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地球”科学工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字地球”是集科学、技术和工程于一体的一项宏伟的科学体系。“数字地球”由基础研究、技术支撑和科学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工程是“数字地球”的核心和目标。文章在我国“数字地球”科学工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对我国“数字地球”科学工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模型”一词,在《说文》中早有记述:“模,法也”,清代人解释:“以木曰模……以土曰型……,皆法也”,都是指仿制或缩小仿制的意思。其有多种解释。当一个数学结构作为某种形式语言(即包括常用符号、函数符号、谓词符号的符号集)的解释时,称为模型。任何数学结构都由一个非空集合组成,这个集合称为模型的论域。形式语言中每一类符号都分别被确定地解释为论域中的元素、数学结构中具体的函数或关系,数学中出现的各种结构等都可以称为模型。如果一个数学结构使得形式理论中的每个公式在这个结构内解释为真,那么这个数学结构就称为这个理论的一个模型。对于一个理论模型不一定是唯一的(引自辞海)。  相似文献   

3.
原始创新的主题 ,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 ,企业界也非常关注。学习“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之后 ,期望就更加殷切。大家都希望迅速提高全民的素质教育和科技原始创新的能力 ,让世纪英才 ,脱颖而出。有的发起向“诺贝尔”冲刺 ,有的致力引进“海归”人才 ;有的强调 SCI作为管理指标 ,有的采取猎头战术 ,应该说是煞费苦心 ,求贤若渴。这样千年一遇的机会 ,对于饱经风雨的“臭老九”来说 ,无疑是天上地下 ,换了人间 ;但是对于早已与世界接轨的科学精英们来说 ,只不过像是足球场上听到裁判员的几声哨音 ,未必给他们带来多少惊讶和兴奋。  相似文献   

4.
开发我国空间信息资源,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这一观点提得很早,但没有社会需求的推动,结果是“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自去年以来,有这样几件事值得我们注意:1998年初,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这是他向全世界发出的一个世纪交替的挑战。“数字地球”概念提出后不到一年,克林顿接着发出了全球网络贸易的商战信号,最近又在科索沃战争中大打信息战。今年年初,比尔·盖茨来到中国兜售他的“维纳斯计划”。如果我们把这几件事连起来看,就不难发现我们面临的严峻现实。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数字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化,这是非常英明的决策,是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最深层的具体体现。21世纪是信息社会、网络经济与知识创新为主流的新时代。信息就是财富,就是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标志。哪一个现代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工农业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管理需要信息化;远程教育、医疗和文化传播,也离不开信息化;国家安全、生态安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关系到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无不与信息基础设施有关。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来,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1995年2月西方七国集团在布鲁塞尔召开七国信息技术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信息社会的原则和中间试验计划、首次确定了“全球信息社会”的构想和方向。1996年5月世界40多个国家和18个国际组织在南非召开了“信息社会和发展大会”部长级会议。  相似文献   

7.
海洋科学的前沿-“数字海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所提出的“数字海洋”,系基于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数字地球”发展前景 ,其事关我国海洋科学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此,从“数字地球”概念及其所涉及的新理论和高新技术 ,到中国“数字地球”中的“数字海洋”有待顺应发展,作了概述。同时 ,重点就“数字海洋”技术与目标和建设的设想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1 “国家安全”的广义理解国家安全泛指国防安全和国家公共安全 :包括环境安全、生态安全与信息安全…… ,诸多方面突发事件的综合应变能力。涉及到区域导弹防御体系、生物秘密武器、病毒传染、生物入侵 ,以及地震、地质灾害、洪涝、干旱、沙尘暴与风暴潮…… ,和黑客干扰、文化入侵、信息干扰、电子对抗等。无论来自人为的还是自然的原因 ,其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都很大 ;其预警、防卫、救治的方式则是非常相似的。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叙述了“数字地球”的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数字地球”的科学内涵、“数字地球”给地球科学带来的新契机和我们应有的对策.笔者认为,“数字地球”是国家利益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产物;“数字地球”的科学内涵可分为宏观战略层、技术实现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数字地球”是一个战略,并不能代替相关的学科和技术领域,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也不能完全满足“数字地球”的要求;“数字地球”的兴起给地球科学带来了大好机遇,使地球科学在对地球整体性认识、数字虚拟、对地球复杂巨系统的研究等方面都大大深化;面临“数字地球”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是积极借鉴数字地球的思想,在继续大力发展现有的相关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同时,努力进行自主创新,力求通过“中国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的建设来占领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迎来了一个崭新的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时间与空间尺度的巨大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真正的“地球村”,更好地认知地球家园,积极地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实现新纪元经济腾飞,振兴中华的宏图。这正是陈述彭教授探索地学的宿愿。对于地球信息的技术系统,陈述彭教授认为,它是以数字集成(整合)为核心技术,涉及卫星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电脑制图、互联网络……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系统工程[1]。科学实践表明,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为地球信息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上述学科的发展与其融合集成正是推进地球信息科学崛起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