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基于遥感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以江宁区为典型区,选取1996、1999年两期的遥感资料对县级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研究。通过与高空分辨率遥感数据SPIN-2融合处理后,采用分层分类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发现从1996-1999年耕地面积呈明显减少趋势。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城镇经济开发区的迅速扩张;农作物进行了较大结构调整,林地转化为园地、菜地,农田转化为鱼池等。最后对江宁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驱动力分析,分析结果可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有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维持。基于RS和GIS软件平台,对吉林地区近10年来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解译,计算10年内土地利用的动态度和转移矩阵,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转移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居民地和旱田面积呈增加趋势,水体和林地面积趋于稳定,水田面积大幅度减少;居民地增加最显著的位置集中在吉林市及其周围地区,而旱田和林地变化主要集中在离居民地较近的山坡处。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GIS空间信息分析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方法,分析了小城镇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及小城镇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对洛带镇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利用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是遥感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选用1987年、1994年和2000年3个时相的某市遥感影像及其辅助数据,对该地区14年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市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建成区面积逐年增加,耕地和林地被占用的现象比较突出。研究结果为该市的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6年、1995年和2003年三期TM遥感影像,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86~2003年间杨凌示范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分析结果显示:①在1986~2003年间,耕地面积逐年下降,17年间下降了20多km2,具体体现在:1986年、1995年及2003年耕地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74%、59.7%和50.8%;而园地面积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近12 km2,年变化率近10%;林地和交通用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增长幅度分别为7.4%、7.1%;此外,居民点用地也有明显增加。②杨凌在1986~1995年间,居民点用地几乎没有变化,而1995~2003年间居民点用地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另外,2003年交通用地比1995年在总土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增加了1.6%,这充分说明了杨凌的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6.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区,对2005年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景观分类,选取并计算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指数,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从景观的总体和单元特征、空间构型和景观异质性等方面对景观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五年的建设,研究区大量其他景观转变为绿地景观、道路景观、生活设施景观、娱乐场地景观及教学设施景观。尽管土地利用程度加大,但景观格局日趋合理,功能分区进一步明确,且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基于RS与GIS的固阳县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一遥感影像和单纯的监督分类方法,在土地利用调查中,难以获得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解决此问题,笔者以包头固阳县为研究区,利用主成分变换的方法,对多源遥感影像(ETM+多光谱数据和中巴资源二号卫星全色波段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同时,在分类中,采用监督分类辅以目视解译分类法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改进训练样本选取方法,进行变化信息的提取,同时给出了易混淆地物的遥感解译标志.此方法的使用,使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的精度明显提高,得到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2.13%,Kappa指数值0.8 016.研究结果为包头市固阳县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借鉴.研究中使用了中巴资源二号卫星影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在国内土地利用变化影像应用研究方面还较新,需进一步的研究,同时由于此影像的免费使用,使得成本费用大大降低,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一遥感影像和单纯的监督分类方法,在土地利用调查中,难以获得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解决此问题,笔者以包头固阳县为研究区,利用主成分变换的方法,对多源遥感影像(ETM+多光谱数据和中巴资源二号卫星全色波段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同时,在分类中,采用监督分类辅以目视解译分类法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改进训练样本选取方法,进行变化信息的提取,同时给出了易混淆地物的遥感解译标志。此方法的使用,使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的精度明显提高,得到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2.13%,Kappa指数值0.8016。研究结果为包头市固阳县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借鉴。研究中使用了中巴资源二号卫星影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在国内土地利用变化影像应用研究方面还较新,需进一步的研究,同时由于此影像的免费使用,使得成本费用大大降低,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利用民勤县1991年和2009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提取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信息,运用GIS分析方法分析了这一时段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探究了导致这些改变发生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沙漠和重盐碱地分别减少了13.92%和18.07%,分别接近于以每年0.77%和1%的速度递减;轻盐碱地增加了328.6 km~2。水域面积增加了2.97 km~2,增幅为128%。植被增加了373.9 km~2,增幅为46%,年均增长率为2.56%。城镇用地面积增加了8.1 km~2,增幅为348%,年均增长率为19.33%。  相似文献   

10.
运用RS与GIS技术,有效地从SPOT 5卫星遥感影像上提取了武陵源区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和相关年限的资料分析了武陵源区1997~2007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研究指出了武陵源土地利用中的不足之处,可为相关政策下实施土地的合理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也证实了实施县级旅游区土地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本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土地利用的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以湖北省为例,对湖北省近五年来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程度、耕地状况、森林植被覆盖、城市扩展、水域湖泊状况等时空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同时对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为定性定量研究我国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演变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两期卫星影像作为主要信息源,并辅以地面调查,通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成功获取了河北省万全县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同时还对动态监测的工作流程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阜阳市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7年、2000年和2009年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结合GIS技术提取分析阜阳市区1987-2009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运用Fragstats3.3软件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变化的驱动因素,为今后阜阳市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大庆市湿地为研究对象,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技术平台,介绍了湿地环境因子研究工作程序及湿地现状类型分布研究,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湿地资源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GIS与RS技术在湿地资源应用研究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初步研究了遥感、GIS和制图一体化实用技术方法。对黄土丘陵区和沙漠地区TM数据进行了特征信息分析;给出了分层分类和GIS辅助分类结果;经模糊推理和人机交互修改,将提“纯”的遥感专题数据作为GIS的动态信息源,对GIS进行扩充与更新;最后在GIS支持下分层提取专题图并进行辅助制图。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省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均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及时、有效地监测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有利于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与规划.通过对厦门市同安区1998年和2008年两个时期的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得到其土地利用数据,结合GIS技术分析土地利用的转移情况及其产生原因,为厦门市同安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及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RS和GIS的农业土地利用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馨  吴健平  石纯 《现代测绘》2004,27(3):12-14
农业已被确认为地表和地下水最主要的非点源污染源,而土地利用方式又是影响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性因素。大规模的土地利用与开发、化肥与农药用量的增加、规模养殖业的发展、生活垃圾的增加等,这些非点污染源严重威胁水体质量,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为了更好地预测和控制、管理非点源污染,必须研究其负荷定量化问题。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入手,讨论了非点源污染与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利用组件GIS技术,以网格为评价单元,实现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定量计算及可视化分析。文章最后以上海市松江区作为研究区域,对该区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罗杰 《现代测绘》2007,30(5):13-15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新形势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新任务,本文通过介绍福建省泉港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技术路线与方法,分析了采用该方法获得的调查结果,为泉港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规划和科学管理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和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整理景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以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市级投资重点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选取3类景观指标,对项目区内土地整理前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景观格局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景观类型中水田斑块占绝对优势,斑块分维数、形状指数呈下降趋势,表明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和简单; 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降低,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面积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增大,景观破碎度降低; 平均分维数和平均形状指数增大,表明景观形状较整理前变得规则,但总体形态变得复杂;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降低,表明在增加了景观分布均匀程度的同时降低了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类型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