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南黄海海域航空重力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力场分区,研究了重力场分区与区域地质环境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形成局部异常的主要地质因素.采用有效的提取方法对局部异常进行了筛选和提取,并按成因划分为基岩局部凸起类异常、基岩局部凹陷类异常、侵入岩类异常、火山岩类异常.通过对典型剖面进行重磁联合反演,细化了各类异常的特征并分析引起异常的地质成因,认为基岩局部凸起类异常、基岩局部凹陷类异常、岩浆岩类异常是南黄海海域具有找油意义的重点局部异常.通过对局部异常进行处理与解释,尝试利用重力异常研究南黄海海域油气成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2009年2月福州乌鸦嘴泉水氡与该泉流量同时出现异常。为此观测人员进行了多次相关检查,在排除了观测人员、观测仪器以及该泉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干扰因素后,认为此次乌鸦嘴泉异常可能是受到位于该泉西南方向的鼓楼老年公寓内工地施工的影响,并对该异常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2016—2019年高邮车逻井水位出现多次大幅波动变化。结合周边自然环境和农业活动的调查工作,对异常成因和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跟踪分析。研究认为,该井水位出现的大幅波动变化异常是高邮湖水位短期大幅波动产生的荷载影响所致,与水利部门对高邮湖水位调控间关系密切,而非地震地球物理异常。  相似文献   

4.
地震前红外异常的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发生在中国及相邻地区的40多次地震的卫星热红外图像,总结了卫星红外临震异常的基本特征。对有关异常成因机理的诸家观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作的倾向性意见。一般情况下Ms>5地震前均有较清晰的红外临震异常显示,低空大气-地面增温幅度显,并表现出突发性和阶段性特征。异常面积与震级的大上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作倾向于认为,临震大气静电异常对大气的极化作用是产生热红外异常的主要原因,异常大气的温室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李曾中 《湖泊科学》2003,15(Z1):205-209
本文对汛期长江流域特大暴雨及洪涝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与越赤道气流异常及受"非亚支宏观气流系统"的影响有关.同时指出,长江流域的特大暴雨及洪涝灾害不但可以预测,并且能够采取措施予以减弱.  相似文献   

6.
陈立德  付虹  张翔  胡小静 《地震研究》2019,(1):1-10,I0001
简述弹性回跳学说、板块构造模型及岩浆活动型地震等地震力学成因的现有观点,并对其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唐山震区的壳幔深部结构、前兆异常时空演化等资料,进一步论证了唐山地震力学成因为岩浆活动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对唐山地震前兆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岩浆活动既是该地震发生的成因,也是各类前兆异常的成因,它们是岩浆活动这枚硬币的两面。最后指出只有正确认识地震和前兆的成因,才有可能用前兆资料对地震三要素做出较好的预报。  相似文献   

7.
临震大气增温异常成因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秀登  徐向民 《地震学报》1995,17(1):123-127
通过模拟对比试验,基本搞清了临震低空大气-地面增温异常的成因.初步认为,大气静电异常对大气的极化作用,是大气在太阳辐射下产生大面积、大幅度增温异常的主要因素;异常大气的增温效应也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测技术系统成因、动态成因、其他水源渗入、周边基建干扰及操作环节影响等环节的研究,排除了这些因素的影响;通过跟以往震例的对比分析排除了地震前兆。通过对比观测证实了取样方式改变是引起水氡低值的原因之一,同时,应用氡自身的化学性质分析说明了抽水量加大及水位降低也是导致水氡低值的原因。这一异常成因的探讨,为应用氡的化学性质对水氡进行异常核实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区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清武 《地震地质》1992,14(3):251-258
根据五大连池火山区的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二氧化碳气的生成条件和成因,对火山区CO_2的泄出量进行了概算。通过一年定点观测,查明了南泉和二龙眼泉各气体组分的动态变化特征,认为南泉氢和氦于1988年2月~4月出现的大幅度异常和附近的小震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曲江断裂断面结构及地震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从曲江断裂两盘的地层分布、产状变化、破碎带宽度的异常分布等方面对曲江断裂的断面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曲江断裂上存在两个尺度较大的凹凸体。结合该断裂的右旋运动特点,对曲江断裂破碎带异常展宽段及串珠状小盆地的成因给予了解释,同时认为曲江断裂上三次7级以上强震的震中与凹凸体的位置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固体潮观测中的震颤异常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震与固体潮台站的日常监测中,常发现有一些异常"脉动"信号叠加在固体潮曲线上.这些异常"脉动"与宽频带数字地震计的观测在时间上同步、一致,其中的一部分由发生在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引起,而其他的则大多与强地震相伴随,统称为震颤异常波.本文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地震与固体潮观测台站(HUST)的概况,报道了该台应用 DZW重力仪和VS-1倾斜仪观测记录到的大量震颤异常波事例.大量观测事实表明:中国固体潮台站记录的震颤异常波,绝大多数只在DZW重力仪和VS-1倾斜仪的低通滤波1 通道(LP1)出现,而在其低通滤波2通道(LP2)和其他固体潮仪器中则罕有发现;震颤异常波的包络线大多呈"纺锤状"或"尾巴状",持续时间多为1~3天. 通过对震颤异常波和固体潮观测仪器的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震颤异常波实际上就是一种来源复杂的地球脉动信号,响应范围广泛,可被宽频带数字地震计和固体潮仪器记录.由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引起的震颤异常波的主要周期在3~7 s范围,而强震前的震颤异常波则除此外,还包含10~60 s及更长周期的信号.固体潮仪器对震颤异常波响应的差异是因为仪器的传递函数不同和特性所致. DZW重力仪和VS-1倾斜仪分钟值采样数据中的震颤异常波,只是真实信号的一种"混叠"或映射.强震前的震颤异常波是否与地震有关?是否是震兆?尚需做更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马禾青  杨明芝  罗国富 《地震》2020,40(3):99-111
对7次7级地震和不同地区的8次6级地震研究频次场的自然正交函数展开问题。结果表明, 频次场时间因子异常具有多分量显示的特点, 大地震前频次场的前4个典型场中有3~4个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发生异常变化, 特别是第一和第二个两个贡献率最大的典型场时间因子必定显示出异常变化, 异常典型场占总场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频次场时间因子变化比较敏感, 曲线起伏较大, 异常变化形态复杂多样。频次场时间因子异常表现出中期、 短期和短临性质的异常变化。采用较大起始震级进行频次场分析能使异常的特征更清晰、 更突出。分析地震频次场时的网格划分往往大于分析地震能量场的网格划分。  相似文献   

13.
倪晓寅  陈莹  杨锦玲 《中国地震》2022,38(2):239-247
基于地磁逐日比异常期间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幅度变大或变小的统计结果,发现地磁逐日比高值异常是由异常日的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幅度变小和异常前一天的日变化幅度变大所致。其中,异常日的日变化幅度变小可能是地磁逐日比异常的主要因素,但异常前一天的日变化幅度变大也是异常成立的重要因素。此外,引用前人感应电流假说,结合统计结果进行了机理解释,研究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前人对该方法的机理推测。  相似文献   

14.
地震非均匀度物理意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料表明某些强地震前中小地震的地震非均匀度(GL值)参数在强地震孕育进入中期或短期阶段出现明显异常变化, 显示出区域中小地震活动状态发生变化. 本文通过对含有障碍体的平直断层、 挤压型雁列式断层及Ⅲ型剪切裂纹等3种类型的岩石样本变形破坏过程声发射事件时间序列的分析, 讨论了GL值变化的物理意义. 计算结果表明, 这3种标本变形破坏过程中, 在应力应变处于非弹性阶段前夕或在岩石整体破裂失稳前破裂成核期间, GL值出现持续大于1的异常变化. 表明GL值能较好地刻画受压岩石破坏前的应变的非弹性变化, 具有一定的标本破裂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北京延庆台1988年以来地电阻率观测资料的可靠性,讨论归一化变化速率方法,用以处理该台地电阻率长程观测数据;结合北京及邻近地区近三十年来发生的7次中强地震,研究该台地电阻率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延庆台地电阻率观测对附近的中等以上地震和远距离大震有一定的映震能力,可为今后该台附近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提供中、短期预测预报参考依据;同时该台在中国大陆及周边远距离大震前也观测到了时间上对应的地电阻率异常。  相似文献   

16.
韩德胜  赵和云 《地震工程学报》2002,24(3):193-198,219
以数值模拟方法对层状介质中振荡电偶极子电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典型层状介质结构下,地表不可能观测到此种信号源产生的电场信息。(2)有断层存在时地表偶极子电场值可增大2-3个最级。在常见的地壳电性结构中,地表可得到零点几至几毫伏每公里的异常;在特殊电性结构中可达上百毫伏每公里,电场强度的最大点并不在震中,而是在断层带上,这表明地下介质的不均匀性一方面有利于地电异常的观测,另一方面也是引起地表电场异常出现复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地磁垂直分量Z日变幅逐日比及其与磁暴和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桂平  李鸿宇  张贵霞  潘颖 《地震》2018,38(1):139-146
地磁垂直分量Z日变幅逐日比是基于变化磁场在地球电导率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与变化磁场相反的感应磁场, 该感应磁场不仅包含了外空磁场的信息, 还包含了地下电导率的信息。 因此, 相对于地磁场其他成分来说Z分量更多地反应了地下活动的变化, 逐日比是利用前后两日地磁Z分量日变幅相比来提取该异常现象, 但磁暴可能会对逐日比异常判定产生影响。 我们取1984年至今江苏区域范围达到逐日比异常判定指标的29个事件结合磁暴以及该异常事件之后和地震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发现, 无磁暴时逐日比异常和预测范围内地震对应关系达到0.77, 有磁暴时逐日比异常和地震对应关系为0.25。 综合分析认为逐日比异常事件发生后, 若该日无磁暴或者Dst指数小于异常第二日, 那么该异常为地震前兆的可能性大概为0.8, 反之则该异常有可能是磁暴的影响而不是来自于地下活动的影响, 需结合其他前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该研究增强了逐日比异常判定地震地磁前兆信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华北地区40多年的地下水动态资料,分别依据从月均值、日值、分钟值等不同尺度资料中提取的具有可重复的代表不同时间特征的异常信息,进行多级地震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华北中强地震之前区域地下水存在10年准周期特征,周期的上升和高值段可作为长趋势异常变化,在上升(或高值)趋势变化背景上存在3年左右的中短期下降异常变化,在...  相似文献   

19.
In th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DIS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to earthquake predic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a quantitative method to estimate the ratio for the pixels with abnormal brightness temperature (BT) increase and a preliminary scheme for cloud removal. The principle is that, firstly, the cloudless data observed by the same satellite at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but in different days (usually 1 day to 3 days) are mosaiced to get high ratio of clear sky, and then the BT variation curve and mean square difference (MSD) of each pixel are calculated with the data from the covered area to determine daily whether the BT data of the day is normal or not at a certain pixel by using double the MSD as the criterion. The ratio for the pixels with abnormal BT increase can be calculated by dividing the total number of abnormal pixels with the total pixels of the whole area. Analysis on a series of recent earthquakes in the Taiwan area shows that the ratio for pixels with abnormal BT increase, which normally undulates around zero, has a sudden enhancement 1 day to 20 days before medium-strong earthquakes. It is expected that a new method for identifying earthquake auspice could be found through special studies in regions with frequent seismic activity by analyzing the change of the ratio for the pixels with abnormal BT increase from MODIS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nfrared (IR) information from which the effect of clouds has been rem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相似文献   

20.
应用Mann-Kendall法对1998年泾阳4.8级地震和2009年高陵4.4级地震某些指标数据序列进行异常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某些指标呈现出异常变化,应用此方法可以确定出突变的具体时间.本研究对地震预报预测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