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进行过大量 1∶5万区调填图、研究程度较高地区的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其核心任务是充分挖掘利用前人资料及二次开发,在广西 1∶25万玉林市幅PRB数字填图试点过程中,经过两年多来的摸索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前人剖面资料录入、验证、批注、修测和成图过程的工作方法,已基本上达到了在 1∶25万区调修测区推广应用的“实战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1:257万补力太幅、四子王旗幅区调修测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讨论,结合1:25万区调修测的实际情况,把数字填图的核心PRB过程划分了6个阶段。强调了修测图幅对前人资料运用的重要性,提出了收集、录入前人资料的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介绍了野外地质路线、剖面的采集过程和数据整理过程,指出了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的核心任务是挖掘、利用前人资料和对前人资料的二次开发。在1:25万玉林市幅数字地质填图试点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基于数字填图系统的前人地质资料利用与数据采集的工作方法。其工作流程和工作步骤可分为6个阶段:①前期准备阶段;②室内地质资料录八阶段;③野外数字地质调查阶段;④室内资料整理阶段;⑤图件编制阶段;⑥成果提交阶段。该工作方法与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相比,提高了地质调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已基本上达到了在1:252万区调修测区推广应用的“实战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的核心任务是挖掘、利用前人资料和对前人资料的二次开发。在1:25万玉林市幅数字地质填图试点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基于数字填图系统的前人地质资料利用与数据采集的工作方法。其工作流程和工作步骤可分为6个阶段:①前期准备阶段;②室内地质资料录八阶段;③野外数字地质调查阶段;④室内资料整理阶段;⑤图件编制阶段;⑥成果提交阶段。该工作方法与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相比,提高了地质调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已基本上达到了在1:252万区调修测区推广应用的“实战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数字填图技术逐渐成熟,正在国土资源大调查中推广.文章介绍了在1:25万色达县、阿坝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修测)中数字填图系统(RGMAP)的应用,讨论了开展数字区调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对填图系统程序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4~2006年吉林省开展了吉林市等八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其任务书中提到:"充分收集研究前人区域地质和物、化、遥资料,全面完成测区1:25万地质填图任务".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吉林省中等植被覆盖区遥感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包括遥感数据种类选择、遥感数据处理、遥感地质解译等.  相似文献   

7.
聂立军  周凯  邸新 《吉林地质》2009,28(1):69-71
2004-2006年吉林省开展了吉林市等八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其任务书中提到:“充分收集研究前人区域地质和物、化、遥资料,全面完成测区1∶25万地质填图任务”。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吉林省中等植被覆盖区遥感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包括遥感数据种类选择、遥感数据处理、遥感地质解译等。  相似文献   

8.
1:25万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幅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2年在全国首批启动数字区域地质调查试点项目。目的是通过1:25万民和县幅试点性数字地质填图,建立和完善1:25万整幅数字地质填图的“实战”技术要求,为计算机野外填图系统软件和硬件开发与升级、国际交流提供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侵入岩岩石单位及其代号的厘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和我省正在进行的1:25万区调修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山东省侵入岩岩石单位及其代号进行了厘定:不同类型的花岗岩类均作为正式填图单位按“年代+岩性和典型产地方法”确定填图单位代号,而独立侵入体、脉岩和包体,以及基性一超基性岩则作为非正式填图单位按“年代+岩性方法”确定填图单位代号。  相似文献   

10.
蒋新华 《安徽地质》2005,15(2):94-96
介绍了重力资料用于1:25万区域地质填图的方法技术与成果。在中、小比例尺重力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资料处理和分析,能很好地圈定区域地质构造、侵入岩、沉积盆地的分布和形态,提高了区域地质填图成果的信息承载量。  相似文献   

11.
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将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整理后进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采集,利用GIS软件形成不同格式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从而达到数据库存储、查询、分析、检索的目的,并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利用MAPGIS软件以及基于MAPGIS上开发的RGMAP数字填图系统建立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分析了数据库的内容和功能,重点提出了建库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25万遥感地质填图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福岳 《地质通报》2002,21(12):891-897
以遥感技术为手段,以区域地质填图为目标,从1:25万遥感地质填图方法角度,提出和论述了影像单元法、影像岩石单元法和单元剖面法建立的立论基础、技术要求和应用原则,为加快区域地质填图步伐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1 概述 2000年,由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调大队编制的东天山1∶25万地质构造图,首次将大地构造相引入编图工作.该图幅北自吐哈盆地南缘,南到卡瓦布拉克,西自库米什,东至星星峡,呈东西向长方形.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寿宁县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俊 《中国地质》2014,41(2):665-674
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所获得大量高精度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和养分元素数据,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和相关行业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因子评价法对福建省寿宁县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养分质量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将两者叠加分析,对研究区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结果表明:福建寿宁县土地总体质量较好,以三等、四等土地为主,土壤较清洁,两者面积之和占全区的80.80%,且三等、四等土地覆盖区内有占全区10.46%的富硒土壤分布,适宜于发展一般性农业和富硒特色农业;一等、二等土地次之,土壤清洁,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佳区域,应加强保护并合理利用;五等、六等土地分布很少,仅占全区的6.07%。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 2 0 0 0年至今 ,中国地调局在青藏高原开展新一轮的 1∶2 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现提出一些建议。1 指导思想(1)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是在国土资源部成立之后开展的一项重大跨世纪的宏伟科技工程 ,其内容和任务必须以国土资源部的目标为前提 ,即为国土资源部对全国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性资料。(2 )新一轮地质调查是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开展的 ,必须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解脱出来 ,更直接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 ,扩大服务领域和服…  相似文献   

16.
概略综述了青藏高原北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等多方面所获得的9项主要进展和新成果,阐述了这些成果不仅对揭示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组成、形成、演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国土资源综合评价、利用也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主要成果和进展综述(北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略综述了青藏高原北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等多方面所获得的9项主要进展和新成果,阐述了这些成果不仅对揭示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组成、形成、演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国土资源综合评价、利用也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1:25万赤布张错幅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是依据《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将传统填图方法完成的1:25万区调图幅在当前空间数据库模型的典型代表地理数据库模型上建立的。该模型以研究实体为对象,把对象分为基本要素类、综合要素类和对象类,通过组成地质图基本要素类和对象类出发,处理和把握存储与组织的关系,采用关联、依赖、组合和继承来描述对象之间的关系规则来构成新的关联集合的技术,增强了数据库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