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清河镇动物群各类化石的地史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炯飞 《地质论评》1993,39(1):44-51
清河镇动物群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建立清河镇动物群时,认为清河镇动物群包括管状化石、壳瓣状化石、球状壳化石、针状化石和近骨状类化石五个类型,并认为清河镇动物群的时代与梅树村动物群的时代相当。本文通过对清河镇动物群各类化石的分布规律和对所产化石地层的地质年代学和地层学的研究,认为不宜把针状化石和壳瓣状化石归入清河镇动物群;近骨状化石分布局限,其地史分布难以确定;管状化石出现于中元古代,至震旦纪和寒武纪大量产出,延续到奥陶纪;球状壳化石出现于寒武纪早期,至奥陶纪仍有。  相似文献   

2.
刘效良 《地质科学》1994,29(2):186-193
本文根据手标本上、岩石切片上以及岩样上所见的化石与国外发表的已知假化石作了比较研究;从用酸溶样实验提取了化石的论据;对微体化石与其它的微体化石的共生现象进行了研究;还从化石出现与重现的实际资料、化石的生物组织和结构特征与已知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并从生物信息、化石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的测试等几个主要方面论证了两群化石的真实性质。  相似文献   

3.
一种特殊的石化植物化石—炭质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化石的保存形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印痕化石、模铸化石和石化化石;其中石化化石又可根据石化物质的不同,进一步分为硅化、钙化以及铁化等。由于石化化石多保存有良好的植物体内部组织及结构,对研究古植物的分类、演化和恢复古代植被景观有重要作用,所以,历来为古植物学家所偏爱。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提高烟台市古生物化石的科学研究程度,促进古生物化石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地质遗迹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首先通过对本地区资料收集整理及实际野外勘查,针对化石鉴定结果和化石分布特征,开展综合分析,得出了烟台市元古宙至新生代地层中的化石纵横向分布特征;然后根据化石类型、化石破坏程度、剖面类型、地质环境和工程影响五个因子,制定了相应的化石保护区等级划分体系,将烟台地区29个化石出露点划分为5个重点保护区,6个次重点保护区和17个一般保护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古生物化石分级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中国内蒙大兴安岭地区植被茂盛,中生代地层出露较少,此前虽有关于热河生物群化石的记录和报道,但仅限于三尾拟蜉蝣、叶肢介和狼鳍鱼等热河生物群代表化石。2017年,笔者在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宝山乡鸽子山地区发现了蜘蛛化石。这是大兴安岭地区首次发现热河生物群蜘蛛化石,为研究热河生物群蜘蛛化石的分类演化和古地理分布,及该地区热河生物群化石组合面貌和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6.
辽西燕辽生物群分布特征及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辽宁省西部地区一直是中生代古生物化石的重要产地,近几年发现了大量的珍稀动植物化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有一些化石的层位尚不明确。近三年来,笔者在辽宁西部葫芦岛建昌以及朝阳辖区下的朝阳县、凌源市以及建平县针对一套中侏罗世火山岩所夹的沉积岩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化石调查工作。首先,根据髫髻山组地层出露条件,在金岭寺—羊山盆地的建昌县玲珑塔大西山村测制了髫髻山组主干剖面,除此之外还在大平房—梅勒营子盆地和凌源—三十家子盆地测制了辅助剖面,同时在剖面上逐层进行化石采集;之后研究本次工作采集的化石以及收集该地区燕辽生物群化石资料;最后将化石落到准确的层位之上,并将各盆地化石层进行对比。通过剖面的测制以及化石的挖掘和调查,确定其为中侏罗世髫髻山组,属燕辽生物群中期,确定了一批珍稀化石的产出层位,为了方便不同盆地化石层对比,本文命名了两个新的珍稀化石层位——大西山化石层和棺材山化石层,将化石与层位一一对应,并且完成了对辽西主要盆地化石层的对比;与之同时挖掘出了一批珍贵的动植物化石,丰富了燕辽生物群古生物的内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近十五年来蛋化石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晓思  岳昭  凌虹 《地球学报》2009,30(4):523-542
1993年至2008年是中国蛋化石研究不断扩展与深入的时期。这期间的研究更注重于解决盆地地层与蛋化石演化序列间的联系; 开展了翼龙化石胚胎学研究; 通过分子古生物学分析, 尝试了获取古代DNA的方法; 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博物馆的建立, 成为展示这一阶段进展的突出标志。特别是近几年来, 通过大量资料积累, 发现并揭示出恐龙蛋的变异类型与鸟蛋间的联系, 由此填补了从恐龙到鸟的演化过程中蛋壳形态结构变化的空白。文中还介绍了我国白垩纪几个沉积盆地的生物地层和一些具有特色的蛋化石种类; 提出了新的蛋化石分类意见, 以及与蛋化石有关的生存行为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贵州三叠纪遗迹化石及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三叠纪遗迹化石丰富,有台地相的遗迹化石组合:Thalassnoides、Gyrolithes、Cerato-morph、Chondrites、Rlazocorallium.Rhabdoichnum等;台缘浅滩相的遗迹化石组合:Cylindricum gregarium、Skolithos、Thalassnoides等;斜坡相遗迹化石组合:Protopalaeodictyon、Chondrites、Huaxichnus、phycosiphon、Oldhami-a、Cochiliclaus、Cosmorhaphe、Pinnatpedus、Thalassnoides、Psilonichnus、Arenicolites、Lophoctonlum、Paleophycus等;其中Arenicolites、Thalassnoides、Psilonichnus、Chondrites遗迹化石含量较多,则为上斜坡,如很少含上述四种遗迹化石,而以Lophoctonlum、Protopaleodictyon、Cosmorhaphe、Cochilichnus、Phycosiphon为主,则为下斜坡;盆地相遗迹化石组合:Protopaleodictyon、Helminthopsis、Paleomeandron等。 贵州三叠纪遗迹化石组合与各岩相带分布一致,主要受含氧丰度、水深、水动力条件等诸多因素的控制。由遗迹化石组合分布证明贵州三叠纪岩相古地理格局从黔西北至黔南沉积相带展布为台地相—台缘浅滩相—斜坡相—盆地相。同时建立了贵州三叠纪遗迹相—遗迹化石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9.
北京中生代地层及生物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北京地区中生代地层和生物群进行了研究。依植物化石资料与岩性对比,肯定了三叠系的存在。上统含拟丹尼蕨等晚三叠世标准化石,时代明确;中统未见化石;下统含二叠—三叠纪过渡性化石,时代归属有争议。侏罗系在北京地区分布广、厚度大、矿产丰富、沉积类型复杂。文中从动、植物化石组合,岩相与火山活动等多方面做了新的探讨。白垩系出露面积很小,属断陷盆地沉积,但化石极丰富,含标准的热河生物群及与之有演替关系的房山生物群分子;另对盆地的地质演化历程也有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中部早白垩世地层发育,含植物化石较好,但经系统描述和报道的材料并不多。对固阳城西茜连脑包一带下白垩统的植物化石进行了系统采集,化石采自固阳组灰黑色泥岩以及灰绿色、黄绿色粉砂质泥岩中。在对植物化石进行系统鉴定及描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化石植物的埋藏环境。其中保存于灰黑色泥岩中的植物化石形态较为完整,且泥岩指示弱水动力条件,因而这些化石可能为近原地埋藏;而保存于粉砂质泥岩中的化石保存较为破碎,且粉砂质泥岩表示水动力较强的环境,故这些化石可能经过水流搬运,为异地埋藏。通过以上化石的保存状态及岩性特征,可知茜连脑包一带早白垩世固阳组化石埋藏类型为近原地埋藏和异地埋藏两种,且植物化石指示较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东天山塔克尔巴斯陶组中发现Choristites、Chonetes carbonlferus Keyserling、Brachythyrina strangwaysi Verneuil、Brachytryhis、Isogramma、Paramuirwoodia和Stenoscisma等腕足化石,组合时代为晚石炭世早期。前人据该组中发现袁氏珊瑚Yuanophyllum将该地层厘定为早石炭世。1:25万三道岭幅区调项目对该组地层微体化石进行研究,于灰岩中发现蜓Profusulinella和Schubertella;非蜓有孔虫Tetrataxis、Palaeotextularia和Climacammina;介形化石Bairdia longicalida Shi等,其组合时代特征与腕足化石一致。据腕足化石、微体化石及植物化石Noeggerathiopsis theodori Tschirkova et Zalessky,将该组地层厘定为晚石炭世早期。据地层接触关系、植物化石Neoggerathiopsis和Calamites及SHRIMP U-Pb年龄,将上覆地层七角井组定为晚石炭世。  相似文献   

12.
下扬子区下三叠统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泽均  王文彬 《地层学杂志》1990,14(3):203-208,T002
<正> 遗迹化石是地质时期各类生物在生活期间进行居住、运动、寻食、代谢和生殖等行为习性活动,在沉积物表面或其内部留下的各种痕迹。作为重要的生物标志,遗迹化石可用来判别和恢复古代沉积环境。近年来,笔者在下扬子区的宿松、贵池、泾县、宁国、宜兴等地(图1)的下三叠统,发现大量遗迹化石。本文从遗迹化石组合特征出发,讨论遗迹化石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承杨式溥教授鉴定遗迹化石标本,在此深表谢忱。  相似文献   

13.
北京及邻区青白口纪化石生物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烽  高林志 《地质论评》1999,45(1):50-58
笔者综合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典型剖面-北京西山芹峪剖面和北京昌平十三陵剖面新发现的宏观藻类化石及邻区相应层位中的化石资料,通过生物相分析认为,北京西山青白口、芹裕的宏观藻类化石可能产于静水泻湖相中;而北京昌平十三陵的宏观藻类化石组合则反映出具有水下冲积型环境的特色;在河北怀来所发现的极完整又丰富的化石可以代表正常的滨海潮坪环境。因此,笔者认为青白口纪微古植物和宏观藻类化石在区域丰度和形态变化方面与水深  相似文献   

14.
植物化石角质层的微细构造特征是植物化石重要的鉴定和分类依据之一,同时也是获取地质历史时期气候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保存有角质层的植物化石,如何更好的获取角质层特征,选择合适的实验技术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即王水+次氯酸钠浸解法,次氯酸钠浸解法以及硝酸浸解法,对地质时期植物化石角质层的获取方法进行了探索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砂质泥岩中的植物化石适合用王水+次氯酸钠浸解法进行处理;含煤层或者聚煤期泥岩中的植物化石适合用次氯酸钠浸解法进行处理;灰白色泥岩或者含有硅藻土泥岩中的植物化石适合用硝酸浸解法进行处理。本文采用的三种角质层浸解法在角质层研究方面可根据化石材料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也可同时进行三种方法的尝试进而获得最佳实验效果。该研究总结了不同地质时期植物化石角质层对三种实验方法的反应,为研究植物化石的角质层特征提供更加有效的实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丁村组底界的侵蚀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我国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丁村遗址,是1953年发现1954年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持下进行系统发掘的。除获得三枚人牙化石和2005件石制品外,还有28种哺乳动物化石、5种鱼类、30种软体动物化石。经研究,人类化石处于早期智人阶段,文化期为旧石器时代文化中期亦即地史上的更新世晚期早一阶段。发  相似文献   

16.
前已叙过,痕迹化石受相的控制。因此,一般讲,痕迹化石的地层意义较小。但在前寒武纪地层中,由于生物缺乏硬体构造,其软体又易受破坏,故难以保存;以实体化石为基础的生物地层学研究,便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7.
秦岭造山带主要疑难地层时代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区域与剖面地质调查, 结合古生物学、同位素年代学和构造地质学等方法研究, 在秦岭主要疑难地层中发现了众多化石, 并获得一批同位素年代数据, 重新厘定了地层时代。在变质哑地层: 1)宽坪群中发现了奥陶纪化石; 2)耀岭河群和郧西群中发现石炭纪化石, 并测得相应同位素年龄; 3)三花石群中发现泥盆纪化石。在有争议地层碧口群中发现泥盆纪化石, 厘定其主体时代为泥盆纪; 在原划寒武-奥陶系洞河群中发现晚古生代化石, 更正了北大巴山腹地没有上古生界的普遍认识; 将南秦岭原志留系及相伴的下古生界厘定为于二叠纪末或三叠纪最终形成的增生杂岩带, 否定其为被动陆缘沉积地层。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江山市城区内发现恐龙蛋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省江山市城区内,于99年8月初环城西路改建时,从地下约2米深处挖出一块不足1米见方的强烈风化的红色细砂岩,内含有近20枚蛋化石(其中有些蛋化石在岩块内未全部露出)。它们集中于一处,属一窝蛋。蛋化石呈浅灰色,鸡卵形,长轴约16—20cm,短轴约10—14cm(短轴的二个方向宽度稍有差异)。蛋化石的壳较坚硬,壳厚约2—3mm,表面呈棘皮状。因为蛋体较大,表面粗糙;而且在距城区约20KM的相同岩层内,曾发现过恐龙骨骼化石,所以此次发现的蛋化石应为恐龙蛋化石,属园形蛋;成窝分布的蛋化石中的各个蛋体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遗迹化石日益受到重视,这不仅因为遗迹化石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证据;特别是因为在进化当中,许多生物缺乏硬体构造不能保存成遗体化石,却可以保存下各种遗迹化石—钻孔、潜穴、爬迹、停迹、觅食构造等。遗迹化石的阐明,往往可以增加古生物群落成员的丰度和多样性,特别是有些地层遗体  相似文献   

20.
张素新  肖少泉 《岩矿测试》1998,17(4):303-305
讨论了为获得放射虫化石的高质量的二次电子图像所采用的试样制备方法。通过多次试验,认为放射虫化石的表面导电处理应采用碳金双层镀膜法。在放射虫化石表面先蒸镀一层10~20nm厚的碳膜,然后根据放射虫化石的形态和表面结构的不同,溅射厚度不同的金膜;钟罩形、塔形放射虫化石的金膜厚度在60~80nm,带刺的球形放射虫化石的金膜厚度在80~140nm,球形放射虫化石的金膜厚度在140~200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