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镇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区域,是有别于我国城市的另一种生活聚集地。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也和城市一样也面临着土地资源供求以及合理利用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只有利用好土地资源,才能让小城镇经济更加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因此,要大力提倡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坚持土地的合理、集约、节约利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小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还不高,粗放利用土地的情况很普遍。对小城镇土地的集约与节约利用的分析,不仅关系到小城镇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还由于小城镇在区域经济中的核心位置和示范作用而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因此,深入研究小城镇的土地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盘锦市土地利用为例,从问题中思考并提出小城镇建设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推进,小城镇的数量不断增加,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日趋显现。如何把握好小城镇建设的土地利用,使其合理化,不但可以加速小城镇建设的进程,而且将节约大量土地,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小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的基本现状与问题 1.土地利用规划严重滞后 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家引导和控制用地重要手段,其显著特征是超前性、控制性和指导性。我国小城镇的大发展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而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则始于1986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之后,且长期缺乏严密科学规范,与城市规划脱节,土地利用规划缺乏应有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忽视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忽视城镇体系规划,规划体系不完善,内容不完整,可操作性差,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贾莉 《华北国土资源》2012,(2):63-64,66
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在小城镇建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就当前我国小城镇规划中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
天津“宅基地换房”调研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工作重点。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如何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又是新农村建设必须面对的课题。然而,制约小城镇建设进程的两大突出矛盾:一是土地,二是资金。许多小城镇都因遇到这些问题而踯躅不前。  相似文献   

8.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地貌以山区为主,除县城鹤溪镇地势较平坦,以及沿溪两岸有少量谷地外,其余均为山坡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县城镇化步伐加快,小城镇数量猛增,自1 984年设县以来,从只有县城鹤溪镇,相继建成了沙湾镇、东坑镇、英川镇和渤海镇四个建制镇,以及大际、鸬鹚、毛洋等7个小城镇,小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土地利用矛盾和问题显现出来,造成城镇存量闲置建设用地增多现象,并逐步成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日,常宁市正式下发了《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该市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明确了科学、具体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是我省座项目建设年。为搞好全垦区系统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近日,省厅农垦总局国土资源局严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有效地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垦区的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城镇用地内部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 近年来,小城镇建设进入迅速扩展期,县以下的城镇建设大部分是外延扩大,占用土地多为优质耕地;不少小城镇建筑布局混乱,道路建设不规范;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交叉布置;功能分区不明显,城镇内边角空地随处可见,这些严重阻碍了城镇功能的发挥。因此,旧城区已经成为小城镇土地低效利用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统筹全市城乡发展,德州市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的着力点。德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全力倡导农村住宅集中连片建设和整建制改造。对小城镇住宅、工业小区、市场设施和公用事业设施等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做到“开发一片、配套完善一片”。对确定的建设用地,要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建设用地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用划拔方式供地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中心镇和有条件的小城镇要培育市场主体,推行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提高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坚持盘活用好存量建设用地,对乡镇合并、村庄合并中有变化的小城镇,要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严格按照规划用地。加快城镇旧区、“空心村”的改造,盘活用好存量建设用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挖掘空闭地、废弃地的潜力,利用闲散土地进行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土地整理是一种土地利用实践活动的过程,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土地整理是依据规划目标,高效率地通过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用途的变更程序实现规划目的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8月24至25日,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孙纲等一行8人来到农垦总局牡丹江管理局,就这个局的土地整理项目落实和小城镇建设增减挂钩工作等情况进行调研。孙纲厅长要求,在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工作中要注重规划作用,全面提高土地整理项目档次。  相似文献   

15.
一、小城镇土地利用的基本现状与问题 1.用地粗放 目前,我国村镇的人均建设用地为155平方米,建制镇为149平方米,分别为设市城市现状人均用地水平的1.53倍和1.47倍,城镇间人口容量水平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迅速发展。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特别在建设用地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要依法解决好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模式,以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佳木斯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佳木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住房和小城镇建设。自1999年以来,小城镇建设累计总投入近45亿元,其中村镇建设25亿元,年均投入近7—8亿元左右,成为市历史上投入最多、建设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实现“富民兴佳”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潜力”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某种既定用途下,某一指标可能提高或节约的能力。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是指根据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相关规定,立足自身区位与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需求,通过旧村拆迁改造和土地整理,以盘活闲置土地、增强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居住环境为目的的一系列工程措施而增加的住宅、商业等各类建设用地面积的能力。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综合潜力内涵示意图所示。  相似文献   

19.
一、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发展小城镇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它对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在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的情况下,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