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草原《安代》看宗教舞蹈的感染力艺术史告诉我们,人类最先创造的三种"术"是:生存术、艺术、巫术,这是人类早期创造的精神产品。草原文化的精品就印证了这三种"术"的结合。《后汉书●伏  相似文献   

2.
草原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刘敏  陈田  钟林生 《干旱区地理》2006,29(1):156-162
通过对草原旅游文献探讨与个案研究发现产品开发低级,景点雷同性强,文化内涵不足是目前草原旅游开发中主要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最主要的草原目的地——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提出草原旅游开发文化内涵提升的纵向结构层次和地域文化凸显的空间差异化开发策略,以更全面挖掘和提升内蒙古草原旅游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宋晓东  沈濛漻 《地理教学》2020,(10):F0002-F0002,F0003
提及内蒙古的草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典型的游牧文化让不少人心驰神往。除了最广为人知的呼伦贝尔草原之外,内蒙古地区还拥有许多各具特色的草原。接下来便与读者一起,探寻内蒙古那些独具一格的美丽草原。呼和塔拉呼和塔拉草原是离呼和浩特市区最近的草原,蒙古语翻译其为“青色的草原”。特殊的是,它并不是天然草原,而是由人工种植天然牧草而成的,主要为生态修复而建,同时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提供了最便捷的观赏草原途径。  相似文献   

4.
梳理了中国改革开发以来对艺术地理的相关研究,分别对文学地理、戏曲地理、音乐地理、美术地理以及书法地理5个研究内容与文化生态、文化区、文化景观、文化传播与整合5个研究主题进行了回顾,简要总结了中国国内的艺术地理研究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探析今后中国艺术地理研究的视角和走向,认为应在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研究方向应兼顾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并提出了中国艺术地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多方合作的应用性、实用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乡村文化与"三农"关系研究--以商丘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文化和农业文化结合形成了乡村文化,农民在乡村文化环境中形成了"落后、封闭、固化、狭隘"的文化观念。千百年来,乡村文化观念已成为农民心理结构的主要成份,并对他们的思想感情、行为活动一直起着制约作用,进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改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传统的乡村文化观念。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策略是:首先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转变其乡村文化观念;其次是对农用土地进行规划整治,改变农村面貌,调整农业结构,促使农业全面发展;第三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整合,使城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田超 《地理教学》2020,(8):39-42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本文立足于"区域分析"概念,以上海高一地理"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案例,研究区域分析法的应用。案例教学中选取了"江南"和"巴蜀"两个区域,由浅到深、由点到面对比分析两个区域的文化现象、环境特征和开发方式。本文提供了一种学习地域文化的新方法,以期拓展区域分析的思维深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最邻近点指数、聚类分析和洛伦兹曲线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的空间格局、集聚区以及布局模式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视角看,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总体呈集聚分布,但其分布渐趋均衡;其次,从时间尺度看,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2000—2012年在城墙区集聚区基础上又形成了若干弱集聚区和新型集聚区,集聚规模和强度不断扩大;第三,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的空间布局模式演化规律表现为由增长极模式转变为点轴布局模式,而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综合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8.
南洞庭湖湿地景观文化的结构与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是我国传统的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由三个国际重要湿地组成的湖泊。作为洞庭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蕴藏着独特的景观文化资源,在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1999~2005年的调查结果,系统地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景观文化资源的结构特征:①物质文化(稻耕文化、船文化、建筑文化、生产文化、工程文化等);②精神文化(端午节、民俗艺术、湖乡忌禁、饮食文化、抗洪抢险、植物文化等);③制度文化(傩文化、楚文化、历史遗迹、湿地文物等);阐述了湿地文化的起源及地位,重点研究了15种景观文化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南洞庭湖景观文化的本质特征(湿地文化与水文化)具有国际重要湿地背景,典型的湘楚文化特点,突出的湿地特色,独特的世界遗产特点,同时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及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在风景优美的大兴安岭南麓,碧绿的草场和古老的河流依然妆点着这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是契丹族的故乡,也是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互溶的殿堂。辽朝中期以后的几位皇帝就安葬在这块山水相映,碧野蓝天,幽谷林密,融融民风的土地上。他们生前都是佛教的忠实信徒,为这里佛事的兴盛投入了相当的  相似文献   

10.
邵阳竹文化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文银 《热带地理》2005,25(3):278-282
邵阳市竹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自然景观、意味无穷的竹景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的竹工艺文化和绿色饮食文化等特色。将竹文化和生态旅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特色旅游模式加以研究开发,对地方旅游经济发展颇有指导意义。文中阐述竹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基本特征和意义,具体分析了邵阳发展竹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提出了邵阳竹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以欣赏观光型、休闲体验型和文化商贸型为主的基本模式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地理的角度透视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从文化地理的视角,在园林类型、园林规模、造园艺术、园林与建筑的关系、美学风格、艺术渊源、审美情趣方面对中西方古典园林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比较,对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东西方园林艺术融合对中国城市绿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纯  王敬甯  陈平  王缉慈  吕斌 《地理研究》2008,27(2):439-448
文化创意产业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本文以北京南锣鼓巷的案例,展示了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自发形成的地方创意环境和实体空间对城市文化创意活动的影响。近十年来,作为老城中心休闲场所的南锣鼓巷,已经成为演员、导演、编剧和其他艺术者集中的文化创意地。质性访谈和小样本的问卷调查显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周边高等级的艺术和演出机构提供了创意活动的有力支持,有形的历史文化空间则形成创意过程的催化剂;而酒吧和咖啡店等的出现使创意人才得以聚集,其中的创意交流活动则促进创意成果的产生。本文认为,打造文化创意园区并非唯一的发展之路。是否能吸引具有创意潜质的人才,将其有机地组织并提升集体创造力,进而促进创意活动更密集地发生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色彩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色彩及色彩文化的基本内涵出发,指出在旅游开发中可以借鉴利用的主要色彩理论,并在理论推理的基础上,分析色彩文化对于旅游资源评价、文化发掘、特色主题打造、色彩景观设计、资源整合、线路设计等方面的作用,阐明了色彩文化在整个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可以作为旅游开发的"红颜"、"红娘"、"红豆"、"红装"、"红线"等形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食在广州"的文化内涵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食在广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总结了"食在广州"的文化表现,认为"食在广州"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开拓性、灵活性、趋时性和享受性等文化特质;并从自然与经济环境、饮食自身的奇特与怪异、"重吃轻穿"的消费心理等方面分析了"食在广州"得以传播和发展的原因.认为要继续巩固"食在广州"的地位,需要政府重视,企业参与,注重与节事活动的结合,注重与岭南文化的结合,注重"食在广州"文化内涵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5.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自然与历史的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时代相承的连续性特征。保山地域的文物古迹与地方民俗文化构成了地域文化的主体,保山地域文化的独有文化模式与发展能力是在多样性的自然环境,开放的地缘、世居多民族传承、边疆历史变迁、文化交汇边缘等综合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传承悠久与保存完整、崇文重教、开放交融、重商联外、兼容多样等特征,并对地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在新发展阶段的"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需要重视传承和创新发展地域文化,将在绿色经济、山水园林城市、自然休闲文化、对外开放和文化生产力等方面产生联动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色彩及色彩文化的基本内涵出发,指出在旅游开发中可以借鉴利用的主要色彩理论,并在理论推理的基础上,分析色彩文化对于旅游资源评价、文化发掘、特色主题打造、色彩景观设计、资源整合、线路设计等方面的作用,阐明了色彩文化在整个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可以作为旅游开发的"红颜"、"红娘"、"红豆"、"红装"、"红线"等形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正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美丽的青藏高原,哺育了藏族这一神密的少数民族族裔。在西藏的10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绝大多数,占比高达95.5%。藏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中最为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从地理分布来看,藏族同胞主要生活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目前,中国藏族同胞生活的主要疆域青藏高原,东接中原汉地的九州,在藏、羌、汉等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藏区与中原地区产生了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联系。由地理文化的融合,为藏族各族裔支系带来了千差万别的文化与艺术差异,进一步孕育和丰富了地理文化碰撞中的艺术诉求与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18.
湖南通道"百里侗文化旅游长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洪  黄静  李树棋  刘艳 《热带地理》2007,27(5):466-471
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中国侗文化的典型代表。通道县侗族民居、侗族建筑、侗族民风民俗种类丰富,特色鲜明,保存完整,为通道县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文中客观分析了湖南通道"百里侗文化旅游长廊"开发的竞争优势和不利条件,从空间结构、开发定位、开发方向、开发重点、区域合作、侗文化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湖南通道"百里侗文化旅游长廊"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民族文化的旅游地产是指以区域的文脉为开发契机,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卖点、以房地产开发为营销手段,具有一定民族文化主题的房地产项目,是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商业、居住等功能的,集投资与消费于一体的新型物业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民族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带动地产经济,实现房产开发与旅游景观、民族文化开发三位一体。采用这种开发模式需要重点考虑民族文化主题、区位、政策、配套、市场、开发主体等因素。楚雄彝人古镇项目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旅游地产的成功案例,其成功源于寻找到"地产"与"民族文化"和"旅游"的最佳结合点,成功地将民族文化融入了地产,地产融入了旅游,打造了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20.
谢莉 《热带地理》2006,26(4):365-369
南岳衡山是我国南方唯一的一处五岳名山,历史上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文化、宗教活动中心之一,素享"五岳独秀"、"文明奥区"、"宗教圣地"、"抗战名山"等盛名.在抗日战争中,衡山曾一度成为国民政府的军事指挥中心,留下了大量的抗战军事文化史话、遗存和胜迹等文化旅游资源.衡山抗战军事文化资源极具个性特色,拥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文中从衡山抗战军事文化资源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入手,全面阐述了衡山抗战军事文化资源,探讨如何把衡山"抗战名山"资源转变为现实旅游资源或现实的经济优势,提升南岳衡山生态文化旅游的品位,实现南岳衡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