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海大陆架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海洋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异养细菌在分解有机物质和无机化过程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从海洋食物链的角度来看,分解各种类型有机物而得以增殖的异养细菌自身也是海洋原生动物、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的营养源。异养细菌在海洋生态系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对海洋中某些细菌的代谢活动与其他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普遍的重视。 海洋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资料已有不少报道。但至今尚未有人发表过东海大陆架海域海洋微生物生态调查的报告。东海大陆架海域江河交汇人海,大陆对海洋的影响极为突出,水文和底质情况复杂,水产资源丰富,因而特别富有多样化的有机物来源。调查和了解这一海域中异养细薗生态分布规律,并研究其参与物质转化过程的特异性,不仅有助于深入研究海洋生态学问题,而且对于阐述东海大陆架的特点也极有价值。本文着重讨论异养细菌在东海大陆架的生态分布特征及菌群组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的一部分,是进行海洋研究、开发海洋资源的一个重要海域。过去,虽作过一些调查,但至今尚无关于台湾海峡海底地形、沉积和构造等方面较完整的资料。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在开展东海大陆架调查的基础上,为完整东海大陆架的海洋地质地貌资料和统一编绘东海地貌类型图,对台湾海峡的地质地貌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汇编,并编制出版了1:50万台湾海峡地形、底质图。台湾海峡地形图是台湾海峡地貌形态描述的依据,它要求客观地反映海峡地形特征和各种地形形态的分布,如海底浅滩、水道和盆地等。编制海峡地形图也为编制该区其它专业地图提供可靠的工作底图。根据台湾海峡地形图的性质和用途,对该图编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东海大陆架沉积物中的放射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海洋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研究资料来判別海底地层和解决与海洋学有关的问題, 系探索海洋资源的手段之一。近年来,一些国家对世界大洋的调查研究工作进展很快,目前,除北冰洋外;几乎对各大洋的大部分海域都进行了钻探取样。其中,用放射虫沉积岩样结合地层学进行分析划带的工作已有很大进展。东海大陆架范围辽阔,资源丰富,亟待开发利用,但对其海底情况过去了解较少。为配合当前渔场调查和海底矿产资源的探测,对海底沉积物及有关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是急需的。本文就东海大陆架部分地区(东经121°30′-127°,北纬26°30′-32°30′;图1)海底沉积物中的放射虫进行研究整理、以供作海洋开发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作者鉴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金星”号调查船于1975及1976年在东海大陆架区进行综合海洋调查所采的底栖生物标本时,发现近丽海葵属(Paracalliactis)的一个新种一一中华近丽海葵(Paracalliactis sinica sp. nov,)。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975和1978年在东海大陆架进行海洋综合调査时,采到5个宝贝总科的标本,经鉴定为二种,均为我国沿海罕见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用DDT测年法研究东海大陆架现代沉积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口外的东海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架之一。对其沉积物现代沉积速率的测定,是研究该河口-陆架区沉积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迄今已发表了用~(210)pb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BHC测年法等方法研究本陆架区现代沉积速率和沉积作用的论文报告。本文据1980—1981年间,中美两国海洋科学家联合对长江口-东海陆架区沉积动力学进行调查所取得的资料,报道了该区岩芯柱样DDT含量的空间分布,并试用DDT测年法估算了此陆架区的现代沉积速率。本文还着重对该海域的现代沉积作用强度,以及水中悬浮物质移除DDT污染物的能力进行了定量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始于1958年,主要开展了大陆架及邻近海域勘查与资源评价、油气资源调查以及其他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取得了一批非常宝贵的基础资料和成果。在整理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海洋开发对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海表层沉积硅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977年国家海洋局组织所属单位对东海大陆架进行了综合调查,采集了比较丰富的样品.有关资料报导了在东海大陆架有12种硅藻的记录,大陆坡11种,海槽区12种,如归并重复出现的种类,总计有20种硅藻.本文基本上用同一批材料对沉积硅藻的沉积问题,提出了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东海及其他陆架沉积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在杭州浙江宾馆举行。这次国际会议是根据中美两国政府间于一九七九年签订的中美海洋和渔业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在长江口外及邻近东海大陆架沉积作用联合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由中国国家海洋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共同举办的。  相似文献   

10.
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6年8月、2007年1月、5月和11月4个季节在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29°30′N—32°00′N,127°E以西)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调查时所获得的蟹类调查资料,以渔获率作为蟹类数量指标分析该海域蟹类资源状况,包括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调查共得蟹类种类43种,隶属于10科、21属。优势种类为细点圆趾蟹、双斑蟳、三疣梭子蟹、日本蟳、红星梭子蟹、红线黎明蟹,以上6种蟹类占蟹类总渔获量的94.58%。本次调查与20世纪90年代末在东海大陆架海域的蟹类资源调查结果相比,蟹类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变化不大。从蟹类渔获率来看,秋季以舟山渔场最高,夏季以江外渔场最高,蟹类资源密集区主要位于长江口渔场和舟山渔场北部。  相似文献   

11.
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日两国划分东海大陆架无法回避的问题日本认为冲绳海槽仅是大陆架上的褶皱中国认为冲绳海槽是中日之间的天然分界线日本不能引用“时效概念”占领钓鱼岛中国分得的海域面积超过日本是合理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新一轮的海洋“圈地运动”旋即展开,海域相邻、相...  相似文献   

12.
从中日东海之争谈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日东海之争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域纠纷中颇具代表性,争议的焦点始终是主权归属及大陆架划分问题。从理论上讲,“自然延伸”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决大陆架划分的最基本原则,“中间线”仅是日本单方面的主张。面对不容乐观的海洋国土现状,只有树立当代海洋观,充分利用国际法赋予的权利,才能有效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3.
简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5年4月27日—5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海洋考察船进行了贯穿南黄海、东海至琉球海沟的连续海底地形调查。调查所设的两条测线历时近四天四夜,总长约1600海里,是目前从南黄海通过东海,经久米岛以西直至琉球海沟最长的测线。测线所取得的资料完善地反映出南黄海、苏北浅滩、长江水下三角洲、东海大陆架、冲绳海槽、琉球岛架和琉球海沟的各类地形特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海大陆架沉积类型分布状况,经过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多次海洋地质调查,已获得了丰富的资料和成果。秦蕴珊等同志根据沉积物的中位直径(Md),将东海沉积物大体分成三带:第一带是近陆浅水区的细粒沉积物带;第二带是外陆架的粗粒沉积物带;第三带是大陆坡细粒沉积物带。他们认为这种分布是与东海大陆架所经历的海陆变迁有关,并详尽  相似文献   

15.
蔡明理 《海洋科学》1994,18(1):26-28
中国近海陆架地貌研究工作自50年代进行全国性海域普查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有关黄、东海海底地质、地貌、沉积资料。在这些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拟对黄、东海海底地貌类型、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作一简单分析。1黄、东海海底主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该区海底地貌以宽阔的大陆架为其特点。黄海呈反S状,平均深度44m。东海则呈扇形,平均水深370m,其西部为陆架,大约在水深140m左右,向东过渡为孤带状的大陆坡,主体地形为冲绳海槽,向东越过琉球群岛岛架,过渡到琉球海沟。黄、东海海底地貌类型比较齐全(图1),现分为黄海北部区、…  相似文献   

16.
开展黄海底质调查研究工作,对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海洋地质基础理论研究都有重大意义。根据国家海洋局1976年下达的任务,海洋局一所三室于1977年—1979年间,进行了黄海底质大面积小比例尺的调查研究。这项调查研究工作规模较大,精度较高。柱状样的平均长度及实验室分析项目都超过以往的历次调查。1979年3月在杭州召开了“黄海、东海大陆架海洋地质综合报告审查会”,共三十四个单位的八十二名代表参加,与会人员对“黄海沉积物调查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的内容及附图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会议记要认为:“报告内容较为丰富,资料和  相似文献   

17.
《东海海洋通量关键过程》一书是中国JGOFS委员会主任委员胡敦欣院士等的研究新作之一。它论述了东海海洋通量有关关键过程和机理 ,包括长江入海物质及陆架物质的输运机理、冷涡区和中陆架区碳及生源要素的垂直通量过程、冷涡区颗粒物质沉积动力学以及东海的海气碳通量估算和源、汇分布特征等。该研究成果具有以下特点 :1 这些成果在海洋学的海洋通量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并具国际领先的水平。目前国际上海洋通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洋通量方面 ,而对最富开发利用潜力的大陆边缘海区尚无关注。该成果可谓独树一帜。2 陆架海域海洋…  相似文献   

18.
东海是我国资源最丰富的重要海域之一,是中国大陆架的主要地区。它的沿岸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繁荣的地带,它的外海又是著名的黑潮暖流影响较大的水域。因此,从海洋学研究的角度看,不论是物理海洋学、地质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和化学海洋学方面,都有不少  相似文献   

19.
以对东海进行综合研究为主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1986年3月12日隆重纪念该所成立二十周年。 二十年来,海洋二所的科技队伍已从建所初期的几十人发展到四百多人,仅高、中级业务骨干就有二百多人,技术装备不断添置更新,日趋精良。这一综合海洋科学机构在党的科技方针指引下,把科研与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取得了一批影响大,效益好的成果。在120项科技成果中有近40项分获国家、国家海洋局,浙江省的奖励,同时发表的论文有300多篇,还完成了诸如中美长江口沉积作用联合调查,东海大陆架调查,浙江省海岸带调查,浙江沿岸上升流调查,南极考察,遥感技术在海洋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大型水处理设备的研制等重点科研项目。现在该所已成为研究东海的主力军,也是我国海洋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孟广兰 《海洋科学》1979,3(4):35-40
本文为东海大陆架海区浅层沉积物孢粉分析的阶段小结。通过孢粉组合的分析研究,试图对我国东海大陆架北部海区更新世末期以来古地理环境演变过程作初步探讨,并提出我们在做海洋孢粉工作中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