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豫西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特征与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店房、毛堂、蒲塘、祁雨沟金矿的研究,提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以涌入,贯入相矿化好,震碎,坍塌相矿化较差,且角砾均-细小对矿化有利。本区该类型金矿均受控于中生代(中)酸性斑岩-隐爆角砾岩筒及与其相关的环状,线状断裂构造、接触带构造。总结了该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矿床特征、成矿条件与评价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5070矿床控制因素及富矿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高琰  周玉龙 《华东地质》2017,(2):126-131
以相山巴泉隐爆角砾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介绍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探讨隐爆角砾岩的形成过程及铀成矿过程。相山巴泉隐爆角砾岩受火山机构制约,成岩成矿作用与火山—次火山作用密切相关。铀矿化与隐爆角砾岩(筒)在时空上具有密切关系,矿化严格受岩筒控制,且产于岩筒内及其接触带附近裂隙中。矿化与岩筒范围、形态相吻合,矿体与岩筒产状相同。矿化富集程度与岩筒内的角砾大小密切相关,角砾愈小矿化愈富集。矿化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也呈规律性变化,自隐爆角砾岩(筒)中心至边缘、从顶部至底部,铀矿品位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570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隐爆岩及其形成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隐爆岩及隐爆角砾岩筒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隐爆角砾岩筒的形成模式,认为隐爆角砾岩筒是经“自下而上-顺次推进-序次叠加”的形式爆破而成的,同时对隐爆岩的各种岩石类型进行了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国华  黄树桃 《铀矿地质》1998,14(4):207-213
在拉尔玛金铀矿床研究中鉴别出一种新的金矿控矿构造──热液隐爆机构。该机构在平面上呈近椭圆形,剖面上呈漏斗状,顶部为一由热液硅岩构成的“硅盖”,中心部位为热液隐爆角砾岩,其分布范围与金矿体吻合。热液隐爆机构的形成机制为:在硅岩与板岩的交界处形成的热液硅岩“盖”阻塞了热液系统,导致出现过压的地热环境,约49.5Ma时,由于东西向断裂复活,使脆性的硅岩发生破裂,最终导致了热液隐爆作用的发生。热液隐爆作用促使金元素从热液中沉淀,而热液隐爆机构则为金矿化提供了赋存空间。  相似文献   

7.
据产出在闽北中生代陆相长英质火山质中受陷爆碎屑岩控制,以铀、银、钼共生为特征的570矿床流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570矿床成矿温度为150-180℃,成矿流体以富含HCO3、F、SO4^2-、K、Na等组分为特征,铀主要以UO2(CO3)2^2-,UO2(UO3)3^4-、UO2F4^2-、UO2F3形式运移,成矿富集作用与两种不同成因水溶液(火山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有关。对火山岩、基底  相似文献   

8.
201和361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富铀矿床形成条件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田港 《铀矿地质》1989,5(2):66-71
区分出3种基本类型富矿:富矿类型、富矿床和富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中的201和361矿床均属于富铀矿床。它们形成于非带有利的条件,如丰富的来自花岗岩和可能部分来自深部的铀源;深断裂;良好的半封闭储矿构造;稳定的构造和热液对流系统以及充分的氧化还原。业已查明,持续保持■矿物沉淀而伴生的脉石矿物不沉淀或少沉淀是形成富铀矿的基本机制。实验表明,二氧化碳从UO_2~(2 )-CO_2-H_2S—SiO_4~(4-)体系中逸出,有利于沥青铀矿与SiO_2分开沉淀.其原理是二氧化碳从体系中逸出引起pH的增高,从而提高了SiO_2的溶解度,阻止其沉淀。  相似文献   

9.
壶门邵隐爆岩筒特征及成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厚结壳的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对于大洋厚结壳的研究较少,而厚结壳是未来开发利用的重点,同时它记录的地质历史长,控制和影响结壳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必然能在厚结壳上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开展厚结壳的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地质统计方法,对厚结壳的定义、结壳厚度与水深、结壳厚度与基岩、结壳生长与构造活动、结壳厚度与沉积速率、结壳厚度与经纬度、结壳厚度与主成矿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壳的厚度变化受控于水深、基岩、构造活动、沉积速率、经纬度等因素,同时结壳厚度与主成矿元素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201富铀矿床蚀变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月湘 《铀矿地质》1990,6(6):359-368
本文通过对蚀变岩石的岩石学、蚀变矿物、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氧、硫同位素的研究,系统阐述了201富铀矿床的围岩蚀变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成矿环境和成矿溶液的来源以及蚀变过程中的水-岩交换等问题。提出了广泛发育的水云母化、绿泥石化,高钾、低~(18)O蚀变岩,蚀变带的Cu,Mo,As,S等大量增加、δ~(18)O值和稀土总量减少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460矿床富矿形成中的叠加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60矿床不但具有相当的规模,而且有一定储量的富矿石。矿床内部铀品位变化大,有中深部和浅部两个高品位矿石聚集区。决定460矿床富矿形成和定位的主要地质因素是:经过两次预富集作用构成的高铀区城地质背景;由多组断裂构造和火山构造交切及矿前水云母化提供的成矿通道和储矿条件;具有燕山晚期和喜山期发生的热液蚀变成矿作用的相互叠加;矿后只遭到浅度剥蚀,具有良好的保矿条件。  相似文献   

13.
浙西北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广泛的野外调查研究和大量的分析统计数据,讨论了浙西北火山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重点探讨了劳村组、黄尖组和寿昌组的含铀性及岩性、岩相、构造和岩浆活动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探讨了成矿溶液的成分、性质、温度和铀的迁移形式,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铀成矿的时空规律。  相似文献   

14.
相山铀矿田611和6122矿床与34号矿床矿石建造特征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仁贵  余达淦 《铀矿地质》2000,16(4):204-211
中国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产于东南沿海一带 ,其矿石物质成分以单铀类型为主 ,但也存在一些复杂类型的矿床。本文旨就该类矿床中的铀及多元素建造类型列举了 34号矿床和相山矿田6 11,6 12 2等矿床进行具体对比。发现上述矿床在矿石物质成分上基本一致 ,表现为铀与钍、钇 (重稀土 )、钼、磷等构成铀多元素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15.
魏观辉 《铀矿地质》1999,15(6):321-328,337
本文论述了512铀矿床富矿的地质特征,探讨了富矿的控矿因素,并以水成铀矿成矿理论为依据,建立了富矿的成矿模式,提出普查勘探工作中寻找富矿的若干主要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16.
四川彭县铜锌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及找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彭县黄铁矿型铜锌矿床成矿控制因素 ,初步查明成矿构造与地球化学背景和矿层 (体 )的分布规律 ,从而建立了地层→建造界面→韧性剪切带→蚀变的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17.
18.
斯特列佐夫斯克铀矿床构造岩浆活化控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俄罗斯超大型斯特列佐夫斯克铀矿床区域构造、矿床地质构造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岩浆活化控矿规律,指出它对我国赣杭火山带同类型的铀矿床的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勘探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