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粤东-闽南滨海断裂带现代地震活动及地震反射波的传播特点出发,对1067年潮州地震,1067年漳州地震和1600年南澳地震进行讨论,认为历史上潮汕、漳州、泉州一带沿海地区的地震灾害主要是滨海断裂附近强震波及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区是一个强震多发的地区。著名的华北平原地震带,阴山、燕山地震带和山西地震带均位于本区。历史上曾发生过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1303年洪洞——赵城8级地震,1695年临汾8级地震,1830年磁县7(1/2)级地震等。自从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发生以来,又发生过1967年河间6.3级地震、1976年和林格尔6.2级地震、唐山7.8级地震、滦县7.1级地震和巴音木仁6.3级地震等。由于历史上强震多,加上近十几年又发生一系列大地震,华北地区的地震工作同其他地区相比,开展的较多。尤其是大地震现场和地震观测、预报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台湾是地震多发地区 ,5级以上地震年均 5~ 2 0次。 1 999年 9月 2 1日台湾南投 7.6级大地震 ,释放的能量之大、余震之多在该区为百年罕见。截止到 1 1月 1日 ,泉州台共记录可分辨震相的余震近千个 ,其中 5级以上 50多个。通过对 9.2 1地震大量观测数据的对比 ,泉州台测定的 MS震级明显小于全国基本台网的平均震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泉州台对台湾地震速报的准确度 ,甚至有的 5级左右的台湾地震 ,因测算的震级偏小而未能速报。1 涉及台湾地震的几个问题1 .1 地震记录特征泉州台相对台湾的震中距离一般在 30 0 km左右 ,记录震相主要有 P…  相似文献   

4.
本文看重从余震能量的分布及地质条件来研究江苏省溧阳县6.0级地震序列活动。一、历史地震活动背景溧阳县位于江苏省南部。历史上江苏省杨州以南除1624年2月10日杨州发生—6级地震外,无其他6级以上地震记载。这是一个地震活动水平低的地区、溧阳县自公元1402年至1900年为止先后共发生有感地震计13次之多记载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追溯了应用历史地震预测澜沧—耿马大地震的原始依据与过程.作者据地震活动的大形势分析、强震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重复性、澜沧—耿马地区地震的周期性和应变释放特征,结合近期的地震活动情况,于1984年提出:澜沧—耿马一带是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危险区.作为历史事实: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7.6级地震与耿马7.2地震就发生在所预测的7级以上的危险区内.作为借鉴,作者提议:历史地震作为历史上已有的基本事实,在地震监测预报、工程抗震及在地震对策的研究中都应充分重视它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甘肃东南部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东南部地区地震活动频繁。该区历史上曾发生过M_s≥5.0级地震55次,其中包括M_s≥8.0级2次,7.0—7.9级6次,6.0—6.9级12次,5.0—5.9级35次。近年来该地区一直被定为重点监视区或需要注意监视的地区。因此,研究其地震活动特征对于该地区的地震监  相似文献   

7.
松潘—甘孜块体位于中国大陆西南部、南北地震带的中段,其东段与扬子块体相接,拥有多条活动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主要构造单元.该地区地震活动性强烈,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灾难性地震.本文基于地震触发原理和黏弹松弛分层地壳模型,计算了松潘—甘孜块体东北端历史强震之间应力传输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模型结果显示,受之前地震导致的库仑应力场变化的影响,1879年武都地震和1976年8月23日松潘M7.2级地震震中库仑应力积累提升,将促进这些地震提前发生;1933年M7.5叠溪地震和1973年M6.5松潘地震震中库仑应力降低,前续地震的影响可能使得这两次地震的发震时间推迟;在研究历史地震对1960年漳腊M6.7级地震、1976年8月16日M7.2级和1976年8月22日M6.7级松潘地震的作用时,有效摩擦系数的取值十分重要,当有效摩擦系数取0.8时,前续地震导致的应力场变化将促进以上三次地震的发生.松潘—甘孜块体东北端的强震活动有效地增强了西秦岭北缘断裂、东昆仑断裂玛沁—玛曲段、鲜水河断裂康定—道孚段和岷江断裂中段上的库仑应力积累,将提升这些断裂今后发生地震的概率;有效降低了龙日坝断裂上库仑应力的积累,降低了该断层上发生地震的概率.松潘—甘孜块体的地震活动降低了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的库仑破裂应力,但提升了破裂面东北段的应力积累,有助于汶川地震向东北端破裂.  相似文献   

8.
尤宇星 《高原地震》2011,23(1):49-52
对泉州四至井1986—2008年的水氡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其日变、年变和多年变规律,并与正常年动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与中国台湾中部、东部及附近海域6级以上地震的对应关系,为今后利用泉州四至井水氡异常资料进行地震预报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9.
1981年1月24日道孚6.9级地震,是继1967年8月30日炉霍侏倭6.8级和1973年2月6日炉霍7.9级地震后,我省西部地区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的又一次强烈地震。在短暂的14年时间内,同一断裂带上相邻地段多次发生强烈地震,无论现代或历史上都是较为少见的。为了适应深入研究的需要,兹将道孚6.9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和震害分布综合述评如后:  相似文献   

10.
长乐—诏安断裂带(简称长诏带,下同),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地震构造带.沿带曾发生过1次八级大震,2次七级强震和多次六级破坏性地震。著名的泉州—汕头地震带(简称泉汕带,下同),即位于该带的中南段。习惯将长诏带的展布范围规定为北起福建的长乐南至闽粤交界的诏安,由三带组成:内带(西带)由福州经莆田西,漳州附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晋冀蒙交界地区(E111°—116°,N39°—41°30′)位于山西断陷地震带与阴山—燕山地震带交汇地区,构造上具有强震背景,是历史上强震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近年来该区先后发生了和林格尔6.3级地震和丰镇5.8级地震,地震形势引人瞩目。本文侧重研究了上述两个地震震前地震活动和测震学指标的前兆特征,并粗略分析了怀来地5.4级地震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2月25日乌恰5.8级地震序列分析及地震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欣  赵乔 《内陆地震》2003,17(4):300-308
通过分析2002年12月25日乌恰5.8级地震后主震附近的地震活动特征,认为该震属孤立型地震。在地震类型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以下分析工作:①乌恰—喀什区地震活动异常背景分析;②在地震活跃期内新疆境内强震主体活动区域分析;③乌恰—喀什区与阿图什—柯坪区强震活动关联性分析;④区域历史地震类型统计和震源环境分析;⑤乌恰5.8级地震和伽师—巴楚6.8级地震对区域应力场影响分析。综合分析认为,乌恰—喀什地区有明显的地震异常背景,但此次5.8、6.8级地震可能会对乌恰—喀什及周围地区的应力场产生影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区域的应变积累,其相邻的阿图什—柯坪地区的地震活动有可能会减弱,或延缓乌恰—喀什地区的强震活动。  相似文献   

13.
闽粤海外历史地震与台湾海峡现今强震活动图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学仁 《中国地震》1998,14(3):51-59
闽粤两省强烈地震多发生在沿海地区,且福建南日岛至广东南澳一线的泉州-汕头地震带地震活动尤为突出。历史上东南沿海地震带曾发生过4次7级以上大地震,而其中3次都发生在泉-汕段海域,继华南地区本世纪著名的1918年广东南澳7.3级地震后,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又发生7.3级强震,这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闽粤沿海地区引起了极大关注。本文通过历史强震活动资料,分析闽粤沿海与台湾海峡强震在时间进程,  相似文献   

14.
宁夏地处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段,是我国多地震的省(区)之一。银川平原和西(吉)、海(原)、固(原)都是我国有名的地震活动区,历史上分别发生过1739年银川——平罗8级地震和1920年海原8.5级地震。1965年以后,宁夏开始布设地震台网,从1970年起台网具有控制M_L≥2.5级以上地震的能力,南部的西、海、固地区,因有陕西、甘肃的地震台网可以配合使用,控制能力就更高些。本文就是利用历史上破坏性地震和1970年以来的弱震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1966年美国帕克费尔德地震,美国地震科学家发现该地区的地震规律,即是每隔22年,该地区会发生一次6.0级左右的地震,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期性预测地震。最近发生一次周期性地震,是2017年9月19日墨西哥7.1级大地震,地震造成了上百人死亡。发生地震时墨西哥正在进行32年前该地区的大地震纪念活动,墨西哥在同一个地方也曾发生过7.0级大地震。地震活动的时空周期性是  相似文献   

16.
2013年4月22日在赤峰—开原断裂中段发生了内蒙古通辽5.3级地震,对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地震形势产生双重影响。基于K值、G-R关系、能量释放比例RE和M-T等指标判定通辽5.3级地震为主震-余震型。根据1900年以来东北地区中强地震时空演化规律分析认为,大兴安岭和松辽盆地5级以上地震具有基于时间相依的空间对跳现象,通辽5.3地震是继2008年6月10日阿荣旗与鄂伦春交界5.2级地震之后,对跳发生于松辽盆地东南边缘的一次中强地震;对比东北地区以往震例分析认为,通辽5.3级地震既具有符合历史统计规律的普遍性,又具有不同于历史统计规律的特殊性。根据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9.0级强震前后东北地区中等以上地震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认为,海拉尔盆地及大兴安岭过渡带、环渤海地区至开鲁盆地的"菱形"区域是日本9.0级地震之后我国东部地区响应最为强烈的地区。由于同时受到日本9.0级地震和鄂霍次克海8.2级深震前所未有的双重影响,2013年东北地区的松辽盆地史无前例的发生了8次5级以上中强地震,未来东北地区很可能将重启新的地震活动格局。  相似文献   

17.
汶川8.0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不同空间、 时间尺度对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影响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并以此分析了其后我国大陆的强震活动状态。研究结果表明, 1800年以来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的大三角地区8级地震活动呈现为100年左右丛集性时间过程, 具有地震平静、 地震丛集、 地震丛集发生前的过渡和丛集发生后的调整等时间特征;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发生表明, 目前该地区可能处于8级地震丛集发生前的过渡时段。20世纪以来, 中国大陆7级强震的时间活动过程明显受大三角地区8级地震时间进程的影响, 在8级地震活动的1900—1955年时段内, 7级地震幕式活动划分不显著, 而在8级地震平静的1956—2000年时段内, 7级地震幕式活动划分清晰; 以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为标志, 受大三角地区8级左右巨大地震活跃控制, 中国大陆可能将进入一组新的幕式活动不清晰的、 类似于1900—1955年的强震活跃时段。  相似文献   

18.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近纬向迁移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发生7.6级地震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已有3年半未发生Ms≥7.0级地震。另外,自1991年2月25日新疆柯坪发生6.5地震以来,上述地区已有15个月未发生Ms≥6.0级地震。多数学者认为,6级地震长时间的缺失,意味着我国大陆地区7级地震的迫近。在这一活跃期内。下一个7级强震究竟发生在何处?  相似文献   

19.
地震资料是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危险性分析及地震预测等研究的基础数据。川滇藏交界地区是中国地震活动强烈的地区之一,分析该地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有助于进行相关断层的危险性评价及区域地震活动趋势分析。文中通过查阅川滇藏交界地区44个县的地方志,了解各县的建制沿革,由川滇进藏通道的演化明确了川滇藏交界地区的关键交通枢纽与节点,结合历史地震目录、地震史料及前人对该地区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鲜水河地区与三江并流区7级以上强震不会被漏记的可靠年代及6级以上地震应被记载的起始年代。同时,根据历史地震等烈度线长、短轴数据拟合得到的川滇菱形块体烈度衰减关系,在空间上分析6、 7级地震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1719—1736年为鲜水河地区MS≥7地震资料完整的起始年代,1719—1728年为三江并流区MS≥7地震资料完整的可能起始年代,上述年代同样可以作为2个地区6级以上地震应记载的起始年代。  相似文献   

20.
1992年7—12月在全国范围内共发生 M_S>4.5级地震21次,其中4.5—4.9级地震7次,5.0—5.9级地震10次,大于6的地震4次。大陆地区仅发生6级地震1次,即1992年7月30日西藏尼木发生的 M_S6.5地震。地震活动总体水平持续偏低(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