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氢化物发生装置———可移动还原床氢化物发生器(MRBHG)。应用该技术可将经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之后的各种砷的化合物转换为相应的氢化物,然后再被引入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进行检测。对不同形态砷的不同化合物的CZE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缓冲溶液的pH值及浓度、进样量等。CZE-MRBHG-ICP-AES应用于4种砷化合物的定量测定,峰面积的RSD(n=5)在1.9%~11.7%。4种砷的浓度检出限分别为:As(Ⅲ)、甲胂酸和As(Ⅴ)0.32mg/L,二甲胂酸钠0.35mg/L  相似文献   

2.
汤志勇  敖愫 《岩矿测试》1998,17(4):285-289
建立了一个碱性体系在线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矿石中痕量砷、锑、铋的分析方法。设计了在线氢化物发生流路及操作程序。选择了碱性体系氢化物发生的各项最佳条件,避免了Cu、Fe等大量基体元素的干扰。方法检出限为As0.6μg/L,Sb0.4μg/L,Bi0.9μg/L,As、Sb、Bi的工作曲线均在0~400μg/L内呈良好的线性,经铜矿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砷锑铋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4.2%~8.8%。  相似文献   

3.
新型的氢化物发生技术-可移动还原床氢化物发生器可以实现微升级样品的测定而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酸化和使用气-液分离器。应用MRBHG-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取得了同等质量的而不同形态的As,Se的相同信号强度,证明了在MRBHG体系中氢化物元素之间的干扰得到消除,方法用于合金钢,富硒茶叶等实际样品的测定,标准加入的回收率在93%-114%。  相似文献   

4.
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黄铁矿及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碲,采用硝酸,盐酸,高氯酸分解样品,用浓盐酸将六价碲还原成四价碲,再用硼氢化钾继续还原使碲形成氢化物TeH2,在AFS1201C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测定碲的检示限为0.18μg/g精密度RSD%为6.8%,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费用低,可应用于大批量地球化学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将样品滤膜一起用HF、HNO3及HClO4消化,制成10%的HNO3溶液,用ICP-AES测定Cu,Pb,Zn。检出限分别为1.4、8.1、0.7,RSD%分别为3.7、7.3、1.8,已用于测定青岛市区的大气颗粒物样品。  相似文献   

6.
MID-PROTEROZOICMETAMORPHICROCKS,METAMORPHISMANDCRUSTALEVOLUTIONINTHEWESTOFLIAONINGPROVINCEYuLiangjunInstituteofGeology,Chines...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石英缝管原子捕集技术在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Bi中的应用。采用自制的无载气氢化物发生装置,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最佳化。实验结果表明,原子捕集技术的应用使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提高2.2倍;方法检出限(3σ)达2.5ng;20ng/mlBi的标准溶液10次测定的RSD为2.9%。方法用于地质标样中微量Bi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符合。  相似文献   

8.
陈恒武  吴德秀 《岩矿测试》1994,13(4):298-301
文章介绍石英缝管原子捕集技术在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Bi中的应用。采用自制的无载气氢化物发生装置,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最佳化。实验结果表明,原子捕集技术的应用使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提高2.2倍;方法检出限达2.5ng;20ng/mlBi的标准溶液10次测定的RSD为2.9%。方法用于地质标样中微量Bi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符合。  相似文献   

9.
两次电导率测量法测定某些污染水中的硫酸根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金华  刘媛 《地质实验室》1999,15(3):162-164
配制两份配同体积的样品溶液,一份不加BaCl2,另一份加过量的BaCl2,根据两份溶液电导率的差值与硫酸根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测定SO^2-4的测定,其RSD为≤2.12%,加标回收率为97.4%-103.9%。方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0.
MICROSTRUCTURALFEATURESOFDUCTILESHEAZONEONTHENORTHERNMARGINOFHOHXIL,QING-HAIPROVINCE,CHINATXMICROSTRUCTURALFEATURESOFDUCTILESH...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与CERCLA和RCRA有关的,用于提高铀污染地研究效果的全新的野外筛析方法。该方法能圈定地表土壤中污染分布。为此,在Fernald环境管理项目(FEMP)中评估了4种适用于土壤中铀浓度野外测量方法的性能。这4种试验的技术是:高分辨率γ能谱测量,宽域β闪烁计数,激光烧蚀-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LA-ICP-AES)和远距离α探测(LRAD)。对每一种所实施的技术都要野外获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罗宗铭  彭少锋 《岩矿测试》1996,15(3):213-216
在pH5.6-6.4的缓冲介质中,Sc-埃铬菁R(ECR)-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乳化剂OP形成蓝色配合物,基组成比nsc:nECR:nCPC=1:2:2。配合物的最大吸收长在61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10^5L.mol^-1.cm^-1。  相似文献   

13.
辛仁轩  王建晨 《岩矿测试》2000,19(3):177-179
研究了电荷注入检测器(CID)等离子体光谱仪(ICP-AES)的光度精度和分析参数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等离子体功率和雾化系统载气压力可得到较好的谱线强度测量的光度精度。CID-ICP光谱仪的光度精度(RSD〈4%)优于电磁驱动顺序等离子体光谱仪(RSD〈10%)。  相似文献   

14.
张凯  张凤君 《世界地质》1999,18(3):96-99
运用273A电化学系统确定了偏最小二乘计极 法同时测定La、Ce、Pr、Nd、Sm、Eu分量的最佳体系为:0.08mL的XO、PH=4.0的HAC-NaAC缓冲溶液6mL。6种轻稀土在1.0*10^-7-8.0*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每种稀土元素的检出限为1.4*10^-8mol/L。6种轻稀土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7%-12.8%。  相似文献   

15.
王万美  郑民奇 《岩矿测试》1994,13(2):125-127
样品经HNO3-HF-HCLO4分解发,在5.4mol/L的HCl介质中,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用甲基异丁基甲酮同时萃取样品中的Se,Te.c Pd和Ni作混合基体改进剂,使用自制的涂锆石墨平台直接测定有机相中的Se,Te。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21×10^-9gSe,0.13×10^-9gTe;测定0.06μgSE、0.03μgTe的RSD(n=11)分别为7.0%和8.9%。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钴、镍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易溶硅酸盐、铁氧化物及难溶硅酸盐相态分析的新流程。地质样品中钴和镍经选择性溶剂定量溶解分离后,试液用ICP-AES测定。该法测定国家土壤标准物质,钴、镍的RSD%分别为4.08%~7.83%和0.80%~12.44%,RE%小于3.64%和3.10%。  相似文献   

17.
甘树才  曹淑琴 《世界地质》1996,15(3):101-104
系统研究了Ge-ARS-H2C2O4-V体系报道极谱催化波的影响因素,测定了Ge-ARS-H2C2O4三元配合物的配合比为1:2:1。实验初步证明了该体系催化波为具有吸附性质的平行催化波。本法检出限为0.14mg.m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89%,标准回收率为93.70%-109.0%,0-50mg.mL^-1的锗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测定矿石中Sb的方法,提出用蒸气收集脉冲进样技术,较大地提高了氢化物发生法的灵敏度和检测能力。标准参考样品的分析结果与推荐值吻合,精密度(RSD)和检出限分别为5.1%(8ng/ml,n=9)和0.19ng/ml。测定速度为120样/h。  相似文献   

19.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含铀岩石中微量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春梅  魏澎 《铀矿地质》1996,12(3):176-179
本文介绍了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含铀岩石中微量硒的方法。测定下限为0.01μg/g,测量精度(2×10-7)RSD为6.63%。方法灵敏度高、快速、操作简便。本方法也适用于一般岩石样品中微量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岩石中痕量硒的干扰及消除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张锦茂  范凡 《岩矿测试》1993,12(4):264-267
用HF-HClO4-HNO3混合酸分解样品,采用Fe^3+作释放剂,研究了不同量的Fe^3+与HCl酸度对Se荧光强度的影响和干扰离子消除的效果,以及Fe^3+存在Te存在下对Se测定的影响。方法的检出限为0.01μg/g.样品中Se量为0.1μg/g的相对标准偏差(n=11)是5.4%。用于岩石标样中痕量Se的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