷盆地, 而东部坳陷是其内最具油气勘探前景的二级构造单元。通过岩芯观察与测井相分析, 结合三维地震资料, 认为东部坳陷中生界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与湖泊沉积。受构造演化阶段的制约, 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沉积演化特征。其中中侏罗世处于湖盆的初期断陷期, 半深湖-深湖亚相发育, 仅在坳陷边缘见少量小规模的扇三角洲沉积。晚侏罗世处于断陷扩展期, 整体为一个完整的湖进-湖退旋回, 早期北部缓坡发育三角洲沉积, 南部及东部陡坡见扇三角洲沉积, 中后期则由于湖平面上升, 发育暗色泥岩为主的湖泊沉积, 晚期北部缓坡见小规模三角洲前缘沉积。早白垩世处于断陷萎缩期, 垂向发育2个正旋回沉积序列, 其中旋回下部以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相为主, 向上渐变为滨浅湖沉积。  相似文献   

3.
塔西南坳陷侏罗系断陷盆地沉积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塔西南坳陷自中生代早期以来进入陆相沉积发育阶段,由于天山隆升及昆仑山的俯冲,塔西南地区侏罗地区侏罗系表现出西岸陡、东岸缓的断陷盆地特征。研究表明,侏罗纪断陷湖盆共发育Gms,Gm,Gt,Gpb,Gp,等19种岩石相类型和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三角洲相、正常三角洲相及湖泊相等5种沉积相类型。西岸陡坡带以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为主,东岸缓坡带以河流三角洲、辫状三角洲占优势,盆地中心为湖相沉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临清坳陷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清坳陷东部是一个中,新生代断陷。早三叠世该区为一台坳,晚三叠世褶皱抬升,侏罗纪一早白垩世为NW走向的拉分盆地,晚白垩世的左旋挤压其再次褶皱,抬升。早第三纪的裂陷作用使其拉张伸展,断块通过水平伸展。差异升降和掀斜运动形成了伸展构造系统,使坳陷最终形成两凹一凸的构造格局和5种结构形式,晚第三纪以后,该区则以整体拗陷为特征。该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4个旋回或阶段,即三叠纪的台拗旋回,侏罗-白垩  相似文献   

5.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沉积层序充填与盆地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黄海盆地位于苏鲁造山带—临津江造山带与胶—辽隆起之间。盆地划分为一凹二隆三坳共6个二级构造单元,其中东部坳陷钻遇中生界中侏罗统—下白垩统地层,以陆相沉积为主。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中侏罗统发育2个三级层序,为拉张构造背景下的向上变细沉积序列;上侏罗统发育2个三级层序,沉积序列为拉张--构造反转背景下的向上变细序列。在上侏罗统沉积期末,挤压构造导致部分地层遭受剥蚀。下白垩统发育4个三级层序,受挤压构造控制,沉积地层剥蚀严重,局部缺少层序。钻井B32与B21的测井资料分析,认为Th/U比值可以有效对比,这种对比从古水深和海平面变化方面佐证了盆地的拉张--挤压构造的演化特征。构造演化史剖面分析,说明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的沉积层序发育和分布受构造活动性质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盆地转换伸展构造背景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简晓玲  万晓明  杜民 《江苏地质》2016,40(2):314-319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新生代自下而上发育中侏罗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渐新统和新近系,划分为3个构造层,即下构造层、中构造层和上构造层,分别对应盆地的中生代断陷-反转阶段、古近纪断陷—反转阶段和区域沉降阶段3期构造演化阶段。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造就了不同的构造样式,基于地震反射资料,结合盆地地质结构特征,总结了坳陷构造样式特征,即伸展构造、挤压构造、反转构造及扭动构造4种样式,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翘倾断块、滑动断阶及逆牵引背斜是研究区内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的主要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以多道地震为主的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将南海北部陆架上的雷东坳陷划分为四个凹陷和三个凸起,就其地层的沉积特征、重磁场特征、断层发育情况讨论了各构造单元的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8.
邹爽  许中杰  程日辉  高丹 《世界地质》2018,37(1):162-170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演化,同沉积期盆地的古地形控制了物源区、沉积区及沉积物的搬运方向和方式。本文利用单井剥蚀量和原始沉积厚度计算、构造沉降量计算等方法,恢复了东部坳陷中侏罗世(J_2SQ1和J_2SQ2)和晚侏罗世(J_3SQ1和J_3SQ2)的古地形。J_2SQ1时期盆缘隆起连片,东部隆起已初具雏形,东部隆起两侧形成了两个凹陷区;J_2SQ2时期东部隆起扩大,成为坳中隆起,隆起两侧的凹陷区加深,北部的凹陷逐渐转变为主凹陷区;J_3SQ1时期东部隆起两侧凹陷继续加深;J_3SQ2凹陷区抬升,盆地整体沉积面积比前期略有减小。构造古地形控制了沉积物搬运和堆积。古隆起、古斜坡是沉积物通道,控制砂体的堆积和分布,其中陡坡带发育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而缓坡带发育河流和三角洲沉积;古凹陷是沉积物的堆积场所,一般发育水下扇和湖泊沉积。东部隆起作为坳中隆起,不仅分隔了凹陷区,且成为重要的物源区。  相似文献   

9.
构造活动是控制沉积盆地形成的主要因素,准确厘定的构造活动的时间对于研究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及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非常关键的,利用不整合,时间明确的地层厚度,沉积相,古水深,浊顶层序,生长指数,断裂分布特征及其之间的交切和终止关系,构造沉降模拟,页岩压实变化,热史模拟,裂变径迹,以及其它一些如古地震表现,岩浆岩的放射性测年,构造运动学标志,叠前速度等综合阐述了构造活动时间的厘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蔡佳  吴克强  王鹏 《江苏地质》2016,40(1):125-134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是该盆地最具勘探突破潜力的地区,有8凹4凸,结构复杂。其中古近系阜宁组为1套厚度超1 km的湖相砂泥岩地层,可分为4段,是最重要的烃源岩。综合应用测井、岩芯、地震剖面、古生物资料以及与苏北盆地进行对比,在南部坳陷阜宁组共识别出3种主要沉积体系:湖泊、三角洲、碳酸盐台地。南部坳陷在阜宁组时期是中国东部一个大型的坳陷型湖盆,阜二段、阜四段沉积时期是南部坳陷的2次湖泛期,其典型特征为中深湖相发育且满盆发育,不发育边缘相;阜三段沉积时期是上述2次湖泛期之间的1次湖退期,典型特征是滨浅湖分布广泛。同时缓坡带发育大型三角洲,是典型的陆相坳陷湖盆的沉积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上白垩统太平林场组是孙吴-嘉荫盆地油气勘探重点层位. 通过野外详细的观测描述, 对盆地东部太平林场组剖面进行了沉积学研究. 结果表明太平林场组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为湖泊相和扇三角洲相, 可进一步划分出3种沉积亚相和6种沉积微相. 应用多种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方法对太平林场组剖面泥页岩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泥页岩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 属于长英质泥页岩类; 显微组分以腐泥组为主, 具有倾油性; 烃源岩为中等-好烃源岩, 有机质类型为Ⅱ1-Ⅱ2型, 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 表明太平林场组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 研究结果可为盆地后续深入研究和油气勘探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济阳坳陷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讨论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16  
济阳坳陷总体表现为由多个次一级北断南超的半地堑凹陷组成。坳陷内的凸起构造呈近NE向的排列,单个凸起构造呈东西向展布。东西向构造为东营凹陷的主体构造方向,西部的几个凹陷则为北东向展布,坳陷区内的断裂构造以NE向断层为主。坳陷以伸展构造为主,同时发育有走滑构造和重力滑动构造。盆地演化经历了印支期NE向挤压、中生代中期裂陷、中生代晚期构造抬升、古近纪强烈断陷和新近纪整体坳陷等几个阶段。盆地的最终成型是地幔抬升产生的裂陷和走滑断裂产生的拉分联合作用的结果,来自东南方向的挤压作用是形成区内北断南超半地堑盆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广西百色盆地百岗组的聚煤模式及其预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畅松 《沉积学报》1987,5(2):113-124
本文研究广西百色盆地百岗组的聚煤古地理和古构造条件,提出该组的聚煤盆地模式,并讨论了地震相分析的初步应用。研究表明,可分出北缘盆缘断裂一侧的扇一扇三角洲、南缘滨浅湖-小型滨湖三角洲以及中部的浅-深湖等三个沉积相带。不对称的相配置受控于半地堑的构造格架。富煤带与盆内次级坳陷部位相吻合,并沿盆缘两侧的相带展布。地震相分析有助于圈定相带的分布,进而具有预测富煤带的意义。扇三角洲具向上变粗的三层结构,顶积层以含扇沉积为特征。其间湾为富煤中心的分布部位,而其砂体则是盆内重要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14.
15.
泌阳断陷盐湖盆地的沉积体系及演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孙永传  李纯菊 《地球科学》1991,16(4):419-428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地区长6油层组层序-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描述、岩石薄片鏊定和古生物、物源区和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地区上三叠统长6油层组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长6油层组属于河控型三角洲沉积体系.可划分为1个长期、3个中期和10个短期旋回层序.以古盐度的定量计算和盐度分区为依据,进一步确定了史家湾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期的古湖岸线位置.在此基础上,以物源区和沉积相、层序分析成果为基础,选取中期旋回层序的上升和下降相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史家湾地区长6油层组各时期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各时期古地理面貌和砂体展布格局主要受湖平面升、降和物源区方向控制.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水上一水下分流河道主要出现在各中期旋回的湖侵相域,砂体的延伸方向与东北部的主物源方向相平行,此研究成果对史家湾地区长6油藏的后续勘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姬塬地区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地区,晚三叠世延长期该地区处在北部的安边三角洲与西部的环县三角洲交汇部位。以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为指导思想,通过钻井岩芯、测井资料和地震等资料,分析该地区延长组长油层组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湖泛面的成因类型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将长6段河控三角洲沉积划分为1个长期、3个中期、10个短期和20个超短期旋回层序,比较了各级次层序的结构类型、叠加样式和分布模式,建立了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分析了砂岩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发育状况,编制了短期、超短期旋回相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描述了不同时期三角洲砂体的展布特征,对有利储层发育层位和区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根据西秦岭临潭地区泥盆纪-三叠纪沉积盆内细碎屑岩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特征追溯源区背景, 反演母岩性质, 建立了该区沉积盆地与构造演化模式.认为沉积盆地的物源总体来自盆地的北部, 北部经历了晚泥盆世的陆相-湖相沉积, 石炭纪的滨岸海滩相-温暖潮湿的近岸海湾(潟湖或潮坪)相-浅海陆棚相沉积, 到二叠纪的浅海陆棚-浅海陆棚内的堡礁或堤礁建造; 沉积盆地南部为稳定的碳酸盐台地相.三叠纪, 盆地经历了大陆斜坡浊流沉积-大陆斜坡(半深海)浊流沉积-滨浅海沉积环境复杂的环境变化.沉积盆地形成演化整体划分为3个阶段: 被动大陆边缘台盆台地稳定发育阶段; 弧后盆地形成演化阶段; 弧后前陆盆地叠合阶段.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姜巴斯套组构造上位于卡拉麦里断裂和清水—苏吉泉断裂之间,本文根据该套地层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及古生物化石特征,讨论其形成时代。同时结合前人对卡拉麦里蛇绿岩研究的资料,以及蛇绿岩被早石炭统姜巴斯套组不整合覆盖,确定该洋盆闭合早于早石炭世,这对探讨东准地区构造演化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