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槐花 《气象》2005,31(5):87-87
在墒情观测地段有积雪存在时应如何取土测墒?据笔者调查,多数台站遇此情况是采取扒雪照常取土的方式,个别台站是等积雪融化以后采取补测取土方式。由此可见理解执行规范的不一致。笔者更赞同后一种做法,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察右中旗2011年人工观测与GStar-I C型自动土壤水分仪观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观测方法存在的差异,为自动土壤水分监测仪投入业务化运行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推动下,为了适应科学种田的需要,我们在开展气象服务中,发现以往测的30Cm深的地墒,不能反映土壤蓄水与作物需水的真实关系,也不能提供地墒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程度的确切数据。同时,浅层土壤含水  相似文献   

4.
目前 ,我省国家级农气基本站土壤墒情观测中采用的土钻法 (又称烘干法 )和中子仪法 ,各有优缺点。1 土钻法土钻法是农业气象测墒的传统方法 ,主要用于作物地段观测。其优点是携带方便 ,选点测墒灵活 ,操作技术简单 ,测定结果准确等。其缺点为 :①由于作物地段测墒是定地块、不定点 ,在两次测墒之间 ,若取土点距离较远时 ,不仅会使前后两次测定结果误差较大 ,而且还会使资料的可比性和参考价值降低 ,也不利于农气人员掌握土壤墒情的变化规律。②在干旱季节 ,土壤比较坚硬 ,取土不仅费力费时 ,而且在取土过程中 ,易使钻杆倾斜 ,取土深度不够 …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省无线电研究所生产的TDR型土壤水分监测仪、中电集团27所和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研制的FDR型土壤水分监测仪监测结果同烘干称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DR、FDR都具有快速、方便、不扰动土壤的优点;但TDR测量的精度受限于测量时间t,投入试运行以来未经订正,误差较大;FDR能获得土壤水分的连续曲线,校正简单,订正后测量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测墒站农气测报业务软件Ver1.0是根据新的《山东省农业气象测报业务规范(试行)》研制的一款软件,介绍了该软件的系统结构、功能及适用环境。该软件具有针对性强、技术成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等特点,模块化设计,对硬件要求低,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两种土壤水分监测仪测墒精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江苏省无线电研究所生产的TDR型土壤水分监测仪、中电集团27所和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研制的FDR型土壤水分监测仪监测结果同烘干称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DR、FDR都具有快速、方便、不扰动土壤的优点;但TDR测量的精度受限于测量时间t,投入试运行以来未经订正,误差较大;FDR能获得土壤水分的连续曲线,校正简单,订正后测量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2011年3-7月28次DZN3型土壤水分自动站与人工土壤相对湿度观测资料进行质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自动站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相比普遍偏小,30 cm土层数据偏差最小,20、40、50 cm土层次之,10、60、80、100 cm土层偏差较大;10、20、80、100 cm 4个土层自动站相对湿度演变趋势与人工测值较为接近,相关性较好;自动站土壤水分传感器对土壤水分变化敏感程度较低,其相同土层土壤相对湿度波动振幅小.分析结果可为评估DZN3型土壤水分自动站的监测能力及监测数据订正与应用服务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工站与自动站测墒差异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铜川气象站2008年9月—2009年8月人工测墒结果和河南产GStar-自动土壤水分探测仪测定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人工测墒与自动测墒结果各层次在秋季表现为正差值,春季正负差值均有,规律不明显,夏季表现为负差值,平均绝对差值在15%~20%之间;秋季0~20 cm差值比较接近,40~50 cm差值有增加趋势,夏季差值随深度有减小趋势;人工与自动测墒差值绝对值在0%~20%之间概率为54%~66%,〉30%概率在11%~14%。应重视自动测墒仪器的校对、订正,为干旱服务提供更科学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土壤快速测墒仪能够快速测定土壤含水量,利用土壤快速测墒仪与烘干法进行对比观测实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定的数据存在误差,且误差无规律性,在分析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的基础上,初步得出了土壤快速测墒仪适合于科研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透墒雨     
所谓透墒雨,即春季第一场春雨后,雨水渗土深度与底墒已完全上下接通,称其为透墒雨。其标准为日降雨量大于等于10毫米,过程降雨量大于等于15毫米。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用近9年(1970—1978年)吉林市郊的土壤湿度资料,对春季墒情变化作了初步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春播期墒情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春季雨水的多少,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一年秋雨的多寡和封冻时的土壤水分储存量。 9年中秋雨(9—11月)多的有3年(1971、1972、1974),均超过150mm,封冻时土壤湿度均在  相似文献   

13.
EN型测风数据处理仪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打印机会出现错打、漏打甚至不打的情况;湿度较大时,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字模糊不清,甚至不显示.遇到这两种情况,均可用60W左右的台灯对打印机和液晶显示屏进行局部升温和干燥,仪器便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EN型测风数据处理仪在环境温度较低时 ,打印机会出现错打、漏打甚至不打的情况 ;湿度较大时 ,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字模糊不清 ,甚至不显示。遇到这两种情况 ,均可用 60W左右的台灯对打印机和液晶显示屏进行局部升温和干燥 ,仪器便可恢复正常测风仪维护小经验@李倩倩$孟津县气象局!河南孟津471100  相似文献   

15.
目前使用的取土钻,消耗体力大,取土时间长,在旱情严重的情况下,一次取土(深度0—100厘米,4个重复)就达二小时以上。尤其是在深层土壤,无法使用这种取土钻取土,影响服务和科学研究。为克服这种缺点,我们在1965年底改制成螺旋刀片取土钻头,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土壤湿度大或粘土地上使用,效果并不很理想。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我们在1967年上半年又改制成双刀尖头取土钻头。经过几年来的使用,效果较好,基本上达到了省力、速度快的要求。现将其构造和优点介  相似文献   

16.
也谈夜间如何测云@吴金玉@臧继业¥爱辉区气象局¥黑河民航站也谈夜间如何测云吴金玉臧继业(爱辉区气象局164300)(黑河民航站)收稿日期:1997-08-04·42·黑龙江气象1997年第4期《黑龙江气象》1997年第二期曾登一篇“夜间如何测云”一文,有感...  相似文献   

17.
干支测天法,是流传于民间的几千年来的一种预测天气变化的工具。是广大劳动人民测天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始于春秋战国时的道法儒墨四家的百家争鸣时代。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风、雨、雪、霜等天气现象,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即农谚)表达外,还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把世界解释为是由金木水  相似文献   

18.
自然降雨1毫米就是指在没有下渗流走和无蒸发的情况下,地平面可累积1毫米高度的水层,即一亩地里可积聚0.67立方米的水量,约1336斤。如按一担水一百斤计算,相当于浇十三担水。由此类推,降雨10毫米,就相当于浇了一百三十担水。  相似文献   

19.
陈正才 《气象》1978,4(4):15-15
在高空小球测风中,观察者与记录者往往有一定的距离,为了尽快地整理记录发报,在观测中常用对讲电话。我们以前所用的对讲电话,是将听筒和受话器直接串联在电路里(见附图a)。这样的对讲电话,虽然有一定的通话距离,但声音不大,也不清楚。直流电流直接流过听筒,使用时间一长,听筒就失去了磁性,声音就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20.
“逢八取土”,测量作物观测地段的土壤湿度,是农业气象试验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地段取土时,按要求有四个重复点,分别钻取5、10、20、30…100厘米共11个层次的土壤样本,并需要44个铅盒分别盛放。若有两个、三个作物观测地段需要取土测量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