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欧盟、美国和日韩等国也先后提出了新能源发展计划,全球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能源浪潮。面对这场新能源技术革命,中国的能源战略应做出何种应对和调整?中国能否在这场技术创新革命中抢占发展先机?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2013,(2):35
根据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实施"双控制",具体控制目标将分解到地方,并把落实情况纳入各地考核。专家分析指出,能源消费控制已成为倒逼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将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用电量分别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和6.15万亿千瓦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能源综合效率提  相似文献   

3.
大力开发和利用煤层气是"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战略的重点,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投入604亿元用于煤层气的地面开发,到2015年全国煤层气产量要达300亿立方米. 3月以来,山西省一些煤炭企业闻风而动纷纷发力,通过合作合资等形式为煤层气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有分析认为,随着天然气、煤层气等新能源深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我国将迎来"气化"时代.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发布。《意见》从六大方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26条具体措施,其中多处涉及能源、资源及矿产领域。该《意见》主要针对东北地区,全国其他老工业基地可参照执行。《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资源枯竭、产业衰退地区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可再生能源比例逐步增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12月24日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黄皮书》指出,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金融危机以及人类对气候危机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超常规发展。  相似文献   

6.
虽历经16年培育,国内煤层气仍在地下沉睡。受行业管理体制、技术瓶颈、政策激励不足等约束,煤层气勘探、市场开发缓慢,甚至难以完成年度目标和行业规划目标。日前,国家能源局下发《煤层气产业政策》(以下简称《政策》),希望改变煤层气沉寂的发展态势,清理煤层气产业制度障碍,将煤层气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新兴能源产业。从国家重视程度看,煤层气已被纳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载体。能源局提出的发展目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作为我国首个页岩气发展规划,是指导我国"十二五"期间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文件。《规划》有何特点?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对改变我国能源格局、保障能源安全具有怎样的意义?本期《视点新闻》邀请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大伟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球上蕴藏的煤炭和石油等燃料日益减少,能源如今成为人们最关切的问题之一。现在,各国科学家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开辟新能源,其中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以及生物能源等绿色能源,可谓使出浑身解数。这其中,美国正着手一场“能源复兴运动”,其中有八个方案可能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9.
信息视点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构建稳定开放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构建稳定开放的资源保障体系。《规划》指出,原材料工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也包括新材料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是产业基础再造的主力军和工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十三五”以来,我国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相似文献   

10.
<正>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一时间让太阳能、核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成为"香饽饽",但一些国际机构认为——可再生能源比例逐步增大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12月24日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黄皮书》指出,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金融危机以及人类对气候危机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超常规发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以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相继出台《关于应对金融危机支持矿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全面为矿企减负,另外将推出《湖南省矿产资源开采准入管理办法》,加大矿产资源开采准入规范管理力度。2月25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将安排贷款贴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信息视点     
《浙江国土资源》2023,(10):15-17
<正>自然资源部:加强和规范城镇开发边界管理10月8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做好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的通知(试行)》(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坚决维护“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推动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精准落地实施,统筹做好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安排,严格规范城镇开发边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知》强调,各地要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各类城镇建设所需要的用地(包括能源化工基地等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3.
正铀矿资源既是重要的国防战略资源,又是重要的能源资源。核能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清洁能源。早在2007年10月,我国就发布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确立"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电力发展基本方针。2016年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要求: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未来我国发电量增长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和核电等清  相似文献   

14.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村庄规划编制的任务和要求,确保全省乡村振兴发展有遵循、建设有依据。《条例》明确,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利用专项规划成果,统筹安排目标任务,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地理信息产业而言,2014年无疑是政策利好而值得特写的一年。继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又发布了《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产业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20年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一地理信息产业首个国家层面规划的出台,让业界备受鼓舞。  相似文献   

16.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村庄规划编制的任务和要求,确保全省乡村振兴发展有遵循、建设有依据. 《条例》明确,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利用专项规划成果,统筹安排目标任务,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配...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拥有传统的能源资源和新能源技术。预计澳大利亚将继续依赖化石燃料能源。能源采集、供应和利用,无论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地盐份等等,还是对文化的和景观的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能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特别是对能源供应、终端消耗、燃料替代品、供应方式的创新开发效率等都有影响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和生活质量都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和可持续的能源支撑及替代能源特别是生态能源的开发,调整优化能源供给与需求结构需要改变常规能源的供给与消费结构,更需要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和生物能等替代能源,并使利益诱导成为替代新能源开发的基础机制,因此必须推动节能技术和替代能源特别是生态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并提供政策和法律的制度支持、保障和激励。  相似文献   

19.
对于地理信息产业而言,2014年无疑是政策利好而值得特写的一年。继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又发布了《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产业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20年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正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