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雨情概况  1997年2月3和7日(即农历年二十六和大年初一),惠州市各地普降暴雨。暴雨中心主要出现在惠州市的中部地区,最大日雨量则出现在博罗县,为81.6mm(见表1)。从惠州市建站几十年的资料来看,2月上旬出现两次大范围的暴雨过程绝无仅有。表1 惠州市2月2~8日各县逐日雨量(mm)日期234678龙门6.97.10.112.725.80.9博罗4.847-90.125.081.61.4惠阳1.242.90.233.065.10.3惠东1.271.51.221.942.90.42 环流特…  相似文献   

2.
2000年1月~3月总的天气特点是 :冬有雨雪 ,春无严寒 ,光照不足 ,降水适量。2000年1月~3月 ,赣北、赣中平均气温分别为7.9℃和8.9℃ ,比常年偏高0.5℃和0.2℃ ;赣南10.5℃ ,比常年仅偏高0.1℃。1月份赣北平均气温为5.1℃ ,与常年持平 ;赣中、赣南各为6.7℃和9.1℃ ,比常年偏高0.4℃和1.0℃。2月份全省气温偏低 ,北、中、南3片平均气温各为6.0℃、6.8℃和8.0℃ ,分别低0.3℃、0.9℃和1.4℃。3月份全省气温明显偏高 ,北、中、南3片平均气温为12.7℃ ,13.2℃和…  相似文献   

3.
1气候概况1.1气温1997年年平均气温距平陕北1.2~1.6’C,关中0.8~1.4C,陕南0.2~1.4’C,全省偏高(1级,表1),其中陕北地区,关中大部,陕南部分地方异常偏高(3级)。冬季(12~2月)平均气温距平陕北0.7~2.4C,关中0.2~1.0’C,陕南0.6~1.2’C,全省大部偏高,陕北、陕南部分地方显著偏高(2级)。其中12月、2月全省偏高,1月陕北、陕南偏高,关中正常(0级),个别地方偏低(一1级)。春季(3~5月)平均气温距平陕北1.0~2.4C,关中1.0~2.0’C,陕南0.3~1.3oC,全省大部异常偏高或明显偏高。其中3月…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8年5月16日至2009年4月17日太湖地区多光谱旋转遮光辐射仪(multi—filter ro—tating shadow—band radiometer,简称MFRSR)的观测资料进行反演,得出415、500、615、675和870nm5个波段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简称AOD)及各季节浑浊度系数和波长指数的统计结果。结果表明,5个波段AOD的最大值分别为1.9、1.6、1.3、1.2和1.0;它们谱分布的半宽度分别为0.90、0.70、0.55、0.45和0.25;AOD频率分布极大值处所对应的AOD值分别为0.750、0.550、0.475、0.425和0.425。5个波段AOD的平均值在春季最大,夏季次之,除870nm外,均为冬季最小。浑浊度系数变化范围为0~1.25,其中大于0.2的占97%以上,大于0.4的占66%以上。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波长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3.0、0~2.8、0.2~2.0和0.2~2.0,表明太湖地区大气污染较为严重,且受人为源的影响显著。相对于秋冬季,春夏季有较大粒径的气溶胶粒子存在。  相似文献   

5.
1 基本气候概况 1.1 气温 9月,全省气温普遍偏高,月平均气温在1.0~15.2℃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月平均气温偏高0.2~2.3℃之间,其中果洛东部偏高幅度最大,偏高2.0℃以上。全省平均气温为9.9℃,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1.2℃。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和统计分析, 揭示了黑体效应 (地膜内撒草木灰) 使棉花苗期日平均地温显著提高(较地膜覆盖), 其中0 cm 提高0.82~0.97℃, 10 cm 提高1.0~1.50℃, 20 cm 提高0.99~1.01℃;在棉花生长初期41 d 中,较地膜棉增加0 cm 地积温33.3℃.d,10 cm 地积温47.7 ℃. d,20cm 地积温40.9 ℃. d; 较地膜覆盖补偿气积温38.9℃. d, 使棉花生育期较地膜棉提早3~4 d。从而使棉花生育的优势部位与气候资源优势时段同步, 趋利避害, 促进了棉花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7.
曾侠 《广东气象》2006,(4):66-66
1气候概况 1.1气温大部偏高全省平均气温为25.6—29.3℃,珠江三角洲和东南部为28.0—29.3℃,西北部、怀集-广宁-高要和和平-新丰-龙门-带为25.6—27.0℃,其余地区27.1—28.0℃。与常年同期相比,除湛江、茂名少数站偏低外,其余大部分地区正常或偏高。上述气温较高地区和焦岭-大埔-带偏高0.8℃左右。  相似文献   

8.
提高冷浸田土壤温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浸田采用覆膜栽培技术能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增加0cm土层有效积温319.3~340.8℃·d,弥补大气积温不足,扩展生育期较长的水稻品种的种植界限,促进水稻单株有效分蘖增加0.12~0.3个,每穗增加粒数6.6~10.3粒。干粒重提高0.2~0.4g,提早成熟8~9d,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随着本世纪以来最强的ENSO事件的结束,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温暖的前冬。在这两个月里,全疆气温普遍偏高,降水北疆多,南疆少。1月平均气温和周总降水且11月份月平均气温,北疆地区平均为0.2℃,较常年偏高2.5℃Z南疆地区平均为4.2℃,较常年偏高2.7℃,偏高幅度居历史同期第三位。北疆各地除塔城、伊犁和精河偏高1.4-1.gi外其它地区均偏高2.互一5.0℃;其中北疆东部和北塔山、富蕴偏高4.互一iOT,属特高等级;乌鲁木齐和北塔山偏高幅度居历史同期第三位。南疆各地除库尔勒、库车偏高1.6-1.7℃外其它地区均偏高2.0-3.ZT…  相似文献   

10.
利用树木年轮重建了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的年平均气温(763—1998年)、年降水序列(1518—1983年)。利用小波分析,发现10年时间尺度上气温可分为14个暖期和13个冷期,在30年时间尺度上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表现明显;降水从30年左右时间尺度上看,大致上只有1591—1640年、1671—1730年和1770—1950年降水偏多,其余时间降水都偏少。现今依然处在暖干期。功率谱分析发现,气温主要周期为2.0,2.5,3.6,7.2,22.8和117.7年,降水主要周期为2.1,3.1,4.5,7.7,11.3,20.8,28和62年。  相似文献   

11.
青藏铁路沿线气温和地温的极值推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耿贝尔分布函数对青藏铁路沿线7个气象站的气温和0cm地温进行了极值估计。结果表明:年极端最高气温50年一遇与常年接近,100年一遇比常年偏高0.1~1.5℃。年极端最高地温50年一遇比常年偏高0.0~10.2℃,100年一遇比常年偏高1.5~13.7℃。未来50年,如果年平均气温增加1.0℃,50年一遇的年极端最高气温将比常年偏高-0.1~2.0℃,100年一遇的将比常年偏高0.7~2.8℃。  相似文献   

12.
清远地区汛期西南低涡型暴雨统计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1990~1999年Mieaps和ECMWF2.5°×2.5°再分析资料,对清远汛期暴雨与西南低涡活动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西南低涡中心位于107.0°~113.0°E、22.5°~26.0°N和117.5°~121.0°E、30.0°~33.0°N时,清远地区当日最容易出现区域性暴雨降水,并给出西南低涡型清远地区汛期区域性暴雨预报思路,为该类型暴雨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2007年秋季气候特点 1.1气温特高,冷空气活动次数少 2007年秋季(9—10月),吉林省平均气温为11.5℃,比常年同期高1.1℃,居建国以来同期高温的第7位,各市(州)气温均比常年同期偏高。9月气温明显偏高,为16.1℃,比常年同期高1.6℃,居建国以来同期高温的第3位,其中自城市和松原市均比常年同期高2.3℃,其它市(州)比常年同期高1.2~1.8℃。月内只有7天全省日平均气温低于常年,其它时段均高于常年。10月全省平均气温为7.0℃,比常年同期高0.6℃。其中白城市和松原市月平均气温分别比常年同期高1.1℃和1.2℃,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1-2009年5—1O月EOS/MODIS数据,分析延安北部七县区退耕还林 (草)生态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植被指数变化。结论表明:延安北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线性趋势为0.015 3,平均增加了0.16,最多的增加0.19,最低的也提高了0.14,增幅比较均匀。2009年与2001年NDVI差值在0.12以上的比例达88.6%,0.2以上所占比例为13.5%。延安植被覆盖度从2001年的35.3%增加到2009年的55.8%,增加了20个百分点,线性增长趋势为1.991 7,变化极为显著。叶面积指数由2001年的0.66增加到2009年的1.18,增加了近一倍。遥感监测图上延安北部植被指数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行政边界轮廓明显凸现。退耕还林后延安植被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龙华新区2个监测站点2012年的PM2.5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新区PM2.5年均质量浓度值为0.043mg/m^3,全年总超标天数为30d,超标率为8.2%。PM2.5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干季污染严重,雨季则较轻。新区常年盛行偏北风,处于东莞、惠州等污染严重区域的下风向,且风速偏小,是新区PM2.5来源及质量浓度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利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的AERMOD模型对新区PM2,污染质量浓度分布进行模拟,结果显示新区PM2.5主要来自本地污染源,贡献率为51.2%,外地污染源贡献率为48.8%。其中,PM2.5污染主要受机动车尾气和道路扬尘影响,贡献率为32.0%,其次是施工项目和裸露土地影响,贡献率为18.2%,工业污染源影响非常小。  相似文献   

16.
1 基本气候概况 1.1 气温 2008年12月,全省气温异常偏高,月平均气温在-13.4—-2.4℃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全省气温偏高0.4~3.8℃,除民和、乐都、西宁、德令哈、循化偏高幅度在1.0℃以下外,其余地区偏高幅度均在1.0℃以上,其中玉树大部、沱沱河、玛多偏高幅度在3.0℃以上,清水河偏高幅度最大,达3.8℃。全省平均气温为-7.6℃,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2.0℃,列1961年以来历史第2位。小唐古拉山、杂多、曲麻莱、同仁、共和月平均气温列1961年以来历史第1位,尖扎、格尔木、大柴旦、茫崖列历史第2位。  相似文献   

17.
选用华山气象站1980-2008年电线积冰观测资料,将其转换为标准冰厚,并与每日4次温度、湿度、水汽压、风速、降水量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标准冰厚为O~20mm。积冰主要为5mm以下,出现频率达87.56%。风速为2.1~8m/s,积冰出现频率达75.72%。15mm以上积冰只出现在日平均风速为1.1~16m/s时,并以4.1~8m/s出现频率最大,为0.45%,占该厚度的60%。出现积冰时的水汽压(日4次水汽压中的最大值)多为3.1~7hPa,15mm以上积冰只出现在水汽压为4.1~8hPa时。出现积冰的湿度多为81%~100%;15mm以上积冰也出现在该湿度范围内。当20—08时降水量为5mm以下,华山积冰出现频率达91.03%;15mm以上积冰出现在降水量为0.1~20mm时,并以5.1~20mm频率最大。华山积冰时,14时气温主要为-9.9~5℃,积冰频率达88.24%。15mm以上的积冰也出现在该温度范围内,并以-4.9~0℃间频率最大,为0.45%。华山14时气温为-4.9~0℃、日平均湿度为90%~100%时,积冰出现频率最大,为25.41%.大于四分之一.其中出现5mm以下积冰的频率为21.19%。15mm以上积冰主要出现条件为-4.9~0℃、湿度90%以上,出现频率为0.45%,占该厚度的66%。  相似文献   

18.
今年4-6月我省天气的最大特点是:气温变化幅度较大,降水分布异常不均.降水强度大、突发性强。局部地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洪涝灾害。本季度我省降水分布差异比较大.北部降水异常偏多。4-6月赣北总雨量达1044mm,是多年平均值的1.38倍。其中4月偏多5.2成,5月偏多1.2成,6月偏多5.1成。与去年相比.不同之处是各月雨量分布较为均匀。因比,相对而言.尽管北部4-6月总雨量超过去年同期.但洪涝程度却远轻于去年。中部、南部4-6月总而且仅759、钻44米,前者使近多年平均值.后者伯少l.2成。本季反臼水分布的第二个特点是巴北门求强田…  相似文献   

19.
一次雾霾过程中气象因子与细颗粒物浓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逐小时地面自动气象观测和环境监测部门的PM2.5浓度等资料,对2014年1月15~19日河北省持续雾霾天气期间气象因子与PM2.5浓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M2.5是造成霾阶段水平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因素,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时,能见度与PM2.5浓度相关性最好,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PM2.5浓度对能见度的作用呈减小趋势;雾阶段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明显好于PM2.5浓度值。西北大风对河北PM2.5浓度的平均清除率在94.3%,去除时间平均为3.7 h,可使PM2.5空气质量分指数达到优或良的等级,降雪对PM2.5浓度的清除作用明显小于大风,很难将PM2.5空气质量分指数降到优或良。  相似文献   

20.
利用LLA-C光化学反应机制,在NOX保持高值不变时,模拟分布范围很广的8种初始[NMHC]/[NOx](109/109)(1.0、3.0、7.1、14.3、28.6、57.2、100.0、200.0)条件下臭氧体积分数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当[NMHC]/[NOx]≥15.0时,臭氧生成量对NMHC的改变不大敏感而主要依赖于NOx的大小。但是,当非甲烷烃与氮氧化物的比北较低(<7.0)时,臭氧生成量紧密地依赖于非甲烷烃体积分数。进一步的验证工作还有待于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